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高一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一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一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诗经·周南·桃天》云:“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花明艳),古诗词与生物紧紧相关,下列对古诗中颜色的描述中符合遗传学“相对性状”的是A.“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中的“橙黄”与“橘绿”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碧”与“红”C“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中菊花的“黄”与“霜”D.“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红掌”与“白毛”2.在生物学的前沿探索中,科学家为验证经典遗传学理论,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下列研究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选项科学家研究方法成就A孟德尔荧光标记法发现基因分离定律B摩尔根显微观察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克里克X射线衍射分析中心法则D赫尔希和蔡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近期,科研团队在研究新型植物“光合精灵草”时发现,其叶片形状(圆形和心形)和茎的颜色(紫色和绿色)的遗传与基因和染色体密切相关。下列现象能体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随机进人不同配子B.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是单条存在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D.基因发生改变时,染色体也一定改变【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生物学卷第1页(共6页)】5430A4.2024年,某地爆发一种新型甲虫虫害,其啃食农作物叶片,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该甲虫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黑色和棕色两种。为有效防治,科研人员对其遗传规律展开研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只棕色甲虫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黑色甲虫,说明棕色为隐性性状B.让黑色甲虫与棕色甲虫杂交,子代全为黑色,可证明黑色是显性性状C要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只能让黑色杂合甲虫与棕色甲虫测交D.甲虫减数分裂时,控制体色的基因只在减数分裂I后期分离5.有一对夫妇男方家族是江南水乡的传统世家,有着独特的外貌和性格特质传承;女方来自北方草原,家族的豪放与坚毅特质代代相传,他们好奇未来宝宝可能遗传到哪些独特的家族特征。下列选项中,不是造成他们后代可能呈现多样化遗传特征原因的是A.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B.减数分裂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D.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6.某科研小组用小桶和小球模拟作物性状遗传,I一N小桶分别对应高茎/矮茎(D/)、红花白花(A/a)、圆粒/皱粒(B/b)相关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D①DrBd】BDA.四个小桶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B.选I和Ⅲ小桶抓球,可模拟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C.模拟性状分离比,抓球后无需放回D.从Ⅲ和V小桶抓球,模拟植株自交7.在研究极地冻土微生物时,关于其细胞内D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正确的是A,DNA复制能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B.转录只产生mRNA,碱基配对全是A一UC.翻译在细胞核内,tRNA搬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D.三个过程原料相同,都在细胞质进行8.科研人员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DNA展开研究,已知PCV2的DNA分子含2O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岭(A)占20%。科研人员先将特殊标记(类似5N标记效果)的P℃V2DNA放人模拟猪细胞环境的培养液中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复制1次,子代DNA均有标记,标记链与未标记链数相同B.复制2次,含原始标记的DNA占1/2C.复制3次,共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800个D.若出现双链均标记的DNA,可能复制异常9.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在经典实验上继续分析,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生物学卷第2页(共6页)】543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