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 年 级 生 物 学 质 量 调 研(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友情提示:Hi,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6小题。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小题,50分。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30 分。在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然界中有一种鞭毛纲原生动物——眼虫,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眼虫体内通常因含大量叶绿体而呈绿色,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春夏季节,眼虫常在有机质较多的污水内大量繁殖,使水质成绿色,可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下列关于眼虫的分析错误的是A.眼虫的鞭毛有利于它在水中运动B.眼虫的营养方式只能是自养C.眼虫体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水质被污染,有利于眼虫的繁殖2.我国是农业古国,诗经中提到“或耘或耕,黍稷嶷嶷”,为农作物除草、施肥; “去其螟滕,及其蝨贼”,为农作物去除害虫; “茶蓼朽止”,将杂草腐烂在田里作为肥料,相关解释错误的是A.秸秆还田是利用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B.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C.除虫、除草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3.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学好生物学尤为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A.观察到物像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然后转换高倍物镜B.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C.边滴加果蔬提取液边振荡,可准确记录果蔬提取液的用量D.制作酸奶时密封好广口瓶的瓶盖,可形成无氧环境4.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图中的①②⑥B.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结构②C.⑥的作用是保护、支持和控制物质进出D.细胞分裂后④中含有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5.“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弯翔”曲中的菱是一种草本水生被子植物,某校生物研学小组通过调查,绘制了图一莲花湖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关菱的食物网,图二是菱的几种主要组织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一中菱紫叶蝉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图一中共有七条食物链,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藻类植物和菱C.图一中鲫鱼体内运输血液的血管与图二中④都属于输导组织D.图二中①细胞分裂时,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6.如图是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细胞质先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B.过程④形成组织,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各不相同C.心脏属于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等器官构成,具有运输功能7.“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肘花满城。”柳树雌雄异株,花能分泌花蜜;果实成熟后会开裂;种子细小,基部有白色丝毛呈絮状。下列有关柳絮的说法正确的是A.柳絮是花,它依靠风传播,传播是为了传粉B.柳絮是种子,它依靠风传播,传播是为了扩大分布范围,利于繁衍C.柳絮是果实,它依靠昆虫传播,传播是为了扩大分布范围,利于繁衍D.柳絮是叶片,它依靠昆虫传播,传播是为了传粉8.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下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的【②】胚乳是大米中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B.图二中的【①】茎是由图一中的【④】胚芽发育而来C.图三中的【③】子房将发育成图一的整个结构D.图四中的【①】是幼苗生长所需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吸收区域9.下图为云初同学精心设计的四个经典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一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和空气B.图二可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图三可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图四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10.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 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D点比B点二氧化碳(CO )吸收量高是由于环境中光照强度的影响B.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光照强度为 8001ux 时玉米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高C.与D点相比,制约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施肥情况D.该实验得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施肥情况11.绿叶海蛞蝓一种十分独特的软体生物。它们通过吸食海藻,将海藻中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体中,然后身体可变成绿色进行光合作用。根据这种现象,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叶海蛞蝓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绿叶海蛞蝓身体变成绿色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体现C.绿叶海蛞蝓体表有外套膜D.绿叶海蛞蝓能长时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12.天高任鸟飞,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胸肌发达,能够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满足飞行时氧气的供应C.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减轻体重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供应13.实验室里有一个标签脱落的小瓶,已知瓶内装的是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某实验小组为确定瓶内激素种类,将20只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饲喂添加该激素的饲料,乙组饲喂不添加该激素的等量同种饲料,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B.如果甲组小白鼠出现低血糖的相关症状,推断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甲组小白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高于乙组,推断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甲组小鼠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推断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14.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表示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肾小球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肾小管中的尿液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曲线乙代表的物质是A.血浆蛋白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15.如图为做眼保健操时的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学生听见眼保健操音乐的感受器位于③B.在大脑皮层⑤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的过程是反射C.学生能准确按摩相应部位离不开⑥的调节D.结构⑦控制心跳和呼吸的频率16.1628年英国的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提出血液循环的概念,1661年意大利的马尔比基通过显微镜观察证明了哈维的推断。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4表示与心脏直接连通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房室瓣,可防止血液倒流B.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C.肺循环的路径是:右心室→2→毛细血管网甲→1→左心房D.当血液流经乙时,由鲜红色的静脉血变为暗红色的动脉血17.福建三明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新物种,以发现者的姓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 (如图)。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这应是一种A.爬行动物B.环节动物C.节肢动物D.两栖动物18.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 “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缩手反射模型”设计作品(如图)。并对该装置进行了简要说明: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相连,既牢固又灵活;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下列有关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B.轴承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关节C.控制系统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D.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A舒张19.由于酸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一些人会在家里自制“原始状态”的酸奶。因为没有添加剂,带有独特的发酵味,深得人们喜爱。下列常见的操作流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保存的销售酸奶可用作接种的菌种B.先对制作用具和原料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纯的菌种,并控制发酵条件C.选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进行发酵效果会更好,因为可以有效避免杂菌的污染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打开瓶盖,排出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食品安全是民生大计,细菌对食品的污染可能引发食源性中毒。草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而腐败变质。为开发天然防腐剂,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紫花苜蓿多糖(提取于豆科植物紫花苜蓿中的糖类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表示无菌落; “+”表示有菌落; “++”表示菌落数更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下列属于大肠杆菌细胞结构特点的是A.有成形细胞核,有叶绿体 B.无成形细胞核,有叶绿体C.有成形细胞核,无叶绿体 D.无成形细胞核,无叶绿体21.据实验结果分析,紫花苜蓿多糖作为草莓保鲜剂的最小浓度应为A. 1mg/mL B. 2mg/mL C. 3mg/mL D. 4mg/mL22.以下是四种微生物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营寄生生活,细胞结构极其简单B.②通过产生芽孢的方式进行繁殖C.③营腐生生活,可以用孢子繁殖D.②③④细胞内均有核膜,属于真核生物23.用高盐稀态发酵法酿造的酱油风味独特、具有复杂香气,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麦中的淀粉和豆粕中的蛋白质均可为米曲霉提供有机物B.参与酱油酿造过程的米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真核生物C.制醪阶段使用冷冻盐水,可降低杂菌污染概率D.成品酱油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助于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24.下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符合该图分类A.①大肠杆菌 ②红豆杉 ③葫芦藓 ④海带B.①家鸽 ②水杉 ③桃 ④水绵C.①酵母菌 ②油松 ③卷柏 ④石花菜D.①珊瑚虫 ②苏铁 ③墙藓 ④衣藻25.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也被称为“金鲫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现有金鱼形态多样、品种繁多,体现了基因多样性C.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定向变异,产生多种形态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26.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个不同的品种: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不同环境的适应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有关D.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27.如图所示为某人染色体组成图和染色体与DNA 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性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B.②是蛋白质,其中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C.此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D.此人正常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11 对+X28.对某家庭内成员进行调查发现。有耳垂和无耳垂是由单基因决定的,图中Ⅲ-1、Ⅲ-3两位成员都无耳垂,其他成员都有耳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Ⅲ-1与有耳垂女子结婚,所生女孩一定是有耳垂B.Ⅲ-2与无耳垂女子结婚,后代有耳垂的概率为 100%或50%C. II-1与Ⅱ-3,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III-1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I-2 注:方形表示男性,圆形表示女性29.某班针对班上出现的一例水痘病例,开展了制作“水痘宣传图"的实践活动。下图一是某同学制作的“水痘资料宣传图”,图二表示两次 (①和②)注射疫苗后,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一可知水痘患者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B.对水痘患者可采取的措施有图一中的③④⑤C.水痘和蛔虫病的病原体分别为疱疹病毒和蛔虫D.疫苗相当于抗原,由图二可知①和②注射的抗原相同30.下图是家庭常用药碘酊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下列用药方式不安全的是A.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B.既可以外用也可口服C.不用于口腔黏膜的消毒D.用棉签蘸取少量药物涂搽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31.(8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d表示丙中的四种生物,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1)如图1,该生态系统中沙丁鱼和企鹅的关系是 ,其中沙丁鱼和海豹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2)在海底生长的海草和图1中的浮游植物能通过图2中的【 】 这一生理过程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在图2的①-④过程中,碳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3)将污水、重金属等物质排入海洋,不仅影响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图2中a-d四种生物的重金属含量,推测生物a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 。(4)植物修复是一种新兴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科研人员以巨菌草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铜镉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选择长势相近、健壮无病虫害的巨菌草幼苗50株,实验设置A~E共5组,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镉复合溶液,浓度分别为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实验结果如右表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铜修复率(%) 镉修复率(%)A(0mg/ kg) -- --B(50mg/ kg) 5.61 14.31C(100mg/ kg) 18.28 16.85D(150mg/ kg) 33.46 37.40E(200mg/ kg) 23.38 25.40注:土壤的修复率是体现巨菌草吸收重金属的重要依据,土壤修复率=(土壤修复前重金属含量-土壤修复后重金属含量)/土壤修复前重金属含量。①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铜镉复合溶液,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目的是: 。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你发现 (2分)。32.(8分)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之美誉。近几年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很多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体验采摘,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有关草莓的项目式学习活动。项目一:观察并记录草莓的生长。(1)利用匍匐茎苗分株繁殖是草莓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这种方法属于 繁殖(填“有性”或者“无性”)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我们所吃的草莓“果实”,其实是花托膨大而形成的假果(图二),真正的果实是草莓表面如芝麻状的“籽”,称之为瘦果,这些芝麻状的“籽”是由 (图一)雌花的【 】 发育而来的。为提高坐果率,果农会在温室大桶内放养几箱蜜蜂,原因是 。项目二:草莓的生长发育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同学们发现不同氮肥施加量对大棚中草莓品质的影响不同,结果如上图三所示。(2)由图三结果可知,在实验条件下,氮肥施加量为 千克/公顷时,草莓的品质最好。此时,每千克草莓含维生素C高达9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由此可见吃草莓能有效预防 病的发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出一条增加草莓产量的合理化建议: 。项目三:探究草莓的储存条件。将刚采摘不久的草莓包裹保鲜膜置于冰箱内冷藏,过两天后发现草莓很新鲜且重量损失小。被遗漏在室外没有包裹保鲜膜的几颗草莓出现萎蔫,品质明显下降。为了分析其原因,同学们做了以下研究:将刚采摘的草莓分别放在 的环境中,测定了呼吸速率及失重率,结果如上图四、五所示。(3)草莓的重量损失程度是评价草莓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草莓采摘后的贮存过程中,草莓细胞依然保持活性,通过 (生理活动)不断分解有机物,使营养物质损失,品质下降。图四和图五的实验结果说明,草莓在 条件下贮存,更有利于保持其品质,判断依据是 。33.(9分)生活中,晚睡已成为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夜间使用电子设备、人工照明等行为会显著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导致睡眠质量变差、影响血糖代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请你结合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褪黑素是一种激素,可以调节人体昼夜节律,促进睡眠。当人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光暗信号会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如图1所示。同时,当人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手机,手机屏幕发出的的蓝光对褪黑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睡前2小时使用电子设备能使褪黑素降低55.7%。组别 甲组 乙组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各6只一阶段 12h 光照(白光) 12h光照(白光)二阶段 黑暗期增加蓝光照射总睡眠时长 (min /夜) 420±35 310±28REM睡眠占比 22%±3% 15%±2%褪黑素浓度(pg/ ml) 850±60 320±45夜间活动次数 180±20 260±30资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结合上述两组材料,开展了一项探究实验“蓝光是否对小鼠睡眠有影响”。实验过程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1)如图1所示,光信号依次穿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后,到达视觉感受器【 】 。这种引起褪黑素分泌的反射与年龄无关,由此推测该反射类型为 。(2)表格信息不完整,第二阶段甲组需要补充的内容为 ;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黑暗时期增加蓝光会影响睡眠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填2项即可):① , ② 。资料三:科研人员发现,光可以通过激活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经视神经传导至脑干,最终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活动,减少脂肪分解,降低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3)如图3所示,正常人饭后1小时,血糖浓度会上升,其原因是: 。1小时后血糖浓度又迅速下降,是因为图4所示结构 (填“甲”或“乙”)分泌的胰岛素 (一种蛋白质)增多,通过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4)棕色脂肪组织的细胞体积较小,却含有大量的线粒体通过此结构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以此来降低血糖浓度。因此,夜间过多光源暴露会导致血糖 (填“升高”或“降低”)。(5)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其对你健康生活的启示是 。34.(8分)我国卫生部门规定饮用水标准是:1mL 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37 ℃培养24h),1000mL水中大肠杆菌菌落数不能超过3个(37 ℃培养48h)。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常采用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进行检测,生长在此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且带有金属光泽。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家庭桶装有饮用水微生物含量检测活动,请回答问题:(1)生物兴趣小组深入研究了大肠杆菌的结构,因其只有一个DNA集中区,无成形细胞核,将其归为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其可通过 的方式大量繁殖。(2)检测饮用水中的细菌,需要配制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以为细菌生长主要提供 等营养物质。(3)某同学分别向3个培养基中各加入 1 mL,未经稀释的待测水样,涂布均匀后置于37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用滤膜法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目的流程示意图,请据此完成下面的题目。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①___________________ 将滤膜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5 min,共煮沸三次过滤细菌 装置安装好后,向漏斗内加入1000 mL待测水样,加盖抽滤。冲洗漏斗壁 再向漏斗内加等量②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或“待测水样”)继续抽滤接种 用无菌镊子取滤膜,将其紧贴在伊红一亚甲蓝琼脂平板上统计大肠杆菌菌落数 37 ℃培养48小时。选取颜色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进行计数,统计结果为2个。根据测定结果,你认为所测桶装饮用水的微生物含量 (填“能”或“不能”)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理由是 。35.(9分)某班同学在学习物种延续的相关知识后,开展了“饲养家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饲养家蚕观察其发育过程,尝试探究家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如下是他们的实践记录单,请帮助他们填写完整。(一)探究实验(1)探究影响蚕卵的孵化的外界条件:将在网上购买的同批350粒蚕卵平均分为7组,下表是在不同温度、光照、湿度条件下,各组蚕卵的孵化情况:组别 蚕卵数量 温度(℃) 光照(h) 湿度(%) 孵化天数(天) 孵化率1 50 18 10 75 24 90%2 50 22 10 75 12 96%3 50 26 10 75 9 100%4 50 26 10 90 11 100%5 50 26 10 60 12 98%6 50 26 20 75 9 98%7 50 26 。 75 10 100%分析上表,可以看出 因素对家蚕卵的孵化影响最大。(2)观察家蚕的发育过程:①幼虫依靠腹足上的趾钩附着在桑叶上,有利于取食和运动,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②本阶段,家蚕会经历4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 。(3)给家蚕幼虫食用不同颜色的蚕饲料,它们会结出不同颜色的茧,这个事例说明基因、环境、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4)成虫蚕蛾全身被白色鳞片和毛;口器退化,不能进食;胸部三对足,两对翅,但飞行能力退化。从形态结构分析,家蚕所属动物类群是 。(二)探究遗传规律同学们发现个别蚕的皮肤与其他蚕不同,像油纸一样透明,于是向科研人员请教。科研人员告诉同学们这些皮肤透明的蚕叫油蚕,皮肤正常的叫正常蚕,他们对家蚕的皮肤做过相应研究,结果如下: (分别用A和a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组合 亲代 子代组合一 正常蚕×油蚕 全部正常蚕组合二 正常蚕×油蚕 正常蚕、油蚕组合三 正常蚕×正常蚕 全部正常蚕组合四 正常蚕×正常蚕 正常蚕、油蚕(5)组合四亲代均为正常蚕,子代出现油蚕,这种现象被称为 ,通过该组合的结果可知皮肤透明是 性状,推测其子代正常蚕的基因组成为 。(6)组合一和组合二亲代表现型完全相同,子代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36.(8分)健康中国行动,我们共同参与。请结合以下图示和资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资料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截至2022年6月1日,全球30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已报告超过550例猴痘确诊病例。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率达85%。现在人们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识,采取全面措施及时发现并隔离确诊和疑似病例,以限制其进一步传播。资料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1)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在人胃黏膜表面,使人患病,而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参与 。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2)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猴痘病毒属于 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隔离确诊和疑似病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因接种天花疫苗获得的免疫类型为 。(3)青少年应远离传统烟草和电子烟。甲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据图可知,吸烟行为会显著降低人的 。(4)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量。当外界氧气进入血液后,依次经过心脏的 (填乙图中的序号),再通过体循环使全身组织器官获得充足的氧气,降低了心脏病、动脉硬化等高危疾病的发病风险。2025年市北区生物二模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B A C B C B B C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A B B D C D B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C B B C D C B B B二、非选择31. (1)捕食和竞争 鳃、肺 (2)①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3)齿鲸(4)①控制单一变量 ②巨菌草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超过150mg/kg巨菌草的修复能力降低。32.(1)无性 ③子房 蜜蜂帮助传粉(2)200 坏血 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夜晚温度等(3)呼吸作用 4℃下呼吸作用最弱,失重率最低,有利于保存33.(1)①视网膜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2)黑暗期不做处理 ①总睡眠时长减少 ②REM睡眠占比降低 夜间活动次数增加(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乙 (4)升高 (5)睡前不看手机、早睡早起等34. (1)原核 分裂生殖 (2)有机物(和水)(3)①高温灭菌 ②蒸馏水 ③深紫色且带有金属光泽能 1ml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或1000ml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35. (1) 温度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外骨骼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3)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节肢动物(昆虫)(5)变异 隐性 AA 或 Aa (6)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基因型不同(组合一和组合二中的正常蚕基因组成不同)(合理即可)36. (1)物质循环 无成形细胞核(2)动物 遗传物质 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3)肺功能 (4) ①→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