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必修)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王老师在日出后朝东方向天空拍摄了一幅照片(如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名称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此照片示意了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周期性2025年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很多居民表示收到此次地震的手机弹窗预警,如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 )A.Ⅰ圈层 B.Ⅱ圈层 C.Ⅲ圈层 D.Ⅳ圈层4.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依据是( )A.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破坏性较小 B.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破坏性较大C.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且横波破坏性较小 D.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且横波破坏性较大5.为准确监测地震造成的地层错位状况,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虚拟现实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北斗导航系统 D.航空遥感技术英国南部沿海某处陡崖顶部地势倾斜、坡度大,崖顶只长草不长树。该陡崖地层沉积于距今89~86百万年,地层中多海胆等生物化石。下图为该陡崖照片及部分地质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陡崖属于( )A.海积地貌 B.海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风积地貌7.陡崖地层中海胆化石生活于( )A.白垩纪 B.古近纪 C.新近纪 D.第四纪下图为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9.该地地下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①孤峰②峰林③石柱④石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风力作用是风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主要有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地常见的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1.图示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 )A.江苏 B.吉林 C.新疆 D.广东12.乙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霜降节气后气温骤降,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深秋。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霜降后,最可能见到霜的是在( )A.晴朗的清晨 B.阴天的傍晚 C.雨后的上午 D.晴天的下午14.霜降节气后,利于霜的形成条件是( )A.①多,②少 B.③多,⑤多 C.①多,⑤少 D.⑤多,②少我国华北地区某城中湖湖陆风现象较为显著。下图为“某日该湖泊附近某观测点观测的湖陆风风向、风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此日,该观测点观测到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最接近( )A.0时 B.9时 C.14时 D.21时16.观测点最可能位于该湖泊的(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17.观测发现该观测点湖风的年平均风速要大于陆风,其主要原因是( )A.冬夏季风的影响 B.湖水水位的变化 C.热岛效应的叠加 D.昼夜长短的变化读2024年某月23日大洋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8.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小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9.图示时刻④地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建设人工河岸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河流治理方式,该类湿地可有效拦截河流泥沙及污染物,净化河岸径流。我国北方某水厂为保证取水口水质,在取水口附近建设了人工河岸湿地(如图)。完成下面小题。20.在取水口附近建设人工河岸湿地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当地气候 B.美化河岸环境 C.抬升地下水位 D.改善河流水质21.人工河岸湿地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水汽输送 B.大气降水 C.径流 D.蒸发三文鱼是一种冷水鱼,最佳生长水温为12~15℃。目前,我国利用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在黄海实现三文鱼规模化养殖。该装备可根据水温变化调整养殖网箱放置深度。读图“近10年黄海月均海洋表层水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2.与表层相比,黄海海洋深层环境特征是( )A.光照条件好 B.浮游生物多 C.海水温度高 D.海水密度大23.据图推断,三文鱼养殖网箱下沉的月份是( )A.12月 B.3月 C.4月 D.8月24.我国进行深海养殖有利于( )A.发展海洋经济 B.开发海底矿产 C.减轻海洋污染 D.开拓海洋航道下图是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的一条研学线路,该线路从甲地开始,一路向南。据图完成下面小题。25.此次研学旅行,沿途可以看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有(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6.导致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地形27.下列植被叶片最可能在甲地收集到的是( )A.枫叶 B.冷杉叶 C.樟树叶 D.橄榄叶某科研团队在湖南省进行土壤研究时发现,该地土壤颜色呈红色,腐殖质较少,质地较黏重。下图示意该科研团队绘制的该地土壤发育不同阶段,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该地土壤发育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29.该地区土壤呈红色主要是因为含赤铁矿多,赤铁矿主要来自(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腐殖质层30.该地区土壤腐殖质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成土母质矿物质含量低 ②淋溶作用强 ③地表高大乔木数量较少 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夜间灯光强度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弱的直观表征,可以间接反映地区人口密度状况,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的夜间灯光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1.根据夜间灯光亮度,可以推测我国人口分布( )A.沿海多于内陆 B.盆地多于平原 C.乡村多于城镇 D.北方多于南方32.影响图中虚线内夜间灯光亮度的首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土壤 D.交通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表明: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目的地按比重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上海和海南等七个省市区,在分布格局上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下图示意东北地区2005—2017年常住人口增长情况,完成下面小题。33.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A.波动下降 B.先增后减 C.波动上升 D.先减后增34.京津冀成为东北地区人口流出主要目的地的原因是( )A.人口容量较大 B.经济水平较高 C.产业结构相似 D.国家政策引导35.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会导致其( )A.城镇化速度加快 B.人口老龄化减缓 C.劳动力出现短缺 D.环境承载力下降陕西省由北向南分为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和秦巴山地三大地形区。三大地形区人口密度差异大,专家预测陕西环境人口容量未来会有较大增长。读陕西省三大地形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6.渭河谷地与秦巴山地环境人口容量存在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渭河谷地( )A.河流无结冰期 B.土壤深厚肥沃 C.气候条件优越 D.特色农产品丰富37.专家预测陕西环境人口容量会有较大增长的依据是陕西( )A.煤炭资源大力开发 B.人口迁入量在增加 C.平均消费水平下降 D.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作诗:“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如图为浙江西南山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8.松阴溪流域古村落主要分布在( )A.河源 B.溪谷 C.盆地 D.山麓39.诗句中反映古村落所在地区的特征是( )A.森林覆盖率高 B.交通相对闭塞 C.人口流动频繁 D.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城市的发展。下图为某城市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为该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40.早期该城市形成主导要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地4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B.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C.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D.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42.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该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有( )①商业区面积萎缩,部分商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②商业区向外迁移,部分商业用地变为农业用地③居住区面积扩大,部分工业用地变为居住用地④工业区向外迁移,部分农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民居建筑受材料、气候、地形、水文、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干栏穿斗木楼景观图,该民居多依山傍水,高低错开,屋顶前后成两坡,梁突出在山墙之外,架空两至三层,家家户户多沿山坡密集聚合,外部体型参差错落。完成下面小题。43.南方干栏穿斗木楼分布区的主要地形最可能是( )A.平原 B.峡谷 C.高山 D.丘陵44.南方干栏穿斗木楼的优势是( )①扩大空间②防止虫蛀③通风散热④利于排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5.我国城镇建设中传统民居开发与保护的合理措施有( )①因地制宜,民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②利用资源禀赋,尽量扩大旅游业规模③合理保持古建筑原貌④与当地地域文化相吻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为长株潭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6.图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湘潭 B.株洲 C.浏阳 D.长沙47.长株潭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形成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A.地形格局 B.人口规模 C.经济差异 D.交通条件图1为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图2示意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与比重变化(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48.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处于(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前期 D.Ⅲ阶段后期49.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自( )A.经济发展 B.政策推动 C.产业转移 D.家庭婚姻50.预计到2050年,我国( )A.中小城镇消失 B.城镇化速度趋缓 C.城镇人口骤减 D.城镇化水平下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必修)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A B B A D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A C B A C B B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D D A C B A C A D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B B B C B D B B C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B D D C C D D B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