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目录CONTENTS什么是民法典01学习民法典的意义02重点防范事项03目录CONTENTS什么民法典01今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纪念日今年5月也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关于民法典,你了解多少?01.民法典的施行日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今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四周年纪念日。今年5月是我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02.民法典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03.民法典的具体内容 民法典共分为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03.民法典的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即我们常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体现在民事主体权利能力平等,法律地位平等,以及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典型条款及解读】第二百零七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该条体现出对所有权的保护,不存在主体类别、地位高低、实力强弱之分,虽然法律对所有权的行使有所限制,但这进一步体现出对所有权保护实质平等的要求。03.民法典的平等原则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第一千零五十五条: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第一千零五十七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继承权男女平等。以上条款体现出在婚姻关系、遗产继承中,男女平等地承担义务、享受权利。03.民法典的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进行民事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主履行约定或法定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同时,尊重对方当事人的意愿,平等协商,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典型条款及解读】第九百九十三条:民事主体可以将自己的姓名、名称、肖像等许可他人使用,但是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许可的除外。03.民法典的自愿原则 该条规定了人格权的行使不受非法干预。对于人格权中的财产性权利,允许当事人依法自由处分。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03.民法典的自愿原则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以上条款是民法典婚姻家庭领域自愿原则的体现,婚姻自由是婚姻关系的基本原则,男女双方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受外力强制和干预,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意愿,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03.民法典的自愿原则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以上条款是民法典婚姻家庭领域自愿原则的体现,婚姻自由是婚姻关系的基本原则,男女双方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受外力强制和干预,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意愿,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03.民法典的自愿原则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该条可以看出,自然人的遗产不仅继承人可以继承,被继承人还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处分个人财产,包括将个人的财产赠予给法定继承以外的组织、个人。但需注意,遗赠涉及自然人的重大财产利益,在订立时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受遗赠人也要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放弃接受遗赠,导致权利受损。03.民法典的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秉持公平理念,公正、公允、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典型条款及解读】第四百九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03.民法典的公平原则 该条可以看出,若提供格式条款一方违背公平原则,与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相悖,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则格式条款无效。第五百三十三条第一款: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03.民法典的公平原则 该条是关于情势变更制度的规定,其立法目的是消除合同因情势变更所产生的不公平后果。即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客观情势发生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原因的重大变化,致使合同的基础动摇或者丧失,若继续履行合同会导致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的情形,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合同。03.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包括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时,都应诚实、善意、信守承诺。诚实信用是法律原则,也是商业道德规范,更是信用经济的基础,对于保障交易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典型条款及解读】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03.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 该条是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若存在违背诚信、恶意磋商、隐瞒重要事实等不良行为,在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无效的情形下,守约方均可主张违背诚实信用的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第六百六十九条: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该条是关于借款人真实情况提供义务的规定,若借款人故意隐瞒财务状况,虚构借款用途,出借人有权请求其承担责任。03.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 第九百六十五条 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该条主要针对实践中的“跳单”行为,是指买受人或者出卖人与中介公司签署了委托协议后,若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绕开中介公司私自签订买卖合同,企图节省中介费,则仍应依法向中介人支付报酬。目录CONTENTS学习民法典的意义02民法典包含从未出世胎儿享有的权利,到成年后经济活动中的一系列合同,再到婚姻家庭生活和子女抚养,以及最后的死亡继承,一部法典,涵盖一生。 民法典涵盖了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合同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等,让每个自然人和组织都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正常生活、生产。目录CONTENTS重点防范事项03重点防范事项 校园欺凌、电信诈骗、非法传教、禁赌、扫黑除恶等。增强学生的民法典体验,提升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