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明和晓光要做和光有关的模拟实验,以下可以作为光源的是( )。A.铅笔 B.桌子 C.手电筒2.(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明在实验室门口排队时,如果队伍排成一列纵队,自己只能看见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里蕴含的科学原理是( )。A.光会反射 B.光沿是直线传播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3.(2024五上·光明期末)实验室外的马路上,一辆洒水车向空中洒水,晓光发现天空中出现一条彩虹,这是( )现象。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4.(2024五上·光明期末)实验课上,晓明将一根筷子倾斜着放入水中,他能看到的画面是( )。A.B.C.5.(2024五上·光明期末)课后,科学老师给晓光和晓明分发了潜望镜的材料,你认为最合理的镜片放置方式( )。A. B. C.6.(2024五上·光明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浅谈神秘之光——激光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是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革。激光本质上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在工业上,激光可以用来进行高效、高精度、高质量的加工和检测,在医学上,激光可以用来进行无创或微创的手术,如切除肿瘤、矫正视力、美容整形等,在军事上,激光可以用来进行侦察、制导、干扰和攻击等任务。激光也被用作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一道纯能量束,使战斗悄无声息地进行了。(1)根据材料,你认为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是( )。A.直线 B.曲线 C.折线(2)激光笔发出的光穿过烟雾时,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 )。A.光只有在烟雾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不能穿过烟雾C.在光的传播路径上,烟雾中的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被照亮(3)激光 (填“不可能”或“可能”)是白光,因为激光通过三棱镜后 (填“会”或“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4)根据材料显示,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因为 具有超高的 。(5)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射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 把激光反射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7.(2024五上·光明期末)火车经过沙漠地区时,晓光发现了一些“蘑菇状”的石头(如图所示),你认为它的形成主要是( ) 的作用。A.水 B.风 C.火山喷发8.(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发现在河岸边的鹅卵石又光滑又圆,主要是由( )形成的。A.热胀冷缩 B.河水的冲刷 C.植物的作用9.(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明把旅途中所经过的地形用简图画了出来,其中可以表示盆地地形的是( )。A.B.C.10.(2024五上·光明期末)当他们旅游到长白山时,导游告诉他们长白山的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没有益处B.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C.火山喷发一次后就不会再喷发11.(2024五上·光明期末)他们同时了解到,长白山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运动有可能导致地震B.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C.地震是人为造成的12.(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和晓明所在的科学小组想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他们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均为30度的斜坡(如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B坡不进行种植,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实验现象如下表。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A坡 较慢 较少 aB坡 较快 较多 b(1)根据实验,上表中a处应填 (填“较多”或“较少”,下同),b处应填 。(2)用喷水壶往土壤上酒水,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 现象。(3)分析实验,我们得出结论: 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4)请你对于如何减缓水土流失给出一点建议: 。13.(2024五上·光明期末)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李智小组做了一张地球内部结构资料卡。请根据资料卡中的信息,在图14上设计、绘制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示意图。具体要求:所表示出的地球三个圈层的厚度比例与资料中的数据比例大致相符;每个圈层表示得清楚;名称标注得准确。地球内部结构资料卡 1.地球内部由三个圈层构成,这三个圈层的名称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2.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3500千米。14.(2024五上·光明期末)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计时,昼夜交替自然而然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即( )。A.小时 B.天 C.年15.(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在家里找来了塑料瓶,如果要制作水钟,他应该按照( )步骤进行。①实施方案 ②明确问题 ③制订方案 ④评估与改进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16.(2024五上·光明期末)(1)晓光用家里的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水钟,如图所示。从结构特点来看,晓光制作的水钟属于( )。A.受水型水钟 B.泄水型水钟 C.都不是(2)晓光在测量水流速度时,发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容器的大小 B.漏水孔的大小 C.水位的高低(3)晓光找到了影响水流速度的原因后,对水钟进行了改进,他对①塑料瓶进行标刻度,你认为晓光怎样标注刻度更加合理? ( )A. B. C.(4)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精准,你会建议晓光将①塑料瓶换成a瓶还是b瓶(如图),请说明你的理由。我建议晓光换成 瓶 ,理由 。17.(2024五上·光明期末)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滴漏,若水龙头每小时漏掉180mL水,则一天(24小时计)水龙头将漏掉 ml水,对此你有何看法? 。18.(2024五上·光明期末)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钟逐渐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机械钟。晓明开始对摆进行了科学探索。晓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请你帮助他完善实验设计。(1)研究问题: 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材料:摆绳、钢球、铁架台等。实验方法:实验中,需要改变的量是 ;而 , 摆动的幅度等因素保持不变。(2)晓明在数摆动的次数时,应该是( )。A.来回算1次 B.来回算2次 C.摆到最低点算1次(3)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晓明还观察到随着摆的摆动,摆动的幅度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19.(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是一名五年级的男生, 身高150厘米,体重50千克。对照体质标准表,可以判断小科的体重指数属于( )。体重指数(BMI) =体重(千克) ÷ [身高(米)X身高(米)] 五年级女生 五年级男生肥胖:≥23.0 肥胖:≥24. 22低体重:≤13.7 超重: 20. 6-22.9 低体重:≤14. 3 超重: 21.5-24. 1正常: 13. 8-20.5 正常: 14. 4-21.4A.肥胖 B.超重 C.正常20.(2024五上·光明期末)下图是晓光三种不同运动状态下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的柱状统计图,从左到右依次表示的是( )。A.慢走、平静、快跑 B.平静、慢走、快跑 C.快跑、慢走、平静21.(2024五上·光明期末)体育课上,晓光看到沙包砸向自己,快速伸手接住沙包。这是由人体的( )来指挥他做出反应。A.神经系统 B.脑 C.肩关节22.(2024五上·光明期末)王刚同学看到漂亮的仙人球,情不自禁用手摸了一下,感觉到被刺痛了,迅速把手缩回来,这个过程的信号传输路径是( )。A.传入神经→传出神经B.传出神经→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23.(2024五上·光明期末)科学课上,晓光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他们准备的实验材料有洗耳球1个、橡胶管1根、水槽1个、秒表1个。在这个实验中洗耳球模拟( );橡胶管模拟( );输送的水模拟( )。A.心脏;血管;血液 B.血管:心脏;血液 C.血液;血管:心脏24.(2024五上·光明期末)在模拟实验中,用力挤压洗耳球,是在模拟 ,挤压后松开洗耳球是在模拟 ;液体流动模拟 。(填序号)①呼吸一次 ②血液循环 ③心脏肌肉舒张 ④心脏肌肉收缩25.(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在设计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要求能模拟出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是需要一定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请你帮晓光完成以下设计表格。提供的材料 ①筷子②短木棍③皮筋④棉线⑤图钉我选择的材料 (写序号) 我的设计图(注 意图文结合,所 用的材料与选择 的材料相符,并 标注模拟的骨 骼、关节和肌肉 位置) 26.(2024五上·光明期末)2024年起,深圳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你认为体育锻炼带给我们哪些好处 (至少写两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手电筒可以作为光源。故选C。2.【答案】B【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是直线传播的,如果队伍排成一列纵队,自己只能看见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里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光沿是直线传播的。故选B。3.【答案】A【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彩虹的形成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小水滴,光线发生折射进入水滴,在水滴内反射后再次折射出水滴,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折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所以A选项正确。4.【答案】C【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当把一根筷子倾斜着放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筷子,会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 “弯折” 了,看起来向上弯折。C选项正确。5.【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在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需要平行且相对放置,并且都与镜筒成 45° 角,这样才能使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从潜望镜的目镜中射出,让人可以通过潜望镜看到高于自身视线的物体。其他放置方式无法有效实现潜望镜的功能。6.【答案】(1)A(2)C(3)不可能;不会(4)激光;能量密度(5)平面镜【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与热【解析】(1)文中虽未直接提及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但根据 “激光本质上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 以及光的基本特性可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空气可视为均匀介质,所以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当激光笔发出的光穿过烟雾时,烟雾中的固体颗粒物会反射和散射光,使得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被照亮,从而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C选项正确。(3)白光是七色光组成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激光是单色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激光是一种单色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能在真空中传播。由材料信息可知,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因为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5)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射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镜子把激光反射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因为镜子表面光滑,能够很好地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会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可以通过镜子将激光按照一定角度反射回去,从而有可能击中拿激光剑的人。(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所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是直线,A选项正确。(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烟雾中有固体颗粒物,当激光笔发出的光穿过烟雾时,在光的传播路径上,烟雾中的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被照亮,所以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C选项正确。(3)白光是七色光组成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激光是单色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激光是一种单色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能在真空中传播。由材料信息可知,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因为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5)激光也是一种光,具有光的反射、折射等基本性质特征。因此,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反射回去。7.【答案】B【知识点】风化【解析】【分析】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对石头的侵蚀作用较弱,所以 A 选项不符合;火山喷发一般会形成火山岩等特殊地貌,与 “蘑菇状” 石头的形成关系不大,C 选项也不正确;而沙漠地区多大风天气,风携带大量沙粒,对石头进行侵蚀和磨蚀,由于近地面的风沙含量多,对石头下部的侵蚀作用更强,石头上部相对侵蚀较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粗下细的 “蘑菇状”,这种地貌也被称为风蚀蘑菇,是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 B 选项正确。8.【答案】B【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河岸边的鹅卵石又光滑又圆主要是由于河水的冲刷作用。在河水流动过程中,水流会带动河底的石头滚动、碰撞,石头之间以及石头与河床之间不断摩擦,棱角逐渐被磨圆,表面也变得光滑。B选项正确。9.【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盆地地形的特征是四周高、中间低。C外围有闭合等高线或地形线表示的 “高地” 环绕;中心区域为低平地带,是盆地。10.【答案】B【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遇到薄弱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有一些益处,如: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庄稼和森林长生长的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也是注入的好材料,能够形成珍贵的矿石。火山中有的还会再次喷发,有的不会;会再喷发的叫活火山,不会喷发的就叫死火山。AC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圈层。故选A。12.【答案】较少;较多;降雨/下雨/降水;植物/草皮/草;植物造林/ 少砍伐树木/多种植物【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A 坡种有草皮,植物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减少泥沙被水流带走的量,所以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较少。(2)B 坡没有种植植物,土壤缺少植被的保护,在水流冲刷下,更容易被侵蚀,导致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较多。(3)用喷水壶往土壤上洒水,其目的是模拟自然界中的降雨现象,通过控制相同的喷水高度等条件,来研究在类似降雨的情况下,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4)对比 A 坡和 B 坡的实验现象,有植物覆盖的 A 坡水流较慢、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都较少,说明植物对土壤有保护作用,能减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5)植被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此外,还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修建梯田、鱼鳞坑等工程措施,也能有效减缓水土流失。13.【答案】【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以下是绘制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示意图的步骤和说明:准备一张纸和绘图工具(如铅笔、彩笔等)。画一个圆来代表地球。为了方便表示比例,可适当画大一些。绘制地壳: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由于其相对地幔和地核非常薄,在绘制时,可在圆的最外层画一个很薄的圈层,并标注 “地壳”。地壳厚度相对整个地球半径来说极小,所以在绘制时要体现出其薄的特点。绘制地幔:地幔厚度约 2900 千米,在地壳的内侧绘制一个比地壳厚很多的圈层,来表示地幔,并标注 “地幔”。地幔占据了地球内部较大的空间。绘制地核: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 3500 千米,在地幔的内侧绘制一个圆来表示地核,并标注 “地核” 。为了使各圈层更加清晰,可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壳、地幔和地核,比如用棕色表示地壳,用橙色表示地幔,用灰色表示地核。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可知,地球内部由三个圈层构成。这三个圈层的名称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最厚,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3500千米。14.【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计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就形成了人们用来衡量时间,因此便出现了天的时间单位,而且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设计制作水钟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正确排序是②③①④,故选C。16.【答案】(1)A(2)C(3)B(4)a;这样相同水量在 a 瓶中变化更明显,计量更清晰、精准【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1)泄水型水钟是通过容器中的水匀速流出,根据流出水的量或水面下降的刻度来计量时间。图中简易水钟是让水从上面的容器匀速滴入下面的容器,以上面容器水面下降的情况来计量时间,符合泄水型水钟的特点。而受水型水钟是通过接收水滴,根据容器内水面上升的刻度来计量时间,与图中所示不符。所以选 B。(2)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的压力,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流速度就越快;随着水的流出,水位逐渐降低,水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水流速度就会越来越慢。(3)因为水流越来越慢,时间越久第一滴的时间越长,水位上升的就慢,所以刻度是下长上短。B选项正确。(4)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精准,建议晓光将①号瓶换成a瓶,这样相同水量在a瓶中变化更明显,计量更清晰、精准。(1)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漏水时间的泄水型,一种是记录注水时间的受水型。如图,晓光用塑料瓶制作了一个简易水钟。从结构特点来看,计时刻度在下面的容器上,水钟属于受水型水钟。所以A选项正确。(2)水是有压强的,水位越高压强越大,出水口水的流速就越快。晓光在测量水流速度时,发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位的高低。所以C选项正确。(3)因为水流越来越慢,时间越久第一滴的时间越长,水位上升的就慢,所以刻度是下长上短。B选项正确。(4)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精准,建议晓光将①号瓶换成a瓶,这样相同水量在a瓶中变化更明显,计量更清晰、精准。17.【答案】4320;水资源是宝贵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我们要注意随手拧紧水龙头,以防造成水的浪费【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一天漏掉的水量为:180×24=4320(mL)看法:看似每小时只漏掉180mL水,不算多,但经过一天的积累,就会漏掉4320mL水,这说明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没有关紧的水龙头,长时间积累下来也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及时关闭水龙头,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珍惜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18.【答案】(1)摆绳的长度;摆绳的长度;摆锤的重量、摆锤的大小、摆绳的材料(2)A(3)变小【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通常研究摆的摆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摆绳长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因素,从图中也可看出实验是在探究摆绳长度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在探究摆绳长度对摆动速度的影响时,要改变的量就是摆绳长度,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摆绳来观察摆的摆动速度变化。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研究摆绳长度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时,除了摆绳长度这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摆锤重量、摆动的幅度等都要保持不变,这样才能得出摆绳长度与摆的摆动速度之间的关系。(2)在计算摆的摆动次数时,通常把摆从一个极端位置摆到另一个极端位置,再摆回原来位置,即一个完整的来回算作 1 次摆动。所以应该选择 A 选项。(3)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所以摆动速度不会变慢;小明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摆动幅度减小的现象。(1)观察实验图片,可知研究的问题是:摆绳的长度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实验中,需要改变的量是摆绳的长度;而摆锤的重量、摆锤的大小、摆绳的材料,摆动的幅度等因素保持不变。(2)摆一般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类似于我们玩过的秋千。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3)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所以摆动速度不会变慢;小明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摆动幅度减小的现象。19.【答案】B【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解析】【分析】晓光身高150厘米,换算为米是1.5米,体重50千克。则他的体重指数BMI=50÷(1.5×1.5)≈22.22。对比五年级男生的体质标准表,21.5<22.22<24.2,所以晓光的体重指数属于超重,答案选 B。20.【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次数相对稳定且较慢;进行慢走等轻度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而快跑属于剧烈运动,会使身体需氧量大幅增加,呼吸和心跳次数会进一步明显加快。所以从左到右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逐渐增加,依次表示的是平静、慢走、快跑,故选 B。21.【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故选A。22.【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用手摸仙人球被刺痛,首先是手上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将指令传递给效应器(手臂的肌肉),使手迅速缩回。所以信号传输路径是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23.【答案】A【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在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中,洗耳球通过挤压和放松来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 “血液” 流动,所以洗耳球模拟的是心脏。橡胶管用于连接洗耳球和水槽,其作用类似于血管,是输送 “血液” 的管道,因此橡胶管模拟血管。而水在这个实验中是被洗耳球推动在橡胶管中流动的,就像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一样,所以输送的水模拟血液。故答案依次为心脏、血管、血液,选择 A 选项。24.【答案】④;③;②【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在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中,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用力挤压洗耳球,是在模拟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挤压后松开洗耳球是在模拟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液体流动模拟血液循环。25.【答案】①或②,③,④;【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例:我选择的材料:①筷子、②短木棍、③皮筋、④棉线、⑤图钉我的设计图:用两根筷子模拟手臂的骨骼(一根筷子模拟上臂的肱骨,另一根筷子模拟前臂的尺骨和桡骨)。用短木棍和图钉模拟关节(短木棍固定在两根筷子的连接处,图钉作为连接点,模拟关节的活动)。用皮筋模拟肌肉,皮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筷子上(当皮筋收缩时,模拟肌肉的收缩使前臂抬起)。用棉线辅助固定皮筋等部件,确保模型的稳定性。26.【答案】减轻压力、增强心肺功能等【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减轻压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反应灵敏、动作准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1 / 1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明和晓光要做和光有关的模拟实验,以下可以作为光源的是( )。A.铅笔 B.桌子 C.手电筒【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手电筒可以作为光源。故选C。2.(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明在实验室门口排队时,如果队伍排成一列纵队,自己只能看见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里蕴含的科学原理是( )。A.光会反射 B.光沿是直线传播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答案】B【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是直线传播的,如果队伍排成一列纵队,自己只能看见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里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光沿是直线传播的。故选B。3.(2024五上·光明期末)实验室外的马路上,一辆洒水车向空中洒水,晓光发现天空中出现一条彩虹,这是( )现象。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答案】A【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彩虹的形成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小水滴,光线发生折射进入水滴,在水滴内反射后再次折射出水滴,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折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所以A选项正确。4.(2024五上·光明期末)实验课上,晓明将一根筷子倾斜着放入水中,他能看到的画面是( )。A.B.C.【答案】C【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当把一根筷子倾斜着放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筷子,会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 “弯折” 了,看起来向上弯折。C选项正确。5.(2024五上·光明期末)课后,科学老师给晓光和晓明分发了潜望镜的材料,你认为最合理的镜片放置方式( )。A. B. C.【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在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需要平行且相对放置,并且都与镜筒成 45° 角,这样才能使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从潜望镜的目镜中射出,让人可以通过潜望镜看到高于自身视线的物体。其他放置方式无法有效实现潜望镜的功能。6.(2024五上·光明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浅谈神秘之光——激光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是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革。激光本质上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在工业上,激光可以用来进行高效、高精度、高质量的加工和检测,在医学上,激光可以用来进行无创或微创的手术,如切除肿瘤、矫正视力、美容整形等,在军事上,激光可以用来进行侦察、制导、干扰和攻击等任务。激光也被用作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一道纯能量束,使战斗悄无声息地进行了。(1)根据材料,你认为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是( )。A.直线 B.曲线 C.折线(2)激光笔发出的光穿过烟雾时,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 )。A.光只有在烟雾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不能穿过烟雾C.在光的传播路径上,烟雾中的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被照亮(3)激光 (填“不可能”或“可能”)是白光,因为激光通过三棱镜后 (填“会”或“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4)根据材料显示,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因为 具有超高的 。(5)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射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 把激光反射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答案】(1)A(2)C(3)不可能;不会(4)激光;能量密度(5)平面镜【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与热【解析】(1)文中虽未直接提及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但根据 “激光本质上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 以及光的基本特性可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空气可视为均匀介质,所以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当激光笔发出的光穿过烟雾时,烟雾中的固体颗粒物会反射和散射光,使得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被照亮,从而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C选项正确。(3)白光是七色光组成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激光是单色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激光是一种单色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能在真空中传播。由材料信息可知,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因为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5)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射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镜子把激光反射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因为镜子表面光滑,能够很好地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会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可以通过镜子将激光按照一定角度反射回去,从而有可能击中拿激光剑的人。(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所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是直线,A选项正确。(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烟雾中有固体颗粒物,当激光笔发出的光穿过烟雾时,在光的传播路径上,烟雾中的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被照亮,所以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C选项正确。(3)白光是七色光组成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激光是单色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激光是一种单色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能在真空中传播。由材料信息可知,激光在医学、工业、军事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因为激光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5)激光也是一种光,具有光的反射、折射等基本性质特征。因此,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反射回去。7.(2024五上·光明期末)火车经过沙漠地区时,晓光发现了一些“蘑菇状”的石头(如图所示),你认为它的形成主要是( ) 的作用。A.水 B.风 C.火山喷发【答案】B【知识点】风化【解析】【分析】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对石头的侵蚀作用较弱,所以 A 选项不符合;火山喷发一般会形成火山岩等特殊地貌,与 “蘑菇状” 石头的形成关系不大,C 选项也不正确;而沙漠地区多大风天气,风携带大量沙粒,对石头进行侵蚀和磨蚀,由于近地面的风沙含量多,对石头下部的侵蚀作用更强,石头上部相对侵蚀较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粗下细的 “蘑菇状”,这种地貌也被称为风蚀蘑菇,是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 B 选项正确。8.(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发现在河岸边的鹅卵石又光滑又圆,主要是由( )形成的。A.热胀冷缩 B.河水的冲刷 C.植物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河岸边的鹅卵石又光滑又圆主要是由于河水的冲刷作用。在河水流动过程中,水流会带动河底的石头滚动、碰撞,石头之间以及石头与河床之间不断摩擦,棱角逐渐被磨圆,表面也变得光滑。B选项正确。9.(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明把旅途中所经过的地形用简图画了出来,其中可以表示盆地地形的是( )。A.B.C.【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盆地地形的特征是四周高、中间低。C外围有闭合等高线或地形线表示的 “高地” 环绕;中心区域为低平地带,是盆地。10.(2024五上·光明期末)当他们旅游到长白山时,导游告诉他们长白山的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没有益处B.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C.火山喷发一次后就不会再喷发【答案】B【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遇到薄弱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有一些益处,如: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庄稼和森林长生长的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也是注入的好材料,能够形成珍贵的矿石。火山中有的还会再次喷发,有的不会;会再喷发的叫活火山,不会喷发的就叫死火山。AC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选B。11.(2024五上·光明期末)他们同时了解到,长白山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运动有可能导致地震B.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C.地震是人为造成的【答案】A【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圈层。故选A。12.(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和晓明所在的科学小组想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他们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均为30度的斜坡(如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B坡不进行种植,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实验现象如下表。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A坡 较慢 较少 aB坡 较快 较多 b(1)根据实验,上表中a处应填 (填“较多”或“较少”,下同),b处应填 。(2)用喷水壶往土壤上酒水,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 现象。(3)分析实验,我们得出结论: 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4)请你对于如何减缓水土流失给出一点建议: 。【答案】较少;较多;降雨/下雨/降水;植物/草皮/草;植物造林/ 少砍伐树木/多种植物【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A 坡种有草皮,植物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减少泥沙被水流带走的量,所以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较少。(2)B 坡没有种植植物,土壤缺少植被的保护,在水流冲刷下,更容易被侵蚀,导致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较多。(3)用喷水壶往土壤上洒水,其目的是模拟自然界中的降雨现象,通过控制相同的喷水高度等条件,来研究在类似降雨的情况下,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4)对比 A 坡和 B 坡的实验现象,有植物覆盖的 A 坡水流较慢、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都较少,说明植物对土壤有保护作用,能减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5)植被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此外,还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修建梯田、鱼鳞坑等工程措施,也能有效减缓水土流失。13.(2024五上·光明期末)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李智小组做了一张地球内部结构资料卡。请根据资料卡中的信息,在图14上设计、绘制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示意图。具体要求:所表示出的地球三个圈层的厚度比例与资料中的数据比例大致相符;每个圈层表示得清楚;名称标注得准确。地球内部结构资料卡 1.地球内部由三个圈层构成,这三个圈层的名称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2.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3500千米。【答案】【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以下是绘制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示意图的步骤和说明:准备一张纸和绘图工具(如铅笔、彩笔等)。画一个圆来代表地球。为了方便表示比例,可适当画大一些。绘制地壳: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由于其相对地幔和地核非常薄,在绘制时,可在圆的最外层画一个很薄的圈层,并标注 “地壳”。地壳厚度相对整个地球半径来说极小,所以在绘制时要体现出其薄的特点。绘制地幔:地幔厚度约 2900 千米,在地壳的内侧绘制一个比地壳厚很多的圈层,来表示地幔,并标注 “地幔”。地幔占据了地球内部较大的空间。绘制地核: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 3500 千米,在地幔的内侧绘制一个圆来表示地核,并标注 “地核” 。为了使各圈层更加清晰,可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壳、地幔和地核,比如用棕色表示地壳,用橙色表示地幔,用灰色表示地核。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可知,地球内部由三个圈层构成。这三个圈层的名称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最厚,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3500千米。14.(2024五上·光明期末)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计时,昼夜交替自然而然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即( )。A.小时 B.天 C.年【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计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就形成了人们用来衡量时间,因此便出现了天的时间单位,而且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故选B。15.(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在家里找来了塑料瓶,如果要制作水钟,他应该按照( )步骤进行。①实施方案 ②明确问题 ③制订方案 ④评估与改进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答案】C【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设计制作水钟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正确排序是②③①④,故选C。16.(2024五上·光明期末)(1)晓光用家里的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水钟,如图所示。从结构特点来看,晓光制作的水钟属于( )。A.受水型水钟 B.泄水型水钟 C.都不是(2)晓光在测量水流速度时,发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容器的大小 B.漏水孔的大小 C.水位的高低(3)晓光找到了影响水流速度的原因后,对水钟进行了改进,他对①塑料瓶进行标刻度,你认为晓光怎样标注刻度更加合理? ( )A. B. C.(4)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精准,你会建议晓光将①塑料瓶换成a瓶还是b瓶(如图),请说明你的理由。我建议晓光换成 瓶 ,理由 。【答案】(1)A(2)C(3)B(4)a;这样相同水量在 a 瓶中变化更明显,计量更清晰、精准【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1)泄水型水钟是通过容器中的水匀速流出,根据流出水的量或水面下降的刻度来计量时间。图中简易水钟是让水从上面的容器匀速滴入下面的容器,以上面容器水面下降的情况来计量时间,符合泄水型水钟的特点。而受水型水钟是通过接收水滴,根据容器内水面上升的刻度来计量时间,与图中所示不符。所以选 B。(2)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的压力,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流速度就越快;随着水的流出,水位逐渐降低,水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水流速度就会越来越慢。(3)因为水流越来越慢,时间越久第一滴的时间越长,水位上升的就慢,所以刻度是下长上短。B选项正确。(4)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精准,建议晓光将①号瓶换成a瓶,这样相同水量在a瓶中变化更明显,计量更清晰、精准。(1)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漏水时间的泄水型,一种是记录注水时间的受水型。如图,晓光用塑料瓶制作了一个简易水钟。从结构特点来看,计时刻度在下面的容器上,水钟属于受水型水钟。所以A选项正确。(2)水是有压强的,水位越高压强越大,出水口水的流速就越快。晓光在测量水流速度时,发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位的高低。所以C选项正确。(3)因为水流越来越慢,时间越久第一滴的时间越长,水位上升的就慢,所以刻度是下长上短。B选项正确。(4)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精准,建议晓光将①号瓶换成a瓶,这样相同水量在a瓶中变化更明显,计量更清晰、精准。17.(2024五上·光明期末)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滴漏,若水龙头每小时漏掉180mL水,则一天(24小时计)水龙头将漏掉 ml水,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案】4320;水资源是宝贵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我们要注意随手拧紧水龙头,以防造成水的浪费【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一天漏掉的水量为:180×24=4320(mL)看法:看似每小时只漏掉180mL水,不算多,但经过一天的积累,就会漏掉4320mL水,这说明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没有关紧的水龙头,长时间积累下来也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及时关闭水龙头,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珍惜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18.(2024五上·光明期末)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钟逐渐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机械钟。晓明开始对摆进行了科学探索。晓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请你帮助他完善实验设计。(1)研究问题: 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材料:摆绳、钢球、铁架台等。实验方法:实验中,需要改变的量是 ;而 , 摆动的幅度等因素保持不变。(2)晓明在数摆动的次数时,应该是( )。A.来回算1次 B.来回算2次 C.摆到最低点算1次(3)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晓明还观察到随着摆的摆动,摆动的幅度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摆绳的长度;摆绳的长度;摆锤的重量、摆锤的大小、摆绳的材料(2)A(3)变小【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通常研究摆的摆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摆绳长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因素,从图中也可看出实验是在探究摆绳长度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在探究摆绳长度对摆动速度的影响时,要改变的量就是摆绳长度,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摆绳来观察摆的摆动速度变化。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研究摆绳长度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时,除了摆绳长度这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摆锤重量、摆动的幅度等都要保持不变,这样才能得出摆绳长度与摆的摆动速度之间的关系。(2)在计算摆的摆动次数时,通常把摆从一个极端位置摆到另一个极端位置,再摆回原来位置,即一个完整的来回算作 1 次摆动。所以应该选择 A 选项。(3)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所以摆动速度不会变慢;小明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摆动幅度减小的现象。(1)观察实验图片,可知研究的问题是:摆绳的长度对摆的摆动速度的影响。实验中,需要改变的量是摆绳的长度;而摆锤的重量、摆锤的大小、摆绳的材料,摆动的幅度等因素保持不变。(2)摆一般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类似于我们玩过的秋千。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3)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所以摆动速度不会变慢;小明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摆动幅度减小的现象。19.(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是一名五年级的男生, 身高150厘米,体重50千克。对照体质标准表,可以判断小科的体重指数属于( )。体重指数(BMI) =体重(千克) ÷ [身高(米)X身高(米)] 五年级女生 五年级男生肥胖:≥23.0 肥胖:≥24. 22低体重:≤13.7 超重: 20. 6-22.9 低体重:≤14. 3 超重: 21.5-24. 1正常: 13. 8-20.5 正常: 14. 4-21.4A.肥胖 B.超重 C.正常【答案】B【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解析】【分析】晓光身高150厘米,换算为米是1.5米,体重50千克。则他的体重指数BMI=50÷(1.5×1.5)≈22.22。对比五年级男生的体质标准表,21.5<22.22<24.2,所以晓光的体重指数属于超重,答案选 B。20.(2024五上·光明期末)下图是晓光三种不同运动状态下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的柱状统计图,从左到右依次表示的是( )。A.慢走、平静、快跑 B.平静、慢走、快跑 C.快跑、慢走、平静【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次数相对稳定且较慢;进行慢走等轻度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而快跑属于剧烈运动,会使身体需氧量大幅增加,呼吸和心跳次数会进一步明显加快。所以从左到右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逐渐增加,依次表示的是平静、慢走、快跑,故选 B。21.(2024五上·光明期末)体育课上,晓光看到沙包砸向自己,快速伸手接住沙包。这是由人体的( )来指挥他做出反应。A.神经系统 B.脑 C.肩关节【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故选A。22.(2024五上·光明期末)王刚同学看到漂亮的仙人球,情不自禁用手摸了一下,感觉到被刺痛了,迅速把手缩回来,这个过程的信号传输路径是( )。A.传入神经→传出神经B.传出神经→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用手摸仙人球被刺痛,首先是手上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将指令传递给效应器(手臂的肌肉),使手迅速缩回。所以信号传输路径是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23.(2024五上·光明期末)科学课上,晓光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他们准备的实验材料有洗耳球1个、橡胶管1根、水槽1个、秒表1个。在这个实验中洗耳球模拟( );橡胶管模拟( );输送的水模拟( )。A.心脏;血管;血液 B.血管:心脏;血液 C.血液;血管:心脏【答案】A【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在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中,洗耳球通过挤压和放松来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 “血液” 流动,所以洗耳球模拟的是心脏。橡胶管用于连接洗耳球和水槽,其作用类似于血管,是输送 “血液” 的管道,因此橡胶管模拟血管。而水在这个实验中是被洗耳球推动在橡胶管中流动的,就像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一样,所以输送的水模拟血液。故答案依次为心脏、血管、血液,选择 A 选项。24.(2024五上·光明期末)在模拟实验中,用力挤压洗耳球,是在模拟 ,挤压后松开洗耳球是在模拟 ;液体流动模拟 。(填序号)①呼吸一次 ②血液循环 ③心脏肌肉舒张 ④心脏肌肉收缩【答案】④;③;②【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在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中,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用力挤压洗耳球,是在模拟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挤压后松开洗耳球是在模拟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液体流动模拟血液循环。25.(2024五上·光明期末)晓光在设计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要求能模拟出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是需要一定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请你帮晓光完成以下设计表格。提供的材料 ①筷子②短木棍③皮筋④棉线⑤图钉我选择的材料 (写序号) 我的设计图(注 意图文结合,所 用的材料与选择 的材料相符,并 标注模拟的骨 骼、关节和肌肉 位置) 【答案】①或②,③,④;【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例:我选择的材料:①筷子、②短木棍、③皮筋、④棉线、⑤图钉我的设计图:用两根筷子模拟手臂的骨骼(一根筷子模拟上臂的肱骨,另一根筷子模拟前臂的尺骨和桡骨)。用短木棍和图钉模拟关节(短木棍固定在两根筷子的连接处,图钉作为连接点,模拟关节的活动)。用皮筋模拟肌肉,皮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筷子上(当皮筋收缩时,模拟肌肉的收缩使前臂抬起)。用棉线辅助固定皮筋等部件,确保模型的稳定性。26.(2024五上·光明期末)2024年起,深圳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你认为体育锻炼带给我们哪些好处 (至少写两点)【答案】减轻压力、增强心肺功能等【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减轻压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反应灵敏、动作准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