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中美“关税之战”的思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中美“关税之战”的思考

资源简介

2025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中美“关税之战”的思考
2025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中美“关税之战”的思考
一、热点简介
一、什么是关税?
通俗版解释关税就像“过路费”——当一个国家的商品进入另一个国家时,对方政府会收一笔钱。
比如:“中国卖玩具到美国” → 美国收关税 → 玩具在美国变贵 → 美国人可能嫌贵不买了。 “美国卖大豆到中国” → 中国收关税 → 大豆在中国涨价 → 中国养猪户买大豆饲料更贵了。
关税的核心作用:保护本国企业(让外国货更贵,国产货更好卖),或者作为谈判筹码(比如贸易战)。
关税主要分三种:进口关税(外国货进咱们国家交钱)、出口关税(咱们的货出国交钱)、过境关税(外国货路过咱们国家交钱)。平时大家说的关税,基本上都是进口关税。
二、中美关税战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1. 物价上涨,钱包“缩水”
例子1:猪肉涨价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被加税 → 大豆涨价 → 养猪饲料成本增加 → 猪肉变贵 → 你家的排骨、红烧肉更费钱了。
例子2:电子产品变贵 美国对中国手机、电脑加税 → 华为、小米出口到美国成本增加 → 企业可能涨价或利润减少 → 国内企业若裁员,普通人收入可能受影响。
2. 工厂订单减少,就业压力大
例子:广东的玩具厂 美国对中国玩具加税 → 美国商家嫌贵不买了 → 玩具厂订单减少 → 工厂可能裁员或降薪 → 工人找工作更难。
3. 买东西选择变少
例子:进口车、化妆品 中国对美国汽车、护肤品加税 → 特斯拉、雅诗兰黛在中国涨价 → 普通人要么多花钱买,要么换国产替代品(比如比亚迪、完美日记)。
4. 长期影响:倒逼中国“自力更生”
例子:芯片和手机** 美国卡中国芯片脖子 → 华为手机一度缺芯片 → 但中国加速研发国产芯片(如华为麒麟芯片) → 未来可能用上更便宜的国产高科技产品。
三、普通人能感受到的“积极面”
1. 国产货更便宜、质量提升
关税保护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手机(如小米)竞争压力减小 → 价格更亲民,技术升级更快。
2. 国家“发钱”稳民生
贸易战导致经济压力时,政府可能减税、发消费券(比如疫情期间的补贴) → 普通人间接受益小结一下,有人说,关税战像“互相砸石头”: 中国和美国互相加关税 → 双方商品都变贵 → 老百姓为涨价买单。 但长期看,中国在压力下加速科技突破(如芯片、新能源) → 未来可能买到更便宜的“中国智造”产品。
3.国家政策
历史经验表明:单边主义行不通。中国发展不可阻挡。中国始终秉持 "对话协商、互利共赢" 的原则,但也做好了应对任何挑战的准备。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 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将取决于美方能否摒弃冷战思维,以理性态度看待中国发展。而中国,将继续以自身的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在风云变幻中书写大国担当。
四、最新进展
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5月12日上午9:00,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但是,美国仍然保留了对中国不公平的单边关税,需要在后续中美会谈中予以处理。
二、中考解读与典型试题
一、中美关税战与2025中考政治
中美关税争端作为当前国际热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密切相关,可能从以下角度关联课本内容并出题:
1. 国家利益与维护国家主权
课本内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国家的核心目标。
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课本内容:经济全球化是趋势,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课本内容:国际竞争需要遵守规则,合作应互利共赢。单边主义违背国际法和世贸组织规则。
4. 法律的作用与依法治国
课本内容: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工具。中国依法反制体现了法治精神。
5. 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课本内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知识链接
1.面对外部压力,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加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3.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4.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贸易保护主义是逆经济全球化的行为,违背世贸组织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原则。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合理利益之上。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逆势而为,有违联合国宗旨和宪章精神,不得人心。国际社会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抵制形成共识。
6.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完善全球治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规则制定,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7.中国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深化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面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供给升级,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共同发展。
8.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与东盟、中东的经贸合作,同一大批国家联动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典型试题
1.情境:2025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挑起贸易争端,关税战呈现“基准关税+对等关税+额外加征”的三重叠加效应,其中,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被一路加征,从10%到20%再到54%,随后又飙升至104%、125%。
结合情境,请你思考:美国单方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蕴含了哪些道理
答:(1)霸权主义依然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2)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4)青少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贡献应有的力量等。
2.活动: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运用所学知识,就“美方加征关税行为”拟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的合理性。
(要求:①主题突出;②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不超过200 字)
答:标题:坚决反对单边主义,维护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①美方行为违背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征关税破坏国际分工与全球产业链,违背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原则,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风险。
②中方反制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必要举措。通过WTO 诉讼、出口管制等措施,依法捍卫合法权益,推动争端解决机制发挥作用,维护国际规则权威。
③中国始终践行开放包容的全球化理念。发布白皮书澄清事实,坚持对话协商,反对“甩锅推责”,倡导合作共赢,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3.情境:4月23日,记者会上,有人问: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结合情境,请回答:
在中美贸易战中,中方的立场为什么一再强调“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答:①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②我国坚持对外开放。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④中国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⑤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