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统编2024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25年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版)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11课 远离违法犯罪11.2 犯罪与刑罚主题情境·从陈某持刀抢劫案认识犯罪与刑罚学习目标情境学新知课堂小结1345随堂练习课后作业6新课导入2目录新课导入16岁的中学生陈某,手持三棱刮刀,多次抢劫财物、殴打他人致使一人重伤,获得赃款4000多元。最终,当地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个案件中出现了一部“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你知道它规定了哪些内容吗?1.了解刑法的内容,知道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2.通过分析陈某的案件,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远离犯罪。增强法治观念。3.了解刑罚的含义和种类。4.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具体做法,学会见义智为。学习目标情境思考: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16岁的中学生陈某,手持三棱刮刀,多次抢劫财物、殴打他人致使一人重伤,获得赃款4000多元。最终,当地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犯罪行为情境学新知内容: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情境思考:结合陈某的犯罪行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你对刑法有什么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为一: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行为二:陈某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小组讨论情境思考:同样是殴打他人,为什么陈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因为陈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法类型行为一行为二轻微伤害严重危害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行政处罚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什么是犯罪?情境思考:陈某犯罪的后果是什么?有期徒刑4年属于什么处罚,剥夺政治权利3年属于什么处罚?16岁的中学生陈某,手持三棱刮刀,多次抢劫财物、殴打他人致使一人重伤,得赃款4000多元。最终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罚;有期徒刑4年属于主刑,剥夺政治权利属于附加刑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基本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特征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刑罚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驱逐出境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不关押,限制自由,人民和群众监督改造1-6个月就近关押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注意】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的区别: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犯罪。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情境思考: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类似陈某这样的事件:持刀抢劫、殴打他人等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遇见持刀抢劫,可以及时记住歹徒的特征和逃跑路线等,然后找附近其他成人或直接报警。课堂小结犯罪与刑罚含义: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种类:主刑、附加刑刑法的内容及作用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和种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做法内容: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1.某班探究小组以“远离违法犯罪”为议题开展探究学习。下面是探究学习的部分内容:①下列搜集的案例中,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是哪一个 王某擅自使用他人照片用于告内容陈某携带管制刀具进入车站徐某抛物致人死亡abc②下列法律责任中,可适用于①对应案件的法律责任是哪一组 赔礼道歉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没收财立有期徒刑abc随堂练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刑罚处罚③假如①对应案件的违法者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那么他会被关押在哪里 拘留所监狱公安局abc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c、②-c、③-bB.①-c、②-a、③-bC.①-b、②-c、③-aD.①-a、②-b、③-c→刑罚处罚A2.(2023黑龙江大庆)中学生小张回家时,发现邻居家门被撬开,两名小偷正在实施盗窃,小张不动声色地离开,拨打电话报警,公安机关及时赶到。这启示我们( )①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②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④未成年人体力不具忧势,心智尚未成熟,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与我们无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见义智为→说法正确→说法正确→说法正确→说法错误A3.七年级(3)班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搜集并分析下列案例。材料一 大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无心学习,迷上了网络游戏,随着消费不断增加,他开始捉襟见肘,后来,在游厅结识了一名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并与之结伴多次拦路抢劫,最终被警方抓获。在有关陈某的判决书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这个刑事判决书中对于陈某判决的法律依据和处罚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4分)刑事判决书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判决如下:判处被告人陈某行政拘留15天,罚金2万元……【答案】不合理。(1分)刑事违法行为的依据是刑法;行政拘留15天是行政处罚,不是刑罚。(3分)1.背诵课本P96-P98正文。2.实践活动:在网上查找一个感兴趣的案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课后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