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4(范围:第4章 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要保护好土壤。下列做法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合理施用农家肥 B.随意填埋垃圾 C.大量施用化肥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2.如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大致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B.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壳C.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C层中D.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为A<B<C3.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海拔高于b处 B.ab间的连线处(图中虚线)为山谷C.d处为鞍部 D.c点处的海拔高度为150米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变动的”这一观点的证据的是( )5.《汉书 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如图所示。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6.下图表示土壤的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7.2024年6月,“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新一批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微生物 B.空气 C.矿物质 D.腐殖质8.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9.盐拌黄瓜时,黄瓜细胞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其原因是( )A.b浓度小于a浓度,细胞吸水 B.b浓度大于a浓度,细胞吸水C.a浓度小于b浓度,细胞失水 D.a浓度大于b浓度,细胞失水10.草莓是营养丰富的植物,浙江省许多地区都有种植,草莓的茎很柔软,如图为草莓植株图。它的茎属于(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缠绕茎11.大叶茼蒿是一种可食用的蔬菜,叶片大而肥厚,质地柔嫩,纤维少,味香浓,为促进筒蒿叶生长,应多施( )A.含磷的无机盐 B.含钾的无机盐 C.含硼的无机盐 D.含氮的无机盐12.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13.图为小敏参观蔬菜博览会时看到的无土栽培基本原理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根据植物所需无机物的种类和数量配制培养液B.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保证根的呼吸作用C.培养液的溶度越高,蔬菜生长越旺盛D.无土栽培清洁无污染,繁殖速度快14.“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的茎不能不断长粗,原因是茎中没有图中木本植物茎的哪个结构( )A.① B.② C.③ D.④15.如图为竹子与其邻近竹笋的生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X由竹子到竹笋的运输方向。已知物质X来自光合作用,则有关物质X及其由何种构造运输的叙述,下列何者最合理?( )A.物质X为糖类,由韧皮部运输B.物质X为糖类,由木质部运输C.物质X为水分,由韧皮部运输D.物质X为水分,由木质部运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手绘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选填字母)A.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水圈是既不规则也不连续的圈层 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2)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选填字母)A.外地核 B.地壳 C.软流层 D.上地幔(3)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④分别是 。(选填字母)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B.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D.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4)③圈层的主体是 。(选填字母)A.浅层地下水 B.河水 C.海洋 D.冰川17.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地表形态变化的概念图,还有部分未完成。(1)概念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 。(2)温州江心屿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瓯江下游沉积而成“江心屿的形成”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例 。(填序号)18.据河姆渡遗址中的发现可知,我国水稻种植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是一些近海区域,由于海水影响,并不利于水稻的种植。(1)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它的根系与图1中的 相似(填“A”或“B”)。(2)水稻适合在通气、透水、且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生长。图2表示土壤的各类模型,其中比较适宜种植水稻的是 。(填“甲”、“乙”或“丙”)19.如图是某种状态下的根毛细胞,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向。根毛细胞位于根尖的 区,此时根毛细胞所处 (填“吸水”或“失水”)状态,在农业生产上,可能原因施肥过多,导致根毛细胞中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土壤溶液浓度。(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两周后观察两颗幼苗的长势如图所示,请回答:(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土壤浸出液含有丰富的 。(2)此实验表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3)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 。21.“滩涂能种菜,海水能灌溉”,如今在我国沿海滩涂上变成了现实。例如:碱蓬是一种生长在滩涂地上,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靠海水来吸取营养的“绿色”蔬菜。种植碱蓬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1)碱蓬作为草本植物,与树木相比,它的茎不会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没有 。(2)碱蓬从海水中吸取的营养主要是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盐”)。(3)依据题中信息,相比于普通植物,种植碱蓬对以下哪种类型的土壤资源流失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 。A.耕地被蚕食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模化 D.盐渍化22.“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敏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1)实验过程中,小敏观察到A坡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______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_____污染。(3)我国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3.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宁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如图所示。(1)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画线过程中需注意 。(选填字母)A.每块橡皮的高度相同 B.记号笔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陡峭。(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用小刀 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忽略材料不理想带来的干扰)24.下面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 cm 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是形成湿润地区地形地貌的主要原因。(2)在做实验二时,某同学想: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可见在干旱地区 是形成该地区地形地貌的主要原因。(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以 (填“外力”或“内力”)为主形成地貌的原理。(4)下述地形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是 (多选,填字母)。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 D.长江下游三角洲25.科学小组的同学在户外采集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土壤,为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他们将三个同样的空塑料瓶的瓶底剪下,然后用棉线和纱布固定瓶口处,确保牢固,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在做实验时,使三个装置的高度一致,土壤的量一样,并且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同学们发现①号土壤渗水性最好,流下的水最多:②号土壤渗水性中等;③号土壤渗水性最差,流下的水最少。(1)根据现象可推测,①号土壤最可能是 ;②号土壤最可能是 ;③号土壤最可能是 。(2)同组的小美想种植一盆仙人球放在自己的书桌上,经过查资料,小美发现仙人球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因此,小美应将仙人球种植在 (填“①”“②”或“③”)号土壤里。26.某同学在学习“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时做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取粗细和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技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分别标记A、B、C,将每组枝条插入一杯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适宜的环境中。A枝条不做处理;B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剥去树皮;C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除去木质部和髄,只留下树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枝条是 。(选填“A”、“B”或“C”)(2)若将B组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的染色部位,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变得越来越浅,就可以进一步证明 。实验二: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如图。(3)经过一个月观察,在切口 (选填“下方”、“上方”或“中间”)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这活动表明 。(注:向根基为下方,向树顶为上方,环剥中部为中间)27.小华家养了几只鸽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他家附近的枯枝落叶比别处的分解得更快些。鸽粪会影响枯枝落叶的分解吗?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用悬铃木落叶为实验样本,将落叶剪成 3cm×3cm 大小,分装在 2.5L无盖的可乐瓶中。实验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园绿化用土,实验过程保持 10~15℃的温度,每隔 10 天往瓶中加水 100mL,2 个月后将瓶中样本倒出,拣出直径大于 0.5cm 的枯叶,洗净后称重,结果见下表:编号 样本内容 剩余落叶称重(g)A 1500g土壤+80g落叶+300g鸽粪 21.5B 1800g土壤+80g落叶 31.2C 80g落叶 63.8(1)根据表中记录, 号瓶分解落叶最快。由此可得出结论:鸽粪对枯枝落叶的分解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2)分析:落叶的质量之所以减少,是因为环境中 的能分解落叶中的有机物。(3)若要探究土壤对落叶分解的影响,应该选择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小明又将实验重复了四次。在绘制柱形图时,他应该取这五组数据的 值。四、综合题(每题6分,共30分)28.下图是菜豆种子和菜豆根的根尖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胚和 。(2)图1中,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④] 中,菜豆的根由图1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3)根的生长和 有关;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均填图2中序号)29.为了探究水对植物幼根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萌发的绿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洒水量条件下,幼根根尖长度及根毛密度存在差异,随着洒水量减少,根毛密度增加、根尖长度 。(2)该实验说明缺水条件会 根毛形成, 根尖伸长。(选填“促进”或“抑制”,下同)(3)根毛数量对于根的吸收作用的意义是 。3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清明节前后,取一截2寸左右还没长出叶子的柳树枝,用一只手捏住一端,另一只手使劲向一个方向拧,你会感觉到枝条被拧松动了,然后就能很轻易地把中间的小棍抽出来。(1)被抽出了中间小棍的树枝只剩下了外围的一个软软的圆筒,这就是 。用小刀蹭一蹭“圆筒”的一端,就能去掉最外的一层皮,露出内侧白色的结构,这就是,其内有 (填“筛管”或“导管”)。(2)用手摸“小棍”表面,会感到粘滑,这就是 ,主要由 组织构成。(3)“小棍”的主要结构是 ,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还可用它来做桌椅板凳和家具。31.“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_____(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 0.2克镍。对 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 千克的镍。(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土壤修复技术称为 技术。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一点即可)。32.某农民伯伯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无机盐,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小块,进行了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地块 甲 乙 丙 丁施肥情况 含氮的无机盐 含钾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不施肥小麦收获量/千克 55.60 65. 50 56.33 55.32(1)设置丁地块的目的是 。(2)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是含 的无机盐。(3)“测土配方施肥”是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后,科学施用配方肥的农业技术。某地,经测定,土壤中需补充钾元素3.9kg、氮元素4.2kg,试计算至少需要购买硝酸钾、硝酸铵的质量各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4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1) (2) (3) 。17. (1) ; (2) 。18. ; 。19. ; 。20. (1) ; (2) ; (3) 。21.(1) ; (2) ;(3) (4) 。22.(1) (2)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3.(1) ;(2) (3) 。24.(1) ;(2) ;(3) 。25.(1) ;(2) 。(3) ;(4) 。26.(1) ; (2) ;(3) (4) 。27.(1) (2) ; (3) 。四、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28.(1) ;(2) (3) 。29.(1) ;(2) 。30.(1) (2) ;(3) 。31.(1) ;(2) ;(3) (4) 。3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4答题卷一、选择题1-5ADADB 6-10DCACB 11-15DDCBA二、填空题16.(1)B (2)C (3)D (4)C17.(1)火山 (2)②18.(1)B (2)乙19.根毛 失水 小于20.(1)无机盐 (2)无机盐 (3)含氮的无机盐21.(1)形成层 (2)无机盐 (3)D22.(1)水土 (2)大气 (3)植树造林三、实验与探究题23.(1)AB (2) 甲 (3)沿“线”水平24.(1)流水 (2)风力 (3)外力 (4)ABC25.(1)砂土类 壤土类 黏土类 (2)①26.(1)AB (2)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 (3)上方 有机物由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27.(1)A 促进 (2)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3)B和C (4)平均四、综合题28.(1)种皮 (2)子叶 ② (3)乙丙 丁 甲29.(1)减小 (2)促进 抑制 (3)增加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30.(1)树皮 韧皮部;筛管 (2)形成层;分生;(3)木质部.31.(1)木质部 (2)100(3)生物修复 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32.(1)对照 (2)钾 (3)硝酸钾10.1kg 硝酸铵8千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4 (范围:第4章 综合测试 ).docx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4 参考答案.docx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4 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