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2025年-3·15典型案例
思考:1.类似违法生产企业的行为有何危害?
2.此事件中,说明了什么道理?
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
视频赏析
新课导入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9.2法律保障生活
目标导航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政治认同:让学生理解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健全人格:明确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学习内容(P79-81)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01
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02
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03
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04
上述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
1、法律的作用/法律的重要性?
生活观察
在医院的取药窗口,有退役军人优先的标志
交警对过往机动车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
银行柜员识别出电信诈骗后,阻止客户向诈骗账户汇款
经过人民法院的调解,诉讼双方当事人在庭前达成协议,顺利解决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环节二:探寻法律作用
劳动纠纷
婚姻纠纷
遗产纠纷
合同纠纷
思考:
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当道德、亲情等无法协调时怎么办?
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堂笔记—1.法律如何保障生活?/法律的作用/重要性?80-81
(1)基本作用: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P80
知识总结
环节二:探寻法律作用
图片中的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需要如何维护?
①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②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和谐文明
③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环节二:探寻法律作用
如果没有法律,社会是什么样子?
社会秩序混乱
暴力冲突、盗窃抢夺等恶行肆意横行
人们生命财产失去保障
商业交易失去诚信与规范,欺诈盛行
弱势群体无人保护、没有了公平正义
(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①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②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③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P80
环节二:探寻法律作用
某小区四楼的业主陈某听到楼下刘某家装修声音异常,便下楼沟通。陈某发现刘某屋内的承重墙已被拆掉,便向物业公司和其他业主告知了这一情况。之后,陈某发现家里的地板开始抖动,还出现了下沉,墙壁也出现了很多裂痕。200多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撤离。业主委员会要求刘某恢复原状,但刘某表示,他砸的是自家的墙,与他人无关。无奈之下,业主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举报了刘某。该部门根据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依法责令刘某停止违法行为,对刘某进行立案调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被拆改的墙体进行安全支护,制订墙体恢复方案,并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
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满足个人利益
环节二:探寻法律作用
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评价案例中刘某的行为。
从民事责任角度来说,刘某拆除承重墙对楼体造成损坏,影响楼内其他业主正常居住,对他人有侵权行为,民事上需要进行赔偿,包括赔偿房屋修复、加固费用,以及这段时间其他业主不能居住造成的损失等。
从行政责任角度来说,刘某私自拆除承重墙的行为,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将面临相应行政处罚。
从刑事责任角度来说,刘某私自拆除承重墙的行为让楼房变成危楼,危害不特定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评价案例中刘某的行为。
刘某私自拆除屋内承重墙,有关部门根据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依法责令刘某停止违法行为,对刘某进行立案调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被拆改的墙体进行安全支护,制订墙体恢复方案,并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体现了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笔记区
3.法律怎样保护社会公共利益?P80
①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②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③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教学目标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法。
结合以上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
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道法
4.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①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②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法律的作用/重要性/法律如何保障生活
(1)基本作用: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3)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4)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
法律保障生活
概述
具体表现
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秩序
1. 对于法治的意义,小松持如下观点,你认同的有( )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要自觉遵守规则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在餐饮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反食品浪费标识,引导消费者参与“光盘行动”,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这传递出的信息有( )
①地方人大行使了地方立法权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③法律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等危险驾驶行为列入犯罪行为以来,我国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及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这充分说明( )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③法律应根据民意倾向随时作出调整
④违法和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A
4.法律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 )
①实现社会有序运行
②维护社会文明和谐
③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④维护所有人的一切利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5.《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禁止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行为;禁止在国家批准的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外擅自扩大退耕范围。这告诉我们( )
A.有了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就能得到保障
B.法律加剧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
C.公民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D.法律要保护公共利益就得损害个人利益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