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高三三模生物试卷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在其主要分布区约93.6万平方千米区域内,设置红外相机连续6年进行监测,全面收集数据,获得了196只华北豹的具体出现坐标,这些坐标分散在不连续的14个核心栖息地。综合各项调查结果,建立华北豹适宜栖息地适应性模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可以获取华北豹的种群数量B. 核心栖息地不连续有利于华北豹的生存及繁衍C. 华北豹偏好栖息于人为干扰少、海拔较高的湿润区域D. 该调查为建立华北豹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理论依据2.天然β-淀粉酶耐热性较差,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通过PCR对天然β-淀粉酶基因进行改造,将其导入大肠杆菌表达后,获得了一种耐高温的β-淀粉酶。与天然酶相比,改造后的酶在第476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由天冬氨酸改变为天冬酰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天冬酰胺与天冬氨酸的R基不同,该替换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B. 根据新的氨基酸序列可逆推出唯一对应的基因编码序列C. PCR技术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对β-淀粉酶基因的定点突变D. 这种通过设计并合成新蛋白质的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水是很多生化反应的介质,不能直接参与生化反应B. 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C. 乳糖存在于动物细胞中,不能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D. 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组分4.如图,牛胰核糖核酸酶在尿素、β-巯基乙醇的处理下完全失去酶活性,但去除后几乎可100%自发恢复其天然酶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牛胰核糖核酸酶能催化RNA的水解反应B. 该酶是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C. 尿素、β-巯基乙醇处理破坏了该酶的肽键D. 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二硫键形成的位置5.研究人员选取大小、成熟度一致且无损伤的冬枣若干,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检测乙醇含量,结果如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受损伤冬枣易滋生微生物而腐烂 B. 储藏的冬枣细胞呼吸不产生CO2C. 乙醇是冬枣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D. 低温利于延长冬枣贮藏保鲜期6.由于过度捕猎和对栖息地的破坏,我国特有动物普氏原羚曾濒临灭绝。近年来采取的保护措施使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生存仍面临严重威胁。因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现存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个分布区内的普氏原羚构成一个种群 B. 围栏阻隔减少了普氏原羚种内基因交流C. 通过大量捕杀狼等天敌可保护普氏原羚 D. 对栖息地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7.下列关于温度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外貌和结构随温度周期性变化而改变 B. 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以维持体温C. 植物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 D. 低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活性降低8.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加热的是( )A. 用斐林试剂检测白梨汁中的还原性糖 B. 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C.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粗提取的DNA D. DNA片段的扩增(PCR)及电泳鉴定9.丙酮酸激酶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在糖酵解中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并产生ATP,如图所示。丙酮酸激酶在人体内过表达可诱导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增加,使线粒体融合增多,出现损伤和功能紊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推测Mg2+、K+可激活丙酮酸激酶,从而促进糖酵解进行B. 丙酮酸激酶减少时合成ATP减少,但细胞形态和功能稳定C. 上述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④是特殊的化学键D. 丙酮酸激酶过表达可能导致线粒体数量减少10.科研人员对枯草杆菌进行改造后,将其孢子嵌入塑料,在塑料使用期间孢子会保持休眠,但在塑料废弃后孢子会“苏醒”并帮助降解塑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孢子“苏醒”后利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塑料降解B. 枯草杆菌分泌的蛋白酶经高温处理后,会被水解成氨基酸C. 枯草杆菌内所有核酸彻底水解,会得到7种有机产物D. 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只能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11.滋养层细胞(TE)置换技术是将囊胚的内细胞团(ICM)去除,得到一个没有ICM的空TE,再将来自核移植胚胎的ICM注入这个TE空腔,得到重构胚胎(TE置换胚胎)。某团队以恒河猴的胎猴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后进行TE置换,再将TE置换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受体恒河猴体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E置换胚胎移植后得到的恒河猴的染色体组成与供体体细胞完全相同B. 核移植时若卵母细胞去核不完全,会导致克隆胚胎染色体异常从而发育异常C. 对TE置换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囊胚或原肠胚D. 对TE置换胚胎的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结果无参考价值12.柑橘溃疡病由柑橘溃疡病菌引起,对柑橘有严重危害。柑橘黄单胞杆菌(KY)是最常见的柑橘溃疡病菌,其拟核DNA长度约为413bP,用引物对甲、乙、丙三株溃疡柑橘的叶片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1。研究发现从两种真菌J-8和Y-66中获得的提取物对KY有抑菌活性,欲探究抑菌效果最好时的最低浓度(菌落完全不生长的最低浓度),科研人员将不同浓度的J-8和Y-66提取物用丙酮溶解后制备成固体培养基,用其培养KY,48小时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感染KY的植株最可能为乙植株B. 对照组用无菌水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培养KYC. J-8提取物抑制KY的效果优于Y-66D. 图2中,Y-66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时的最低浓度小于或等于2.5mg/mL13.根据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可将抗原分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TI-Ag主要是非蛋白类抗原,能激活成熟的B细胞,成熟B细胞的数量与年龄呈负相关,如图为体液免疫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D-Ag和TI-Ag均能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 相比于TI-Ag,再次感染同种TD-Ag时,机体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C. 新生儿能有效地产生针对TI-Ag的抗体,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数量逐渐增多D. 在胸腺依赖型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并释放细胞因子14.细菌的转移因子(一种质粒)携带有编码在其细胞表面产生菌毛的基因。在细菌接合实验中,具有转移因子的细菌可作为供体,缺乏转移因子的细菌只能作受体,供体通过菌毛与受体结合后转移因子进行转移同时复制,得到转移因子的细菌也可产生菌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转移因子是环状双链DNA,不具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 细菌接合实验不能说明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C. 推测细菌群体短期内产生集体抗药性可能与转移因子有关D. 编码菌毛产生的基因的表达和复制在同一场所进行15.肝脏是生物实验中的常见材料。下列关于肝脏操作处理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 在离心后肝脏研磨液的上清液中加入等量冷却的酒精溶液——粗提取DNAB. 向2mL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检测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C. 在25mL肝匀浆中滴入5滴HCl溶液后测pH——比较不同pH下酶的活性D. 在2mL鲜肝提取液中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和B液4滴——检测蛋白质16.2023年我国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AT1基因可调节作物的耐碱性,如图表示在盐碱地种植的普通作物和敲除AT1基因作物的细胞示意图,PIP2s为水通道蛋白,其发生磷酸化后可将H2O2运出细胞。若细胞中积累过多的H2O2,则会损害细胞,导致作物的耐碱性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敲除AT1基因后,PIP2s磷酸化减弱,促进了根细胞排出H2O2B. AT1蛋白与物质m结合抑制了PIP2s的磷酸化,H2O2通过PIP2s时,不需要与PIP2s结合C. 抑制PIP2s的磷酸化,作物根细胞不再吸收水和排出H2OD. 敲除AT1基因的作物耐碱性增强,根细胞主动吸收的过程增强第II卷(非选择题)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癌症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传统治疗手段难以实现精准治疗。超声波具有非侵入、组织穿透性强、时空特异性等特点,科研人员拟开发“响应超声波的药物递送系统”细菌以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1)用于培养药物递送细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包含水、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成分,其中蛋白胨主要为细菌提供 ______ 和维生素。可利用 ______ 的方法快速直观地测定细菌数量,以便即时使用适量的细菌进行治疗。(2)C蛋白有抗肿瘤作用,超声波可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到42℃。科研人员制备了工程菌1,其中含有图1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37℃培养的工程菌1接受超声波刺激后,可升温至42℃, ______ 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3)T蛋白有T1、T2和T3三种亚型,具有相似的功能,制备分别含有这三种基因的工程菌1,并检测C蛋白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科研人员最终选择T3基因进行后续研究,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4)工程菌1只能在超声波刺激期间发挥作用,科研人员设计了含图3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工程菌2,可以实现在短时间的超声波刺激后维持长时间的治疗。已知B基因编码的B酶可以作用于识别位点a和b,使a、b处的DNA发生断裂,最终导致a、b之间的DNA片段发生倒转。请根据以上信息,使用下列选项将表达载体补充完整。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①P1启动子②P3启动子(持续表达型启动子)③T3基因④C基因⑤B基因18.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广泛,科研人员用拟南芥探索获得大量愈伤组织的途径。(1)组培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______ ,即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 ______ 。切取外植体时的损伤可促进内源生长素(IAA)合成并运输到受伤部位,诱导细胞分裂分化。因此,组培时常添加2,4-D、NAA等生长素类调节剂。(2)含较高浓度2,4-D的培养基(2,4-D-CIM)可促进愈伤组织增殖,但在实践中发现,2,4-D-CIM中的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延退。为探究其原因,进行相关实验。①检测不同培养基中叶片外植体细胞中IAA合成酶基因(YUC)的表达量,由图1结果可知:较高浓度2,4-D ______ IAA的合成。②研究者推测,一定量IA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为此,在2,4-D-CIM的基础上,再分别添加IAA、NAA、检测接种后外植体细胞IAA响应基因W1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同时还测量了各组 ______ ,结果显示其与W1表达量正相关,证明推测成立。添加NAA组是为了进一步确认 ______ 。(3)根据上述所有实验结果,在答题卡方框中填相关基因,括号中填“+”(表示促进)或“-”(表示抑制),完善在愈伤组织形成和增殖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关系模式图。19.白及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7年,且需要2~3年才能长出块茎,其块茎可治疗皮肤鞍裂、疮疡肿毒等病症。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野生白及资源已极度匮乏。为科学规范培育优质白及种苗,科研人员将白及种苗先驯化(指将组培苗从培养容器中取出后,在大棚等环境中进行一段时间密集种植和培养),后置于自然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再检测白及幼苗的光合指标,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处理 驯化时间/d 块茎生物量/g 总生物量/g 平均呼吸速率/(mmol m-2 h-1) 平均净光合速率/(mmol m-2 h-1)T1 60 0.06 0.25 0.5 0.68T2 90 0.07 0.28 0.48 0.71T3 120 0.14 0.44 0.46 1.07T4 150 0.43 1.16 0.43 1.17T5 180 2.02 3.19 0.41 1.44(1)白及幼苗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位于 ______ ,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 ______ 。欲测定光合色素随驯化时间的含量变化,可用 ______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欲根据吸光度值测定叶绿素含量,可将色素提取液置于 ______ 光下测定其吸光度。(2)光补偿点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白及幼苗处于光补偿点时,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膜结构是 ______ 。该实验中最适驯化条件为T5,该驯化条件下白及产量最高的原因是 ______ (答出2点即可)。在T1条件下,每天至少给予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时光照,幼苗才能正常生长。(3)角草具有CO2浓缩机制,可通过提高催化CO2固定的酶活性来提高光合速率。若将控制此机制形成的相关基因导入白及植株中,理论上需要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 ______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情况下光补偿点将 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20.人体受到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作出相应反应,以维持人体自身稳态和适应环境。其中肾上腺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机制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遭遇危险时,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请写出该过程中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的反射弧(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______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2)危险引起的神经冲动还能传到 ______ ,该部位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腺垂体,最终促进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该过程体现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 ______ 的特点。(3)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内,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①糖皮质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具有 ______ 特点(答两点)。②图中GR与GC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核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4)人体遇到疼痛、紧张刺激时会通过下丘脑,引起GC分泌,而GC分泌增多,又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活动,由上述过程可知下丘脑具有 ______ (填信息分子)受体。(5)糖皮质激素(GC)在临床上常被用作免疫抑制剂,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人参皂苷能够缓解“GC抵抗现象”。a为验证人参皂苷能够缓解“GC抵抗现象”,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将体外培养的生理状态相同的人体细胞平均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糖皮质激素、 ______ ,在相同环境下培养相同的时间,检测 ______ 。b研究人员从人参皂苷中分离出了Rb1、Rg1、Rh1三种物质。为研究这三种物质缓解GC抵抗现象的效果,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进行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处理方式 空白对照 GC GC+Rb1 GC+Rg1 GC+Rh1GR含量 +++++ ++ +++ + ++++GRmRNA相对值 1.05 0.39 0.75 0.39 0.95实验结果说明能够缓解GC抵抗现象的人参细胞提取物是 ______ 。推测Rg1使GC抵抗现象加重的机制是 ______ 。21.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开展作物育种。为研究抗稻瘟病水稻的遗传规律,某团队用纯合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甲、乙、丙分别与易感稻癌病品种丁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见表。不考虑染色体互换、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① 甲×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3:1② 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15:1③ 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63:1(1)水稻是两性花植物,人工授粉时需对亲本中的 ______ 进行去雄处理。(2)水稻的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实验①中,抗稻瘟病对易感稻瘟病为 ______ 性。实验②中,这一对相对性状至少受 ______ 对等位基因控制。(3)实验③中,F2抗稻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 ______ 种,F2抗稻瘟病植株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______ 。(4)培育耐盐碱的抗稻瘟病水稻对于沿海滩涂及内陆盐碱地的利用具有重要价值。该团队将耐盐碱基因随机插入品种甲基因组中,筛选获得1号、2号、3号植株,耐盐碱基因插入位点如图。(注:植株只要含有1个耐盐碱基因即可表现出耐盐碱性状,不含则表现出盐碱敏感性状)①据图分析,2号植株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 ______ 种,1个雄配子携带的耐盐碱基因最多有 ______ 个。②该团队将1号、2号、3号植株分别自交,理论上所得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别是 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D 4.C 5.B 6.C 7.A 8.B 9.B 10.C 11.C 12.B 13.B 14.B 15.C 16.B 17.氮源 显微镜直接计数 启动C基因的表达 温度由37℃到42℃时,含有T3亚型的C蛋白表达量变化最大 ①P1启动子 ④C基因 ②P3启动子 ③T3基因 ⑤B基因 18.全能性 潜能 抑制 愈伤组织形成量 影响愈伤组织形成的是生长素类激素的种类而非含量 19.类囊体薄膜上 水的分解、NADPH、ATP的合成 无水乙醇 红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 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有利于白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平均呼吸速率最低,有利于夜晚消耗更少的有机物;此条件下有机物分配到块茎的比例最高 10.2 NADPH、ATP 变小 20.交感神经 下丘脑 分级调节 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 GR与GC结合以后可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或HSP脱离) 神经递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和人参皂苷 GR的含量 Rb1和Rh1 通过抑制GR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使GR含量减少 21.母本 显 2 26 4 3 耐盐抗稻瘟病:盐碱敏感抗稻瘟病=1:0、耐盐抗稻瘟病:盐碱敏感抗稻瘟病=15:1、耐盐抗稻瘟病:盐碱敏感抗稻瘟病=3: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