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分。1.1973-1977年,中国接收留学生2066名,其中学习文科专业的日、美、澳等国留学生比例明显上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汉语讲座》和《学中国话》节目先后于1973年和1976年恢复。出现上述现象的背景是( )A. 中国外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D. 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2.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其具体的表现有( )①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②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事务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④建立津贴制度⑤全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3.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根据如图可知远古传说( )A. 就是历史史料B. 毫无历史价值C. 蕴含历史信息D. 等于真实历史4.10世纪起,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威尼斯与君士坦丁堡和穆斯林、北非之间开展了兴旺的三角贸易,贩运来自东方的货物,接着热那亚、比萨、那不勒斯等口岸也相继仿效,并进而促进意大利内陆城市米兰、佛罗伦萨的发展。这段材料所强调的城市兴起的原因是( )A. 封建领主的支持 B. 手工业技术提高 C. 商业贸易的发展 D. 水陆交通的便利5.大学的兴起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体现在( )A.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B. 获得完全自主权利 C. 以神学为教学内容 D. 完全受到国王控制6.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看清历史的真相。如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军阀割据混战(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后果(部分)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市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A. 造成了宋教仁案 B. 使二次革命失败,黄兴流亡海外C. 引发了护国运动 D. 令中国陷入动乱,人民生活痛苦7.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下列词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词风豪迈而飘逸的是( )A.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B.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D.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8.王人博认为:洋务运动的缺失,不在于它的“卫旧”,而在于它在“卫旧”的同时“布新”企图在不触动中国儒学文化传统的旧机体的基础上移植西学新因子,这难免发生排异性的冲突或变异。这揭示了洋务运动( )A. 目的性不强 B. 措施的无效 C. 失败的根源 D. 思想的先进9.有学者写道:一位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1616年4月23日走完一生的英国诗人及戏剧家,给世人带来了年复一年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材料中的“诗人及戏剧家”是( )A. 但丁 B. 莎士比亚 C. 巴尔扎克 D. 托尔斯泰10.把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四大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探究,探究的主线应是( )A. 世界走向战争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 和平与发展 D. 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1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出巨资向欧美购买技术专利权、大力兴办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技术强国”口号等。由此可见,当时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 )A. 外国的扶持 B. 市场的扩大 C. 人口的增长 D. 科技的驱动12.“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与这段话相关的史实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石油成为新能源B.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石油成为新能源C.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和电力成为新能源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煤炭和电力成为新能源13.如表是19世纪70年代一份铁路的时刻表(部分内容),可用于研究( )本线自1876年7月3日星期一开始,在上海与江湾间准时行驶火车开车时刻如下上海开:7:00、9:00*11:00*13:00、15:00、17:00江湾开:7:30、9:30*11:30*13:30、15:30、18:00每逢星期日,凡带*记号的车次均停开A. .新式教育的普及 B. .通讯事业的发展 C. .出行方式的变化 D. 婚丧礼俗的变迁14.如表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地区 国家 主要史事亚洲 中国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A. 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 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C. 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 D. 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15.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世界格局演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两处应填写的是( )A. ①巴黎和会②经济全球 B.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世界多极化趋势C. ①华盛顿会议②世界多极化趋势 D. ①凡尔赛体系②经济全球化16.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救济(Re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而采用国家干预、调整工业、农业、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 面对经济危机时要采取政治军事措施 B. 国家的干预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必要手段C. 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进行远景规划 D. 解决问题时只需要考虑谋近不需要谋远17.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凯南话中的第二个“战争”( )A. 导致了德国的分裂 B. 促成联合国的诞生C.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 推翻俄国沙皇专制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18.19世纪欧洲人口的变化材料一: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1850年达到2.66亿,1900年增加到4.2亿人。据统计,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1750年是19.2%,1850年是22.7%,1900年是24.9%。材料二:1851年英、法、俄国三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结构统计表:国家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 48% 52%法国 75% 25%俄国 93% 7%材料三:1800年和1900年欧洲10万以上城市人口分布图:(1) 概括19世纪欧洲人口变化的重要时代背景。(2) 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欧洲人口怎样的趋势?(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19世纪欧洲人口变化的认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罗威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它或者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材料三: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1) 材料一中的掉了脑袋的国王是谁?1688年的政变历史上称为什么?(2)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献?通过这一历史文献的机构是?(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旗帜是?法国大革命的开端是?(4) 17-18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中确立了本国政体的法律文献有?1.A 2.B 3.C 4.C 5.A 6.D 7.C 8.C 9.B 10.D 11.D 12.A 13.C 14.D 15.B 16.B 17.A18.【小题1】两次工业革命的推行。【小题2】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欧洲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小题3】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人口迅速增加,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有利于提供劳动力,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粮食不足、失业率高等。19.【小题1】查理一世;光荣革命。【小题2】《独立宣言》;大陆会议。【小题3】《人权宣言》;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小题4】《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