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5届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025届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在其主要分布区约93.6万平方千米区域内,设置红外相机连续6年进行监测,全面收集数据,获得了196只华北豹的具体出现坐标,这些坐标分散在不连续的14个核心栖息地。综合各项调查结果,建立华北豹适宜栖息地适应性模型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可以获取华北豹的种群数量
B. 核心栖息地不连续有利于华北豹的生存及繁衍
C. 华北豹偏好栖息于人为干扰少、海拔较高的湿润区域
D. 该调查为建立华北豹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理论依据
2.如图,牛胰核糖核酸酶在尿素、β-巯基乙醇的处理下完全失去酶活性,但去除后几乎可100%自发恢复其天然酶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牛胰核糖核酸酶能催化RNA的水解反应
B. 该酶是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
C. 尿素、β-巯基乙醇处理破坏了该酶的肽键
D. 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二硫键形成的位置
3.如图为两种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与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种免疫细胞均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
B. 三种免疫细胞均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C. 图中IFNγ、IL-4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 三种细胞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免疫功能的强弱
4.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 B. 淀粉分解形成糖浆后无需灭菌
C. 发酵时发酵罐中pH恒定不变 D. 发酵后直接消毒分装获得产品
5.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与雌蝗虫(2n=24,22+XX)相比,雄蝗虫(22+X)缺少一条X染色体。如图是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图中X表示未配对的X染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按发生时间正确排序为③②①④ B. ①细胞中含有11个四分体
C. ③④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 D. 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都有X染色体
6.病毒PEDV会使猪患流行性腹泻,在制备抗PEDV的单克隆抗体时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VC),杂交瘤细胞增殖情况及抗体分泌情况如图和表格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VC/(ng mL-1) 抗体效价
0 1:4000
5 1:4000
10 1:8000
20 1:2000
A. 可用灭活病毒诱导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B. 培养杂交瘤细胞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
C. 10ng mL-1VC显著促进杂交瘤细胞增殖
D. 20ng mL-1VC通过抑制细胞增殖降低抗体效价
7.科学家设计了脉冲标记一追踪实验研究DNA复制的动态过程。在脉冲标记实验中,利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并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脉冲标记(dT指脱氧胸腺嘧啶),分离提取DNA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新合成的DNA片段大小均为1000~2000个核苷酸。在脉冲追踪实验中,研究了这些小片段在复制过程中的发展,发现带标记的DNA不再是短片段,而是更大的片段、实验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目的是证明T4噬菌体的DNA半保留复制
B. 超离心是为了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 脉冲标记的目的是用放射性3H标记在特定时段内合成的DNA
D. 脉冲追踪后更大的片段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继续连接形成的
8.在探究通气方式对餐厨垃圾分解转化的影响时,研究人员将添加了高效微生物菌剂的餐厨垃圾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通气方式进行堆肥形成腐殖质,实验数据见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通气方式 达到50℃所需时间(h) 最高温度(℃) 高温持续时间(天)
间歇通气 42 68.6 7
连续通气 38 65.1 5
A. 腐殖质是微生物利用餐厨垃圾的营养物质产生的初生代谢物或次生代谢物
B. 连续通气组的堆肥体中微生物也有部分可以进行厌氧发酵
C. 间歇通气组在停气期间会影响好氧菌的生长繁殖
D. 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的产热速率,连续通气组>间歇通气组
9.为探究DNA片段P与O2蛋白结合的关键位点,研究者获得片段P不同位点的突变体M1、M2和M3,用O2蛋白进行结合试验,并用指示探针(带荧光的片段P)等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泳道中的条带2是指示探针所迁移到的位置
B. 之所以出现条带1是因为O2蛋白与指示探针结合
C. 由泳道4可以看出M1的突变位点影响了O2蛋白的结合
D. M2和M3与O2蛋白的结合强度不同
10.某人类遗传病由体内缺乏物质C引起,物质C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某家系关于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2所示,其中A、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系谱图中正常男女的同一条X染色体上均含A、B基因
B. Ⅱ2与Ⅰ2的基因型不同,Ⅳ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Ⅰ1
C. Ⅱ3的基因型是XAbXaB,与Ⅲ3的基因型相同
D. Ⅲ2与Ⅲ3再生一个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
11.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图。已知步骤④获得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90、95、100,对照组平板为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②振荡20min的目的是扩大菌种数量,属于选择培养
B. 步骤④使用接种环划线接种,使用前需要灼烧灭菌
C. 1g土壤中平均自生固氮菌数约为9.5×104个
D. ④所用培养基应加入碳源、无机盐、水和琼脂
12.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和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等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分针叶林、岳桦林等不同群落类型的依据是植物类群的丰富度
B.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 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白桦和红皮云杉等乔木存在种间竞争
D. 大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并以多种虫子为食,这就是大杜鹃的生态位
13.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14.病毒感染果蔬后,会借助胞间连丝等结构扩散,导致果蔬产量和品质退化。为给工厂化繁殖脱毒甘薯苗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甘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诱导分化苗和脱毒苗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茎尖大小 外植体数/个 分化苗数/苗 脱毒苗数/苗
小于0.3mm 20 1 1
0.3~0.5mm 20 10 7
大于0.5mm 20 13 4
A. 植株茎尖细胞中不含病毒的原因可能是该组织胞间连丝不发达
B. 脱分化过程中应给予光照促进叶绿素合成从而进行光合作用
C. 培育脱毒苗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的全能性
D. 0.3~0.5mm大小的茎尖最有利于获得抗病毒苗
15.某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0.2g/mL,蔗糖通过其细胞膜的过程如图所示,甲代表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小分子物质和生物大分子都不容易通过甲
B. ATP末端磷酸基团通过使质子泵磷酸化改变其空间结构
C. 该植物细胞在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D. 质子泵、H+-蔗糖载体等转运蛋白决定了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6.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易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部分机理如图,其中CORT表示一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Ins表示胰岛素,InsR表示胰岛素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调控胰岛B细胞分泌Ins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B. CORT通过与Ins竞争InsR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使血糖升高
C. 激素a表示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其靶器官与激素b的不同
D. CORT和Ins都能够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变成糖原和甘油三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癌症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传统治疗手段难以实现精准治疗。超声波具有非侵入、组织穿透性强、时空特异性等特点,科研人员拟开发“响应超声波的药物递送系统”细菌以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
(1)用于培养药物递送细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包含水、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成分,其中蛋白胨主要为细菌提供 ______ 和维生素。可利用 ______ 的方法快速直观地测定细菌数量,以便即时使用适量的细菌进行治疗。
(2)C蛋白有抗肿瘤作用,超声波可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到42℃。科研人员制备了工程菌1,其中含有图1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37℃培养的工程菌1接受超声波刺激后,可升温至42℃, ______ 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3)T蛋白有T1、T2和T3三种亚型,具有相似的功能,制备分别含有这三种基因的工程菌1,并检测C蛋白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科研人员最终选择T3基因进行后续研究,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4)工程菌1只能在超声波刺激期间发挥作用,科研人员设计了含图3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工程菌2,可以实现在短时间的超声波刺激后维持长时间的治疗。已知B基因编码的B酶可以作用于识别位点a和b,使a、b处的DNA发生断裂,最终导致a、b之间的DNA片段发生倒转。请根据以上信息,使用下列选项将表达载体补充完整。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①P1启动子
②P3启动子(持续表达型启动子)
③T3基因
④C基因
⑤B基因
18.蔬菜甘蓝具有杂种优势现象,花为两性花,开花后一株可结5000多粒种子。育种专家对甘蓝雄性不育性状进行研究。
(1)从甘蓝纯种优良品系1中获得一株雄性不育突变株(甲),甲与品系1杂交,子代中可育株约占,推测甲的雄性不育性状为 ______ 性。后续研究证实了该推测,将可育基因与雄性不育基因分别记为A和A′。利用雄性不育株获得杂种避免了杂交过程中的 ______ 和套袋等繁琐操作。
(2)通过甲获得两株基因型为A′A′的甘蓝(乙),利用品系1、乙及另一优良可育品系2,生产出兼具品系1和2优良性状的杂交种子(YF1),用于大田种植。请补充答题卡上的图解,用以表示经两代杂交生产大量YF1的过程 ______ 。
(3)与A相比,A′启动子缺失1个碱基对。编辑A基因,获得编码区突变的隐性基因a,三者结构如图1所示。检测发现,突变株aa(丙)、兼具A′和a基因突变位点的纯合突变株(丁)均表现为雄性不育。
①为检测突变启动子的活性,将A和A'基因启动子与报告基因连接后导入烟草细胞。图2结果说明突变后的启动子转录活性提高,依据是 ______ 。
②研究发现,A蛋白可抑制A和A′基因的转录,调控相关蛋白含量。为此,研究人员检测不同株系甘蓝育性基因(A及其等位基因)相对转录量请在图3中补充丁组实验结果 ______ 。
(4)绝大多数植物都有A基因,利用其特点推广到其他作物育种时发现,若将(2)中产生的YF1用于某些自花传粉为主的作物时会造成严重减产,请分析原因 ______ 。
19.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饲养历史悠久,彩色蚕丝比白色蚕丝具有更强的抗菌、抗氧化等优良性能,蕴藏着更大的开发价值。家蚕一般结白茧和黄茧,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结绿茧的家蚕,并进行了如表所示杂交实验,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 子一代测交结果
1 黄茧雌蚕×白茧雄蚕 黄茧 黄茧:白茧=1:1
2 绿茧雄蚕×白茧雌蚕 绿茧 绿茧:白茧=3:1
3 黄茧雌蚕×绿茧雄蚕 黄绿茧 黄绿茧:黄茧:绿茧=1:1:2
(1)已知绿茧的形成是家蚕中黄酮类化合物累积的结果,说明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依据杂交组合1和2子一代结果分析,可知 ______ 对白茧为显性;依据杂交组合2子一代测交结果分析,绿茧的形成受 ______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______ 定律。
(3)控制家蚕茧色的相关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上。
(4)杂交组合3中的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代茧色的表型及比例为 ______ (不考虑性别)。
(5)为确定控制绿茧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利用表格中的家蚕设计简便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 。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 ______ ,则Z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绿茧的基因;若子代中 ______ ,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0.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常引起光抑制或光损伤。光抑制主要发生在光系统PSⅡ上,电子积累过多时产生的活性氧ROS(自由基)会破坏PSⅡ,使光合速率下降。铁氰化钾可有效解除植物的光抑制现象。菠菜植株光反应过程中的光合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系统等光合复合体组成,如图1所示。高温胁迫也会导致ROS积累,引起光抑制现象,如图2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适宜环境下,光反应H2O裂解释放的电子(e-)经过一系列传递,最终被 ______ 接受,该过程产生的ATP和NADPH用于卡尔文循环中的 ______ 。
(2)强光会造成叶绿体内电子积累过多,若NADP+不足,电子会传递给O2生成ROS。若某物质X会阻断NADP+和电子的结合,则物质X处理植物后光抑制可能会 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强光条件下,图示中e-的转移途径为e-→NADP+→ ______ (氧化剂),从而缓解光抑制。从细胞外收集亚铁氰化钾,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思路,从能量转换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
(3)ROS破坏光系统,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机制可能是 ______ 。
(4)高温胁迫也会引发ROS积累。分析图2,ROS过量合成后引起光抑制的机制是 ______ (答出2点)。
(5)当植物处于高温环境中,会通过代谢调节过程,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引起叶片衰老。该过程的积极意义是 ______ 。
21.干旱是制约大白菜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科研人员以大白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条件下大白菜的相关生理指标及调节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干旱条件下大白菜幼苗叶片颜色偏黄,叶绿素含量降低,可结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通过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 ______ 进行验证。此外,大白菜体内过氧化氢等活性氧会过度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会攻击叶绿体膜、线粒体膜等构成的 ______ 系统以及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2)与干旱环境的互作过程中,大白菜会产生胁迫响应和保护防御。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脯氨酸含量与P5CS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部分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①干旱胁迫下,大白菜体内脱落酸含量升高,其作为 ______ 可与保卫细胞相应的受体结合,调节钾离子等流出保卫细胞,使细胞 ______ (填“失水”或“吸水”),引起气孔变小,从而帮助大白菜在干旱条件下维持水分。
②细胞内mRNA的降解是一个受到严格调控的动态过程,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干旱条件下,大白菜细胞可通过 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P5CS基因的mRNA降解来 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P5CS基因的表达水平。
③干旱条件下,大白菜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会明显增加以响应干旱胁迫,其作用机制是 ______ 。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D 6.D 7.C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D 15.B 16.D
17.氮源 显微镜直接计数
启动C基因的表达
温度由37℃到42℃时,含有T3亚型的C蛋白表达量变化最大
①P1启动子 ④C基因 ②P3启动子 ③T3基因 ⑤B基因
18.显 去除雄蕊

A'组报告基因表达量高于A组
YF1中有是雄性不育杂合子,若自花传粉作物收获的是果实或种子,不育株自然 状态下无法授粉结实,严重减产
19.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黄茧和绿茧 2 自由组合
2
黄绿茧:黄茧:绿茧=11:1:4
实验思路:将杂交组合2子一代雌雄家蚕进行相互交配(或让杂交组合2子一代雌蚕进行测交),观察子代中结白茧家蚕的性别 结白茧家蚕只有雌性 雌性和雄性中均有结白茧家蚕
20.NADP+ C3的还原
增强 铁氰化钾 铁氰化钾被还原为亚铁氰化钾的过程吸收了外溢电子的能量,将部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活性氧(ROS)攻击磷脂、蛋白质等生物大分,造成类囊体破坏、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下降
ROS过量合成抑制D1蛋白从头合成,使得光系统PSⅡ失活:过量ROS也可以直接使光系统PSⅡ失活
减少叶绿素捕获的光能,降低植物受到的光损伤
21.宽窄或宽度 生物膜 信号分子 失水 减弱 增强 脯氨酸含量增加一方面能提高细胞渗透压,增强细胞在干旱环境中吸水能力;另一方面能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细胞清除活性氧能力,减轻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损伤,从而增强大白菜对干旱的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