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上期二模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22 23 24 25 26 27 28 29C A D B C D A B30 31 32 33 34 35 36 37A C B D B D A C二、非选择题(4 个小题,共 52 分)38.(14 分)(1)原因:为了鼓励百姓努力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和布帛的产量,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通过减轻徭役激励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2 分)积极影响: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经济实力增强。为秦国的军事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使秦国逐渐强大。(2 分)(2)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2 分)以宋朝为例,其宽松商业政策和市舶司制度推动商业繁荣,商业发展对信息传播、军事保障有需求,促使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应用于军事并推广;而这些科技成果又利于文化传播、增强军事力量,保障经济发展,推动经济政策持续实施。(4 分,任举一例从两方面来分析,即可酌情给分)(3)合理的政策能推动社会发展,例如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织,促进农业发展,为秦国崛起奠基等;不合理的政策则起阻碍作用,例如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经济科技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阻碍人类文明进程。(4 分)39.(12 分)(1)从抗战的时间与历程、重要的战役与战斗、军民的团结抗战、抗战的牺牲与苦难等角度。(任答一点得 2 分,共 4 分)(2)增强民族凝聚力:全民族抗战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摒弃分歧第 1 页,共 2 页共同抗日,让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强。激发爱国精神: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不惜牺牲生命,在抗战中激发和弘扬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培养坚韧品格: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持抗战 14 年,培养了坚韧不拔、顽强抗争的民族品格。树立民族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让中华民族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任答一点得 2 分,共4 分)(3)和平来之不易: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团结就是力量:中国全民族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都说明团结协作能凝聚强大力量,共同战胜困难。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最终失败,正义的力量无论经历多少困难,终将取得胜利。铭记历史,警示未来:铭记战争历史,警惕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任答一点得 2 分,共 4 分)40.(12 分)(1)棉花贸易特点:以欧洲为中心,涉及美洲、印度、非洲等多地,形成跨洲贸易;将棉花种植、贸易与奴隶贸易相结合。(2 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欧洲而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大量财富流入欧洲;对世界来说,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 分)(2)变化:1850-1950 年煤炭消费量先上升后下降。(2 分)原因:上升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内燃机等广泛应用,工厂和交通运输业对煤炭需求大增;下降是由于 20 世纪以来,石油等新能源逐渐得到开发和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对煤炭的依赖减少。(2 分)(3)新发展表现: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世界互联互通加强,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深化;同时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阻碍经济全球化。(2 分)第 1 页,共 2 页中国的认识: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推动“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坚持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41.(14 分)(1)儒家学派。“仁”。(4 分)(2)【示例】观点: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取舍能推动时代发展论述:传统文化是历史瑰宝,需结合时代筛选。古代科举制度曾打破门第限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与文化发展 。但明清时“八股取士”,内容局限、形式僵化,禁锢思想,阻碍科技文化创新,终被淘汰,可见不符时代需求的传统文化会成发展阻碍。而中医蕴含养生理念与治疗方法,其针灸、推拿及“治未病” 理念,因重整体调理、副作用小受青睐。诸多中医理论和药方经现代研究改进,融入现代医疗体系,为健康作贡献,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能推动时代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应秉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正确取舍传统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10 分)评分标准水平等级 参考分值 选择的观点 论述紧扣选择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 4 8-10 分 明确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 3 5-7 分 比较明确条理基本清楚。2 2-4 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史实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无观点或无史实,论述与观点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 1 0-1 分 没有观点的史实。第 1 页,共 2 页第 1 页,共 2 页2025 年中考道法第二次模拟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A D D D C A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A A C C D B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美好集体是民主、公正的,大家共同制定并遵守规则;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成员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成员之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每点2 分,共 8 分。)18.①有利于中小学生强健体魄,增强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有利于滋养学生的精神;③有利于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④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等。(共 8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9. ①“这是忙道,得绕着走”的现象反映出盲道被占用的问题(2 分);②这种非法占用盲道的行为,是错误的,它侵害了视觉障碍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规则,既是违法行为,也是不文明、不道德的(4 分);③政府应加大监管,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法治观念和道德修养;公民应文明有礼、自觉守法,主动关爱特殊群体;视觉障碍者也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 分)。20.(1)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落实创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③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④发扬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等。(6 分)(2)①树立远大理想,将中国梦和个人梦相结合;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个人素养;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增强创新意识,磨砺坚强意志,培养奋斗精神,热爱劳动,等。(6 分)21.(1)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高村民参与意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8 分,答出四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如: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顺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注重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捍卫多边主义;等。(答出三点。共6 分。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025年上期初中会考科目质量检测试题(二)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千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清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知名企业家、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说:“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眼里有光,时时刻刻充满力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努力学习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B.有梦想就有希望,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圆梦C.只要每个人都有梦想,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D.实现梦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2.某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维同学积极参与该活动,并搜集了下列古诗词名句和大家分享,该活动的主题应该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A.自强B.自信C.自尊D.自立3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和父母的期待,小梅很担心自己考不好。这种担心像一块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为此,她拨打了12356心理援助热线。这种做法反映出小梅A有着丰富的情感B.努力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C.传递情感正能量D.懂得寻求帮助,调适压力4.2024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针对微短剧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顽疾发布管理提示,要求不得使用恶俗、恶趣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片名,不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焦虑。这一举措再次传递出国家坚决整治低俗流量的鲜明信号。此项行动有利于A.重建社会规则,提高公民媒介素养B.杜绝网络乱象,限制网络文化交流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共6页第1页C.调整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D.净化网络环境,规范公民网络行为5.某校组织同学们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制作的美食等,带到“学雷锋公益市集”。通过义卖活动,筹集善款,帮助困难同学。该校的这一活动有助于同学们①提升劳动实践能力②体验美好情感③学会关心关爱他人④树立法治意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是说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韩非认为法律不能偏袒权贵,否则法律将形同虚设。这体现了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对公职人员的要求更加严苛7.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立法的部分流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2024年4月2024年9月10日,十2024年11月24日,十四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8日,十四届属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对能源全国人大常委常委会第九法草案进行二次审会第十二次会次会议分组议,并于9月13日至议袁决通过对能源法草10月12日向社会公《中华人民共聚进行初次开征求意见和国能源法》审议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人民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直接管理国家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健全宪法监督机制和程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宪”给你与生俱来的守护,也给你遮风挡雨的港湾;“宪”给你平等的受教育权,也给你诚信纳税的责任;“宪”给你幸福美满的家庭,也给你后顾无忧的晚年…这首《宪法歌》反映出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的实施更需要加强监督9.大型纪录片《征程》通过40多个普通劳动者的奋斗故事,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谱写了礼赞新时代劳动者的大美华章。《征程》礼赞新时代劳动者的原因有①每个人尽管所处岗位不同,但都在为国家做贡献②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更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③只有体力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共6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202505参考答案.docx 文综.pdf 道法202505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