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安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期初2023级阶段作业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语文知识及运用(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选中书写无误且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rǔ) 嘱咐(zhǔ) 辐射(fú) 人情事故(shì)B.锵然(qiāng) 冗杂(rǒng) 连翘(qiáo) 风雪载途(zài)C.幽悄(qiǎo) 糜子(mí) 晦暗(huì) 消声匿迹(nì)D.竹篙(hāo) 瞭原(liáo) 帷幕(wéi) 挑拨离间(jiàn)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日的公园,处处花香鸟语,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B.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气势磅礴,那场景让在场的游客叹为观止。C.这件拼接的衣服针脚细密,图案完美对接,简直天衣无缝,让人挑不出毛病。D.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终于大彻大悟,明白了平淡是福的道理。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当今信息大爆发的网络化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B.要实施真正培养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C.传统手工艺之所以逐渐式微,是因为社会审美变迁以及传承人才匮乏等原因造成的。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寓意,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农谚道:“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3个,代表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动物,标志着进入农事的时节。惊蛰日有吃梨的习俗,为啥要吃梨呢□惊蛰时节,吃梨具有多种益处。这是因为梨性寒味甘,有助于改善肺热引起的咳嗽痰涌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帮助身体适应气温回升的时节。”。 ? , B. 。” ? 、。” , , D. ”。 , 、现代文阅读(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修炼大智慧 不耍小聪明李永胜①智慧,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矛盾问题的能力。智慧与聪明,区别在于眼光不同、格局不同,特别是大智慧和小聪明,更有云泥之别。比如,敢于担当是大智慧,推诿扯皮是小聪明;埋头苦干是大智慧,偷奸耍滑是小聪明等等。所谓大智慧,就是遇事能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考虑,具有过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所谓小聪明,就是遇事往往从局部和眼前利益出发,看重个人利益,甚至玩弄损人利己的手段和伎俩。②大量事实表明,智慧是广博知识、丰富经验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的提炼和升华。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属于有知识、有教养、有水平的人,也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以生动具体的实践证明,智慧的练达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修炼大智慧,修的是眼界和心胸。③顺势而为是一种大智慧。“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有大智慧者,懂得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时代潮流,才能让生命焕发光彩,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无论是从海外归来报国的钱学森、郭永怀,还是为了强大国防而选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林俊德、黄旭华,他们的名字之所以闪耀光华,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与时代共奋进,也必然会让人生获得超越时代的价值。顺应时势而努力作为,拥有的是大写的人生;汲汲于个人功名,甚至不惜逆潮流而动,落下的只能是卑微与可怜。④务实肯干是一种大智慧。务实肯干方能立得长远,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那样,不抛弃,不放弃,真诚做人,踏实做事,终会让人生获得升华。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于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人生就进入了一种高远境界,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就一定会有大收获。相反,那些投机钻营、虚张声势者,最终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⑤懂得取舍是一种大智慧。人生有所失,必然有所得。所以要拿得起、放得下。放下不是放弃,放下烦恼、获得快乐,放下自卑、获得自信,这是一种人生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懂得取舍,学会放下,并不是碌碌无为、虚度年华,也不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而是要培养一种健康人格,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态。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原谅生活的不完美;凡事不苛求,不贪婪,不想什么都要得到。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学会放下和取舍,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坦然面对一切。只有懂得该放下时放下,才能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抓住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5、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智慧和小聪明有云泥之别。 B.修炼大智慧,修的是眼界和心胸。C.懂得取舍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D.修炼大智慧,不耍小聪明。6、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A.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B.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C.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眼界和心胸”在文中指的是“顺势而为”“务实肯干”“懂得取舍”的大智慧。B.第⑤段发出“有舍才有得”的号召,强调了“懂得取舍是一种大智慧”的分论点。C.第⑤段加点字“这”指“放下不是放弃,放下烦恼、获得快乐,放下自卑、获得自信”。D.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其中文章第③④⑤段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8、若要为"懂得取舍是一种智慧"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择中最合适的是 ( )A.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B. 王健林"先定一个小目标"财富理论C. 诸葛亮"草船借箭"智取敌军物资D. 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改变商业生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诗文积累(共6分)班级开展了诗文吟诵会,请你将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感悟诗文的魅力。(6分)诵经典诗文,绘人生底色。同学们吟诵"一日不见,(1) "(《诗经。子衿》),感受夸张修辞渲染出的无限情思;吟诵"(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吟诵"(3)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感受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吟诵"(4)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感受桃花源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吟诵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5)"(贺敬之《回延安》),感受革命事业在延安发展的旺盛之势。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小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10、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1、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4分)12、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3分)五、作文(共60分)13.阅读下面材料,选择其中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生活中让人温暖的时刻有很多:你拎着大包小包回家,走在你身前的人会为你打开小区大门;你在外赶路,突然下起了雨,身后有人为你撑起一把伞;你上了公交车,却发现口袋里没有零钱,有乘客主动替你解了围……这些让人温暖的小事,常在不经意发生,看上去微不足道,却令人难以忘怀。请以“难以忘怀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材料二:生活中,榜样给予我力量;阅读中,书籍给予我力量;成长中,亲情给予我力量;困境中,微笑给予我力量……请以“______给予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②将题目补充完整;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⑤不少于600字。B卷(共50分)诗歌鉴赏(共4分)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1、本诗前两句通过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是________季节。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名著阅读(4分)3、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同学们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来阅读《经典常谈》。小语和小文阅读后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原著内容完成以下对话。小语:《经典常谈》是① (填作者)先生为我们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翻开这本书,我从《② 》(填经典著作名称)得知了造字之经过。小文:我学习了《<诗经>二首》后再读这本书,对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③ 有了更深理解。小语:是啊,即将过端午节了,我想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不知道这本书里头有没有介绍。小文:有啊,你可以去阅读《辞赋第十一》,里边讲述了屈原二次放逐时作《④ 》的过程,里边介绍了他的人生经历和爱国情怀,算是他的自叙传。三、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4-8题良心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已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 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⑧“为什么 ”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而我,也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4、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 (2分)5、分析选文第⑦段和第⑨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2)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请结合选文分析这两段的作用。(4分)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⑩段划线的句子。(3分)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8、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少于50字)(3分)四、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 游大林寺序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至。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乃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可百许头( ) (2)俶尔远逝( )(3)山桃始华( ) (4)迨今垂二十年( )10、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三处)(3分)历 东 西 二 林 抵 化 城 憩 峰 顶 宿 大 林 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大林穷远,人迹罕至。12、甲文中,柳宗元游览完后对小石潭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乙文中,白居易游大林寺后流露出 _之情。(3分)五、语言运用(共10分)13、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学校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宣传推送】学校需要在活动前做一期宣传推送,下列宣传建议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A.介绍低碳生活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践行低碳生活的原则和做法。B.将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搭配介绍,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C.制定一些浪费资源的惩罚措施,警告那些没有节约习惯的同学。D.展示相关的客观而权威的数据和图表,能提升宣传材料的可信度。(2)【书写倡议】请你从下列关键词中任选两个,依照前文,完成本次活动倡议书的结束语。(4分)饮料瓶 塑料瓶 剩饭菜 水龙头我们期待,在校园里,垃圾桶里少一些空白的纸,日光灯不再一直亮, , 。(3)学校正准备就“倡导低碳生活”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宣传组”补写宣传标语。(4分)【标语一】建设绿色家园 ,【标语二】合理利用资源 ,广安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期初2023级阶段作业语文答案A卷(共100分)B 【解析】A.欺侮(wǔ) 人情世故 C.糜子(méi) 销声匿迹 D.竹篙(gāo) 燎原C 【解析】天衣无缝: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在此形容衣服,望文生义,使用有误。3、A 【解析】B.“被动接受知识”后加上“的学习方式”;C.句式杂糅,“之所以......是因为”和“是......原因造成的”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应改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4、B 【解析】一空,“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为完整引用,句末分别为句号和后引号;二空,“为啥要吃梨呢”为疑问句,用问号;三空,“清热化痰”与“生津止渴”为并列短语,中间用顿号;5、D【解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本文用“顺势而为是一种大智慧”“务实肯干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取舍是一种大智慧”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修炼大智慧,不耍小聪明”这一中心论点。6、C【解析】文章第1段看人“比如,敢于担当是大智慧,推诿扯皮是小聪明;埋头苦干是大智慧,偷奸耍滑是小聪明”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所谓大智慧,就是遇事能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考虑,具有过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所谓小聪明,就是遇事往往从局部和眼前利益出发,看重个人利益,甚至玩弄损人利己的手段和伎俩”运用的是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7、D【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项有误,“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说法有误。本文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第②自然段属于总的论述,第③④⑤自然段之间属于并列关系。8、A 【解析】第五段强调"放下不是放弃",陶渊明放弃仕途选择精神自由,既符合取舍智慧,又体现健康人格的塑造,与文本价值导向一致。9、(1)如三月兮(2)窈窕淑女(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黄发垂髫(5)革命万里起高潮10、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11、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12、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任意3点得3分)B卷(共50分)1、残花;暮春2、拟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解析】1、 “残花落尽见流莺”: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从“残花落尽见流莺”中的“残花”,可见描写的是暮春时节。2、“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把“春风”拟人化。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武元衡的家乡是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3、 朱自清 说文解字 赋、比、兴 离骚4、“良心”是厚道、朴实的父亲做事的宗旨,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无视养育多年的孩子对自已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自责留给了自己。作者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1分)同时,父亲的良心也唤醒了“我”的良心和良知,凸显了文章的主题。(1分)5、(1)“只好”是只能够、不得不的意思,写出了“我”当时的不情愿,表现我对父亲的不满。(重点是要注意分析词语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2)“久久地”是持续时间长的意思,写出父亲对“我”的疼爱、惦念和对自己不能给儿子美好人生的愧疚之情(重点是要注意分析词语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6、运用插叙,交代了“我”冷血和憎恨父亲的原因,与下文父亲手术前的话相照应,更突出父亲的崇高形象(或更突出了父爱的崇高)。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席话让“我”的灵魂受到强烈的震撼,使“我”震惊、自责、愧疚。8、示例:当年父亲让大哥辍学上班,体现出对我的偏爱;我却因为没找到工作,对父亲心生憎恨。父亲在生死之际,对我依然“不放心”;我却冷血到“要回家睡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父亲的博爱与善良,我的狭隘和冷漠,呼唤了良心的回归,突出了作品主题。9、(1)大约 (2)忽然 (3)开花 (4)将近10、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宿大林寺11、(1)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大林寺路远又荒凉,所以人们很少到这里。12、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对大林寺桃花的喜爱和赞美(2)对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忽视了美的惋惜(任意一点即可得分)13、(1)C(2) 同学们手中少一些饮料瓶 餐盘里不再有剩饭菜(3)增强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