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
一、单选题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译名来自雅库特语,意为“不冻的水”,是西伯利亚地区某村庄附近的一眼温泉。该地居民的房屋(下图)都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房屋与地面最少有1米的间隔,这里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冻的水”的能量来源,按照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自我再生性质,它属于( )
A.水资源可再生资源 B.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
C.气候能源非可再生资源 D.土地能源非可再生资源
2.奥伊米亚康的房屋与地面最少有1米的间隔,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夏季主要便于通风 B.冬季防止大雪覆盖
C.减少冻土冻融影响 D.利用温泉增温作用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主要化石能源。下图为2001-2021年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01-2021年我国化石燃料对外依存度中( )
A.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增长较慢 B.煤炭对外依存度增长最少
C.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增长最少 D.煤炭对外依存度先增后减
4.影响2001-202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根本原因是( )
A.石油进口量的增大 B.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C.国内石油储量减小 D.国际石油价格变化
5.为降低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我国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加强天然气综合利用②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能源④加大国内天然气开发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河北省围填海开发大致分为4个阶段:围海晒盐、围海养殖、港口航运及港口建设。1990—2015年,河北省围填海总面积约6.21万hm2,未利用面积占比达53.14%,其中计划用于制造业的未利用面积占比较大。2015年围填区生产总值达296.23亿元,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于邻近省、市。下表示意河北省围填海面积增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年) 围填海面积(hm2)
港口、工业与城镇 盐场 养殖 合计
1990—2000 3430.05 2937.09 4321.04 10688.18
2000—2010 33631.02 444.32 3658.85 37734.19
2010—2015 8537.37 592.44 4513.94 13643.75
1990—2015 45598.45 3973.84 12493.84 62066.12
6.河北省2000—2015年围海造地主要用于( )
A.盐场扩张 B.水产养殖 C.港口发展 D.农田建设
7.河北省1990—2015年围海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腹地经济水平低②基础设施不完善③海洋污染严重④人口密度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为改变围填海利用状况,河北省沿海县市2015年的工作重点是( )
A.加大招商力度 B.降低围填成本 C.严禁非农开发 D.逐步退地还海
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科研团队以碳循环为研究目标,在某岛屿编制的低碳城镇发展规划中,分别统计了碳源系统、碳汇系统和社会各碳排放部门的流量结构(下图)。该岛屿植被覆盖率高,年均自然和人为共排放CO29.6万吨,自然生态系统共可吸收CO20.7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该岛屿最可能位于( )
A.浙江省 B.辽宁省 C.广东省 D.海南省
10.促进该岛屿碳源与碳汇系统趋向平衡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岛屿植被覆盖率 B.大量减少岛屿人口数
C.扩大海水养殖的规模 D.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11.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应( )
A.减少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B.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C.控制经济增长,减少碳排放 D.增加碳排放量,提前实现碳达峰
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946公顷,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峰——阳际峰位于保护区东南面,海拔1540.9米。阳际峰保护区以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黑麂、伯乐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下图示意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的甲、乙、丙功能区分别为( )
A.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 B.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
C.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D.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
13.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 )
A.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B.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C.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D.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的政策,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全面禁入洋垃圾。下图示意2014——2020年我国进口洋垃圾数量及增长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2014—2020年期间,我国的洋垃圾( )
A.进口量小且减少快 B.进口量小且波动下降
C.进口量大且减少快 D.进口量大且波动上升
15.我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 B.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
C.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弥补工业原料的短缺
16.进口洋垃圾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降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B.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
C.低价销售扰乱市场秩序 D.直接危害人体的心理健康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当地传统种植的红米稻具有耐贫瘠、抗病虫害的特点,但单产较低。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市场需求变化,部分梯田改种杂交水稻或经济作物,甚至出现撂荒现象。图a示意元阳在云南的位置和哈尼梯田景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b示意当地三类典型村落的农业结构(甲类村以传统红米稻自给为主,乙类村发展“梯田+旅游”模式,丙类村推广杂交水稻与商品化种植)。
(1)从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的角度,分析红米稻在哈尼梯田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自然原因。
(2)近年来部分梯田改种杂交水稻或撂荒,推测其对区域粮食安全可能产生的双重影响。
(3)乙类村推行“红米稻+旅游”模式,试评价该模式在保障耕地功能和粮食安全方面的利弊。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东川区曾以“天南铜都”闻名,铜矿开采历史逾2000年,为清朝铸币提供了70%的原料。20世纪50年代建市后,采矿业成为支柱产业。然而,经过长期开采,铜矿资源濒临枯竭,2009年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由于山地面积占97.3%,加之采矿活动导致生态破坏,东川区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达70%,森林覆盖率仅13.3%。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转型,利用独特的红土地景观和立体气候发展旅游业,并探索特色农业。下图示意东川区地理位置。下表示意东川区2011—2018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年)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
2011 560737 37353 380105 143279 6.7:67.8:25.5
2012 652070 48289 370486 233295 7.4:56.8:35.8
2013 681416 49418 387633 254244 7.3:55.4:37.3
2014 719257 53956 387633 277668 7.5:53.9:38.6
2015 776949 56539 418400 302010 7.3:53.9:38.8
2016 811000 60000 416000 335000 7.4:51.3:41.3
2017 917933 62922 464276 390665 6.9:50.6:42.5
2018 947333 78699 78699 420892 8.3:47.3:44.4
数据来源:东川区政府统计公报
(1)分析东川区成为资源枯竭城市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2)据表说明东川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3)请为东川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山嶂矿区1958年由原广东省兴宁县开始筹建,2010年彻底关停。铁山嶂矿区自开采以来,未设置专门的截排水设施,对弃渣排土场和矿石堆场没有任何防渗措施,大量的废渣、废弃岩土等固体废弃物在空气氧化、雨水淋滤、地表水冲刷和渗滤下,形成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酸性废水。2021年4月,铁山嶂项目被列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下图示意该修复项目污水处理站候选厂址。
(1)指出铁山嶂矿区关停前水污染的途径。
(2)修复项目的污水处理站在图中三处候选厂址中最终选择了选址二,试说明其主要优势。
(3)简述列入国家项目对铁山嶂环境改善的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D C A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C D B
17.(1)梯田地块破碎,机械化难度大,红米稻适应小农耕作;山区土壤贫瘠,红米稻耐贫瘠性强;红米稻种植能够维护梯田水文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2)积极影响:杂交水稻单产高,短期内提升粮食总产量;撂荒利于保持水土和恢复土壤肥力。
消极影响:撂荒导致耕地资源浪费;传统红米稻种质资源流失,长期粮食供给多样性下降。
(3)利:经济收益提高,减少撂荒,维持耕地生产能力;红米稻作为旅游吸引物,促进生态农业增值。
弊:旅游活动可能导致部分梯田非粮化(如改建民宿);过度商业化或破坏传统耕作系统。
18.(1)矿产资源枯竭,传统采矿业衰退;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铜矿开采与初加工,制约经济增长;长期采矿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植被减少)和环境污染;山地地形限制,可用耕地少,农业发展受限;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外流严重。
(2)第一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占比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仍占主导;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2018年与第二产业比重基本持平;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3)发展铜矿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利用老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旅游;加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利用立体气候发展高山药材、特色种植业等;开发红土地摄影、泥石流地质研学、铜矿遗址等特色旅游项目;依托距昆明市较近的优势,承接昆明市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服务业。
19.(1)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直接排放;矿山废水可能通过土壤及岩石层的裂隙渗入地下含水层;降雨侵入废石堆后,会形成酸性废水并大量渗流出来;采矿活动会破坏地表或山区的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使水污染范围扩大。
(2)临近公路,交通便利;与选址一相比,距居民点较远,对居民点影响小;与选址三相比,位于消纳水塘下游且距离近,便于处理其中收集的污水。
(3)有利于实现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工程的一体推进;有利于获得国家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环境改善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