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传统发酵技术中经常使用的酵母菌和醋酸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遗传物质都主要是DNAC.有氧呼吸的场所相同D.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2.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延缓细胞衰老。Sirt1激活程度与NAD/NADH的比值呈正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DH转化为NAD过程通常伴随O2产生B.NADH转化成NAD过程通常伴随磷酸产生C.科学运动增加NADH相对含量,可以延缓细胞衰老D.适度寒冷增加NAD相对含量,可以延缓细胞衰老3.一般认为,寄生动物需要招募共生微生物来降解植物细胞壁,从而侵袭植物。但研究发现,在植物上寄生的两种不同线虫中都有同种编码细跑壁降解酶的基因,这种基因与细菌的基因非常相似,且不存在于其他线虫类群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线虫、植物及微生物之间通过自然选择协同进化B.两种不同线虫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频率可能存在差异C.基因突变是这两种线虫获得该基因的根本原因D.具有降解酶基因的线虫在与其它线虫类群竞争中具有优势4.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A1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为生物医药研究、药物开发、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下列关于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AI技术对大量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识别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为精准医疗提供支持B.利用AI技术对大量的蛋白质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预测患者体内某些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以便设计新药物,该过程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C.利用AI技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移动应用程序,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预测健康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D.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会涉及到众多的法规和伦理问题。例如,如何处理AI决策中的错误和责任、以及如何避免AI技术加剧医疗不平等等问题5.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图,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生物学试卷第1页共8页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6.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患者合成和分泌的醛固酮未减少,但表现出醛固酮缺少所致的渗透压调节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Na可以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B.抗利尿激素增多与患PH均可使细胞外液增多C.血钠含量降低可使肾上腺皮质合成的醛固酮增加D.PH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转运异常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的示意图,序号表示该部分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散失呼吸作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摄入①→②→遗体残骸粪便分解者→散失A.①和②分别指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未利用的能量B.散失的能量可以被生产者重新捕获而提高能量利用率C.生产者的一部分能量由初级消费者粪便流入分解者D.减少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可以有效提高能量传递效率8.我国科学家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调控水稻穗粒数形成复粒稻的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特定部位该部位调拉染色体结→BRD3基因一→该部位R减少--)因子RCN2构变异被澈活表达增多复粒稻A.BR只存在于水稻的特定部位并在该部位发挥作用B.BR的产生减少是水稻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复粒稻形成过程中BRD3与RCN2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D.实现水稻增产的思路是喷酒BR抑制剂从而激活BRD3生物学试卷第2页共8页生物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34S678910DcBD8BBC111213141516C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0.54、0.66(2分)均匀破坏原有优势种,使物种数目分布更加均匀(2分,合理即可)(2)0.5(3)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人类的活动等(每点2分,共4分)自生18.(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排除光照和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温度和光照相同且适宜)(1分)(2)突变体1(1分)与突变体2相比,突变体1加入6-BA和GR24的组比仅加6-BA侧枝长度变化更明显(与突变体2相比,突变体1加入GR24的组比对照组侧枝长度长度变化更明显)(3分)(3)突变体1和突变体2(答全给2分,错答少答不给分)实验思路:取野生型豌豆检测细胞分裂素含量,经适量的G24处理,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再检测细胞分裂素含量。预期结果:GR24处理前的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于处理后。(共3分)19、(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3-磷酸甘油醛(2分)蔗糖筛管(韧皮部、韧皮部中的筛管,均可得分)(2)高于机制:干旱、高光强环境下,气孔开度小,进入C0少,与水稻相比,玉米特有的PEPC酶对C0的亲和力比R1 bisco酶高,能有效利用低浓度的CO2,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与水稻相比,玉米能将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内的光合产物通过维管组织及时转移出细胞,提高光合作用强度。调控:玉米特有的PEP℃酶,使玉米维管束鞘内的C0浓度升高,CO2/D,较高,光呼吸强度低于水稻:水稻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中进行,而玉米水光解主要在叶肉细胞进行,暗反应在维管束罐细胞中进行,维管束鞘细胞中C02/0较高,光呼吸强度低于水稻;(C0/有机物,答出1点给2分;光呼吸,答出1点给2分;共4分)(3)ADP和ADP的供应限制:固定CO2的Rubisco酶数量有限:有机物的积累等(合理即可,每点1分,共2分)20、(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154G变为T(或:T)(2)A(3)3诱变前的抗菌肽基因引物1和引物2(2分)(4)500插入位点不受限制酶识别序列限制,连接效率高:能够实现目的基因在载体任意位点上的插入:避免限制酶切割对质粒功能区的破坏等(合理即可,答出1点即可,2分)21、(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pdf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