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六下·南海期中)关于建造塔台,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将塔台的下部造得大一些,可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
B.塔台中大部分结构是镂空的三角形,稳固且风阻小
C.如果要进一步加固塔台,可将塔台的表面用纸密封加固
2.(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是(  )
A.建立植物种子库 B.围湖造田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3.(2024六下·南海期中)设计塔台时我们一般先设计(  )。
A.塔台的整体形状
B.塔台阶梯的安装
C.塔台中加入多少三角形
4.(2024六下·南海期中)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是(  )。
A.鸟类 B.鱼类 C.哺乳动物
5.(2024六下·南海期中)住房中有些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系统却不是必需的,但有了它们能让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就是这种类型的系统。
A.供水系统 B.智能系统 C.采光系统
6.(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情况中最稳定的是(  )。
A.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一个空瓶子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C.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7.(2024六下·南海期中)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时,选用两种遗传上有差异的水稻进行杂交,但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被保留下来。这种现象叫(  )
A.遗传 B.变异 C.都不是
8.(2024六下·南海期中)对于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必须独立完成
B.分布图是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好方法
C.给生物编号,将号码记录在分布图上,这样可以记录更多的生物
9.(2024六下·南海期中)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塔高、承重、安全是这个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
B.美观和成本是这个工程项目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C.各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所以我们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
10.(2024六下·南海期中)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生物,我们应该(  )。
A.仔细观察、记录生物的特点,查询相关资料
B.将生物制作成标本,带回学校研究
C.生物对自己生活没有影响,不必在意
11.(2024六下·南海期中)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  )。
A.设计 B.模型测试 C.实施建设。
12.(2024六下·南海期中)我们不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  )。
A.动物的饮食习惯、运动特点
B.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
C.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
13.(2024六下·南海期中)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
A.工程决定技术
B.技术决定工程
C.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14.(2024六下·南海期中)塔台竞标要点是成本和(
A.安全性 B.建造位置 C.使用材料
15.(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后代与亲代完全相同,才能让物种延续
B.植物同代的同种植物间也存在不同之处
C.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会存在细微的不同
16.(2024六下·南海期中)住房中(  )系统与网络系统没有相互关系。
A.供电 B.排水 C.电路
17.(2024六下·南海期中)电塔能架空电线并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把电输送到千家万户。高大的电塔,不仅做到了结实不变形,还保持直立不倒,这主要因为(  )。
A.电塔是实心的
B.电塔抗风能力弱
C.电塔结构特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18.(2024六下·南海期中)科学家研究古生物的方法不包括(  ) 。
A.将化石提供的信息与现代生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B.借助化石一点点复原出各种古生物的样貌
C.观察化石颜色,推测古生物的体色、毛发特征
19.(2024六下·南海期中)我们的相貌特征和(  )无关。
A.父母遗传 B.生活环境 C.穿着打扮
20.(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蝗虫在夏季时体色为绿色,秋季时体色为褐色
B.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
C.青蛙在繁殖的过程中,成体与幼体的差异较大
21.(2024六下·南海期中)限制条件是人为添加的,设计无法完成时可以适当减少限制条件,使设计正常进行。(  )
22.(2024六下·南海期中)住房中供电系统可以独立工作。(  )
23.(2024六下·南海期中)双胞胎很像,说明他们与父母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
24.(2024六下·南海期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同一种动物的行为方式也会不同。(  )
25.(2024六下·南海期中)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
26.(2024六下·南海期中)在蚁穴中生活着几万只蚂蚁,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7.(2024六下·南海期中)建立模型可以检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
28.(2024六下·南海期中)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29.(2024六下·南海期中)高压架线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铁塔全部使用了金属材料。(  )
30.(2024六下·南海期中)人的血型、相貌特征、一些疾病都存在着遗传现象。
31.(2024六下·南海期中)某校准备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供足球教练站在台上指挥队员训练,现向全体学生征集塔台设计方案,收到其中的一份标书如下图,请帮忙分析。
(1)我们制订标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和   。
(2)该设计方案中,设计科学的地方有哪些,请至写出2条:例:底部凹槽,模仿革面底,增大摩擦力。
①   。 ②   。
(3)接下去应该做的工作是(  )。
A.制作模型—测试模型—改进
B.改进—测试模型—制作模型
C.测试模型—制作模型—改进
(4)在塔台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对工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下列关于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技术与对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
B.工程建设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C.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32.(2024六下·南海期中)小杨在校园里选择了三个地点进行生物调查,下表是他的“校园生物调查表”。
生物名称 蚂蚁 蜘蛛 蝗虫 蜜蜂 樟树 桂花树 狗尾草 苔藓
A地点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地点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C地点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1)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带回教室继续观察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杨在观察时,选择的C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篮球场 B.花坛 C.教室 D.厕所
(3)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蜜蜂 D.蝗虫
(4)下面关于“给生物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
(5)请你写出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
   、   
33.(2024六下·南海期中)小明家的狗生下了一窝可爱的小狗崽,他开心地蹲在狗窝旁边观察它们。
(1)小明注意到每只小狗的毛色都不一样,也都跟狗妈妈不一样。这说明生物具有(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繁殖
(2)一窝生的小狗毛色各异,但都带有一点狗妈妈的白毛,这属于(  )现象。
A.遗传 B.偶然 C.变异 D.复制
(3)狗的颜色、尾巴长短、耳朵长短这三种性状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  )种不同的相貌。
A.3 B.6 C.8
(4)影响动物的毛色、花纹的主要因素是( )。
A.动物的食物
B.动物的运动情况
C.动物亲代的毛色、花纹
(5)小明上网搜集资料,发现宠物狗、狼、狐狸等动物都属于犬科大家庭。它们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为什么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呢?
①   。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桂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建造高大的铁塔,通常建成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三角形,将铁塔的下部造得大一些,可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AB表述正确,C表述错误,将塔的表面用纸密封不利于加固。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采取多项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颁布法律等,围湖造田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3.【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设计塔台时我们一般先设计塔台的整体形状。塔台整体设计结构,决定着塔台的稳定、坚固和承重能力;决定了塔台整体形状结构、多面体样式、美观性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用三角形结构。
4.【答案】C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所以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5.【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建造住房时必须要考虑供水系统、电力系统、采光系统等,这是我们生活必须的。智能系统不是必须的,但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属于锦上添花的系统。
6.【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将一只矿泉水瓶竖直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半瓶矿泉水瓶竖直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因为上轻下重,重心低,稳定。
7.【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培育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
8.【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我们把校园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校园分布图的下面,再把生物编码标注在校园分布图对应的位置。分布图是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好方法。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所以A符合题意。
9.【答案】B
【知识点】塔
【解析】【分析】A、建造塔台考虑到的因素较多,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故A正确;
B、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而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故B错误;
C、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各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所以我们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故C正确。
10.【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还要记下它们的位置等。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生物,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记录生物的特点,查询相关资料,所以A符合题意。
11.【答案】A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环节是设计。
12.【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我们把校园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校园分布图的下面,再把生物编码标注在校园分布图对应的位置。我们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等,所以A符合题意。
13.【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与技术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14.【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和时间分配等内容,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15.【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A.植物的后代与亲代完全相同,这才能让物种延续,说法错误,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
B.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会存在细微的不同,说法正确。
C.植物同代的同种植物间也存在不同之处,说法正确。
16.【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的各个系统之间存在整体相互作用。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排水系统与网络系统没有相互关系。
17.【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④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电塔就是框架结构,电塔结构特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不仅做到了结实不变形,还保持直立不倒。
18.【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A:将化石提供的信息与现代生物的特征进行比较,正确;
B:借助化石一点点复原出各种古生物的样貌,正确;
C:观察化石颜色,推测古生物的体色、毛发特征,错误;化石颜色和古生物的体色、毛发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属于科学家研究古生物的方法不。
19.【答案】C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相貌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所以人与人的相貌特征是不同的,人的相貌特征与父母遗传和生活环境有关,与穿着打扮无关,故选C。
20.【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 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属于变异现象。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步骤:①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②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③制作-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④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⑤实施建设。限制条件不能随意减小,题目说法错误。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住房的各个系统之间存在整体相互作用。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供电系统不能独立工作。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相同,由两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不一定相同如龙凤胎,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不相同的。一对双胞胎几乎长得模一样是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不是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因此不是遗传现象。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等,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制作塔台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我们可以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是否可行。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动物多样性的原因,遗传能保持物种稳定性,变异能产生多样性的原材料,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 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架高压线的铁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现象在人类的血型、相貌特征及部分疾病中普遍存在。 遗传是指亲子代个体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它是因为亲代个体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来完成的。人的血型、相貌特征、一些疾病都存在着遗传现象。
31.【答案】(1)项目安全性;项目成本
(2)底部比顶部面积大,可以提高塔台的稳固性;多用三角形结构,可以提高塔台的稳定性
(3)A
(4)C
【知识点】框架结构;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
(1)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2)① 底部比顶部面积大,利用 “上小下大” 的结构特点,降低重心位置,扩大支撑面,从而提高塔台的抗倾倒能力和整体稳固性。
② 多用三角形结构,借助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三边固定后形状不可改变),增强塔台框架的抗形变能力,有效分散外力(如风力、人为晃动),提升结构强度。
(3)在工程设计流程中,通常需遵循 “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分析问题→改进优化” 的逻辑。
(4)在工程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并非毫无关联。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存在必然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C符合题意。
(1)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设计塔台时,底部比顶部面积大,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固性。多用三角形结构,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定性。
(3)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设计方案已经做好了,所以接下去应该做的工作是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
(4)工程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32.【答案】(1)C
(2)B
(3)B
(4)A
(5)不随意伤害动植物;不乱扔垃圾
【知识点】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A 正确,记录不认识的动植物特征(画图或拍照)有助于后续鉴别,符合调查要求。
B 正确,通过动物踪迹(脚印、粪便等)推测物种存在,是生物调查的合理方法。
C 错误,采摘植物叶子会破坏校园环境,违背生物调查 “不破坏生态” 的原则,应现场观察或拍摄。
D 正确,观察蚂蚁时不打扰其生活,体现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保护。
(2)C 地点记录的生物包括蚂蚁、蜘蛛、蝗虫等昆虫,以及樟树、桂花树、狗尾草、苔藓等植物。这类生物的生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植被丰富:木本植物(樟树、桂花树)与草本植物(狗尾草、苔藓)共生,符合花坛或绿化带的植物分布特点;环境湿润隐蔽:蜘蛛、蝗虫等昆虫通常栖息于植物丛中,需躲避阳光直射和人为干扰,而篮球场(开阔硬化)、教室 / 厕所(人工环境)缺乏自然植被和适宜昆虫生存的微环境。因此,花坛最可能提供此类生物共存的生态条件,故选B。
(3)昆虫的典型特征为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 3 对足、一般有 2 对翅。蜘蛛不属于昆虫。
(4)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必然不同。例如,按 “是否有翅” 分类,蜜蜂和蝗虫为一类,蚂蚁另一类;但按 “食性” 分类,结果可能完全不同。A符合题意。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1)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正确;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正确;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带回教室继续观察,错误;不可以破坏动植物;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正确;
(2)根据题干可知,该位置有各种昆虫和树木,还有小草和苔藓,所以应该是花坛;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蜘蛛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
(4)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错误;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正确;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正确。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正确。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33.【答案】(1)B
(2)A
(3)C
(4)C
(5)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环境变化产生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就是指子代与亲代有相似的表现,变异就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有不相似的表现,生物的性状变异多种多样。(1)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题目中小狗的毛色与狗妈妈不同,且每只小狗毛色各异,这体现了亲子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2)一窝小狗毛色各异体现了变异现象(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但 “都带有一点狗妈妈的白毛” 则体现了亲子代间性状的相似性,即遗传现象。题目中两种现象并存,但核心考点在于 “带有亲代特征” 这一关键信息。
(3)狗的颜色、尾巴长短、耳朵长短这三种性状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2×2×2=8种不同的相貌。
(4)生物的性状(如毛色、花纹)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基因传递给子代,从而影响子代的特征。
(5)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有可能发生变异。各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当生物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身体结构、生长特点或生活习性也会随之变化。由于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和环境变化产生变异,所以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小明注意到每只小狗的毛色都不一样,也都跟狗妈妈不一样。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一窝生的小狗毛色各异,但都带有一点狗妈妈的白毛,这属于遗传现象。
(3)狗的颜色、尾巴长短、耳朵长短这三种性状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2×2×2=8种不同的相貌。
(4)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影响动物的毛色、花纹的主要因素是动物亲代的毛色、花纹。
(5)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有可能发生变异。各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当生物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身体结构、生长特点或生活习性也会随之变化。由于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和环境变化产生变异,所以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
1 /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4六下·南海期中)关于建造塔台,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将塔台的下部造得大一些,可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
B.塔台中大部分结构是镂空的三角形,稳固且风阻小
C.如果要进一步加固塔台,可将塔台的表面用纸密封加固
【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桂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建造高大的铁塔,通常建成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三角形,将铁塔的下部造得大一些,可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AB表述正确,C表述错误,将塔的表面用纸密封不利于加固。
2.(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是(  )
A.建立植物种子库 B.围湖造田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采取多项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颁布法律等,围湖造田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3.(2024六下·南海期中)设计塔台时我们一般先设计(  )。
A.塔台的整体形状
B.塔台阶梯的安装
C.塔台中加入多少三角形
【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设计塔台时我们一般先设计塔台的整体形状。塔台整体设计结构,决定着塔台的稳定、坚固和承重能力;决定了塔台整体形状结构、多面体样式、美观性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用三角形结构。
4.(2024六下·南海期中)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是(  )。
A.鸟类 B.鱼类 C.哺乳动物
【答案】C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所以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5.(2024六下·南海期中)住房中有些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系统却不是必需的,但有了它们能让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就是这种类型的系统。
A.供水系统 B.智能系统 C.采光系统
【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建造住房时必须要考虑供水系统、电力系统、采光系统等,这是我们生活必须的。智能系统不是必须的,但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属于锦上添花的系统。
6.(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情况中最稳定的是(  )。
A.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一个空瓶子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C.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将一只矿泉水瓶竖直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半瓶矿泉水瓶竖直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因为上轻下重,重心低,稳定。
7.(2024六下·南海期中)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时,选用两种遗传上有差异的水稻进行杂交,但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被保留下来。这种现象叫(  )
A.遗传 B.变异 C.都不是
【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培育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
8.(2024六下·南海期中)对于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必须独立完成
B.分布图是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好方法
C.给生物编号,将号码记录在分布图上,这样可以记录更多的生物
【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我们把校园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校园分布图的下面,再把生物编码标注在校园分布图对应的位置。分布图是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好方法。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所以A符合题意。
9.(2024六下·南海期中)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塔高、承重、安全是这个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
B.美观和成本是这个工程项目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C.各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所以我们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
【答案】B
【知识点】塔
【解析】【分析】A、建造塔台考虑到的因素较多,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故A正确;
B、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而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故B错误;
C、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各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所以我们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故C正确。
10.(2024六下·南海期中)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生物,我们应该(  )。
A.仔细观察、记录生物的特点,查询相关资料
B.将生物制作成标本,带回学校研究
C.生物对自己生活没有影响,不必在意
【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还要记下它们的位置等。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生物,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记录生物的特点,查询相关资料,所以A符合题意。
11.(2024六下·南海期中)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  )。
A.设计 B.模型测试 C.实施建设。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环节是设计。
12.(2024六下·南海期中)我们不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  )。
A.动物的饮食习惯、运动特点
B.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
C.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
【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我们把校园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校园分布图的下面,再把生物编码标注在校园分布图对应的位置。我们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等,所以A符合题意。
13.(2024六下·南海期中)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
A.工程决定技术
B.技术决定工程
C.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与技术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14.(2024六下·南海期中)塔台竞标要点是成本和(
A.安全性 B.建造位置 C.使用材料
【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和时间分配等内容,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15.(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后代与亲代完全相同,才能让物种延续
B.植物同代的同种植物间也存在不同之处
C.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会存在细微的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A.植物的后代与亲代完全相同,这才能让物种延续,说法错误,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
B.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会存在细微的不同,说法正确。
C.植物同代的同种植物间也存在不同之处,说法正确。
16.(2024六下·南海期中)住房中(  )系统与网络系统没有相互关系。
A.供电 B.排水 C.电路
【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的各个系统之间存在整体相互作用。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排水系统与网络系统没有相互关系。
17.(2024六下·南海期中)电塔能架空电线并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把电输送到千家万户。高大的电塔,不仅做到了结实不变形,还保持直立不倒,这主要因为(  )。
A.电塔是实心的
B.电塔抗风能力弱
C.电塔结构特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④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电塔就是框架结构,电塔结构特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不仅做到了结实不变形,还保持直立不倒。
18.(2024六下·南海期中)科学家研究古生物的方法不包括(  ) 。
A.将化石提供的信息与现代生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B.借助化石一点点复原出各种古生物的样貌
C.观察化石颜色,推测古生物的体色、毛发特征
【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A:将化石提供的信息与现代生物的特征进行比较,正确;
B:借助化石一点点复原出各种古生物的样貌,正确;
C:观察化石颜色,推测古生物的体色、毛发特征,错误;化石颜色和古生物的体色、毛发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属于科学家研究古生物的方法不。
19.(2024六下·南海期中)我们的相貌特征和(  )无关。
A.父母遗传 B.生活环境 C.穿着打扮
【答案】C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相貌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所以人与人的相貌特征是不同的,人的相貌特征与父母遗传和生活环境有关,与穿着打扮无关,故选C。
20.(2024六下·南海期中)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蝗虫在夏季时体色为绿色,秋季时体色为褐色
B.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
C.青蛙在繁殖的过程中,成体与幼体的差异较大
【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 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属于变异现象。
21.(2024六下·南海期中)限制条件是人为添加的,设计无法完成时可以适当减少限制条件,使设计正常进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步骤:①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②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③制作-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④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⑤实施建设。限制条件不能随意减小,题目说法错误。
22.(2024六下·南海期中)住房中供电系统可以独立工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住房的各个系统之间存在整体相互作用。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供电系统不能独立工作。
23.(2024六下·南海期中)双胞胎很像,说明他们与父母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相同,由两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不一定相同如龙凤胎,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不相同的。一对双胞胎几乎长得模一样是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不是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因此不是遗传现象。
24.(2024六下·南海期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同一种动物的行为方式也会不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等,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25.(2024六下·南海期中)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制作塔台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我们可以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26.(2024六下·南海期中)在蚁穴中生活着几万只蚂蚁,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7.(2024六下·南海期中)建立模型可以检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是否可行。
28.(2024六下·南海期中)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动物多样性的原因,遗传能保持物种稳定性,变异能产生多样性的原材料,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9.(2024六下·南海期中)高压架线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铁塔全部使用了金属材料。(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 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架高压线的铁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30.(2024六下·南海期中)人的血型、相貌特征、一些疾病都存在着遗传现象。
【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现象在人类的血型、相貌特征及部分疾病中普遍存在。 遗传是指亲子代个体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它是因为亲代个体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来完成的。人的血型、相貌特征、一些疾病都存在着遗传现象。
31.(2024六下·南海期中)某校准备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供足球教练站在台上指挥队员训练,现向全体学生征集塔台设计方案,收到其中的一份标书如下图,请帮忙分析。
(1)我们制订标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和   。
(2)该设计方案中,设计科学的地方有哪些,请至写出2条:例:底部凹槽,模仿革面底,增大摩擦力。
①   。 ②   。
(3)接下去应该做的工作是(  )。
A.制作模型—测试模型—改进
B.改进—测试模型—制作模型
C.测试模型—制作模型—改进
(4)在塔台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对工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下列关于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技术与对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
B.工程建设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C.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答案】(1)项目安全性;项目成本
(2)底部比顶部面积大,可以提高塔台的稳固性;多用三角形结构,可以提高塔台的稳定性
(3)A
(4)C
【知识点】框架结构;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
(1)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2)① 底部比顶部面积大,利用 “上小下大” 的结构特点,降低重心位置,扩大支撑面,从而提高塔台的抗倾倒能力和整体稳固性。
② 多用三角形结构,借助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三边固定后形状不可改变),增强塔台框架的抗形变能力,有效分散外力(如风力、人为晃动),提升结构强度。
(3)在工程设计流程中,通常需遵循 “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分析问题→改进优化” 的逻辑。
(4)在工程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并非毫无关联。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存在必然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C符合题意。
(1)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设计塔台时,底部比顶部面积大,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固性。多用三角形结构,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定性。
(3)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设计方案已经做好了,所以接下去应该做的工作是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
(4)工程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32.(2024六下·南海期中)小杨在校园里选择了三个地点进行生物调查,下表是他的“校园生物调查表”。
生物名称 蚂蚁 蜘蛛 蝗虫 蜜蜂 樟树 桂花树 狗尾草 苔藓
A地点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地点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C地点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1)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带回教室继续观察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杨在观察时,选择的C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篮球场 B.花坛 C.教室 D.厕所
(3)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蜜蜂 D.蝗虫
(4)下面关于“给生物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
(5)请你写出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
   、   
【答案】(1)C
(2)B
(3)B
(4)A
(5)不随意伤害动植物;不乱扔垃圾
【知识点】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A 正确,记录不认识的动植物特征(画图或拍照)有助于后续鉴别,符合调查要求。
B 正确,通过动物踪迹(脚印、粪便等)推测物种存在,是生物调查的合理方法。
C 错误,采摘植物叶子会破坏校园环境,违背生物调查 “不破坏生态” 的原则,应现场观察或拍摄。
D 正确,观察蚂蚁时不打扰其生活,体现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保护。
(2)C 地点记录的生物包括蚂蚁、蜘蛛、蝗虫等昆虫,以及樟树、桂花树、狗尾草、苔藓等植物。这类生物的生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植被丰富:木本植物(樟树、桂花树)与草本植物(狗尾草、苔藓)共生,符合花坛或绿化带的植物分布特点;环境湿润隐蔽:蜘蛛、蝗虫等昆虫通常栖息于植物丛中,需躲避阳光直射和人为干扰,而篮球场(开阔硬化)、教室 / 厕所(人工环境)缺乏自然植被和适宜昆虫生存的微环境。因此,花坛最可能提供此类生物共存的生态条件,故选B。
(3)昆虫的典型特征为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 3 对足、一般有 2 对翅。蜘蛛不属于昆虫。
(4)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必然不同。例如,按 “是否有翅” 分类,蜜蜂和蝗虫为一类,蚂蚁另一类;但按 “食性” 分类,结果可能完全不同。A符合题意。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1)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正确;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正确;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带回教室继续观察,错误;不可以破坏动植物;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正确;
(2)根据题干可知,该位置有各种昆虫和树木,还有小草和苔藓,所以应该是花坛;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蜘蛛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
(4)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错误;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正确;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正确。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正确。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33.(2024六下·南海期中)小明家的狗生下了一窝可爱的小狗崽,他开心地蹲在狗窝旁边观察它们。
(1)小明注意到每只小狗的毛色都不一样,也都跟狗妈妈不一样。这说明生物具有(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繁殖
(2)一窝生的小狗毛色各异,但都带有一点狗妈妈的白毛,这属于(  )现象。
A.遗传 B.偶然 C.变异 D.复制
(3)狗的颜色、尾巴长短、耳朵长短这三种性状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  )种不同的相貌。
A.3 B.6 C.8
(4)影响动物的毛色、花纹的主要因素是( )。
A.动物的食物
B.动物的运动情况
C.动物亲代的毛色、花纹
(5)小明上网搜集资料,发现宠物狗、狼、狐狸等动物都属于犬科大家庭。它们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为什么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呢?
①   。
②   。
【答案】(1)B
(2)A
(3)C
(4)C
(5)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环境变化产生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就是指子代与亲代有相似的表现,变异就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有不相似的表现,生物的性状变异多种多样。(1)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题目中小狗的毛色与狗妈妈不同,且每只小狗毛色各异,这体现了亲子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2)一窝小狗毛色各异体现了变异现象(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但 “都带有一点狗妈妈的白毛” 则体现了亲子代间性状的相似性,即遗传现象。题目中两种现象并存,但核心考点在于 “带有亲代特征” 这一关键信息。
(3)狗的颜色、尾巴长短、耳朵长短这三种性状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2×2×2=8种不同的相貌。
(4)生物的性状(如毛色、花纹)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基因传递给子代,从而影响子代的特征。
(5)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有可能发生变异。各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当生物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身体结构、生长特点或生活习性也会随之变化。由于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和环境变化产生变异,所以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小明注意到每只小狗的毛色都不一样,也都跟狗妈妈不一样。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一窝生的小狗毛色各异,但都带有一点狗妈妈的白毛,这属于遗传现象。
(3)狗的颜色、尾巴长短、耳朵长短这三种性状分别都能表现出两种特征,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能得到2×2×2=8种不同的相貌。
(4)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影响动物的毛色、花纹的主要因素是动物亲代的毛色、花纹。
(5)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有可能发生变异。各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生物的进化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当生物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身体结构、生长特点或生活习性也会随之变化。由于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和环境变化产生变异,所以自然界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犬科动物。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