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考试生物试题2025.0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约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利用微生物将谷物、水果等发酵成含酒精的饮料。如图 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酿酒和制醋所用微生物都是能在有氧条件下存活的真核生物B. 过程①和③分别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C. 产生乙醇后进行过程④会产生一层菌膜是由醋酸菌大量繁殖所致D. ④过程是生产果醋的唯一途径2. 噬菌蛭弧菌是一类专门以细菌为宿主的胞内寄生菌,主要以机械钻孔和酶解的方式破 坏病原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噬菌蛭弧菌B. 用噬菌蛭弧菌对水质进行消毒属于生物消毒法C. 探究噬菌蛭弧菌的生长规律时,可用细菌计数板计数D. 与使用抗生素相比,噬菌蛭弧菌能解决病原菌出现的耐药性问题3. 中国水仙是一种三倍体观赏花卉。传统生产采用分球茎繁殖方式,不仅周期长、产率 低、花色单调,还易积累病毒。下列措施无法达到改良目的的是A. 用水仙鳞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以提高产率B. 利用单倍体育种对中国水仙进行品种选育C. 选用水仙幼嫩组织作为外植体获得脱毒苗D.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引入外源基因改变花色4. 双抗体夹心法是常用的检测抗原含量的方法,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固相抗体是由固相 载体连接后的单克隆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方法与只使用单克隆抗体相比,能增加可识别抗原的种类B. 酶标抗体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结合并催化其分解C. 固相抗体的使用数量应多于待测抗原的数量D. 若酶标抗体的使用量偏少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5. 自然条件下,甲、乙两种鱼均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后代,甲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物种, 乙的种群数量多且繁殖速度较甲快。我国科学家通过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相关研究,以期 用于濒危鱼类的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诱导后的iPGCs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B. 移植的iPGCs最终产生的配子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C. 该实验中,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物种甲D. 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甲的克隆6.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武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散布,造成大规模伤亡B. 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D. 设计试管婴儿可确定婴儿性别,通过此项技术可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7. 在基因工程中可利用PCR进行体外DNA片段的扩增,PCR 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 泳来鉴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琼脂糖凝胶中的DNA 扩增引物分子被核酸染料染色后可在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B.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需要激活,PCR 反应缓冲液中需要添加Mg2+C. 电泳时DNA分子会向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迁移速率与凝胶浓度、DNA分子 大小和构象有关D. PCR利用DNA热变性原理,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及与引物的结合8. 凝胶阻滞试验( EMSA )的基本原理是:荧光标记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后分子量增大, 电泳后通过荧光检测可在相应位置显示出阻滞条带。已知O2蛋白通过与ZmGRAS11基因 启动子区的motif序列结合来调控ZmGRAS11基因的表达,科学家为证实motif序列是与O2 蛋白结合的关键序列,利用荧光标记的motif序列作为指示探针,无荧光标记的motif序列 ( WT )和无荧光标记的突变motif序列( M1~M6 )作为7种竞争探针,进行EMSA试验, 实验结束后进行荧光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 “+”表示加入相应物质; “-”表示未加入相应物质;竞争探针足够多A. 图中“?”是指荧光标记的指示探针B. 泳道3无阻滞条带的原因是O2蛋白全部与WT探针结合C. 在竞争探针中引入突变可评估突变对竞争探针与O2蛋白结合的影响D. 突变对探针M4~M6与O2蛋白结合能力影响相对较小的是M4、M59. 为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基因策略:包括提高杀虫基 因的表达量、向棉花中转入多种杀虫基因等。例如,早期种植的抗虫棉只转入了一种Bt 毒蛋白基因,抗虫机制比较单一 ;现经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 Bt 毒蛋白基因同时转入棉 花。②田间策略:主要是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例如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多采用将 转基因抗虫棉与高粱和玉米等其他棉铃虫寄主作物混作的方式,为棉铃虫提供天然 的庇 护所。关于上述策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棉铃虫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故转入多种Bt毒蛋白基因能提高抗虫持久性B. 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非抗虫棉,可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C. 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可使敏感型棉铃虫在种群中维持一定比例D. 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可使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速放缓10.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 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C. 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胡克观察到不同的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D.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11. 甲乙两图是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倍数的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 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 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会左移D. 视野乙中若看到的物像不清晰可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节12. 水分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水是良好的溶剂B. 萌发状态的种子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C. 结合水主要与蛋白质、脂肪结合,这样就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D. 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这就意味着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13. 无机盐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在缺镁环境中,植物叶片会发黄B. 人体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C. 哺乳动物血液中Na+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 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中1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 , 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吃含添加糖和味道甜的食物,就能降低糖类物质的摄入量B. “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产品不含糖类物质C. “奶茶”中的果糖和蔗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再转化为糖原D. 肥胖、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15. 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 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 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核生物体内也可能存在“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发挥作用B.“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环状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8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C.“分子伴侣”折叠蛋白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氢键的形成D. 蛋白质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一定不可逆转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 影印培养法是指在一系列平板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接种并培养出相同菌落的一种微生 物培养方法。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需要在添 加某些营养物质的完全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研究人员用影印培养法对诱变处理后的大肠 杆菌进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筛选的部分流程如下图,1~5为菌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培养基A是基本培养基,培养基B是完全培养基B. 将菌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C. 影印培养操作时,要注意影印的方向不能改变D. 可以从培养基A中挑取菌落3或5进行纯化培养17. 目前发现的双胞胎有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半同卵双胞胎”。 1对“半同卵小姐弟 双胞胎”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分 裂成a、b、c三个细胞,染色体全部来自父系的“合子”致死。其中两个细胞发育成姐弟二 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半同卵双胞胎的形成与透明带和卵细胞膜反应异常有关B. 若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为MP1 ,则细胞b的染色体组成为MP2C. 这对双胞胎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相同,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也相同D. 受精卵发育为桑葚胚的过程是在透明带内完成的,孵化后进入囊胚期阶段18. 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操作(如图所示)。含有内含子的 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正确表达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 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 中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DNA可将基因G转移并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B. 利用物质K和氨苄青霉素进行筛选1 ,可获得农杆菌的蓝色菌落C. 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 ,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D.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比例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19. 为验证锌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某同学将大豆幼苗放在相应的完全培养液中培 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缺锌组的大豆幼苗出现了生长迟缓、叶片变 小等现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的自变量是锌元素的有无B. 对照组应使用含锌的完全培养液C. 实验中可以用其他植物代替大豆幼苗 D. 实验证明了锌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元素20. 南极雌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的质量分数高于CB. 帝企鹅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C. 帝企鹅蛋孵化过程中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变D. 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 11分)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某土壤样 品中筛选得到能高效产脂肪酶的酵母菌菌株。( 1 )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有所不同,但都能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 质,即 。图中甲培养基的作用是 。( 2 )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 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 M 中菌体细胞数为2×107个/mL ,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平板上 长出的平均菌落数为200个,则应将摇瓶M 中的菌液稀释 倍。( 3 )为了进一步提高酵母菌产酶能力,对分离所得的菌株,采用射线辐照使其发生基因 突变。将辐照处理后的酵母菌液涂布在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 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A、B两突变菌株。分离和纯化培养 过程中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理由是 。( 4 )在处理含油废水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评价A、B两菌株的 相关性能,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 进行后续相关研究,依据是 。22.( 11分)甲植物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乙植物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某研 究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相关研究,基本过程包括获取原生质体、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和鉴定,最终获得高产耐盐碱再生植 株。( 1 )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融合的状况,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若甲植物原 生质体采用幼苗的根为外植体,则乙植物可用幼苗的 为外植体。( 2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和果胶,在获取原生质体时,常采用相应的 酶进行去壁处理。在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使甲原生质体的 和乙 原生质体的 失活。对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用 计数, 确定原生质体密度。两种原生质体 1: 1 混合后,通过添加 适宜浓度的PEG进行融合;一 定时间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 。( 3 )将融合的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培养基中,并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研究人 员推测愈伤组织来自融合的杂种细胞,理由是 。( 4 )愈伤组织经 形成胚状体。人工种子由人工种皮、胚状体和人工胚乳构成, 某实验研究发现,与添加用过滤除菌法处理的椰子水( A 组)相比,人工胚乳中添加用 湿热灭菌法处理的椰子水( B组)使胚状体的休眠时间变短。研究人员推测B组胚状体休 眠时间短的原因是脱落酸被破坏。 作出上述推测的依据是:椰子水中有脱落酸,它能,且脱落酸不耐高温。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可增加一组实 验( C 组), C组的处理是:。23.( 11分)为了将某纳米抗体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运用重组酶技术构建重组 质粒,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进行PCR扩增片段F1 与片段F2时,配制的两个反应体系中不同的有 。( 2 )有关基因序列如图2 ,引物F2-F、F1-R 应在下列选项中选用 。A. 5'ATGGTG------CAACCA 3' B. 5'TGGTTG------CACCAT 3'C. 5'GACGAG------CTGCAG 3' D. 5'CTGCAG------CTCGTC 3'( 3 )将PCR产物片段与线性质粒载体混合后,在重组酶作用下可形成环化质粒,直接用 于转化细菌。这一过程与传统重组质粒构建过程相比,无需使用的有 。( 4 )转化后的大肠杆菌需采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 稀释涂布平板需控制每个平板30-300个菌落B. 抗性平板上未长出菌落的原因一般是培养基温度 太高C. 抗性平板上常常会出现大量杂菌形成的菌落D. 抗性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无需进一步划线纯化( 5 )为了验证平板上菌落中的质粒是否符合设计,用不同菌落的质粒为模板,用引物F1-F和 F2-R 进行了PCR扩增,质粒P1-P4的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如图3。根据图中结果判断, 可以舍弃的质粒有 。24.( 11分)进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需根据实验要 求 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请根据表中所列各种材料回答问题。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柑橘 红桃 黑豆 黄豆 花生种子 大米 苹果 血红蛋白( 1 )表中适合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最理想材料是 ,理由是该组织细胞 ; 鉴定过程:向试管中加入2mL组织样液,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然后进行 , 观察颜色变化。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原理是 。( 2 )表中适合于鉴定脂肪的最理想材料是 ,鉴定时需将材料切片,并制成临时装 片,此过程需要的工具有 (列举三种),另外,该过程要用到酒精,酒精的 作用是 。( 3 )表中适合于鉴定蛋白质的最理想材料是 ;鉴定过程:先向试管内注入2mL 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4滴双缩脲试 剂B液,摇匀。只加4滴双缩脲试剂B 液而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用双缩脲试剂检 测变性的蛋白质, (填“能 ”或“不能”)发生颜色反应,请分析原因 。25.( 11分)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其中a ,b ,c ,d 代表不同的小分子 物质,A、B、C、D、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图2为某种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 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简图。( 1 )图1中若物质A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则物质A包括 和 两类。其 中 不溶于水,食草动物可借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将其分解利用。( 2 )图1中物质B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物质B是 ,其具有多样性的 原因是 。图3是由260个氨基酸构成,在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 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形成 (填化学键名称)的缘故。( 3 )图1中物质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则c为 。流感病毒的核酸与图1中 的 (填字母)是同一类物质,其通过 储存病毒大量的遗 传信息。( 4 )图2中所示的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通过 (填化学键名称)连接起来的, 其中@的中文名称是 。高二年级考试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B C C D A D B B A C C D D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 16 17 18 19 20答案 BCD AB B ABC A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四、21.( 11分)( 1 )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分) 选择和扩大培养产脂肪酶酵母的菌种( 2 )高压蒸汽灭菌 104( 2分)( 3 )脂肪(或油脂) 固体培养基表面才能长出由单个微生物繁殖而成的菌落( 4 )A 该菌株增殖速度快;降解脂肪能力强,净化效果好( 2分) 22.( 11分)( 1 )叶( 2 )纤维素 细胞质 细胞核 血细胞计数板 降低PEG浓度使其失去融 合作 用,结束融合过程( 3 )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细胞核或细胞质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杂种细胞由于细 胞核和细胞质均有活性,可以分裂、生长( 2分)( 4 )再分化 促进胚状体休眠 培养基中先添加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的椰子水后 再加脱落酸23 .( 11分)( 1 )模板(片段F1、片段F2 )、引物( 2分)( 2 )CD( 2分)( 3 )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 2分)( 4 )ABC( 3分,答不全的得1分)( 5 )P3、P4( 2分)24 .( 11分)( 1 )苹果 含有还原糖并且颜色接近白色 水浴加热 Cu(OH)2具有氧化性,还 原糖中醛基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u2O )( 2 )花生种子 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毛笔 洗去浮色( 3 )黄豆 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多,蓝色会掩盖反应的紫色 能 变性的蛋白 质仅仅是空间构象被破坏,肽键仍存在,故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25 .( 11分)( 1 )淀粉 纤维素 纤维素( 2 )蛋白质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肽链 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 肽键和二硫键( 3 )脱氧核苷酸 D 碱基的排列顺序( 4 )磷酸二酯键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