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第56课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生物学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单元 第56课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生物学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56课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课标要求 1.教学活动:搜集文献资料,就“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展开辩论。2.教学活动:搜集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资料,并在小组内讨论“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 3.教学活动:搜集历史上使用生物武器的资料,并分析其严重危害。
考情分析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2024·浙江1月选考·T1 2023·浙江1月选考·T2
考点一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转基因成果
领域 成果
微生物方面 ①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________; ②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生产氨基酸;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转基因动物方面 ①培育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②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③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转基因植物方面 培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
2.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3 P102“相关信息”: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________________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的传播。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前提
①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________和__________规程。
②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③要靠________的证据和________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2)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
①研究上要________,坚持自主创新。
②推广上要________,做到确保安全。
③管理上要________,坚持依法监管。
(3)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成立相关机构
①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____________。
③为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考向一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2024·安庆一模)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混合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大豆油在销售时不需要标注“转基因大豆”
2.(2024·恩施期末)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硕果累累的转基因作物相关研究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下列有关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性基因可能会随花粉传播到田间近缘野生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
B.转入抗性基因的植物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有可能会导致棉铃虫群体中相关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D.只要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就不会有安全性问题
考点二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和禁止生物武器
1.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1)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比较
类型 生殖性克隆 治疗性克隆
概念 利用克隆技术获得胚胎,并将胚胎孕育成为人类个体 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
水平
联系 都属于无性生殖;产生新细胞、新组织或新个体,遗传信息相同
(2)关于生殖性克隆人的态度
我国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2.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比较
类型 试管婴儿 设计试管婴儿
技术手段 不需要进行_________ 胚胎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
实践应用 解决_____问题 用于_____等疾病的治疗
联系 二者都是体外受精,经体外_____,再进行_____,在生殖方式上都为__________
3.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2)特点
①致病性强;传染性强;人易感。
②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易传播(如气溶胶),发病有潜伏期,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
③易得到:制备容易,花费小。
④传染途径多,治疗困难。
⑤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3)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考向二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和禁止生物武器
3.(2024·深圳一模)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食品中的DNA会与人体细胞的DNA发生基因重组
B.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可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C.生殖性克隆是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
D.试管婴儿必需的技术有体外受精、植入前的遗传编辑和胚胎移植等
4.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B.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其他地方
C.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染
D.世界各国达成协议仅允许少数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
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经过食用后会进入人体细胞并整合到人体的基因组中
B.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外来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卵细胞失去活性,从而防止基因污染
D.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会随花粉传递给子代,可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E.只要严格依照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来生产转基因产品,就能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F.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
G.国家法规的制定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H.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杀伤力大于常规武器,可有选择地生产使用
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应用了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
B.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都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C.我国政府允许通过生殖性克隆来解决一些夫妇不孕不育的问题
D.用iPS细胞治疗疾病不存在伦理争议和安全性风险
E.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编辑完美婴儿和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
F.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抗生素等来形成杀伤力的
G.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不易被发现、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等特点
H.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
3.为避免人为遗传改造品种对自然鱼群基因库的干扰,通常需要将其培育成三倍体鱼后才能投放到自然水体中饲养,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应用上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与“试管婴儿”相比,“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考点一 整合
1.发酵周期 生长迅速 营养品质优良 抗虫 抗病 抗除草剂
2.经济发展水平 安全性
教材隐性知识 α-淀粉酶 α-淀粉酶 转基因花粉
3.(1)①原理 操作 ②文化 ③确凿 严谨 (2)①大胆 ②慎重 ③严格 (3)①知情权 选择权 ②安全性
评价
1.C [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若转基因作物种植区与传统农业种植区混合,就容易经农杆菌的作用将相关基因转入传统作物,导致基因扩散,也可能会影响到野生植物的基因库,从而改变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A错误,C正确;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相关基因会被分解成核苷酸,因此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误;我国为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实行了相应标识制度,如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大豆油,需要标注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D错误。]
2.D [即使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仍然可能会有安全性问题,D错误。]
考点二 整合
1.(1)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 治疗疾病 个体水平 细胞或组织水平 (2)不赞成 不允许
2.遗传学诊断 遗传学诊断 不孕不育 白血病、贫血症 早期胚胎发育 胚胎移植 有性生殖
3.(1)致病菌类 生化毒剂类 (3)不发展 不生产
评价
3.B [一般转基因食品中的DNA不会与人体细胞的DNA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而使花粉失去活性,因此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B正确;生殖性克隆是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C错误;试管婴儿对植入前的胚胎一般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或遗传编辑),而设计试管婴儿往往为了避免后代患某种遗传病,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故试管婴儿必需的技术有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D错误。]
4.D [为了世界和平,各国共同努力达成协议,即不允许任何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D错误。]
查落实固基础
1.ACEFH [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经过食用后会被消化分解,不会进入人体细胞并整合到人体的基因组中,A错误;科学家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可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从而防止转基因花粉传播造成基因污染,C错误;严格依照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来生产转基因产品,也不能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E错误;转基因技术有其优点和缺点,应趋利避害,而不是停止转基因研究,F错误;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应严格禁止生产和使用,H错误。]
2.H [治疗性克隆不需要进行胚胎移植,A错误;“设计试管婴儿”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不需要,B错误;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C错误;用iPS细胞治疗疾病也存在伦理争议和安全性风险,D错误;基因编辑技术允许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完美婴儿,E错误;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不包括干扰素和抗生素,F错误;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不易被发现等特点,但容易受风速、气温等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G错误。]
3.三倍体鱼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投放到自然水体中饲养不会因与其他鱼类杂交引起生态危机
4.前者主要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后者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贫血症等疾病,也可以用于设计孕育不患某些遗传病的胎儿 遗传学诊断 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共60张PPT)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生物





第56课时
课标要求
1.教学活动:搜集文献资料,就“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展开辩论。
2.教学活动:搜集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资料,并在小组内讨论“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
3.教学活动:搜集历史上使用生物武器的资料,并分析其严重危害。
考情分析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2024·浙江1月选考·T1 2023·浙江1月选考·T2
内容索引
课时精练
考点一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考点二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和禁止生物武器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 考点一 >
领域 成果
微生物 方面 ①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 ;
②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生产氨基酸;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转基因 动物方面 ①培育 、 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②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③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转基因 植物方面 培育具有 、 、 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
1.转基因成果
必备知识
整合
发酵周期
生长迅速
营养品质优良
抗虫
抗病
抗除草剂
2.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经济发展水平
安全性
源于选择性必修3 P102“相关信息”: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____
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 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 的传播。
教材隐性知识
α-淀
粉酶
α-淀粉酶
转基因花粉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前提
①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 和 规程。
②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 等因素的影响。
③要靠 的证据和 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2)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
①研究上要 ,坚持自主创新。
②推广上要 ,做到确保安全。
③管理上要 ,坚持依法监管。
原理
操作
文化
确凿
严谨
大胆
慎重
严格
(3)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成立相关机构
①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 和 。
②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 。
③为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知情权
选择权
安全性
考向一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2024·安庆一模)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混合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大豆油在销售时不需要标注“转基因大豆”

迁移应用
评价
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若转基因作物种植区与传统农业种植区混合,就容易经农杆菌的作用将相关基因转入传统作物,导致基因扩散,也可能会影响到野生植物的基因库,从而改变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A错误,C正确;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相关基因会被分解成核苷酸,因此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误;
我国为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实行了相应标识制度,如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大豆油,需要标注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D错误。
2.(2024·恩施期末)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硕果累累的转基因作物相关研究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下列有关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性基因可能会随花粉传播到田间近缘野生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
B.转入抗性基因的植物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有可能会导致棉铃虫群体中相关抗性基因
频率增加
D.只要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就不会有安全性问题

返回
即使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仍然可能会有安全性问题,D错误。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和禁止生物武器
< 考点二 >
类型 生殖性克隆 治疗性克隆
概念 利用克隆技术获得胚胎,并将胚胎孕育成为人类个体 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水平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联系 都属于无性生殖;产生新细胞、新组织或新个体,遗传信息相同
1.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1)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比较
必备知识
整合
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
治疗疾病
个体水平
细胞或组织水平
类型 试管婴儿 设计试管婴儿
技术手段 不需要进行__________ 胚胎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解决 问题 用于 等疾病的治疗
联系 二者都是体外受精,经体外 ,再进行_____ ,在生殖方式上都为_________
(2)关于生殖性克隆人的态度
我国政府 、 、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2.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比较
遗传学诊断
遗传学诊断
不孕不育
白血病、贫血症
早期胚胎发育
胚胎
移植
有性生殖
不赞成
不允许
3.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致病菌类
生化毒剂类
(2)特点
①致病性强;传染性强;人易感。
②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易传播(如气溶胶),发病有潜伏期,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
③易得到:制备容易,花费小。
④传染途径多,治疗困难。
⑤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3)在任何情况下 、 、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不发展
不生产
考向二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和禁止生物武器
3.(2024·深圳一模)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食品中的DNA会与人体细胞的DNA发生基因重组
B.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可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C.生殖性克隆是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
D.试管婴儿必需的技术有体外受精、植入前的遗传编辑和胚胎移植等

迁移应用
评价
一般转基因食品中的DNA不会与人体细胞的DNA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而使花粉失去活性,因此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B正确;
生殖性克隆是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C错误;
试管婴儿对植入前的胚胎一般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或遗传编辑),而设计试管婴儿往往为了避免后代患某种遗传病,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故试管婴儿必需的技术有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D错误。
为了世界和平,各国共同努力达成协议,即不允许任何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D错误。
4.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B.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其他地方
C.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染
D.世界各国达成协议仅允许少数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

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经过食用后会进入人体细胞并整合到人体的
基因组中
B.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外来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卵细胞失去活性,从而防止基因
污染
D.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会随花粉传递给子代,可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E.只要严格依照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来生产转基因产品,就能
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F.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
研究
G.国家法规的制定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H.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杀伤力大于常规武器,可有选择地生产
使用



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经过食用后会被消化分解,不会进入人体细胞并整合到人体的基因组中,A错误;
科学家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可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从而防止转基因花粉传播造成基因污染,C错误;
严格依照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来生产转基因产品,也不能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E错误;
转基因技术有其优点和缺点,应趋利避害,而不是停止转基因研究,F错误;
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应严格禁止生产和使用,H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应用了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
B.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都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C.我国政府允许通过生殖性克隆来解决一些夫妇不孕不育的问题
D.用iPS细胞治疗疾病不存在伦理争议和安全性风险
E.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编辑完美婴儿和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
F.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抗生素等来形成杀伤力的
G.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不易被发现、不受自然条
件影响等特点
H.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

治疗性克隆不需要进行胚胎移植,A错误;
“设计试管婴儿”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不需要,B错误;
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C错误;
用iPS细胞治疗疾病也存在伦理争议和安全性风险,D错误;
基因编辑技术允许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完美婴儿,E错误;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不包括干扰素和抗生素,F错误;
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不易被发现等特点,但容易受风速、气温等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G错误。
3.为避免人为遗传改造品种对自然鱼群基因库的干扰,通常需要将其培育成三倍体鱼后才能投放到自然水体中饲养,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应用上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与“试管婴儿”相比,“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需要进行 。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 。
返回
三倍体鱼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投放到自然水体中饲养不会因与其他鱼类杂交引起生态危机
前者主要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后者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贫血症等疾病,也可以用于设计孕育不患某些遗传病的胎儿
遗传学诊断
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课时精练
对一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C B D C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A A D D
(1)遗传特性(或性状)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或外源基因通过种子扩散,带来生态安全隐患) 
(3)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 特定器官特异启动子
如图所示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L F 植物基因组
一、选择题
1.近期,农业农村部根据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部署及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审定通过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并向26家企业发放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同时明确,这些品种实际种植区域还要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推广
种植
B.转基因食品可能是转基因生物本身或其加工产品
C.转基因农作物产品一定可以增进人类健康
D.使用转基因大豆加工成的食用油一定要进行标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转基因农作物产品的安全性还尚未得到明确结论,故转基因农作物产品不一定可以增进人类健康,C错误。
答案
即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A错误。
2.(2025·天门模拟)科学家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B.随着除草剂的大量应用,农田杂草对除草剂抗性逐渐增强
C.在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农田中使用除草剂仍会影响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D.转基因抗虫农作物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产品的品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3.(2024·广州联考)科学家将外源抗虫基因(Bt抗虫蛋白基因)转入某茄科植物细胞中,并整合到该植物的线粒体DNA上,获得了具有抗虫性状的转基因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t抗虫蛋白在线粒体中的成功合成与密码子的通用性有关
B.叶肉细胞内有多个线粒体,这有利于增加该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性
C.将该转基因植物与同种非转基因植物进行正、反交,所得子代均有抗
虫性
D.该技术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向其他植物的转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相同的遗传信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利用了密码子的通用性的原理,A正确;
叶肉细胞内有多个线粒体,则线粒体转化获得的抗虫基因数量多,其表达量远高于核转化的水平,有利于增加外源抗虫蛋白的含量,增加抗虫性,B正确;
外源抗虫基因转入线粒体,只能通过母本卵细胞遗传给后代,若该转基因植物作为父本则不可遗传,C错误;
植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来自卵细胞,将外源基因转入线粒体中,可以防止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向其他植物的转移,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4.(2024·河北正定中学质检)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古就有“吃啥补啥”的说法,所以吃了转基因食品,则其中的基因
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B.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食品的
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C.若食用转基因大米,就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D.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A错误;
转基因大米经过严格鉴定后种植,不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C错误;
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经过严格检验其安全性后方可作为食品,不会导致人患癌症,D错误。
答案
5.(2023·浙江1月选考,2)以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在安全与伦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婴儿技术应全面禁止
B.治疗性克隆不需要监控和审查
C.生殖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
D.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试管婴儿技术可在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下实施,A错误,D正确;
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B错误;
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一些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C错误。
答案
治疗性克隆不需要借助胚胎移植技术,C错误。
6.(2025·武汉调研)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殖性克隆需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
B.生殖性克隆需借助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C.治疗性克隆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
D.治疗性克隆需要的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囊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7.(2024·衡阳一模)为有效防范由各类生物因子和生物技术误用、滥用等引起的生物性危害,生物安全已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的研究可用于治疗很多疾病,有不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等优点
B.克隆技术会导致社会伦理问题,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应禁止
C.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会随花粉传递给子代,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D.试管婴儿技术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不能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干细胞的研究可用于治疗很多疾病,但胚胎干细胞必须从胚胎中获取,这涉及伦理问题,因而限制了它在医学上的应用,A错误;
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B错误;
子代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因此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会随花粉传递给子代,从而避免造成基因污染,C正确;
试管婴儿技术一般不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常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通过设计试管婴儿这种技术出生的人口占比较小,并不能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D错误。
8.(2025·盐城调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通过血液传染而患病
B.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
D.设计试管婴儿可确定婴儿性别,通过此项技术可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
比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不包括毒品类,C错误。
9.(2024·张掖模拟)某生物实验室感染病毒的小白鼠逃出实验室,使得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实验生物应该进行严格闭环管理
B.通过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人体移植器官短缺问题
C.生物武器种类多样,包括病毒类、毒品类、致病菌类等
D.生物安全防控应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
扩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0.(2024·湖北孝感中学质检)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据此判断,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
B.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
C.若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
D.将蜡样芽孢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大型环状DNA位于拟核,破坏大型环状DNA分子,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说明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质粒中,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与常规武器相比成本造价低廉,容易获得,A错误。
11.(2024·河北正定调研)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是
A.生物武器是造价昂贵,却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B.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得利用这一技术制造各种新型致病菌成为可能
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
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2024·北京东城一模)生物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下列叙述与我国政府相关法规或主张不符的是
A.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B.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C.销售转基因农产品应有明确标注
D.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我国政府不赞成、不允许、不接受、不支持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A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3.(2024·哈尔滨模拟)人们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或模拟,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种涉及安全和伦理的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确实有证据表明某种转基因食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
应用
B.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原因之一是
人体不会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
C.“设计试管婴儿”移植前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和基因改造
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
技术的相关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如果确实有证据表明某种转基因食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该转基因食品的使用,而不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A错误;
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致病能力和传染能力以及抗药能力等大幅度增强,因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人体会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
“设计试管婴儿”移植前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不涉及基因改造,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生物武器对人畜、植物等均可能造成重大伤害,D错误。
14.(2024·白山检测)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在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和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细胞培养在临床医学等领域前景广泛,但也可能面临安全性问题
B.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操作水平上改造或创造新的蛋白质
C.治疗性克隆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限制
D.生物武器主要影响人畜健康,对植物的影响不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5.(2024·湖南衡阳八中模拟)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在解决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种子公司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还存在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和种子等途径在种群之间漂移扩散,带来生态安全隐患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担忧的问题。科学家采用叶绿体转基因、“终结者”种子、“外源基因清除”技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转基因技术能按照人们的愿望,赋予生物新的________________,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转基因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设计和施工,其核心步骤是____
_____________。
(2)“终结者”种子技术是通过植入“终结者基因”,阻滞种子胚胎后期发育,最后得到成熟但不育的种子。“终结者”种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转基因技术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但危害到了农民自行留种的权利,也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
遗传特性(或性状)
基因表达载体
构建
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或外源基因通过种子扩散,带来生态安全隐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终结者”种子技术是通过植入“终结者基因”,阻滞种子胚胎后期发育,最后得到成熟但不育的种子,故外源基因不能通过该种子扩散,解决了生态安全隐患问题。
(3)“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将“外源基因清除”调控组件与基因表达载体的必备组件重组后构建出新的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受体细胞中表达,待外源基因完成相应的功能后,“外源基因清除”调控组件将全部外源基因从花粉、种子和果实等特定器官中彻底清除。“外源基因清除”调控组件由特定器官特异启动子、重组酶(FLP)基因和融合识别位点(LF)构成,LF是利用噬菌体的Cre/LoxP系统和酵母的FLP/FRT系统创造出的融合识别位点。FLP基因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后,重组酶(FLP)可识别融合识别位点(LF)并在L与F之间完成切割,从而将两个融合识别位点之间的序列在特定时期从特定植物器官的细胞基因组中全部清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其技术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基因表达载体的必备组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插入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以决定在不同器官
中表达重组酶,从而将相应器官中的某些基因序列从基因组中彻底清除,按需获得不含外源基因的种子、果实等。
启动子、目的基因、
标记基因、终止子
特定器官特异启
动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答案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L F 植物基因组
请在图示方框中填写重组酶发挥清除作用后剩余的序列组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返回
基因表达载体的必备组件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特定基因只能在特定器官中表达,因此清除不同器官中的外源基因时需要插入不同的特定器官特异启动子。由题图可知,特异启动子驱动FLP
基因表达产生重组酶,重组酶可以将两个融合识别位点之间的序列在特定时期从特定植物器官的细胞基因组中全部清除,故剩余的序列见答案。第十单元 课时练56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6分,13~14题,每小题7分,共86分。
一、选择题
1.近期,农业农村部根据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部署及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审定通过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并向26家企业发放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同时明确,这些品种实际种植区域还要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推广种植
B.转基因食品可能是转基因生物本身或其加工产品
C.转基因农作物产品一定可以增进人类健康
D.使用转基因大豆加工成的食用油一定要进行标识
2.(2025·天门模拟)科学家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B.随着除草剂的大量应用,农田杂草对除草剂抗性逐渐增强
C.在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农田中使用除草剂仍会影响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D.转基因抗虫农作物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产品的品质
3.(2024·广州联考)科学家将外源抗虫基因(Bt抗虫蛋白基因)转入某茄科植物细胞中,并整合到该植物的线粒体DNA上,获得了具有抗虫性状的转基因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t抗虫蛋白在线粒体中的成功合成与密码子的通用性有关
B.叶肉细胞内有多个线粒体,这有利于增加该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性
C.将该转基因植物与同种非转基因植物进行正、反交,所得子代均有抗虫性
D.该技术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向其他植物的转移
4.(2024·河北正定中学质检)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古就有“吃啥补啥”的说法,所以吃了转基因食品,则其中的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B.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C.若食用转基因大米,就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D.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
5.(2023·浙江1月选考,2)以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在安全与伦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应全面禁止
B.治疗性克隆不需要监控和审查
C.生殖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
D.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6.(2025·武汉调研)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性克隆需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
B.生殖性克隆需借助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C.治疗性克隆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
D.治疗性克隆需要的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囊胚
7.(2024·衡阳一模)为有效防范由各类生物因子和生物技术误用、滥用等引起的生物性危害,生物安全已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的研究可用于治疗很多疾病,有不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等优点
B.克隆技术会导致社会伦理问题,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应禁止
C.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会随花粉传递给子代,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D.试管婴儿技术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不能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8.(2025·盐城调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通过血液传染而患病
B.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
D.设计试管婴儿可确定婴儿性别,通过此项技术可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
9.(2024·张掖模拟)某生物实验室感染病毒的小白鼠逃出实验室,使得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实验生物应该进行严格闭环管理
B.通过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人体移植器官短缺问题
C.生物武器种类多样,包括病毒类、毒品类、致病菌类等
D.生物安全防控应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10.(2024·湖北孝感中学质检)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据此判断,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
B.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
C.若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
D.将蜡样芽孢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
11.(2024·河北正定调研)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是(  )
A.生物武器是造价昂贵,却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B.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得利用这一技术制造各种新型致病菌成为可能
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
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
12.(2024·北京东城一模)生物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下列叙述与我国政府相关法规或主张不符的是(  )
A.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B.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C.销售转基因农产品应有明确标注
D.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13.(2024·哈尔滨模拟)人们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或模拟,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种涉及安全和伦理的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确实有证据表明某种转基因食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B.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原因之一是人体不会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
C.“设计试管婴儿”移植前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和基因改造
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14.(2024·白山检测)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在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和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细胞培养在临床医学等领域前景广泛,但也可能面临安全性问题
B.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操作水平上改造或创造新的蛋白质
C.治疗性克隆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限制
D.生物武器主要影响人畜健康,对植物的影响不大
二、非选择题
15.(14分)(2024·湖南衡阳八中模拟)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在解决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种子公司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还存在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和种子等途径在种群之间漂移扩散,带来生态安全隐患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担忧的问题。科学家采用叶绿体转基因、“终结者”种子、“外源基因清除”技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技术能按照人们的愿望,赋予生物新的______________,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转基因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设计和施工,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结者”种子技术是通过植入“终结者基因”,阻滞种子胚胎后期发育,最后得到成熟但不育的种子。“终结者”种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转基因技术存在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但危害到了农民自行留种的权利,也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
(3)(8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将“外源基因清除”调控组件与基因表达载体的必备组件重组后构建出新的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受体细胞中表达,待外源基因完成相应的功能后,“外源基因清除”调控组件将全部外源基因从花粉、种子和果实等特定器官中彻底清除。“外源基因清除”调控组件由特定器官特异启动子、重组酶(FLP)基因和融合识别位点(LF)构成,LF是利用噬菌体的Cre/LoxP系统和酵母的FLP/FRT系统创造出的融合识别位点。FLP基因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后,重组酶(FLP)可识别融合识别位点(LF)并在L与F之间完成切割,从而将两个融合识别位点之间的序列在特定时期从特定植物器官的细胞基因组中全部清除。其技术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基因表达载体的必备组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插入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决定在不同器官中表达重组酶,从而将相应器官中的某些基因序列从基因组中彻底清除,按需获得不含外源基因的种子、果实等。请在图示方框中填写重组酶发挥清除作用后剩余的序列组合。
答案精析
1.C [转基因农作物产品的安全性还尚未得到明确结论,故转基因农作物产品不一定可以增进人类健康,C错误。]
2.A [即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A错误。]
3.C [相同的遗传信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利用了密码子的通用性的原理,A正确;叶肉细胞内有多个线粒体,则线粒体转化获得的抗虫基因数量多,其表达量远高于核转化的水平,有利于增加外源抗虫蛋白的含量,增加抗虫性,B正确;外源抗虫基因转入线粒体,只能通过母本卵细胞遗传给后代,若该转基因植物作为父本则不可遗传,C错误;植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来自卵细胞,将外源基因转入线粒体中,可以防止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向其他植物的转移,D正确。]
4.B [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A错误;转基因大米经过严格鉴定后种植,不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C错误;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经过严格检验其安全性后方可作为食品,不会导致人患癌症,D错误。]
5.D [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试管婴儿技术可在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下实施,A错误,D正确;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B错误;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一些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C错误。]
6.C [治疗性克隆不需要借助胚胎移植技术,C错误。]
7.C [干细胞的研究可用于治疗很多疾病,但胚胎干细胞必须从胚胎中获取,这涉及伦理问题,因而限制了它在医学上的应用,A错误;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B错误;子代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因此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会随花粉传递给子代,从而避免造成基因污染,C正确;试管婴儿技术一般不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常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D错误。]
8.D [通过设计试管婴儿这种技术出生的人口占比较小,并不能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D错误。]
9.C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不包括毒品类,C错误。]
10.B [大型环状DNA位于拟核,破坏大型环状DNA分子,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说明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质粒中,B错误。]
11.A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与常规武器相比成本造价低廉,容易获得,A错误。]
12.A [我国政府不赞成、不允许、不接受、不支持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A符合题意。]
13.D [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如果确实有证据表明某种转基因食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该转基因食品的使用,而不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A错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致病能力和传染能力以及抗药能力等大幅度增强,因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人体会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设计试管婴儿”移植前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不涉及基因改造,C错误。]
14.D [生物武器对人畜、植物等均可能造成重大伤害,D错误。]
15.(1)遗传特性(或性状)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或外源基因通过种子扩散,带来生态安全隐患) (3)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 特定器官特异启动子
如图所示
L F 植物基因组
解析 (2)“终结者”种子技术是通过植入“终结者基因”,阻滞种子胚胎后期发育,最后得到成熟但不育的种子,故外源基因不能通过该种子扩散,解决了生态安全隐患问题。(3)基因表达载体的必备组件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特定基因只能在特定器官中表达,因此清除不同器官中的外源基因时需要插入不同的特定器官特异启动子。由题图可知,特异启动子驱动FLP基因表达产生重组酶,重组酶可以将两个融合识别位点之间的序列在特定时期从特定植物器官的细胞基因组中全部清除,故剩余的序列见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