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温州浙里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4月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温州浙里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4月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温州浙里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4月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1.(2025七下·温州期中)下列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B. C. D.
2.(2025七下·温州期中)同学们都处于青春发育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长的时期
B.青春期只有生理变化而没有心理变化
C.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晚两年左右
D.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3.(2025七下·温州期中)阳春三月,小浙同学随家人踏青赏花,一路上尽是花的清香。此现象说明 (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4.(2025七下·温州期中)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其中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
A. B.
C. D.
5.(2025七下·温州期中)草莓的走茎是指从主植株上延伸出来的匍匐茎,可以用来产生新的草莓苗。利用草莓的走茎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 (  )
A.出芽生殖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6.(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对该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
C.原子序数为92 D.原子核内有92个中子
7.(2025七下·温州期中)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中学生 B.一本科学课本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
8.(2025七下·温州期中)二氧化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4
9.(2025七下·温州期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存活,只能寄宿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细胞内。下列有关病毒说法合理的是(  )
A.本质上是一种细菌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
C.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主要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10.(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的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11.(2025七下·温州期中)把一瓶完好的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冷冻室几个小时,发生了如图的变化。下列关于乳酸菌饮料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量变小 B.密度变小
C.体积变大 D.分子间隙变大
12.(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构成原子的不同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种类由微粒a的数量决定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微粒b和c 上
C.核电荷数由微粒b的数量决定
D.c 的数量=a 的数量+b的数量
13.(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为女性的生殖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卵细胞是在①中产生的
B.精子在②中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C.③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D.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过程
14.(2025七下·温州期中)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列不是模型的是 (  )
A.地壳中所含元素的含量
B.电流表
C.速度公式
D.原子结构图
15.(2025七下·温州期中)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某实验小组欲检测 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2025七下·温州期中)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氯气:   。
(2)用符号表示:3个钠离子:   。
(3)写出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思:SO42-:   。
17.(2025七下·温州期中)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观察百合花(如图甲)的结构,其中①是雌蕊中的   。
(2)观察苹果和豌豆的结构(如图乙),其中④是   ,⑥是   。
18.(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氧的3种原子的原子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3种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则这3种原子   数相同,   数不同。
(2)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9.(2025七下·温州期中)图甲为草履虫结构图,图乙为草履虫生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属于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2)草履虫在液体中主要靠纤毛摆动前进,运动时通常   (填“圆”或“尖”)端在前。
(3)根据图乙可知,草履虫可以通过   方式进行繁殖。
20.(2025七下·温州期中)图甲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乙为菜粉蝶的生殖发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阶段 A 为   。
(2)下列昆虫与图乙发育过程类似的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
A.家蚕 B.蚊子 C.蝼蛄
(3)图乙比图甲多一个   的发育阶段。
21.(2025七下·温州期中)小科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点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
(2)Y点物质由 C、O两种元素组成,则它的化学式为   。
22.(2025七下·温州期中)小科想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帮小科完成下列问题:
(1)在调平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将质量最小为5克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所示,接下来小科的操作应该是取下5克的砝码,调节   ,直至天平平衡。
(3)实验结束后发现所用的砝码有磨损,则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
23.(2025七下·温州期中)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图甲)人数已超过500万。为研究核心肌肉力量及稳定性训练对脊柱侧弯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随机抽取60名轻度脊柱侧弯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进行仰卧卷腹练习、侧支撑练习等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50分钟(3次/周),乙组 。12周后测定肺活量和 Cobb角(Cobb角是指站立位脊柱正位X光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为脊柱侧弯,如图乙)等体现脊柱侧弯症状的指标,如表:
指标 组别 肺活量平均值(mL) Cobb角平均值(°)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甲组 2365 2684 14.6 2.8
乙组 2404 2499 14.6 15.4
(1)实验中对肺活量、Cobb角度取平均值的作用是   。
(2)乙组的处理方式是   。
(3)分析上表数据,发现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依据是   。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重视脊柱侧弯的防治。下列做法合理的有____(填字母)。
A.经常习惯性跷着二郎腿写作业 B.长时间低头玩手机
C.经常弯腰驼背趴在桌子上听课 D.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24.(2025七下·温州期中)某小组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A~E),浸入水中24h,让其萌发;
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去除子叶;
③两周后,分别收集各组所有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
A 没有去除子叶 4.3
B 在萌发的第4天去除子叶 0.7
C 在萌发的第7 天去除子叶 1.8
D 在萌发的第10天去除子叶 4.0
E 在萌发的第13天去除子叶 4.3
(1)种子萌发前需要浸入水中24小时,说明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中选取500 粒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
(3)由表格可知,至少在种子萌发第   天时,除去子叶对幼苗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4)根据以上研究,说明子叶在双子叶植物早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起   (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作用。
25.(2025七下·温州期中)某小组为了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进行 A 至 E组实验,得到下表数据:
实验序号 A B C D E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氢气/mL 20 20 20 20 20
氧气/mL 9.9 10.0 9.5 9.6 9.7
时间/s 54.5 23.4 15.0 46.2 35.4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2)检验玻璃管 b 中气体的方法是   。
(3)上述实验用   表示电解水的速率。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要加快电解水的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
26.(2025七下·温州期中)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按下表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的气球。将四个装置分别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加入物质 水、葡萄糖、酵母菌 水、葡萄糖 水、酵母菌 水、葡萄糖、酵母菌
温度 25℃ 0℃
(1)实验所用四个装置中最有可能出现如图实验现象的是装置   。
(2)选择甲和丁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影响。
(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直观感受到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馒头或者面包,我们还可以利用   制作酸奶,它们两者最大的结构区别是   。
27.(2025七下·温州期中)学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之后,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盐水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调节平衡;
②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4.2g;
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甲所示;
④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如图乙所示;
⑤计算盐水的密度。
(1)根据图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g。
(2)计算盐水的密度:    。
(3)若步骤③中有部分盐水洒到外面,则测得的盐水密度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方法二:小明同学找来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入体积都为V的水和上述盐水,在用调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码的情况下,也测量出了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水)。步骤如下:
①将装有盐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盘,装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盘;
②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使天平平衡,读出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m1。
计算盐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
28.(2025七下·温州期中)小科同学养植绿萝过程中发现叶片泛黄,查阅资料得知是由于缺少氮元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解决叶片泛黄现象,小科可选择的化肥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
A.尿素 B.磷酸钙
C.碳酸钾 D.硝酸钾
(2)俗称尿素,其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60克尿素 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29.(2025七下·温州期中)“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海水稻”的结构层次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 A 经过过程②形成 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过程②为   。
(2)B2 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等功能,则B2属于   组织。
(3)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30.(2025七下·温州期中)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1)各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2)如图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因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这两种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1.(2025七下·温州期中)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荷的α粒子流轰击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但有极少数α粒子飞行路线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有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
(1)如图是α粒子运动轨迹,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补全A处α粒子的后半段大致运动轨迹。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3)由材料可知,下列可能属于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32.(2025七下·温州期中)我国研发的“祝融号”火星车使用了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如图所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纳米气凝胶有丰富的纳米孔隙,密度仅为 应用于火星车上时,几乎不会增加它的质量。
材料2 纳米气凝胶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3cm厚的气凝胶相当于约30块厚度为0.5cm 普通玻璃的隔热功能,能够确保火星车在-130℃~1400℃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材料3 纳米气凝胶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耐磨且富有弹性,能够承受相当于本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
(1)气凝胶密度仅为3mg/cm3=   kg/m3.
(2)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 制造,耗钢156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写出计算过程)
(3)鉴于纳米气凝胶的独特性能,请你推测一种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潜在应用: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进行判断。
【解答】A、表示的是氢原子,故A错误;
B、表示的是氧分子,故B错误;
C、表示的是氢分子,故C错误;
D、表示的是水分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 男女生殖器官以外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由性激素激发并维持。
【解答】A、青春期和刚出生的前3年是人的快速生长的时期,故A正确;
B、青春期不仅有生理变化也有心理变化,故B错误;
C、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两年左右,故C错误;
D、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花的香味。
【解答】闻到花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C。
4.【答案】B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结缔组织包括血液、软骨、肌腱等。
【解答】A排列紧密,属于上皮组织;B属于结缔组织;C属于肌肉组织;D属于神经组织。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解答】利用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铀是“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质子数为92,则中子数为238-92=146,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估测;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测,自行车的质量约为学生质量的一半。
【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50kg,故A错误;
B、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为220g,故B错误;
C、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20kg,故C正确;
D、一辆汽车的质量约为2000kg,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判断。
【解答】硅元素的化合价:,解得x=+4。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病毒侵入到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合成新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
【解答】A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细菌有细胞结构,病毒不是细菌,故A错误,D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细胞核,故B错误;
C、病毒通过不断复制繁殖,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鸟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和两栖类采用体外受精,其它均为体内受精;只有哺乳类是胎生,其它均为卵生。
【解答】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类,通过体内受精、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质量与物体的位置、体积、状态等无关。
【解答】A、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体积无关,可知质量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表面凸起,内部体积变大,即液体的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可知,密度减小,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体积变小,分子自身不变,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原子中带正电的是质子,带负电的是电子,不带电的是中子,可知a为电子,b为中子,c为质子。
【解答】A、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图可知,是由微粒c决定的,故A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c和中子b决定,故B正确;
C、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由图可知,是由微粒c决定的,故C错误;
D、原子呈电中性,电子数a等于质子数c,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图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
【解答】A、①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②是输卵管,为受精提供场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③是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怀孕是指受精卵成功在子宫内壁着床,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符号: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还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表达的语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例如计算公式、电路图等。
【解答】地壳中所含元素的含量图像、计算公式以及原子结构图均属于模型,电流表的符号属于符号。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设置空白对照组,即不作特殊处理的一组,该探究中对照组为不添加抗生素只有细菌的一组。
【解答】为探究抗生素的杀菌效果,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分别使用抗生素A和B与细菌接触,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即只有细菌的对照组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C。
16.【答案】(1)Cl2
(2)3Na+
(3)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一个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书写化学式。
(2)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
(3)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时,先写数字,再写正负,“1”省略不写。
【解答】(1)氯气由氯气分子构成,化学式为Cl2。
(2)表示微粒个数的数字写在微粒的左侧,3Na+表示3个钠离子。
(3)表示离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 SO42-“2”所表示的意思是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17.【答案】(1)柱头
(2)果实;种子
【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瓣。
(2)④是果实,⑤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⑥是种子,有多颗种子说明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解答】(1)雌蕊最上端为柱头,由图可知,①是柱头。
(2)一个苹果和一个豌豆荚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可知④是果实;果实里有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图中⑥是种子。
18.【答案】(1)质子;中子
(2)18
【知识点】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进行计算。
【解答】(1)由图可知,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10=18。
19.【答案】(1)单细胞
(2)圆
(3)分裂生殖(或细胞分裂)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1)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个体。
(2)草履虫圆端在前通过纤毛摆动前进。
(3)根据题中图像可知,草履虫通过分裂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1)草履虫由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
(2)草履虫在液体中主要靠纤毛摆动前进,运动时通常圆端在前,旋转前进。
(3)由图可知,草履虫在生殖过程中细胞一分为二,可知通过分裂生殖。
20.【答案】(1)受精卵
(2)A;B
(3)蛹
【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1)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2)a为受精卵、b为幼虫期、c为蛹期、d为成虫。
(3)完全变态发育比不完全变态发育多一个蛹期。
【解答】A、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表示的是受精卵,B表示的是幼虫期,C表示的是成虫。
(2)菜粉蝶要经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和蚊子也要经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蝼蛄不需要经历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AB。
(3)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完全变态发育要经历蛹期。
21.【答案】(1)单质
(2)CO2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分析】(1)单质的化合价均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为零,总和为零。
(2)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书写氧化物的化学式时,要将氧元素写在右侧。
【解答】(1)由图可知,X的化合价为0,属于单质。
(2)Y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知Y的化学式为。
22.【答案】(1)左
(2)游码
(3)大
【知识点】误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向调整,指针向右偏,则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调平天平,要通过砝码和游码将天平调平。
(3)使用破损的砝码进行测量时,砝码的实际质量偏小,导致测得的物体的质量偏大。
【解答】(1)图中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右侧偏重,将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直至指针指示分度盘中央。
(2)放入5g的砝码后指针向右偏,说明砝码的总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应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示分度盘中央。
(3)砝码有破损,砝码的质量偏小,当天平平衡时,左侧物体的质量偏小,可知测得的质量将偏大。
23.【答案】(1)减小实验误差
(2)不训练,其他与甲组相同
(3)实验前后肺活量平均值增加量变大,Cobb角平均值较实验前大幅度减小
(4)D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为了减小误差,实验可采用取平均值的方式处理数据。
(2)空白对照组中属于探究因素不做任何处理外,其它条件均为实验组相同。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经过训练,Cobb角平均值较实验前大幅度减小,说明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
(4)结合(3)中实验结论进行判断。
【解答】(1)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可以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乙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它与甲组相同。
(3)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组经过训练后,Cobb角平均值较实验前大幅度减小,说明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
(4)由(3)可知,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可知,要进行体育锻炼,防止脊柱侧弯。而经常习惯性跷着二郎腿写作业、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和经常弯腰驼背趴在桌子上听课会导致脊柱侧弯。
故答案为:D。
24.【答案】(1)水分
(2)增加样本数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13
(4)促进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每组实验中多放置几颗种子可以避免偶然性。
(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与对照组相同的即说明除去子叶对幼苗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解答】(1)种子浸水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2)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每组中要放置多粒种子。
(3)由表中数据可知,A组和E组数据相同,说明至少在种子萌发第13天时去除子叶对幼苗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25.【答案】(1)水氢气+氧气
(2)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尖嘴,打开活塞,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收集20mL氢气所花费的时间
(4)升高温度,提高外加电压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书写文字表达式,条件写在箭头上方。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可知a为氢气,b为氧气。
(3)表中记录的数据即为反应电解速率的物理量。
(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解答】(1)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2)b与正极相连,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尖嘴,打开活塞,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量的是收集20mL氢气所花费的时间,可知是用收集20mL氢气所花费的时间来表示电解的速率。
(4)由ABC可知,温度一定时,加大电压,所需时间变短,说明电解速率变快;由ADE可知,电压一定时,升高温度,所需时间变短,说明电解速率变快,可知要加快电解速率,可增大电压或升高温度。
26.【答案】(1)甲
(2)温度
(3)乳酸菌;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气球变鼓,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气体较多,此时的环境较适宜,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判断。
(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唯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因素。
(3)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1)甲中温度适宜,葡萄糖为酵母菌提供营养物质,酵母菌发酵产生气体,气球变鼓。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和丁之间的变量为温度,可知探究的是温度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影响。
(3)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最大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7.【答案】(1)71.2
(2)1.1
(3)偏大
(4)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的质量,游码的分度值为0.2g。
(2)计算盐水密度用的是量筒内盐水的质量除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
(3)由(1)可知,剩余液体点的质量偏小,会导致量筒内盐水的质量偏大,再根据密度公式判断。
(4)根据左盘质量等于右盘质量加砝码进行计算。
【解答】(1)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50g+20g+1.2g=71.2g。
(2)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30mL,盐水的质量为:m=104.2g-71.2g=33g。
盐水的密度为。
(3)有部分水洒出,会导致剩余盐水的质量偏小,由(2)可知,会导致测得的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偏大,由可知,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将偏大。
(4)盐水的质量为水的质量加游码,可知盐水的质量为,盐水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可知盐水的密度为。
28.【答案】(1)A;D
(2)1:4:1:2
(3)解:尿素中氮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
答:60克尿素 中含氮元素28克。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需要补充的是氮肥,则所选肥料需含有氮元素。
(2)个数比等于各原子的下角标之比,注意顺序不要弄错。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质量分数的乘积。
【解答】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故A正确;
B、磷酸钙中不含氮元素,故B错误;
C、碳酸钾中不含氮元素,故C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2)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等于下角标之比,故比值为:1:4:1:2。
29.【答案】(1)细胞分化
(2)疏导
(3)器官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2)疏导组织点的功能是运输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等。
(3)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解答】(1)由图可知,经过过程②形成形态不同的细胞,可知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2)起到运输功能的组织为疏导组织。
(3)水稻谷粒属于种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30.【答案】(1)质子数不同
(2)NaCl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可知不同元素之间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根据元素化合价和化合价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判断化学式,注意金属元素写在左侧。
【解答】(1)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各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11号元素是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17号元素为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31.【答案】(1)
(2)B
(3)C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进行分析。
(2)根据题中描述的现象进行判断。
(3)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A为实心球模型,B为葡萄干面包模型,C为核式结构模型。
【解答】(1)A处α粒子与原子核均带正电,相互排斥,A离原子核较远,斥力较小,所以偏转角度相对较小,如图所示

(2)由“绝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但有极少数α粒子飞行路线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有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可知,偏转角度越大的粒子数目越小。
故答案为:B。
(3)卢瑟福的模型中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故答案为:C。
32.【答案】(1)3
(2)解:已知m钢=156t=156000kg
答:需“气凝胶”的质量为60kg。
(3)做防火服、运动鞋等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1)毫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十的负六次方,立方厘米和立方米之间的进率也为十的负六次方,据此进行单位换算。
(2)根据飞机的体积不变,结合密度公式求解。
(3)根据题中材料中关于气凝胶性质的介绍推测潜在应用。
【解答】(1)。
(3)由“纳米气凝胶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可知,可应用于制作防火服;
由“非常耐磨且富有弹性”可知,可应用于制作运动鞋等。
1 / 1浙江温州浙里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4月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1.(2025七下·温州期中)下列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进行判断。
【解答】A、表示的是氢原子,故A错误;
B、表示的是氧分子,故B错误;
C、表示的是氢分子,故C错误;
D、表示的是水分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5七下·温州期中)同学们都处于青春发育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长的时期
B.青春期只有生理变化而没有心理变化
C.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晚两年左右
D.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答案】A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 男女生殖器官以外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由性激素激发并维持。
【解答】A、青春期和刚出生的前3年是人的快速生长的时期,故A正确;
B、青春期不仅有生理变化也有心理变化,故B错误;
C、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两年左右,故C错误;
D、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5七下·温州期中)阳春三月,小浙同学随家人踏青赏花,一路上尽是花的清香。此现象说明 (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花的香味。
【解答】闻到花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C。
4.(2025七下·温州期中)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其中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结缔组织包括血液、软骨、肌腱等。
【解答】A排列紧密,属于上皮组织;B属于结缔组织;C属于肌肉组织;D属于神经组织。
故答案为:B。
5.(2025七下·温州期中)草莓的走茎是指从主植株上延伸出来的匍匐茎,可以用来产生新的草莓苗。利用草莓的走茎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 (  )
A.出芽生殖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解答】利用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故答案为:B。
6.(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对该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
C.原子序数为92 D.原子核内有92个中子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铀是“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质子数为92,则中子数为238-92=146,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5七下·温州期中)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中学生 B.一本科学课本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
【答案】C
【知识点】估测;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测,自行车的质量约为学生质量的一半。
【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50kg,故A错误;
B、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为220g,故B错误;
C、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20kg,故C正确;
D、一辆汽车的质量约为2000kg,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5七下·温州期中)二氧化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4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判断。
【解答】硅元素的化合价:,解得x=+4。
故答案为:C。
9.(2025七下·温州期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存活,只能寄宿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细胞内。下列有关病毒说法合理的是(  )
A.本质上是一种细菌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
C.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主要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病毒侵入到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合成新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
【解答】A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细菌有细胞结构,病毒不是细菌,故A错误,D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细胞核,故B错误;
C、病毒通过不断复制繁殖,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10.(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的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答案】A
【知识点】鸟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和两栖类采用体外受精,其它均为体内受精;只有哺乳类是胎生,其它均为卵生。
【解答】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类,通过体内受精、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A。
11.(2025七下·温州期中)把一瓶完好的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冷冻室几个小时,发生了如图的变化。下列关于乳酸菌饮料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量变小 B.密度变小
C.体积变大 D.分子间隙变大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质量与物体的位置、体积、状态等无关。
【解答】A、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体积无关,可知质量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表面凸起,内部体积变大,即液体的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可知,密度减小,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体积变小,分子自身不变,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构成原子的不同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种类由微粒a的数量决定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微粒b和c 上
C.核电荷数由微粒b的数量决定
D.c 的数量=a 的数量+b的数量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原子中带正电的是质子,带负电的是电子,不带电的是中子,可知a为电子,b为中子,c为质子。
【解答】A、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图可知,是由微粒c决定的,故A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c和中子b决定,故B正确;
C、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由图可知,是由微粒c决定的,故C错误;
D、原子呈电中性,电子数a等于质子数c,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为女性的生殖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卵细胞是在①中产生的
B.精子在②中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C.③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D.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过程
【答案】D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图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
【解答】A、①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②是输卵管,为受精提供场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③是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怀孕是指受精卵成功在子宫内壁着床,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25七下·温州期中)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列不是模型的是 (  )
A.地壳中所含元素的含量
B.电流表
C.速度公式
D.原子结构图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符号: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还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表达的语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例如计算公式、电路图等。
【解答】地壳中所含元素的含量图像、计算公式以及原子结构图均属于模型,电流表的符号属于符号。
故答案为:B。
15.(2025七下·温州期中)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某实验小组欲检测 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设置空白对照组,即不作特殊处理的一组,该探究中对照组为不添加抗生素只有细菌的一组。
【解答】为探究抗生素的杀菌效果,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分别使用抗生素A和B与细菌接触,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即只有细菌的对照组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C。
16.(2025七下·温州期中)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氯气:   。
(2)用符号表示:3个钠离子:   。
(3)写出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思:SO42-:   。
【答案】(1)Cl2
(2)3Na+
(3)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一个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书写化学式。
(2)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
(3)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时,先写数字,再写正负,“1”省略不写。
【解答】(1)氯气由氯气分子构成,化学式为Cl2。
(2)表示微粒个数的数字写在微粒的左侧,3Na+表示3个钠离子。
(3)表示离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右上角, SO42-“2”所表示的意思是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17.(2025七下·温州期中)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观察百合花(如图甲)的结构,其中①是雌蕊中的   。
(2)观察苹果和豌豆的结构(如图乙),其中④是   ,⑥是   。
【答案】(1)柱头
(2)果实;种子
【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瓣。
(2)④是果实,⑤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⑥是种子,有多颗种子说明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解答】(1)雌蕊最上端为柱头,由图可知,①是柱头。
(2)一个苹果和一个豌豆荚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可知④是果实;果实里有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图中⑥是种子。
18.(2025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氧的3种原子的原子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3种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则这3种原子   数相同,   数不同。
(2)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1)质子;中子
(2)18
【知识点】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进行计算。
【解答】(1)由图可知,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10=18。
19.(2025七下·温州期中)图甲为草履虫结构图,图乙为草履虫生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属于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2)草履虫在液体中主要靠纤毛摆动前进,运动时通常   (填“圆”或“尖”)端在前。
(3)根据图乙可知,草履虫可以通过   方式进行繁殖。
【答案】(1)单细胞
(2)圆
(3)分裂生殖(或细胞分裂)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1)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个体。
(2)草履虫圆端在前通过纤毛摆动前进。
(3)根据题中图像可知,草履虫通过分裂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1)草履虫由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
(2)草履虫在液体中主要靠纤毛摆动前进,运动时通常圆端在前,旋转前进。
(3)由图可知,草履虫在生殖过程中细胞一分为二,可知通过分裂生殖。
20.(2025七下·温州期中)图甲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乙为菜粉蝶的生殖发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阶段 A 为   。
(2)下列昆虫与图乙发育过程类似的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
A.家蚕 B.蚊子 C.蝼蛄
(3)图乙比图甲多一个   的发育阶段。
【答案】(1)受精卵
(2)A;B
(3)蛹
【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1)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2)a为受精卵、b为幼虫期、c为蛹期、d为成虫。
(3)完全变态发育比不完全变态发育多一个蛹期。
【解答】A、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表示的是受精卵,B表示的是幼虫期,C表示的是成虫。
(2)菜粉蝶要经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和蚊子也要经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蝼蛄不需要经历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AB。
(3)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完全变态发育要经历蛹期。
21.(2025七下·温州期中)小科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点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
(2)Y点物质由 C、O两种元素组成,则它的化学式为   。
【答案】(1)单质
(2)CO2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分析】(1)单质的化合价均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为零,总和为零。
(2)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书写氧化物的化学式时,要将氧元素写在右侧。
【解答】(1)由图可知,X的化合价为0,属于单质。
(2)Y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知Y的化学式为。
22.(2025七下·温州期中)小科想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帮小科完成下列问题:
(1)在调平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将质量最小为5克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所示,接下来小科的操作应该是取下5克的砝码,调节   ,直至天平平衡。
(3)实验结束后发现所用的砝码有磨损,则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
【答案】(1)左
(2)游码
(3)大
【知识点】误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向调整,指针向右偏,则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调平天平,要通过砝码和游码将天平调平。
(3)使用破损的砝码进行测量时,砝码的实际质量偏小,导致测得的物体的质量偏大。
【解答】(1)图中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右侧偏重,将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直至指针指示分度盘中央。
(2)放入5g的砝码后指针向右偏,说明砝码的总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应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示分度盘中央。
(3)砝码有破损,砝码的质量偏小,当天平平衡时,左侧物体的质量偏小,可知测得的质量将偏大。
23.(2025七下·温州期中)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图甲)人数已超过500万。为研究核心肌肉力量及稳定性训练对脊柱侧弯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随机抽取60名轻度脊柱侧弯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进行仰卧卷腹练习、侧支撑练习等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50分钟(3次/周),乙组 。12周后测定肺活量和 Cobb角(Cobb角是指站立位脊柱正位X光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为脊柱侧弯,如图乙)等体现脊柱侧弯症状的指标,如表:
指标 组别 肺活量平均值(mL) Cobb角平均值(°)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甲组 2365 2684 14.6 2.8
乙组 2404 2499 14.6 15.4
(1)实验中对肺活量、Cobb角度取平均值的作用是   。
(2)乙组的处理方式是   。
(3)分析上表数据,发现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依据是   。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重视脊柱侧弯的防治。下列做法合理的有____(填字母)。
A.经常习惯性跷着二郎腿写作业 B.长时间低头玩手机
C.经常弯腰驼背趴在桌子上听课 D.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答案】(1)减小实验误差
(2)不训练,其他与甲组相同
(3)实验前后肺活量平均值增加量变大,Cobb角平均值较实验前大幅度减小
(4)D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为了减小误差,实验可采用取平均值的方式处理数据。
(2)空白对照组中属于探究因素不做任何处理外,其它条件均为实验组相同。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经过训练,Cobb角平均值较实验前大幅度减小,说明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
(4)结合(3)中实验结论进行判断。
【解答】(1)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可以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乙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它与甲组相同。
(3)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组经过训练后,Cobb角平均值较实验前大幅度减小,说明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
(4)由(3)可知,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能缓解脊柱侧弯的症状,可知,要进行体育锻炼,防止脊柱侧弯。而经常习惯性跷着二郎腿写作业、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和经常弯腰驼背趴在桌子上听课会导致脊柱侧弯。
故答案为:D。
24.(2025七下·温州期中)某小组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A~E),浸入水中24h,让其萌发;
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去除子叶;
③两周后,分别收集各组所有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
A 没有去除子叶 4.3
B 在萌发的第4天去除子叶 0.7
C 在萌发的第7 天去除子叶 1.8
D 在萌发的第10天去除子叶 4.0
E 在萌发的第13天去除子叶 4.3
(1)种子萌发前需要浸入水中24小时,说明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中选取500 粒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
(3)由表格可知,至少在种子萌发第   天时,除去子叶对幼苗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4)根据以上研究,说明子叶在双子叶植物早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起   (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作用。
【答案】(1)水分
(2)增加样本数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13
(4)促进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每组实验中多放置几颗种子可以避免偶然性。
(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与对照组相同的即说明除去子叶对幼苗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解答】(1)种子浸水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2)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每组中要放置多粒种子。
(3)由表中数据可知,A组和E组数据相同,说明至少在种子萌发第13天时去除子叶对幼苗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25.(2025七下·温州期中)某小组为了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进行 A 至 E组实验,得到下表数据:
实验序号 A B C D E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氢气/mL 20 20 20 20 20
氧气/mL 9.9 10.0 9.5 9.6 9.7
时间/s 54.5 23.4 15.0 46.2 35.4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2)检验玻璃管 b 中气体的方法是   。
(3)上述实验用   表示电解水的速率。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要加快电解水的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答案】(1)水氢气+氧气
(2)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尖嘴,打开活塞,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收集20mL氢气所花费的时间
(4)升高温度,提高外加电压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书写文字表达式,条件写在箭头上方。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可知a为氢气,b为氧气。
(3)表中记录的数据即为反应电解速率的物理量。
(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解答】(1)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2)b与正极相连,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尖嘴,打开活塞,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量的是收集20mL氢气所花费的时间,可知是用收集20mL氢气所花费的时间来表示电解的速率。
(4)由ABC可知,温度一定时,加大电压,所需时间变短,说明电解速率变快;由ADE可知,电压一定时,升高温度,所需时间变短,说明电解速率变快,可知要加快电解速率,可增大电压或升高温度。
26.(2025七下·温州期中)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按下表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的气球。将四个装置分别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加入物质 水、葡萄糖、酵母菌 水、葡萄糖 水、酵母菌 水、葡萄糖、酵母菌
温度 25℃ 0℃
(1)实验所用四个装置中最有可能出现如图实验现象的是装置   。
(2)选择甲和丁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影响。
(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直观感受到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馒头或者面包,我们还可以利用   制作酸奶,它们两者最大的结构区别是   。
【答案】(1)甲
(2)温度
(3)乳酸菌;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气球变鼓,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气体较多,此时的环境较适宜,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判断。
(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唯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因素。
(3)细菌与其他生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1)甲中温度适宜,葡萄糖为酵母菌提供营养物质,酵母菌发酵产生气体,气球变鼓。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和丁之间的变量为温度,可知探究的是温度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影响。
(3)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最大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7.(2025七下·温州期中)学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之后,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盐水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调节平衡;
②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4.2g;
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甲所示;
④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如图乙所示;
⑤计算盐水的密度。
(1)根据图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g。
(2)计算盐水的密度:    。
(3)若步骤③中有部分盐水洒到外面,则测得的盐水密度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方法二:小明同学找来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入体积都为V的水和上述盐水,在用调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码的情况下,也测量出了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水)。步骤如下:
①将装有盐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盘,装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盘;
②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使天平平衡,读出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m1。
计算盐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
【答案】(1)71.2
(2)1.1
(3)偏大
(4)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的质量,游码的分度值为0.2g。
(2)计算盐水密度用的是量筒内盐水的质量除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
(3)由(1)可知,剩余液体点的质量偏小,会导致量筒内盐水的质量偏大,再根据密度公式判断。
(4)根据左盘质量等于右盘质量加砝码进行计算。
【解答】(1)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50g+20g+1.2g=71.2g。
(2)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30mL,盐水的质量为:m=104.2g-71.2g=33g。
盐水的密度为。
(3)有部分水洒出,会导致剩余盐水的质量偏小,由(2)可知,会导致测得的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偏大,由可知,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将偏大。
(4)盐水的质量为水的质量加游码,可知盐水的质量为,盐水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可知盐水的密度为。
28.(2025七下·温州期中)小科同学养植绿萝过程中发现叶片泛黄,查阅资料得知是由于缺少氮元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解决叶片泛黄现象,小科可选择的化肥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
A.尿素 B.磷酸钙
C.碳酸钾 D.硝酸钾
(2)俗称尿素,其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60克尿素 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A;D
(2)1:4:1:2
(3)解:尿素中氮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
答:60克尿素 中含氮元素28克。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需要补充的是氮肥,则所选肥料需含有氮元素。
(2)个数比等于各原子的下角标之比,注意顺序不要弄错。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质量分数的乘积。
【解答】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故A正确;
B、磷酸钙中不含氮元素,故B错误;
C、碳酸钾中不含氮元素,故C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2)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等于下角标之比,故比值为:1:4:1:2。
29.(2025七下·温州期中)“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海水稻”的结构层次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 A 经过过程②形成 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过程②为   。
(2)B2 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等功能,则B2属于   组织。
(3)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答案】(1)细胞分化
(2)疏导
(3)器官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2)疏导组织点的功能是运输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等。
(3)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解答】(1)由图可知,经过过程②形成形态不同的细胞,可知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2)起到运输功能的组织为疏导组织。
(3)水稻谷粒属于种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30.(2025七下·温州期中)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1)各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2)如图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因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这两种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质子数不同
(2)NaCl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可知不同元素之间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根据元素化合价和化合价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判断化学式,注意金属元素写在左侧。
【解答】(1)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各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11号元素是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17号元素为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31.(2025七下·温州期中)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荷的α粒子流轰击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但有极少数α粒子飞行路线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有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
(1)如图是α粒子运动轨迹,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补全A处α粒子的后半段大致运动轨迹。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3)由材料可知,下列可能属于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答案】(1)
(2)B
(3)C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进行分析。
(2)根据题中描述的现象进行判断。
(3)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A为实心球模型,B为葡萄干面包模型,C为核式结构模型。
【解答】(1)A处α粒子与原子核均带正电,相互排斥,A离原子核较远,斥力较小,所以偏转角度相对较小,如图所示

(2)由“绝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但有极少数α粒子飞行路线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有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可知,偏转角度越大的粒子数目越小。
故答案为:B。
(3)卢瑟福的模型中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故答案为:C。
32.(2025七下·温州期中)我国研发的“祝融号”火星车使用了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如图所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纳米气凝胶有丰富的纳米孔隙,密度仅为 应用于火星车上时,几乎不会增加它的质量。
材料2 纳米气凝胶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3cm厚的气凝胶相当于约30块厚度为0.5cm 普通玻璃的隔热功能,能够确保火星车在-130℃~1400℃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材料3 纳米气凝胶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耐磨且富有弹性,能够承受相当于本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
(1)气凝胶密度仅为3mg/cm3=   kg/m3.
(2)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 制造,耗钢156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写出计算过程)
(3)鉴于纳米气凝胶的独特性能,请你推测一种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潜在应用:   。
【答案】(1)3
(2)解:已知m钢=156t=156000kg
答:需“气凝胶”的质量为60kg。
(3)做防火服、运动鞋等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1)毫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十的负六次方,立方厘米和立方米之间的进率也为十的负六次方,据此进行单位换算。
(2)根据飞机的体积不变,结合密度公式求解。
(3)根据题中材料中关于气凝胶性质的介绍推测潜在应用。
【解答】(1)。
(3)由“纳米气凝胶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可知,可应用于制作防火服;
由“非常耐磨且富有弹性”可知,可应用于制作运动鞋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