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衡山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6页,20题,考试用时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河南省安阳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对下列来自安阳市的文物图片,表述正确的是图1司母戊鼎图2刻有甲骨文的牛骨图3商朝都城宫殿复原A.图1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图2证明夏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图3表明当时已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三幅图均可说明我国出现灿烂的文明2.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丰富多彩。下列表格中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老子我无欲,而民自朴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A.关注民生B.依法治国C.无为而治D.重视人才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3.秦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汉武帝“严诸侯王禁制,除吏(任命官吏)皆自天朝…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以上材料反映的时代潮流是A.生产力发展B.大一统趋势C.封建化潮流D.民族交融4.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材料中的现象说明A.魏晋南北朝社会进步B.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C.明清思想控制加强D.选官标准影响阶层流动5.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有三种模式:一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少数民族进人中原;二是边疆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相互并立;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强大,边疆各族以中原为中心交往、交融。下列历史现象属于第二种的是A.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内迁B.唐与吐蕃“合同为一家”C.辽、宋订立“澶渊之盟”D.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6.下列表格所列史实反映的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时间交往史实明朝郑和下西洋;荷兰侵占台湾清朝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政策A.君主专制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思想控制加强D.开放到闭关,社会出现危机7.那场战争被普遍看成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拐点,清朝海军强大的幻象、洋务运动带给国家的希望,或者说整个所谓的“自强”运动,到战争这里画上了句号。材料反映的战争之后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民族危机深重、民族意识觉醒C.开始了洋务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8.1906年的《盛京时报》上有这样一段话:“国家之盛由于兵强,强兵之道由于国民尚武,而尚武之风,实始于学堂(京师大学堂)运动会。”材料反映的是A.改革增强中国军事实力B.尚武风气的流行C.新式教育促进社会进步D.西方思想的魅力9.如下图反映了我国在不同阶段经济成分情况。导致1956年和2006年经济成分变化的事件分别是1952年1956年1978年2006年■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作经营、中外合资经营)A.土地改革与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与经济体制改革C.土地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D.一五计划与经济体制改革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2025 年衡山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B D C D B C B A D C D A B A17.( 12 分)( 1 )春秋战国时期;(2 分)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 分)跨地区贸易的商 品品种大量增加,商人团体形成。(任写一点,2 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2 分)中国: 自然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手工生产;英国:资本主 义经济/工业经济/机器生产;( 2 分)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发 展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要与时俱进发展新生产力,等等。(言之成理写一点即可,2 分)18.( 12 分)( 1 )十月革命;(2 分)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2 分)(2)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 2 分)建立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打土豪分田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2 分)(3)实行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2 分)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2 分)19.( 14 分)( 1 )人文主义思想;(2 分)人文主义者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上是宣传资 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2 分)(2)启蒙运动;(2 分)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欧洲大陆的革命。(2 分)(3)提出三民主义;(2 分)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 分)思想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思想发展反应时代潮流,等等。(2 分)20.( 14 分)( 1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不认同,因为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 分)(2)示例:观点 1:改革应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论述:20 世纪上半期,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生产力遭受严重打击。罗斯福实施新政, 采用国家 干预经济手段,是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生产力逐渐发展,为美国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 基础。20 世纪下半期,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邓小平推动经济体制 改革,借鉴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手段,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生产力大幅提 高,综合国力增强。总结:综上所述,改革应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社会带来福祉。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观点 2:改革应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论述: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害是美国人民失业严重、流离失所。罗斯福新政实施后, 大力推行 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发放救济,振兴工业,逐渐使经济恢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得以 重新提高。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 产力,使人们生产水平大幅提高,从实行“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起来”,人民群众深受实 惠。总结:所以,改革应该关注民生。我们要将改革的效果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促进社会 进步。历史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历史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中考三模历史试卷.pdf 2025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