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三上·嘉兴期末)水在自然界以   、   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2024三上·嘉兴期末)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食盐逐渐从可见到不可见,食盐在水中   了。
3.(2024三上·嘉兴期末)将水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开来,首先将混合物放到水中搅拌,然后通过   分离出沙子,再通过   分离出食盐。
4.(2024三上·嘉兴期末)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   、   等。
5.(2024三上·嘉兴期末)请写出酒精灯火焰各部分名称(填写字母)①   ②   ③   (选填:A内焰,B外焰,C焰心)
6.(2024三上·嘉兴期末)风向标用来测量   ,它的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
7.(2024三上·嘉兴期末)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
8.(2024三上·嘉兴期末)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   。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说明空气可以被   。
9.(2024三上·嘉兴期末)   是测量降水量的常用工具,降水量的单位是   。
10.(2024三上·嘉兴期末)测量气温应选择(  )。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通风的地方
C.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11.(2024三上·嘉兴期末)洗完手后手会觉得凉是因为(  )。
A.水蒸发时,要从身体中吸收热量
B.水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C.水中没有空气,形成不了风
12.(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
A.不透明圆柱体 B.透明圆柱体 C.透明圆锥体
13.(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方法不能加快物质溶解的是(  )。
A.给水升温 B.搅拌 C.给水降温
14.(2024三上·嘉兴期末)学校旗杆上的红旗向东北方向飘动,说明此时刮的是(  )。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15.(2024三上·嘉兴期末)在天气预报中常看到气温12~25℃,这里的25℃表示一天里的(  )气温。
A.最低 B.平均 C.最高
16.(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液体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胶水 B.油 C.洗发液
17.(2024三上·嘉兴期末)小明做的“热气球”,飞起来没一会就掉下来了,这是因为(  )。
A.袋子里空气变冷了
B.袋子里没空气了
C.袋子里的空气比外面重
18.(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天气中,适合外出运动的是(  )。
A.
B.
C.
19.(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热空气会上升原理的是(  )。
A.孔明灯 B.热气球 C.风筝
20.(2024三上·嘉兴期末)任聪用简易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水的高度是20毫米,用量筒测得水共有6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A.20毫米 B.40毫米 C.60毫升
21.(2024三上·嘉兴期末)把透明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泥地上,泥土里的水是以什么形态跑到盒子底部的呢(  )。
A.像泡泡一样飘上去的
B.像空气一样飘上去的
C.像水一样流上去的
22.(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面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的是(  )。
A.雾 B.露 C.霜
23.(2024三上·嘉兴期末)大小相同的两块方糖,把一块研碎,同时放入装有半杯水的两个杯子中,溶解快的是(  )。
A.切碎的方糖 B.没切碎的方糖 C.一样快
24.(2024三上·嘉兴期末)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提示不正确的是(  )。
A.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灯帽盖灭,也可以用嘴吹灭
25.(2024三上·嘉兴期末)海水晒盐采用的是(  )。
A.降温法 B.蒸发水分法 C.以上都不是
26.(2024三上·嘉兴期末)用打气筒给一个不漏气的袋子打人100筒空气后,要立即扎紧袋口,这是因为空气(  )。
A.空气是看不见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27.(2024三上·嘉兴期末)如下图,把纸团用胶带贴住杯底,倒扣人装满水槽的水中,纸不会湿。下面三种解释,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有重量的,会沉在水底,水碰不到纸巾
B.空气会占据杯子的大部分空间,水碰不到纸巾
C.水会流动的,水会从杯子里边流到水槽,水碰不到纸巾
28.(2024三上·嘉兴期末)捏橡皮泥和折纸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点是(  )。
A.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B.都改变了质量 C.都改变了体积
29.(2024三上·嘉兴期末)打足气的皮球能弹跳得很高,是因为(  )。
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有弹性
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
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
30.(2024三上·嘉兴期末)写出下列气温计的读数。
图①:    图②:    图③:   
31.(2024三上·嘉兴期末)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   ;实验中观察到纸团   (选填“湿了”或“没有湿”)。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   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   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慢慢向杯中打气时,杯子中的水面(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4)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  )。
A.有质量 B.可以被压缩 C.会占据空间
32.(2024三上·嘉兴期末)小明不小心将食盐和沙子混合在一起。想要将他们分开,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过滤—蒸发—溶解 B.蒸发—溶解—过滤 C.溶解—过滤—蒸发
33.(2024三上·嘉兴期末)做过滤实验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
34.(2024三上·嘉兴期末)蒸发操作时,用来盛放滤液并受热使水蒸发的仪器叫   (填“试管”“蒸发皿”或“烧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进行加热。
35.(2024三上·嘉兴期末)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且燃烧,灭火的正确方法是(  )。
A.浇水 B.用书本扇 C.把湿抹布盖上去
36.(2024三上·嘉兴期末)加热食盐水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可以用点着的酒精灯引火
B.在食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在食盐水完全蒸干之后熄灭酒精灯
37.(2024三上·嘉兴期末)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填“能”或“不能”)被过滤分离。
38.(2024三上·嘉兴期末)读短文,解答下列问题。
气象台预报: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4~5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6℃,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2℃。
(1)上述气象消息反映了我市的   情况(填“天气”或“气候”)。
(2)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   ℃左右;风向是西北风,风向标指向   。
(3)下图气象符号中,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
A. B. C.
(4)根据气象台预报的天气情况,多多今天最适宜做的事是(  )。
A.出门穿厚外套 B.出门要带上雨具 C.在户外游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固态;液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三者之间的变化,温度是关键因素:升温时,冰(固态)熔化成水(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气态);降温时,水蒸气液化成水,水凝固成冰,自然界的水循环便基于此原理。
2.【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将一小块食盐放入水中,水中溶解少量的食盐,成为盐水。
【分析】溶解指的是一种物质被分解在另一种物质中。
3.【答案】过滤;蒸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将水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开来,首先将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若含食盐需先溶解),然后通过过滤分离出沙子(沙子不溶于水,可通过滤纸截留),再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出食盐(加热使水分蒸发,食盐结晶析出)。此过程利用了沙子的不溶性和食盐的可溶性差异,通过过滤和蒸发操作实现分离。
4.【答案】雨;雪;冰雹
【解析】【解答】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雨、雪、冰雹等。
【分析】考查降水的形式。
5.【答案】B;A;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内层为焰心,温度最低;中间层为内焰,火焰较明亮;最外层为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最充分。图中①是外焰,②是内焰,③是焰心。
6.【答案】风向;吹来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标用来测量风向,它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例如,箭头指向东,表明风从东方吹来,为东风。风向标通常由尾翼、指向杆、平衡器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尾翼受风力作用产生转动,使指向杆始终对准风的来向,是气象观测中判断风向的重要工具。
7.【答案】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8.【答案】占据空间;压缩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到、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9.【答案】雨量器;毫米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常用工具,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雨量器由收集器、漏斗、储水瓶和量杯等部件组成,雨水通过收集器进入储水瓶,再通过量杯测量出雨水的高度,以毫米为单位来表示降水量的多少。
10.【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既避免了阳光直射对测量仪器的加热影响,又能让空气自由流通,使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当地的大气温度,是测量气温的理想位置,C正确。
11.【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洗完手后手会觉得凉,是因为手上的水会蒸发,而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水在蒸发时会从手以及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导致手的热量被带走,从而使人感觉到凉。选项 B 中,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不会比空气温度高,且即便水温度高,蒸发吸热也会使手感觉凉;选项 C 中,水中有无空气与风的形成以及手感觉凉并无直接关系。所以本题选 A。
12.【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用于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需要准确测量雨水的高度。透明圆柱体适合作雨量器,原因如下: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和读取雨水的高度,能够准确测量降水量。不透明材质无法直接观察到内部雨水的高度,不利于准确测量,所以 A 选项不适合。圆柱体形状:圆柱体的形状规则,横截面积处处相等,根据雨量器收集的雨水体积与高度的关系,能够方便准确地计算出降水量。而圆锥体的形状不规则,其横截面积随高度变化而变化,会使测量和计算降水量变得复杂,误差也较大,所以 C 选项不合适。
13.【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解答】A、给水升温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
B、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
C、给水降温会减慢物质的溶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升温、搅拌、粉碎固体颗粒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14.【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红旗向东北方向飘动,说明风是从西南方向吹来的,所以此时刮的是西南风。C选项正确。
15.【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在天气预报中,通常会给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12~25℃这样的表示方式,12℃表示当天的最低气温,25℃表示当天的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是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不会以这种区间形式简单表示。所以本题选C。
16.【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油属于有机物,水是无机物,油和水的分子结构差异较大,且油的密度比水小,二者混合后会分层,油浮在水面上,不能形成均匀的溶液。
17.【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 能飞起来是因为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小,从而产生浮力。当 “热气球” 内的空气变冷,其密度会逐渐增大,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热气球” 就会掉下来。A选项正确。
18.【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阳光明媚,气温适宜,视野开阔,是比较适合外出运动的天气。人们可以在户外进行各种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打篮球等,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充分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有利于骨骼健康。选项A正确。
19.【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这个原理。风筝能在天上飞是利用了空气的流动。
20.【答案】A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其单位是毫米。简易雨量器收集到的降水高度是 20 毫米,就应记录为 20 毫米。而毫升是用来衡量液体体积的单位,不是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所以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记录为 20 毫米,选 A。
21.【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潮湿的泥地中的水会先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像空气一样无色无味且会扩散。当水蒸气遇到倒扣的透明塑料盒底部时,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所以泥土里的水是以水蒸气的形态,像空气一样飘上去到盒子底部的,而不是像泡泡一样飘上去,也不是像水一样流上去。故答案选 B。如图:
22.【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即气层中地物表面温度或地面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一些传热性能不好的物体上凝华成的白色冰晶,是水的固态形式。
23.【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就越大,溶解速度也就越快。将方糖研碎后,其表面积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也相应增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切碎的方糖会比没切碎的方糖溶解得快。
24.【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因为用嘴吹可能会将火焰吹进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C提示不正确。
25.【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海水晒盐是利用太阳的热量和风力使海水蒸发,水分逐渐减少,海水中的盐分浓度逐渐升高,当盐分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结晶析出,从而得到盐。这种方法是通过蒸发水分来使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而不是通过降温法,所以答案选 B。
26.【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用打气筒给袋子打入空气后要立即扎紧袋口,是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如果不扎紧袋口,充入袋子的空气会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从袋子的开口处流出,导致袋子无法保持充盈状态。虽然空气看不见且有质量,但这两个特性并不是需要立即扎紧袋口的原因。所以本题选 B。
27.【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当把纸团用胶带贴在杯底倒扣入装满水的水槽中时,杯子内的空气占据了杯子的大部分空间,由于空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会在杯子内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阻止水进入杯子接触到纸巾,所以纸不会湿。选项 A 中空气虽然有重量,但它不会像固体一样沉在水底;选项 C 中杯子倒扣入水后,水无法从杯子里边流到水槽,且这也不是纸不会湿的原因。故正确答案是 B。
28.【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捏橡皮泥和折纸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原来的物质。在这两个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通常也不会改变,因为没有添加或减少物质,也没有发生物质的压缩或膨胀等情况。所以共同点是都还是原来的物质,选 A。
29.【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打足气的皮球能弹跳得很高,主要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当被压缩在皮球内时,会产生弹性势能。当皮球落地时,被压缩的空气会迅速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皮球的动能,使皮球能够弹起很高。而选项 B 中,皮球里空气比较轻不是皮球能弹跳很高的主要原因;选项 C 中,空气会上下流动与皮球的弹跳高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本题选 A。
30.【答案】3℃;9℃;-3℃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我们要确定好刻度表上每一个小格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这样读数才会准确。读图可知,①温度是3℃,②是9℃,③是-3℃。
31.【答案】(1)水位;没有湿
(2)空气;水
(3)C
(4)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1)在水槽水面撒漂浮物,是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当把带有纸团的杯子倒扣入水中时,由于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无法进入杯子,所以纸团不会湿。
(2)杯子底部扎孔后压入水中,空气会从杯底小孔泄漏出去,此时杯子内空气减少,压强变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进入杯子,填补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从而使纸团变湿。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向杯中打气时,会有空气进入杯子。随着空气的不断进入,杯子内空气的压强逐渐增大,会对水面产生向下的压力,使水被挤压出杯子,从而导致杯子中的水面降低。
(4)在该实验中,一开始杯子倒扣入水中时,纸团不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阻止水进入杯子;当杯底扎孔后,空气泄漏,水进入杯子占据了原来空气的空间;而向杯中打气时,空气又重新占据杯子的部分空间,将水挤出,使水面下降。整个实验过程主要体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特性,而没有直接证明空气有质量或可以被压缩,所以选 C。
(1)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实验过程中,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水位;实验中观察到纸团没有湿。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进入杯子,杯子里的水位慢慢下降,说明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
(4)从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可知,空气能占据杯内的空间。
3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溶解:将混合物放入水中,食盐会溶解在水中,而沙子不溶于水,这样就可以将两者初步分离。过滤:通过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沙子分离出来,得到含有食盐的滤液。蒸发:对滤液进行蒸发,使水分蒸发掉,从而得到食盐晶体,实现食盐和沙子的完全分离。
33.【答案】低于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在过滤实验中,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的间隙流下,起不到过滤的作用,导致滤液仍然浑浊,无法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
34.【答案】蒸发皿;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蒸发皿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或灼烧固体的器皿,在蒸发操作中,通常使用蒸发皿来盛放滤液并使其受热蒸发。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这样可以提高加热效率,使蒸发过程更快进行。
35.【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属于易燃液体,且密度比水小,浇水会使酒精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还可能随着水的流动扩大燃烧面积,所以 A 选项错误;用书本扇风会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B 选项错误;用湿抹布盖上去可以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C 选项正确。
36.【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在加热食盐水时,当食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发,这样可以防止固体食盐飞溅,避免烫伤,同时也能保证实验安全,所以 B 选项正确。
37.【答案】不能
【知识点】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分离。过滤是一种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这些溶质粒子非常小,能够通过滤纸的孔隙,所以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从水中分离出来。例如,食盐(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后,通过过滤操作不能将食盐与水分离。
38.【答案】(1)天气
(2)8;西北
(3)C
(4)A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主要描述的是某一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雨、雪等大气状况。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短文中描述的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的晴、西北风以及气温等情况,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所以反映的是天气情况。
(2)气象消息中说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为零下-2℃,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8℃左右;风向是西北风,风向标指向西北。(3)本题考查了多云天气的气象符号,分析选项可知,A是阴,B是雨,C是多云。
(4)短文中提到 “晴,西北风 4~5 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 6℃,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 -2℃”,说明天气较为寒冷,西北风 4 - 5 级也会让人感觉更冷,所以出门需要穿厚外套保暖。
(1)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等,所以某市气象台发布一条气象消息是指该市的天气状况。
(2)气象消息中说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为零下-2℃,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8℃左右;风向是西北风,风向标指向西北。
(3)本题考查了多云天气的气象符号,分析选项可知,A是阴,B是雨,C是多云。
(4)根据气象台预报的天气情况,多多今天最适宜做的事是出门穿厚外套。
1 / 1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三上·嘉兴期末)水在自然界以   、   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固态;液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三者之间的变化,温度是关键因素:升温时,冰(固态)熔化成水(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气态);降温时,水蒸气液化成水,水凝固成冰,自然界的水循环便基于此原理。
2.(2024三上·嘉兴期末)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食盐逐渐从可见到不可见,食盐在水中   了。
【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解答】将一小块食盐放入水中,水中溶解少量的食盐,成为盐水。
【分析】溶解指的是一种物质被分解在另一种物质中。
3.(2024三上·嘉兴期末)将水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开来,首先将混合物放到水中搅拌,然后通过   分离出沙子,再通过   分离出食盐。
【答案】过滤;蒸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将水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开来,首先将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若含食盐需先溶解),然后通过过滤分离出沙子(沙子不溶于水,可通过滤纸截留),再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出食盐(加热使水分蒸发,食盐结晶析出)。此过程利用了沙子的不溶性和食盐的可溶性差异,通过过滤和蒸发操作实现分离。
4.(2024三上·嘉兴期末)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   、   等。
【答案】雨;雪;冰雹
【解析】【解答】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雨、雪、冰雹等。
【分析】考查降水的形式。
5.(2024三上·嘉兴期末)请写出酒精灯火焰各部分名称(填写字母)①   ②   ③   (选填:A内焰,B外焰,C焰心)
【答案】B;A;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内层为焰心,温度最低;中间层为内焰,火焰较明亮;最外层为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最充分。图中①是外焰,②是内焰,③是焰心。
6.(2024三上·嘉兴期末)风向标用来测量   ,它的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
【答案】风向;吹来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标用来测量风向,它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例如,箭头指向东,表明风从东方吹来,为东风。风向标通常由尾翼、指向杆、平衡器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尾翼受风力作用产生转动,使指向杆始终对准风的来向,是气象观测中判断风向的重要工具。
7.(2024三上·嘉兴期末)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
【答案】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8.(2024三上·嘉兴期末)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   。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说明空气可以被   。
【答案】占据空间;压缩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到、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9.(2024三上·嘉兴期末)   是测量降水量的常用工具,降水量的单位是   。
【答案】雨量器;毫米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常用工具,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雨量器由收集器、漏斗、储水瓶和量杯等部件组成,雨水通过收集器进入储水瓶,再通过量杯测量出雨水的高度,以毫米为单位来表示降水量的多少。
10.(2024三上·嘉兴期末)测量气温应选择(  )。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通风的地方
C.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既避免了阳光直射对测量仪器的加热影响,又能让空气自由流通,使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当地的大气温度,是测量气温的理想位置,C正确。
11.(2024三上·嘉兴期末)洗完手后手会觉得凉是因为(  )。
A.水蒸发时,要从身体中吸收热量
B.水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C.水中没有空气,形成不了风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洗完手后手会觉得凉,是因为手上的水会蒸发,而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水在蒸发时会从手以及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导致手的热量被带走,从而使人感觉到凉。选项 B 中,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不会比空气温度高,且即便水温度高,蒸发吸热也会使手感觉凉;选项 C 中,水中有无空气与风的形成以及手感觉凉并无直接关系。所以本题选 A。
12.(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
A.不透明圆柱体 B.透明圆柱体 C.透明圆锥体
【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用于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需要准确测量雨水的高度。透明圆柱体适合作雨量器,原因如下: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和读取雨水的高度,能够准确测量降水量。不透明材质无法直接观察到内部雨水的高度,不利于准确测量,所以 A 选项不适合。圆柱体形状:圆柱体的形状规则,横截面积处处相等,根据雨量器收集的雨水体积与高度的关系,能够方便准确地计算出降水量。而圆锥体的形状不规则,其横截面积随高度变化而变化,会使测量和计算降水量变得复杂,误差也较大,所以 C 选项不合适。
13.(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方法不能加快物质溶解的是(  )。
A.给水升温 B.搅拌 C.给水降温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解答】A、给水升温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
B、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
C、给水降温会减慢物质的溶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升温、搅拌、粉碎固体颗粒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14.(2024三上·嘉兴期末)学校旗杆上的红旗向东北方向飘动,说明此时刮的是(  )。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红旗向东北方向飘动,说明风是从西南方向吹来的,所以此时刮的是西南风。C选项正确。
15.(2024三上·嘉兴期末)在天气预报中常看到气温12~25℃,这里的25℃表示一天里的(  )气温。
A.最低 B.平均 C.最高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在天气预报中,通常会给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12~25℃这样的表示方式,12℃表示当天的最低气温,25℃表示当天的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是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不会以这种区间形式简单表示。所以本题选C。
16.(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液体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胶水 B.油 C.洗发液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油属于有机物,水是无机物,油和水的分子结构差异较大,且油的密度比水小,二者混合后会分层,油浮在水面上,不能形成均匀的溶液。
17.(2024三上·嘉兴期末)小明做的“热气球”,飞起来没一会就掉下来了,这是因为(  )。
A.袋子里空气变冷了
B.袋子里没空气了
C.袋子里的空气比外面重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 能飞起来是因为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小,从而产生浮力。当 “热气球” 内的空气变冷,其密度会逐渐增大,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热气球” 就会掉下来。A选项正确。
18.(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天气中,适合外出运动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阳光明媚,气温适宜,视野开阔,是比较适合外出运动的天气。人们可以在户外进行各种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打篮球等,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充分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有利于骨骼健康。选项A正确。
19.(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热空气会上升原理的是(  )。
A.孔明灯 B.热气球 C.风筝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这个原理。风筝能在天上飞是利用了空气的流动。
20.(2024三上·嘉兴期末)任聪用简易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水的高度是20毫米,用量筒测得水共有6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A.20毫米 B.40毫米 C.60毫升
【答案】A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其单位是毫米。简易雨量器收集到的降水高度是 20 毫米,就应记录为 20 毫米。而毫升是用来衡量液体体积的单位,不是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所以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记录为 20 毫米,选 A。
21.(2024三上·嘉兴期末)把透明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泥地上,泥土里的水是以什么形态跑到盒子底部的呢(  )。
A.像泡泡一样飘上去的
B.像空气一样飘上去的
C.像水一样流上去的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潮湿的泥地中的水会先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像空气一样无色无味且会扩散。当水蒸气遇到倒扣的透明塑料盒底部时,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所以泥土里的水是以水蒸气的形态,像空气一样飘上去到盒子底部的,而不是像泡泡一样飘上去,也不是像水一样流上去。故答案选 B。如图:
22.(2024三上·嘉兴期末)下面以水的固态形式存在的是(  )。
A.雾 B.露 C.霜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即气层中地物表面温度或地面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一些传热性能不好的物体上凝华成的白色冰晶,是水的固态形式。
23.(2024三上·嘉兴期末)大小相同的两块方糖,把一块研碎,同时放入装有半杯水的两个杯子中,溶解快的是(  )。
A.切碎的方糖 B.没切碎的方糖 C.一样快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就越大,溶解速度也就越快。将方糖研碎后,其表面积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也相应增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切碎的方糖会比没切碎的方糖溶解得快。
24.(2024三上·嘉兴期末)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提示不正确的是(  )。
A.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灯帽盖灭,也可以用嘴吹灭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因为用嘴吹可能会将火焰吹进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C提示不正确。
25.(2024三上·嘉兴期末)海水晒盐采用的是(  )。
A.降温法 B.蒸发水分法 C.以上都不是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海水晒盐是利用太阳的热量和风力使海水蒸发,水分逐渐减少,海水中的盐分浓度逐渐升高,当盐分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结晶析出,从而得到盐。这种方法是通过蒸发水分来使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而不是通过降温法,所以答案选 B。
26.(2024三上·嘉兴期末)用打气筒给一个不漏气的袋子打人100筒空气后,要立即扎紧袋口,这是因为空气(  )。
A.空气是看不见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用打气筒给袋子打入空气后要立即扎紧袋口,是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如果不扎紧袋口,充入袋子的空气会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从袋子的开口处流出,导致袋子无法保持充盈状态。虽然空气看不见且有质量,但这两个特性并不是需要立即扎紧袋口的原因。所以本题选 B。
27.(2024三上·嘉兴期末)如下图,把纸团用胶带贴住杯底,倒扣人装满水槽的水中,纸不会湿。下面三种解释,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有重量的,会沉在水底,水碰不到纸巾
B.空气会占据杯子的大部分空间,水碰不到纸巾
C.水会流动的,水会从杯子里边流到水槽,水碰不到纸巾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当把纸团用胶带贴在杯底倒扣入装满水的水槽中时,杯子内的空气占据了杯子的大部分空间,由于空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会在杯子内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阻止水进入杯子接触到纸巾,所以纸不会湿。选项 A 中空气虽然有重量,但它不会像固体一样沉在水底;选项 C 中杯子倒扣入水后,水无法从杯子里边流到水槽,且这也不是纸不会湿的原因。故正确答案是 B。
28.(2024三上·嘉兴期末)捏橡皮泥和折纸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点是(  )。
A.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B.都改变了质量 C.都改变了体积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捏橡皮泥和折纸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原来的物质。在这两个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通常也不会改变,因为没有添加或减少物质,也没有发生物质的压缩或膨胀等情况。所以共同点是都还是原来的物质,选 A。
29.(2024三上·嘉兴期末)打足气的皮球能弹跳得很高,是因为(  )。
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有弹性
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
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打足气的皮球能弹跳得很高,主要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当被压缩在皮球内时,会产生弹性势能。当皮球落地时,被压缩的空气会迅速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皮球的动能,使皮球能够弹起很高。而选项 B 中,皮球里空气比较轻不是皮球能弹跳很高的主要原因;选项 C 中,空气会上下流动与皮球的弹跳高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本题选 A。
30.(2024三上·嘉兴期末)写出下列气温计的读数。
图①:    图②:    图③:   
【答案】3℃;9℃;-3℃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我们要确定好刻度表上每一个小格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这样读数才会准确。读图可知,①温度是3℃,②是9℃,③是-3℃。
31.(2024三上·嘉兴期末)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   ;实验中观察到纸团   (选填“湿了”或“没有湿”)。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   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   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慢慢向杯中打气时,杯子中的水面(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4)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  )。
A.有质量 B.可以被压缩 C.会占据空间
【答案】(1)水位;没有湿
(2)空气;水
(3)C
(4)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1)在水槽水面撒漂浮物,是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当把带有纸团的杯子倒扣入水中时,由于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无法进入杯子,所以纸团不会湿。
(2)杯子底部扎孔后压入水中,空气会从杯底小孔泄漏出去,此时杯子内空气减少,压强变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进入杯子,填补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从而使纸团变湿。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向杯中打气时,会有空气进入杯子。随着空气的不断进入,杯子内空气的压强逐渐增大,会对水面产生向下的压力,使水被挤压出杯子,从而导致杯子中的水面降低。
(4)在该实验中,一开始杯子倒扣入水中时,纸团不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阻止水进入杯子;当杯底扎孔后,空气泄漏,水进入杯子占据了原来空气的空间;而向杯中打气时,空气又重新占据杯子的部分空间,将水挤出,使水面下降。整个实验过程主要体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特性,而没有直接证明空气有质量或可以被压缩,所以选 C。
(1)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实验过程中,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水位;实验中观察到纸团没有湿。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进入杯子,杯子里的水位慢慢下降,说明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
(4)从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可知,空气能占据杯内的空间。
32.(2024三上·嘉兴期末)小明不小心将食盐和沙子混合在一起。想要将他们分开,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过滤—蒸发—溶解 B.蒸发—溶解—过滤 C.溶解—过滤—蒸发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溶解:将混合物放入水中,食盐会溶解在水中,而沙子不溶于水,这样就可以将两者初步分离。过滤:通过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沙子分离出来,得到含有食盐的滤液。蒸发:对滤液进行蒸发,使水分蒸发掉,从而得到食盐晶体,实现食盐和沙子的完全分离。
33.(2024三上·嘉兴期末)做过滤实验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
【答案】低于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在过滤实验中,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的间隙流下,起不到过滤的作用,导致滤液仍然浑浊,无法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
34.(2024三上·嘉兴期末)蒸发操作时,用来盛放滤液并受热使水蒸发的仪器叫   (填“试管”“蒸发皿”或“烧杯”)。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进行加热。
【答案】蒸发皿;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蒸发皿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或灼烧固体的器皿,在蒸发操作中,通常使用蒸发皿来盛放滤液并使其受热蒸发。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这样可以提高加热效率,使蒸发过程更快进行。
35.(2024三上·嘉兴期末)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且燃烧,灭火的正确方法是(  )。
A.浇水 B.用书本扇 C.把湿抹布盖上去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属于易燃液体,且密度比水小,浇水会使酒精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还可能随着水的流动扩大燃烧面积,所以 A 选项错误;用书本扇风会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B 选项错误;用湿抹布盖上去可以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C 选项正确。
36.(2024三上·嘉兴期末)加热食盐水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可以用点着的酒精灯引火
B.在食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在食盐水完全蒸干之后熄灭酒精灯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在加热食盐水时,当食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发,这样可以防止固体食盐飞溅,避免烫伤,同时也能保证实验安全,所以 B 选项正确。
37.(2024三上·嘉兴期末)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填“能”或“不能”)被过滤分离。
【答案】不能
【知识点】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分离。过滤是一种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这些溶质粒子非常小,能够通过滤纸的孔隙,所以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从水中分离出来。例如,食盐(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后,通过过滤操作不能将食盐与水分离。
38.(2024三上·嘉兴期末)读短文,解答下列问题。
气象台预报: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4~5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6℃,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2℃。
(1)上述气象消息反映了我市的   情况(填“天气”或“气候”)。
(2)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   ℃左右;风向是西北风,风向标指向   。
(3)下图气象符号中,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
A. B. C.
(4)根据气象台预报的天气情况,多多今天最适宜做的事是(  )。
A.出门穿厚外套 B.出门要带上雨具 C.在户外游泳
【答案】(1)天气
(2)8;西北
(3)C
(4)A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主要描述的是某一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雨、雪等大气状况。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短文中描述的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的晴、西北风以及气温等情况,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所以反映的是天气情况。
(2)气象消息中说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为零下-2℃,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8℃左右;风向是西北风,风向标指向西北。(3)本题考查了多云天气的气象符号,分析选项可知,A是阴,B是雨,C是多云。
(4)短文中提到 “晴,西北风 4~5 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 6℃,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 -2℃”,说明天气较为寒冷,西北风 4 - 5 级也会让人感觉更冷,所以出门需要穿厚外套保暖。
(1)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等,所以某市气象台发布一条气象消息是指该市的天气状况。
(2)气象消息中说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为零下-2℃,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8℃左右;风向是西北风,风向标指向西北。
(3)本题考查了多云天气的气象符号,分析选项可知,A是阴,B是雨,C是多云。
(4)根据气象台预报的天气情况,多多今天最适宜做的事是出门穿厚外套。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