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期中检测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第一课至第九课第二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基本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 中国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D.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与时俱进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是( )A.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 始终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C.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①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党执政地位②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③最高原则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④直接干预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履行职能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 下图漫画《危险源于贪欲》,启示党员要( )A. 勇于自我革命,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B.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C.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D. 始终端正自我,牢固树立清正廉洁意识5. 下列能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的是( )①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②党坚持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③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④党中央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6. 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作主B. 全体公民享有民主C. 既有民主也有专政D. 民主和专政的统一7. 一般而言,国家职能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下列做法属于国家履行对内职能的是( )①扫黑除恶,剑不入鞘②发展经济,提质增效③一带一路,中国方案④垃圾分类,低碳生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决定权②全国人大履行行政职能赋能发展大业③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为经济发展护航④民主集中制是全国人大组织的活动原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世界风云变幻莫测,中国这艘巨轮要想尽快驶达彼岸,既需要中国共产党掌好舵,也需要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协商一致,合力划桨,同心画圆。这说明( )A.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B.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C.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D. 多党合作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②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③自治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④自治机关同时享有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表明,我国( )A.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B.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C.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禁止与国外宗教界的一切交往D. 宗教信仰完全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可以不受国家法律约束12. 法律政令具有劝善止暴、确定权利义务归属、维护统治秩序等作用。这说明( )①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社会规范②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③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④法律维护的是人民根本利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在我国,各级政府承担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职责。人民群众对法治国家的认识和评价,很多来自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和评价。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旨在( )A 减少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B. 强化政府权力,增强执法水平C. 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D. 提高政府权威,打造守法诚信政府14.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这表明建设法治社会要( )A.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B.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C.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D.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15. 法治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法治体系。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表明在我国,科学立法必须( )A. 符合我国国情和客观实际B. 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C. 顺应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D. 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权利16.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有法可依”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然任重道远。推动法律的严格实施需要( )①党和政府发挥带头作用 ②强化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③扩大监察委员会的职权 ④提高各级人大的立法水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19年3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商务部会同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以坚持进一步扩大开放,防范化解风险为原则,深入研究修订《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已经于2024年8月15日公布,自2024年12月2日起施行。《办法》在修订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并通过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有关机构、专家学者等意见。修订后的《办法》降低了投资门槛,有利于引导更多优质外资投向上市公司,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助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的。(2)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比达到16.69%,假如你是一名基层的农民代表,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请为如何把更多来自农业农村农民的声音传递到全国两会,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两条合理化建议。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二十年的探索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Y村运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乡村治理清单制度等,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农旅发展、产业融合等重大村务的决策与管理;建立标准化和可量化的村务共评机制,及时将结果张榜公示;发挥村规民约、村委会调解在村民矛盾解决中的关键作用;建设文化广场,设置宪法、民法典等展示区,使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结合材料,说明Y村村民是如何在实践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对于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施行40多年来,该法一直没有修改过。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政府建设,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国务院组织法。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国务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是如何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高一年级期中检测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第一课至第九课第二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有利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18题答案】【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显著优势。外商投资法等回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党对经济发展的全面领导。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调动人民为《办法》的修订提出建设性意见,助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显著优势。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显著优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为外商投资提供法律保障,推动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得分)(2)答案示例:①持续跟进调研乡村振兴,认真倾听乡亲们的意见和心声,让建议更扎实更全面反映基层需求与呼声。②与基层群众谈心、座谈,了解民情民意,百姓所思所盼,让建议、议案更接地气、更反映实情。③积极参加全国人大、省人大组织的调研、培训、执法检查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履职素质。(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19题答案】【答案】①Y村村民通过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开展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广泛参与农旅发展、产业融合等村内公共事务的商议,切实维护合法利益;②通过乡村治理清单、村规民约,推动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③通过村务共评机制,对实际日常管理工作进行评议,开展民主监督。【20题答案】【答案】①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总结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坚持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②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国务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国务院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