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课题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学习 目标
1. 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2. 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3.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活动设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的政治意义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之后,久经磨难的文明古国终于迎来了新生。中国共产党接续带领中国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的政治意义。
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1950年到1957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就是抄苏联。这个抄是必要的,等于写字一样,历来写字讲究临帖,你不临帖怎么行呢?所以,不能讲1950年到1957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而且,写草字的人先要写正楷,然后才能写草书,不可以一下子就写草书。看来,要有一个时期学习外国。现在还要学习外国,不能说现在连一点书都不抄了。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取经是一万年都要取的,你取我的经,我取你的经。不能搞绝对化,所谓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观点。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
(1) 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谈谈你对“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这句话的理解。
(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果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该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 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实行改革开放,要有怎样的价值追求
3. 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有何历史意义?
实行改革开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1. 新的历史方位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如何理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2)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如何解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世界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必将大放异彩的新时代,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建成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怎样的伟大历史意义?
(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站起来,我们实现当家作主;富起来,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强起来,我们更有尊严、地位。
中华民族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推进,同时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意义。
课题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 (1)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到1956年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3. (1)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样,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对于他国正确的做法当然应该借鉴,这样可以少走弯路。③中国有自身特殊的国情,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的做法,必须体现中国特色。因此,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
(2) 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二
1.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活动三
1.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①主要制约因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3. (1) 正确。
(2) 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 正确。
(4) 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5) 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