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2章 神经调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一课时)思 考 从 驾 驶 员 看 到 前 方 障 碍 到 做信号的传导经过了哪些结教学目标阐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理解电位的变化实质上是带电离子通01 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运输,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资料、建构模型等活动,应用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02 解释和解决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机制(科学思维)03 了解并宣传对于出行的安全意识。 (社会责任)问题: 视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是以什么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提出假说: 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产生了电信号, 并认为动物本身就存在生物电。(意大利)伽尔瓦尼实验过程: 以牛蛙为实验材料, 剥制出新鲜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用锌铜弓刺激蛙的坐骨神经, 将微电流传感器电极放在刺激点两侧, 观察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流波形图。思考: 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 兴奋是以什么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电信号 神经冲动01神经冲动的产生【资料分析】资料一:枪乌贼巨大轴突直径达1mm,是研究膜电位最理想的材料。如果在其 处于静息状态时(未受刺激状态),将两个微电极一个插入细胞膜内,一个放在 细胞膜外表面,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如下图所示, 已知电流表的指 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即由正电向负电偏转)。1937年,赫胥黎和霍奇金 利用微电极技术测得膜内外电位差为-70mV,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未受刺激时, 细胞膜内外出现电位差, 膜内分布 _电荷, 膜外分布 _电荷, 表现为 内负外正 的静息状态。下图为神经细胞膜上部分转运蛋白的分布情况, 结合该图, 阅读课本P28第一段回答学案中的问题。思考: 1、钾离子外流的动力是什么?静息电位(内负外正)K+内高外低 K+通道开放K+外流↓动作电位: 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 这个部位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 表现为 內正外负 的兴奋状态, 随后恢复到静息时的 內负外正 。资料二: 当给予神经细胞膜电刺激,发现膜电位由-70mV逐渐减小到0,并出 现+30mV的峰值,随后又逐渐下降至0,最后恢复为静息时的-70mV。这一电位变 化的全过程称为动作电位。(1) 动作电位的产生观察下图, 并阅读课本P28第二段回答学案中的问题。思考: 若用等渗的葡萄糖溶液来替换细胞外液的Na+, 则动作电位的产生情况是怎样的?动作电位(内正外负)Na+外高内低 Na +通道开放↓Na+ 内流(2) 恢复静息电位资料三:做钡餐检查时,若误食碳酸钡会引起钡离子中毒,早期表 现为胃肠刺激症状, 以后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钾离子通道活性,使神经 持续兴奋导致肌肉出现震颤、抽搐等症状。钾离子通道打开, 钾离子外流 协助扩散资料四:在神经细胞每一次兴奋的过程中,总会有部分K+流到膜外,部 分 Na+流到膜内,但恢复静息后,经测定,细胞内K+浓度和细胞外Na+浓 度与初始静息状态时几乎相同。钠钾泵是一种钠钾依赖 的ATP酶,能分解ATP释 放能量,将膜外的K+运 进细胞,同时将膜内的 Na+运出细胞。总结动作电位的过程活动 一: 利用卡纸模拟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的离子运输过程。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钠钾泵02神经冲动的传导刺激+++++++++++++++兴奋传导方向:兴奋 部位→未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兴奋 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局部电流方向:未兴奋部位①膜外: ②膜内:兴奋部位------------------------------锌铜弓给予蛙坐骨神经的是 电刺激活动二: 尝试模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思考: 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但障碍物刺激视 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在体内反射弧中的传导呢?双向传导 单向传导A. 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 主要对K+有通透性, K+外流, 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B. 神经细胞受刺激后, 对Na+的通透性增加, Na+ 内流, 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C. 在膜外, 临近未兴奋部位的阳离子流向兴奋部位, 直接使未兴奋部位膜外电位降低 D. 人体细胞缺氧时, 可能会通过影响钠-钾泵的功能对神经元的兴奋性产生影响课堂测验:下图为神经细胞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 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C )课堂小结:o1 、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o2、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o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作业:请课后查找资料并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 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导的角度分析疲劳驾驶易造成车祸的原因, 并积极向家人宣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为什么要保持安全距离.mp4 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视频.mp4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pptx 钠钾泵.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