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壹 · 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今天印度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大唐西域记》始译为“印度”。1.文明的起源——地理环境⑴地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⑵印度河流域形成早期文明的原因:印度河水量丰沛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农耕发展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孕育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壹 · 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2.文明的兴衰历程出现鼎盛外族入侵衰落约公元前23世纪约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500年左右早期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雅利安人侵入北部出现小国家公元前324年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基本实现统一多次受外族侵扰巴克特里亚人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没有延续下去。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壹 · 从一片荒芜到文明萌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3.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文化成就数学:阿拉伯数字宗教:佛教佛像艺术文学:梵文史诗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阿拉伯数字发源于古印度,后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学中少见的长诗,内容很丰富,基本内容是神话性质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贰 · 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1.建立:2.内容:原人梵天婆罗门(掌管祭祀神权)刹帝利(掌管军事、行政权力)吠 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首陀罗(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在《梨俱吠陀》第十卷有这样的故事:梵天大神从他的口中生出了婆罗门,从双臂生出了刹帝利,从腿生出了吠舍,从脚生出了首陀罗。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祭司贵族国王、官吏、武士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思考:你认为宣传造物主用不同部位造出不同的人,其目的是什么?宣扬种姓制度的合理性和神圣性,以便奴役低等种姓的民众。贰 · 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森严的种姓制度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一位大臣的女儿。一天,他出门找那位少女。在路上,他遇到了一群人,他们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正在敲击某种器物,理发师的儿子急忙躲到一旁。不久,他到了少女家门口,被守卫拦住了,守卫说:“你不能进去”。他只好悻悻离去,回家后他跟父亲说:“我不想当理发师,我想从军,成为一名大将军,然后跟大臣的女儿结婚。”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那个女孩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理发师的儿子在路上躲避的那群人是什么身份?理发师的儿子躲避那群人以及守卫不让他进门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理发师为何说他儿子不能当上将军?理发师为何说他儿子不能跟大臣的女儿结婚?贱民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等级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特点:贰 · 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森严的种姓制度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古印度法典《摩奴法典》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不可接触者—贱民《摩奴法典》判决的标准一致吗?从中你看出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实质:保护上层种姓(奴隶主贵族)特权贰 · 从人人平等到三六九等——森严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让印度社会保持了强大的稳定性,更给予了印度人极高的民族认同感,让印度虽然历经侵略和征服,却依然保持印度特色。……甚至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长达几百年的伊斯兰教统治也没有让印度伊斯兰化。——澎湃新闻《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这种制度)扼杀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的奋斗动力……由于经济贫困、缺乏教育、眼界狭窄……很多低种姓百姓还是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守在自己种田、屠宰、理发、掏粪的世袭岗位上等待“来世”。……当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没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时,社会怎能不缺乏生机与活力? ——澎湃新闻《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5.影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的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护统治及社会安定。消极:制造了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使下层民众备受压迫和歧视,激发社会矛盾,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叁 · 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种姓制度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也极大的引发了中下层民众的不满。公元前6世纪,印度出现了反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佛教便应运而生。1.佛教创立的背景:2.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3.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相传,他年轻时驾车出游,途中先后遇到老人、病人和死人,他们亵老、羸弱的身影和凄惨的景象让他内心深感痛苦,感到人生皆苦,于是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于是,他舍弃王族生活,离家修行,坐在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叁 · 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4.佛教的教义:⑴提出“众生平等”⑵宣扬“忍耐顺从”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VS: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获得下层人民的支持):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获得上层统治者的支持)5.佛教在印度的兴衰:大约10世纪,佛教在印度的地位被印度教取代佛教的实质:古代印度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6.佛教的传播:叁 · 从信仰庞杂到一支独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公元前3世纪后公元前1世纪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 代印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产生小国—孔雀王朝(鼎盛时期)发源地:发展历程: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佛教、种姓制度等森严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公元前6世纪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公元前3世纪后向外传播时间:教义:传播: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实质: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黄金之国大象之国古代亚非文明——四大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中国文明发源地文明 诞生时间早期 文明 成果共同地理 环境及 原因 启示 共同地理环境: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北纬20度—北纬40度。《汉谟拉比法典》阴历、楔形文字计数法中60进制空中花园等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500年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孟斐斯和底比斯城市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23世纪甲骨文、青铜器等种姓制度佛教和佛像艺术阿拉伯数字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城市等1.早期文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2.不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使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共同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