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地区2025届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黄山地区2025届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安徽省黄山地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创造新的辉煌。下列对上述革命和建设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A.进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B.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弃医学航空,三十年隐姓埋名,潜心参与新中国核潜艇研制,他弯了脊梁,挺直了国人的腰杆。他说:“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 )
①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我们牺牲自己的生命
②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因素很复杂
④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小黔在搜集新闻资料备考时,找到了下面三则新闻。这三则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新闻一:2024年上半年,人民检察院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2万人。
新闻二:2024年8月,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打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
新闻三:2024年上半年,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317.6万件,结案2117.3万件。
A.建设法治政府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坚持依法行政
4.2024年7月2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 )
①是落实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③巩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
④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下列有助于直接解决这个矛盾的事件有( )
①蜀山区从人力、物力结对帮扶新疆皮山县
②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④2024年10月30日,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游戏充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影响力迅速溢出虚拟世界,引发新一轮文旅热潮。主要取景地山西省推出了“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黑神话:悟空》的走红启示我们( )
①大力发展网络游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③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4年11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全省将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体系。该行动计划的发布( )
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③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难的问题
④有利于缓解人口众多带来的发展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漫步台北街头,看见南京东路、杭州南路、重庆北路、忠孝东路、仁爱路、信义路……似曾相识感扑面而来。这些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寄托着台湾同胞无尽的牵挂,成为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乡愁。这些地名( )
①表明了中华民族已实现伟大复兴
②承载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
③诉说着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
④印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4年是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30年来,全国数万名援藏干部为推进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于国家支持对口援藏,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因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区域高度自治制度
③有利于推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④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中国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国际份额遥遥领先。尖端产品已开始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这说明中国在谋求发展过程中做到了( )
①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④抢占全球新兴产业制高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班级排练合唱比赛时,小乐由于站位问题与同学们发生了争执,最后生气地退出排练。请你帮他整理化解这一冲突的合理路径( )
①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平衡点②暂时避让,以免继续激化这一矛盾
③进行总结反思,一起让集体更和谐④反思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A.②→①→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12.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上映以来风靡全球,票房口碑“双爆”,喊出“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等超燃金句。该金句蕴含的道理是( )
A.激发潜能,学会自信自强
B.接纳自己,无视他人评价
C.依赖他人,挫折越多越好
D.顺应自然,听从所有安排
二、辨析题
13.【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成就未来】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热爱劳动,要有担当,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重任。对此,初中学生小志和小芳发表了以下看法。
请你任选一个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
14.【同球共济互利共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2月1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交流中习近平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
材料二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并相信中国将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引擎作用。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愿同中方密切协作,为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共创人类命运与共的未来。
(1)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请你谈谈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有哪些
(2)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引擎,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四、分析说明题
15.【追梦75载传承民族精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追梦75载新中国成立75周年风雨历程”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75载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筚路蓝缕:从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9.7元,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171元,再到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2万元。2013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75载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材料二 75载奋斗征途,今天的中国波澜壮阔!“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绿水青山大美场景、活力盎然的商业图景、新时代的乡村风貌……从科技强国到生态文明,再到乡村振兴,每一天都展现着中国的新样貌。
(2)根据画线部分,中国新样貌的展现得益于我国坚持哪些发展战略
材料三 75年,光辉历程里,刻画着每一个人奔波拼搏的身影;峥嵘岁月中,承载每一个人追梦奋进。攻坚克难路上,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3)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彰显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简要说明这种精神在追梦路上发挥的作用。
16.【礼赞新中国再谱新华章】
2024年7月18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某校九(1)班以“弘扬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少年有为担当”为议题开展系列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议题一 响亮点赞: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九(1)班展示了海内外各界点赞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素材。
2024年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推动“十大伙伴活动”,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请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的成功举办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信息?
议题二 坚定不移:在学习中成长
毛泽东同志展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毛泽东同志的语录对我们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九(1)班同学收集到以下几句语录。
语录一:“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 语录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请你根据语录,分别谈谈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议题三 征途漫漫:在担当中作为
活动的最后,老师总结道:“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新时代青年更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3)请你从爱国、理想、奋斗中任选两个关键词各写一则座右铭,以激励自己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五、未知
17.【学习总书记讲话,建设美好安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和省长王清宪陪同下先后来到安庆、合肥等地,深入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创新园区等考察调研。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的讲话,以“如何建设美好安徽”为议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科技创新
材料一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近年来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习近平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党中央非常重视和爱惜科技人才。“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要放开手脚,继续努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1)联系材料一和课本知识,谈一谈你对习总书记这句话的理解
文明礼让
材料二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习近平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相关链接:黄山市“歙事井然”和“蓝田米街”、芜湖市“解纷芜忧”、宣城市“握手言和”、铜陵市“铜心解纷”等调解品牌活力满满,桐城市法院“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构建出安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皖”美“枫”景。
(2)这些“皖”美“枫”景会产生哪些社会价值?
国防建设
材料三 习近平17日到火箭军某旅视察,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把握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和作战运用特点规律,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埋头苦干实干,推进部队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3)联系上述三则材料,领悟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为安徽学子,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2025年安徽省黄山地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A
6.C
7.A
8.D
9.C
10.D
11.D
12.A
13.选择小芳。评析:小芳的观点是正确的。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②劳动实现梦想,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劳动铸就辉煌,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选择小志。评析:小志的观点是正确的。①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②作为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意识,充分发扬实干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4.(1)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②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2)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③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互利共赢。
15.(1)成就: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民逐步过上幸福生活;②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或中华民族精神。作用: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6.(1)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②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⑤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等等。
(2)语录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等。
语录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3)示例:①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理想:为梦想去努力的路不会觉得累。③奋斗:与时代同心同向,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
17.(1)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⑤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⑥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等。
(2)①有利于: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④助力建设平安安徽等。
(3)①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我省科技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文明礼让,宽容待人,传承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
③增强危机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