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4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4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第1自然段交代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为后面的互相帮助作铺垫;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发生在草地里、小河边、水里的三个场景,草地里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河边小公鸡想跟着小鸭子下水捉鱼,水里小鸭子救起落水的小公鸡。
学习者分析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感兴趣,有浓厚的表演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与表演,从读中品,从演中悟,以读代讲,以演促学,并鼓励学生勤动脑,启发学生思考,积极发挥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运用礼貌用语,体会汉语的不同情感表达。 语言运用:积累描述动作的词语,体会句子的生动性。 思维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前后文的关系。 审美创造:学会朋友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快乐合作。
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学习评价设计 1.在学习评价设计中,我们首先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对于小公鸡和小鸭子而言,学习目标包括:掌握基本的动物习性知识、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培养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增强保护环境和生物的意识。 2.通过课堂互动、作业完成以及测试成绩来评估小公鸡和小鸭子对于动物习性、生物多样性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它们是否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猜两则谜语,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猜一猜是什么。 谜语一: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崔人起。(打一动物) 谜语二:脚趾像扇子,嘴唇像钳子,赛跑别找它,游泳是尖子。 (猜一动物)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课文。师板书课题:(小公鸡和小鸭子) 3.用换词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和”在题目中的意思, 1.猜谜语:小公鸡 小鸭子 学生齐读课题 3.“和”表明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齐读课题. 活动意图说明:用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教师活动2: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认读生字新词。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用右手食指指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1)带拼音学习词语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一块儿、捉虫子、急得直哭、 河边、不行、淹死、相信、忽然、喊救命、身边”。 (2)去掉拼音学习词语。 (3)带拼音学生字。 过渡:同学们,来看看老师圈出的生字跟你圈的一样吗?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吧。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好的表扬,读得不准的及时正音。 ②重点指导前鼻音:信、跟、喊、身;翘舌音:捉、身、直。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过渡:现在老师把生字上面的拼音去掉你还认识它吗? 学生自读、领读、齐读。 (5)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提土旁和足字旁 引导思考:你们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偏旁吗? 预设:“块”字是土字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当“土”变成偏旁时,写法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预设:“土”字的最后一笔变成了提。 引导小结:所以这个偏旁叫“提土旁”。 “跟”是什么偏旁呢?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左边跟足字很像,所以它叫“足字旁”。 学生活动2 读课文 学习字词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读划生字,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识字愿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观察独体字变成偏旁时笔画的变化,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也有利于写好合体字。 环节三:教师活动3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要求自读课文 订正自然段 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按课件自我检查、修改。 3.指导朗读长句子。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把下面的句子读得更好听吗?老师现在送你们一根根小魔法棒,请你们用魔法棒隔在他们中间,除了遇到逗号停一停,看到这根小魔法棒时也要稍作停顿,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1)教师指导朗读长句。 (2)生自读、指名读,师适时纠正、指导。 4.读准“不”的变调。 过渡:请同学们自读第二、三段,圈出带有“不”的词语,并借助拼音读准“不”的发音。 5.练习朗读全文。 过渡: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读一读全文吧,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越来越好。 (1)自读课文,并在小组内分段练习朗读。 (2)分段指名学生朗读,然后学生之间互相点评读音是否标准,语句是否读通,最后由教师点评、示范朗读。 6.学生齐读课文。 引导小结: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帮小鸭子捉虫子,小鸭子帮小公鸡捉鱼吃,还把落水的小公鸡救上岸的故事。 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河、说、听、哥”。 (1)学生认读、指名领. (2)练习组词。 预设:河——小河 河水 江河 黄河 说——说话 小说 说明 听说 听——听话 听讲 听见 听说 哥——哥哥 大哥 哥们儿 2.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生字,都包含“口”字,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中“口”的位置和形状有什么不同。 预设1:“河”字中的“口”在横中线与竖中线交叉的位置,要写得小一些。 预设2:“说”字中的“口”要写在右上格的左下角,写得小一些。 预设3:“听” 字中的口字旁在横中线之上,瘦长一些。 预设4:“哥” 字中的两个“口”要写得扁一些。 引导小结:“河、说、听”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哥”是上下结构,上下分布要均匀。 3.分步学习四个生字。 ①学习“河”。 先引导学生观察“河”字笔顺,再齐读笔顺,注意三点水写成弧形,不在一条直线上,口字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的位置,写得小一些,然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并指导。 ②学习“说”。 先引导学生观察“说”字笔顺,再齐读笔顺,注意右边“兑”中的点要比言字旁的点稍低、稍小。然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写。 ③学习“听”。 先引导学生观察“听”字笔顺,再齐读笔顺,注意口字旁在横中线之上,瘦长一些,然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写。 ④学习“哥”。 先引导学生“哥”字笔顺,齐读笔顺,注意中间的长横从横中线起笔,略微向右上方倾斜,两个口要扁一些,竖和竖钩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写。学的活动3 按要求学习课文内容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利用“魔法棒”划分句子停顿,充满童趣,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教给了孩子读通句子的方法,提高了读书的能力;师生互评可以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归类学习生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掌握字的结构,在观察生字中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表扬,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习变得更有动力。
4 小公鸡和小鸭子 河 说 听 哥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自己先练一练,读好后可以读给小伙伴听,也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 2.书写两遍“河、说、听、哥”。
教学反思与改进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本设计以谜语的方式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