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卷1.(2025七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奥迪汽车B.眼球结构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2.(2025七下·杭州期中)西湖的莲藕是杭州市民餐桌上一道美味。莲藕以其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深受大家的喜爱。切开莲藕,“藕断丝连”,这丝主要是下列哪一类组织( )A. B.C. D.3.(2025七下·杭州期中)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B.电解水——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相同4.(2025七下·杭州期中)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锆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0,中子数为51,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元素符号为 Zr。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则“①”处应填( )A.40 B.51 C.91 D.锆5.(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图①-⑤表示的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①是整个人体发育的起点,则①为受精卵,其形成部位在子宫B.①→②过程中,②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只有①细胞核内的一半C.②→③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D.植物体没有④这一结构层次6.(2025七下·杭州期中)学校组织的劳动课上,在翻整土地、播种育苗的过程中,同学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不断地被验证。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及包含和并列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A 菜豆种子 胚乳 子叶B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孢子繁殖C 细菌 大肠杆菌 酵母菌D 雌蕊 花药 花丝A.A B.B C.C D.D7.(2025七下·杭州期中)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B.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C.因为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D.因为水电解只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一定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8.(2025七下·杭州期中)图中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香菇 B.酵母菌C.大肠杆菌 D.根菌霉9.(2025七下·杭州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10.(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图甲是健康的公鸡,图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俗名阉鸡),图丙是健康的母鸡。(提示: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和图丙中鸡的鸡冠形状、羽毛颜色不同,这些特征属于“第一性征”。B.图乙的公鸡既丧失了生殖能力,同时第二性征也消失了C.鸡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体外受精、卵生的有性生殖方式D.小科家里只圈养了几只图丙的母鸡,下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11.(2025七下·杭州期中)马铃薯一般用块茎来繁殖,选择适宜品种的马铃薯,将其催芽(如图甲),切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乙),拌种之后种植到土壤里面,很快就出苗生长,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 )A.营养繁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12.(2025七下·杭州期中)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背面的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 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 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e-3原子核中有2个质子,1个中子,核外有3个电子B.He-3 和 He-4的中子数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C.He-3和 He-4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原子质量相同D.He-3和 He-4属于同种元素,它们原子核外都只有2个电子13.(2025七下·杭州期中)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比较A和 B可知,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B.B'比A'数据要小,故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C.由AA'及BB'的差值可知,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D.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说明两种植物的发芽都受到大蒜芥的影响14.(2025七下·杭州期中)现有20克FeSO4和FeS的混合物,经测定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为( )A.32克 B.12克 C.16克 D.2.4克15.(2025七下·杭州期中)化学上用符号“z4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 和 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16.(2025七下·杭州期中)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爱,其生长发育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到②的虚线表示 过程。(2)③中绿色的西瓜皮是由②中的 发育而来。(3)④萌发成⑤的过程中,最先萌发的是 。(4)⑥在长到50-60厘米高时,农民往往要把顶端的几朵花蕾摘去,这样做的目的是 。17.(2025七下·杭州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4)化学符号 S2-中数字“2”的含义是 。18.(2025七下·杭州期中)现有两种果树:果大又甜的桃形李(如图甲)和生长快、易存活但果小味酸的山桃树。小科同学想用嫁接的方法(如图乙)改良家中果树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他选用的①应是 的枝条。嫁接成功的关键是让①和②的 紧贴。(2)采用嫁接的方法来培育果树的优点是 。19.(2025七下·杭州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填空。(1) 氖气: ; (2) 3个二氧化硫分子: ;(2)2个铁离子: ;(4)书写氧化钠的化学式,并标出钠元素的化合价: ;20.(2025七下·杭州期中)香菇,又名香蕈,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栽培香菇约有800年历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1)像香菇这类食用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属于植物,因为从细胞结构上来看,它与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2)后来又有人认为食用菌与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原因是香菇这类食用菌细胞结构中没有 ,只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将香菇的菌盖平放在白纸上,让菌褶向下,盖上倒扣的玻璃杯。隔两三天后揭开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纸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 ,香菇靠它实现快速繁殖。21.(2025七下·杭州期中)杨梅(如图甲)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如图乙);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 (填“风媒花”或“虫媒花”)。(2)小科同学吃完杨梅,拿着吐出杨梅核断定: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颗胚珠,他的理由是 。(3)有时在杨梅果实上会看见白色的小虫子,这是果蝇幼虫,其生长周期与蚕类似,右图能表示果蝇发育过程的是:D→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2.(2025七下·杭州期中)春天,布谷鸟歌唱的时候,农民开始耕耘播种,小科同学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准备播种菜豆。以下是他在播种时进行的探究活动和思考:(1)【观察种子的结构】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能看到的现象是 。(2)【思考】若航天员想将菜豆种子带到空间站萌发,则他们不需给种子提供的条件是____(填选项字母)。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肥沃的土壤 D.适宜的温度23.(2025七下·杭州期中)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3),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24.(2025七下·杭州期中)近几年流感肆虐横行,奥司他韦是治疗甲型流感的特效药之一,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C7H10O5),莽草酸具有抗炎、镇痛和抗病毒的作用。(1)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2)87克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与 克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25.(2025七下·杭州期中)由元素R和氢元素、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为H3RO4,则R的化合价为 ;如果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2025七下·杭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则图像中 (用字母表示)点处的数据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3)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 ”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中,与其他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填选项字母)。27.(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四个关于分子运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甲图所示实验中能说明气体扩散的实验现象是:抽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 。为验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小科同学改变两集气瓶的位置多次实验,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填选项字母)。(2)乙图所示实验能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实验过程中两烧杯中加入红墨水的实验要求是 。(3)丙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还能说明分子具有 的特征。(4)丁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实验成功,应尽量将两铅块的接触面磨平,其目的是 。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8.(2025七下·杭州期中)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孔,那么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是酵母菌做的好事!针对“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这一问题,科学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器材,并设计了相关的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烧杯、刀、刻度尺、温度计、面粉、干酵母、热奶器、消水、冰箱、自动酸奶机、标签纸。【实验方案】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随意切成4小块。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 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签。③为了容易方便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 (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 和热奶器(设置到65℃) 中。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小科同学认为本实验在设计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改正实验设计后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通过观察 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2)根据图1和图2现象的比较,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 ℃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3)细心的组员小科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无法确定发酵的最适温度。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29.(2025七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经历了10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发展史。(1)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迈耶尔和门捷列夫都提到了这部分,只是门捷列夫更为完善,F元素的化合价与表中 (写元素名称)相似。(2)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表中“G”可能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应的 (写元素符号),按照纽兰兹的理论,请找出与G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不需要借助任何技术C.如果当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发现了D.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气体元素,说明他的理论完全错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解答】A.是奥迪汽车品牌的标志,是符号;B.是眼球结构模型,是模型;C.地球仪是地球模型;D.这是动物细胞模型。故答案为:A。2.【答案】B【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 “藕断丝连”的“丝”主要包含导管和筛管,属于莲的输导组织,B正确。故答案为:B。3.【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微粒的基本特征: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微粒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升高,微粒间隔变大;温度降低,微粒间隔变小,而微粒大小不变,故A说法错误;B、水是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水中不存在氢分子与氧分子,故B说法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C说法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二者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4.【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锆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锆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0,则“①”处应填40。故答案为:A。5.【答案】C【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图中:①和②表示细胞,③表示组织,④表示器官,⑤表示系统。【解答】A、若①是整个人体发育的起点,则①为受精卵,其形成部位在输卵管,A错误。B、①→②过程,细胞数量增加,表示细胞分裂。分裂后,②新细胞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和①原细胞相同,B错误。C、由图可知,②→③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C正确。D、由图可知,④器官是由不同的③组织构成,植物体有④器官这一结构层次,D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观图可知,甲包含乙和丙,乙和丙属于并列关系。【解答】 A、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无胚乳,A不符合题意。B、生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孢子繁殖和营养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B符合题意。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C不符合题意。D、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单质是指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解答】A. 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是错误的,质子带正电,但是它不是离子,A错误;B. 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B错误;C. 因为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C错误;D. 因为水电解只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一定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C【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裸露的核质,属于原核生物,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解答】 A是蘑菇,B是酵母菌,D是霉菌,它们三者都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B【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解答】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层结构模型)。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②→①。故答案为:B。10.【答案】B【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解答】A.鸡冠形状、羽毛颜色等差异由性激素调控,属于 第二性征 (如公鸡鲜艳羽毛和母鸡朴素外观的对比),第一性征指直接与繁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睾丸/卵巢)本身,故A错误;B.摘除睾丸后,公鸡既失去产生精子的能力(丧失生殖功能),也因缺乏雄性激素导致第二性征(如鸡冠萎缩、羽毛褪色)逐渐消失,故B正确;C.鸡的生殖方式为 体内受精、卵生 (精子与卵子在母鸡体内结合,后产下受精卵),与体外受精(如鱼类)有本质区别,故C错误;D.未受精的卵(如仅养母鸡时产的蛋)无法孵化出小鸡,必须经过与公鸡交配完成受精,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解答】 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故题干中将其催芽,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种植到土壤中,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故答案为:A。12.【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原子核的组成和电子数,根据元素的定义,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和原子质量,根据同位素的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A.He-3原子核中有2个质子,由于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所以核外有2个电子,故A错误;B.He-3和He-4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是同种元素,故B错误;C.He-3和He-4属于同种元素,中子数不同,则它们的原子质量数不同,故C错误;D.He-3和He-4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都只有2个电子,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 、在没有大蒜芥影响时,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因此与大蒜芥作用的结果无关,A错误;B、根据图示曲线可知,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水杨梅的抑制作用大,B错误;C、根据图示曲线可知,第2~5周,图示虚线表示有大蒜芥条件下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C正确;D、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不仅受到大蒜芥的影响,还受水分、温度和空气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C。14.【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FeSO4和FeS的化学式,可得出Fe和S的质量关系,进而分析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氧元素的质量。【解答】根据FeSO4和FeS的化学式,可知两种物质中Fe和S的质量比均为56:32,由于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其中Fe的质量分数为56%,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56%=12%,20克FeSO4和FeS的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为20克×12%=2.4克。故答案为:D。15.【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就说明这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解答】 阳离子是由原子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的,阳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阴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已知 和 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故核外电子数相等,即a-n=c+m。故答案为:C。16.【答案】(1)传粉(2)子房壁(3)胚根(4)打破顶端优势,促进多开花结果【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解答】(1)西瓜是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图片中①到②的虚线表示两朵花之间的异花传粉。(2)西瓜皮属于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因此③中绿色的西瓜皮是由②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3)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因此④萌发成⑤的过程中,最先萌发的是胚根。(4)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去掉顶芽,可以打破顶端优势,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结果。所以⑥在长到50-60厘米高时,农民把顶端的几朵花蕾摘去的目的是打破顶端优势,促进多开花结果。17.【答案】(1)原子;分子(2)A(3)质子数(4)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氯化钠的组成和构成进行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根据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1)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因为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分子又可以构成物质;②表示的是分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故答案为:原子;分子;(2)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氯化钠不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而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而不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故答案为:A;(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因为元素的定义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答案为:质子数;(4)化学符号S2-中数字“2”的含义是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答案为: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18.【答案】(1)桃形李;形成层(2)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解答】(1) 嫁接时,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①应是桃形李枝条,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2) 嫁接的优点是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19.【答案】(1)Ne;3SO2(2)2Fe3+;【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式进行分析;(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氖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Ne;(2)3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3SO2;(3)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4)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表示为。20.【答案】(1)真菌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2)叶绿体(3)孢子【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解答】(1)香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则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因此,真菌与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真菌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2)香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其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组成,与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只能依靠吸收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生活。(3)真菌进行孢子生殖。将香菇的菌盖平放在白纸上,让菌褶向下,盖上倒扣的玻璃杯。隔两三天后揭开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纸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孢子,香菇靠它实现快速繁殖。21.【答案】(1)风媒花(2)一个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3)D→A→B→C【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风媒花一般都比较小,既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香味。虫媒花不仅靠颜色和气味吸引昆虫,子房的基部还生有蜜腺。【解答】(1)杨梅雄花花粉多而轻,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故杨梅花属于风媒花。(2)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故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一颗胚珠,理由是一个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3)果蝇的生长和发育需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D→A→B→C。22.【答案】(1)不出现蓝色(2)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解答】(1)菜豆种子胚的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菜豆种子1子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含量较低,滴加碘液,剥面不会出现蓝色。(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若航天员想将菜豆种子带到空间站萌发,则他们不需给种子提供的条件是肥沃的土壤,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3.【答案】环己烷;C6H1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该题属于新信息题,通过阅读信息把握信息、筛选信息、迁移信息,最终完成题目.【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右图(3)中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含有六个碳原子,应该命名为环己烷,一个碳原子结合两个氢原子,所以化学是为C6H12.24.【答案】(1)7:10:5(2)45【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一个莽草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一个莽草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原子构成的,故莽草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7:10:5;(2)设水的质量为x。87克×100%=x×100%解得x=45克。25.【答案】+5;31【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R的化合价为x,则(+1)×3+x(-2)×4=0,x=+5;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1×3+y+16×4=98,y=31。26.【答案】(1)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2)A(3)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分析;(2)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分析;(3)根据决定原子所属类别的因素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向着它质量大得多,且带有同种电荷的粒子运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27.【答案】(1)上方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B(2)蓝墨水的量、浓度要相同(3)不断运动(4)使两铅块接触更紧密,增大分子间的引力【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1)根据气体扩散的现象和实验目的进行分析。(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要求进行分析。(3)根据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进行分析。(4)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和实验操作目的进行分析。【解答】(1)甲图所示实验中能说明气体扩散的实验现象是:抽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上方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为验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改变两集气瓶的位置多次实验,不可行的实验方案是B。因为B方案中,NO2气体在上方,空气在下方,由于NO2本身密度大于空气,即使不发生扩散,在重力作用下也可能出现下方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的情况,无法确定是扩散导致的,会干扰实验结论。(2)乙图所示实验能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实验过程中两烧杯中加入蓝墨水的实验要求是:蓝墨水的量、浓度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这一个变量影响液体扩散的快慢,符合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要求。(3)丙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还能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特征。因为水和酒精混合时,分子相互运动,进入彼此的间隙,才导致总体积变小。(4)丁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实验成功,应尽量将两铅块的接触面磨平,其目的是使两铅块接触更紧密,增大分子间的引力。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8.【答案】(1)面团的体积(2)45(3)表层温度过高,将酵母菌杀死了(4)设置在25-65℃之间温度间距更小的组别来进行实验【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由图一和图二可知,面团前后的变化是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不同,所以本实验通过面团的体积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2)由图二可知,3号烧杯中发酵后面团所占的体积比其他组烧杯中面团所占体积都要大,所以酵母菌在45℃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3)“4号”烧杯设置的温度为65℃,面团表面的温度对于酵母菌来说过高,会将酵母菌杀死,从而使得面团表面形成一层浅黄的未发酵的硬面。(4)由题可知,发酵的最适温度存在于25-65℃范围内,所以我们可以缩小温度间距,设置在25-65℃之间温度间距更小的组别来进行实验。29.【答案】(1)Cl(2)Be;BeO(3)A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同一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与G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是镁元素,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规律来分析。【解答】(1)同一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F和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都7,均易得到1个电子,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表一中F元素的化合价与Cl元素相似;(2)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表中“G”可能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应的Be,氧化镁中Be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BeO;(3)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该选项正确;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需要借助技术手段,该选项不正确;C、如果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也会有其他科学家发现,该选项不正确;D、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表没有包含所有元素,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该选项正确;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元素,不能说明他的理论是错误,没有作用的,该选项不正确。1 / 1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卷1.(2025七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奥迪汽车B.眼球结构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答案】A【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解答】A.是奥迪汽车品牌的标志,是符号;B.是眼球结构模型,是模型;C.地球仪是地球模型;D.这是动物细胞模型。故答案为:A。2.(2025七下·杭州期中)西湖的莲藕是杭州市民餐桌上一道美味。莲藕以其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深受大家的喜爱。切开莲藕,“藕断丝连”,这丝主要是下列哪一类组织( )A. B.C. D.【答案】B【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 “藕断丝连”的“丝”主要包含导管和筛管,属于莲的输导组织,B正确。故答案为:B。3.(2025七下·杭州期中)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B.电解水——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相同【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微粒的基本特征: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微粒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升高,微粒间隔变大;温度降低,微粒间隔变小,而微粒大小不变,故A说法错误;B、水是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水中不存在氢分子与氧分子,故B说法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C说法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二者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4.(2025七下·杭州期中)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锆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0,中子数为51,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元素符号为 Zr。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则“①”处应填( )A.40 B.51 C.91 D.锆【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锆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锆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0,则“①”处应填40。故答案为:A。5.(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图①-⑤表示的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①是整个人体发育的起点,则①为受精卵,其形成部位在子宫B.①→②过程中,②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只有①细胞核内的一半C.②→③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D.植物体没有④这一结构层次【答案】C【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图中:①和②表示细胞,③表示组织,④表示器官,⑤表示系统。【解答】A、若①是整个人体发育的起点,则①为受精卵,其形成部位在输卵管,A错误。B、①→②过程,细胞数量增加,表示细胞分裂。分裂后,②新细胞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和①原细胞相同,B错误。C、由图可知,②→③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C正确。D、由图可知,④器官是由不同的③组织构成,植物体有④器官这一结构层次,D错误。故答案为:C。6.(2025七下·杭州期中)学校组织的劳动课上,在翻整土地、播种育苗的过程中,同学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不断地被验证。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及包含和并列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A 菜豆种子 胚乳 子叶B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孢子繁殖C 细菌 大肠杆菌 酵母菌D 雌蕊 花药 花丝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观图可知,甲包含乙和丙,乙和丙属于并列关系。【解答】 A、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无胚乳,A不符合题意。B、生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孢子繁殖和营养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B符合题意。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C不符合题意。D、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5七下·杭州期中)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B.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C.因为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D.因为水电解只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一定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单质是指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解答】A. 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是错误的,质子带正电,但是它不是离子,A错误;B. 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B错误;C. 因为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C错误;D. 因为水电解只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一定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正确;故答案为:D8.(2025七下·杭州期中)图中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香菇 B.酵母菌C.大肠杆菌 D.根菌霉【答案】C【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裸露的核质,属于原核生物,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解答】 A是蘑菇,B是酵母菌,D是霉菌,它们三者都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2025七下·杭州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答案】B【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解答】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层结构模型)。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②→①。故答案为:B。10.(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图甲是健康的公鸡,图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俗名阉鸡),图丙是健康的母鸡。(提示: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和图丙中鸡的鸡冠形状、羽毛颜色不同,这些特征属于“第一性征”。B.图乙的公鸡既丧失了生殖能力,同时第二性征也消失了C.鸡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体外受精、卵生的有性生殖方式D.小科家里只圈养了几只图丙的母鸡,下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答案】B【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解答】A.鸡冠形状、羽毛颜色等差异由性激素调控,属于 第二性征 (如公鸡鲜艳羽毛和母鸡朴素外观的对比),第一性征指直接与繁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睾丸/卵巢)本身,故A错误;B.摘除睾丸后,公鸡既失去产生精子的能力(丧失生殖功能),也因缺乏雄性激素导致第二性征(如鸡冠萎缩、羽毛褪色)逐渐消失,故B正确;C.鸡的生殖方式为 体内受精、卵生 (精子与卵子在母鸡体内结合,后产下受精卵),与体外受精(如鱼类)有本质区别,故C错误;D.未受精的卵(如仅养母鸡时产的蛋)无法孵化出小鸡,必须经过与公鸡交配完成受精,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2025七下·杭州期中)马铃薯一般用块茎来繁殖,选择适宜品种的马铃薯,将其催芽(如图甲),切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乙),拌种之后种植到土壤里面,很快就出苗生长,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 )A.营养繁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解答】 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故题干中将其催芽,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种植到土壤中,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故答案为:A。12.(2025七下·杭州期中)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背面的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 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 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e-3原子核中有2个质子,1个中子,核外有3个电子B.He-3 和 He-4的中子数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C.He-3和 He-4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原子质量相同D.He-3和 He-4属于同种元素,它们原子核外都只有2个电子【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原子核的组成和电子数,根据元素的定义,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和原子质量,根据同位素的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A.He-3原子核中有2个质子,由于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所以核外有2个电子,故A错误;B.He-3和He-4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是同种元素,故B错误;C.He-3和He-4属于同种元素,中子数不同,则它们的原子质量数不同,故C错误;D.He-3和He-4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都只有2个电子,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2025七下·杭州期中)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比较A和 B可知,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B.B'比A'数据要小,故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C.由AA'及BB'的差值可知,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D.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说明两种植物的发芽都受到大蒜芥的影响【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 、在没有大蒜芥影响时,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因此与大蒜芥作用的结果无关,A错误;B、根据图示曲线可知,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水杨梅的抑制作用大,B错误;C、根据图示曲线可知,第2~5周,图示虚线表示有大蒜芥条件下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C正确;D、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不仅受到大蒜芥的影响,还受水分、温度和空气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5七下·杭州期中)现有20克FeSO4和FeS的混合物,经测定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为( )A.32克 B.12克 C.16克 D.2.4克【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FeSO4和FeS的化学式,可得出Fe和S的质量关系,进而分析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氧元素的质量。【解答】根据FeSO4和FeS的化学式,可知两种物质中Fe和S的质量比均为56:32,由于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其中Fe的质量分数为56%,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56%=12%,20克FeSO4和FeS的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为20克×12%=2.4克。故答案为:D。15.(2025七下·杭州期中)化学上用符号“z4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 和 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就说明这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解答】 阳离子是由原子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的,阳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阴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已知 和 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故核外电子数相等,即a-n=c+m。故答案为:C。16.(2025七下·杭州期中)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爱,其生长发育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到②的虚线表示 过程。(2)③中绿色的西瓜皮是由②中的 发育而来。(3)④萌发成⑤的过程中,最先萌发的是 。(4)⑥在长到50-60厘米高时,农民往往要把顶端的几朵花蕾摘去,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传粉(2)子房壁(3)胚根(4)打破顶端优势,促进多开花结果【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解答】(1)西瓜是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图片中①到②的虚线表示两朵花之间的异花传粉。(2)西瓜皮属于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因此③中绿色的西瓜皮是由②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3)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因此④萌发成⑤的过程中,最先萌发的是胚根。(4)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去掉顶芽,可以打破顶端优势,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结果。所以⑥在长到50-60厘米高时,农民把顶端的几朵花蕾摘去的目的是打破顶端优势,促进多开花结果。17.(2025七下·杭州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4)化学符号 S2-中数字“2”的含义是 。【答案】(1)原子;分子(2)A(3)质子数(4)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氯化钠的组成和构成进行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根据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1)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因为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分子又可以构成物质;②表示的是分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故答案为:原子;分子;(2)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氯化钠不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而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而不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故答案为:A;(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因为元素的定义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答案为:质子数;(4)化学符号S2-中数字“2”的含义是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答案为: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18.(2025七下·杭州期中)现有两种果树:果大又甜的桃形李(如图甲)和生长快、易存活但果小味酸的山桃树。小科同学想用嫁接的方法(如图乙)改良家中果树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他选用的①应是 的枝条。嫁接成功的关键是让①和②的 紧贴。(2)采用嫁接的方法来培育果树的优点是 。【答案】(1)桃形李;形成层(2)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解答】(1) 嫁接时,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①应是桃形李枝条,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2) 嫁接的优点是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19.(2025七下·杭州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填空。(1) 氖气: ; (2) 3个二氧化硫分子: ;(2)2个铁离子: ;(4)书写氧化钠的化学式,并标出钠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Ne;3SO2(2)2Fe3+;【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式进行分析;(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氖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Ne;(2)3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3SO2;(3)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4)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表示为。20.(2025七下·杭州期中)香菇,又名香蕈,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栽培香菇约有800年历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1)像香菇这类食用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属于植物,因为从细胞结构上来看,它与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2)后来又有人认为食用菌与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原因是香菇这类食用菌细胞结构中没有 ,只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将香菇的菌盖平放在白纸上,让菌褶向下,盖上倒扣的玻璃杯。隔两三天后揭开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纸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 ,香菇靠它实现快速繁殖。【答案】(1)真菌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2)叶绿体(3)孢子【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解答】(1)香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则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因此,真菌与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真菌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2)香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其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组成,与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只能依靠吸收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生活。(3)真菌进行孢子生殖。将香菇的菌盖平放在白纸上,让菌褶向下,盖上倒扣的玻璃杯。隔两三天后揭开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纸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孢子,香菇靠它实现快速繁殖。21.(2025七下·杭州期中)杨梅(如图甲)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如图乙);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 (填“风媒花”或“虫媒花”)。(2)小科同学吃完杨梅,拿着吐出杨梅核断定: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颗胚珠,他的理由是 。(3)有时在杨梅果实上会看见白色的小虫子,这是果蝇幼虫,其生长周期与蚕类似,右图能表示果蝇发育过程的是:D→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答案】(1)风媒花(2)一个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3)D→A→B→C【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风媒花一般都比较小,既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香味。虫媒花不仅靠颜色和气味吸引昆虫,子房的基部还生有蜜腺。【解答】(1)杨梅雄花花粉多而轻,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故杨梅花属于风媒花。(2)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故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一颗胚珠,理由是一个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3)果蝇的生长和发育需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D→A→B→C。22.(2025七下·杭州期中)春天,布谷鸟歌唱的时候,农民开始耕耘播种,小科同学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准备播种菜豆。以下是他在播种时进行的探究活动和思考:(1)【观察种子的结构】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能看到的现象是 。(2)【思考】若航天员想将菜豆种子带到空间站萌发,则他们不需给种子提供的条件是____(填选项字母)。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肥沃的土壤 D.适宜的温度【答案】(1)不出现蓝色(2)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解答】(1)菜豆种子胚的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菜豆种子1子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含量较低,滴加碘液,剥面不会出现蓝色。(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若航天员想将菜豆种子带到空间站萌发,则他们不需给种子提供的条件是肥沃的土壤,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3.(2025七下·杭州期中)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3),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答案】环己烷;C6H1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该题属于新信息题,通过阅读信息把握信息、筛选信息、迁移信息,最终完成题目.【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右图(3)中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含有六个碳原子,应该命名为环己烷,一个碳原子结合两个氢原子,所以化学是为C6H12.24.(2025七下·杭州期中)近几年流感肆虐横行,奥司他韦是治疗甲型流感的特效药之一,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C7H10O5),莽草酸具有抗炎、镇痛和抗病毒的作用。(1)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2)87克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与 克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答案】(1)7:10:5(2)45【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1)根据一个莽草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一个莽草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原子构成的,故莽草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7:10:5;(2)设水的质量为x。87克×100%=x×100%解得x=45克。25.(2025七下·杭州期中)由元素R和氢元素、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为H3RO4,则R的化合价为 ;如果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5;31【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R的化合价为x,则(+1)×3+x(-2)×4=0,x=+5;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1×3+y+16×4=98,y=31。26.(2025七下·杭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则图像中 (用字母表示)点处的数据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3)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 ”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中,与其他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填选项字母)。【答案】(1)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2)A(3)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分析;(2)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分析;(3)根据决定原子所属类别的因素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向着它质量大得多,且带有同种电荷的粒子运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27.(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四个关于分子运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甲图所示实验中能说明气体扩散的实验现象是:抽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 。为验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小科同学改变两集气瓶的位置多次实验,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填选项字母)。(2)乙图所示实验能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实验过程中两烧杯中加入红墨水的实验要求是 。(3)丙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还能说明分子具有 的特征。(4)丁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实验成功,应尽量将两铅块的接触面磨平,其目的是 。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答案】(1)上方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B(2)蓝墨水的量、浓度要相同(3)不断运动(4)使两铅块接触更紧密,增大分子间的引力【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1)根据气体扩散的现象和实验目的进行分析。(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要求进行分析。(3)根据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进行分析。(4)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和实验操作目的进行分析。【解答】(1)甲图所示实验中能说明气体扩散的实验现象是:抽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上方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为验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改变两集气瓶的位置多次实验,不可行的实验方案是B。因为B方案中,NO2气体在上方,空气在下方,由于NO2本身密度大于空气,即使不发生扩散,在重力作用下也可能出现下方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的情况,无法确定是扩散导致的,会干扰实验结论。(2)乙图所示实验能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实验过程中两烧杯中加入蓝墨水的实验要求是:蓝墨水的量、浓度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这一个变量影响液体扩散的快慢,符合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要求。(3)丙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还能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特征。因为水和酒精混合时,分子相互运动,进入彼此的间隙,才导致总体积变小。(4)丁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实验成功,应尽量将两铅块的接触面磨平,其目的是使两铅块接触更紧密,增大分子间的引力。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8.(2025七下·杭州期中)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孔,那么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是酵母菌做的好事!针对“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这一问题,科学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器材,并设计了相关的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烧杯、刀、刻度尺、温度计、面粉、干酵母、热奶器、消水、冰箱、自动酸奶机、标签纸。【实验方案】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随意切成4小块。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 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签。③为了容易方便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 (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 和热奶器(设置到65℃) 中。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小科同学认为本实验在设计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改正实验设计后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通过观察 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2)根据图1和图2现象的比较,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 ℃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3)细心的组员小科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无法确定发酵的最适温度。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答案】(1)面团的体积(2)45(3)表层温度过高,将酵母菌杀死了(4)设置在25-65℃之间温度间距更小的组别来进行实验【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真菌的主要特点;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由图一和图二可知,面团前后的变化是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不同,所以本实验通过面团的体积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2)由图二可知,3号烧杯中发酵后面团所占的体积比其他组烧杯中面团所占体积都要大,所以酵母菌在45℃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3)“4号”烧杯设置的温度为65℃,面团表面的温度对于酵母菌来说过高,会将酵母菌杀死,从而使得面团表面形成一层浅黄的未发酵的硬面。(4)由题可知,发酵的最适温度存在于25-65℃范围内,所以我们可以缩小温度间距,设置在25-65℃之间温度间距更小的组别来进行实验。29.(2025七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经历了10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发展史。(1)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迈耶尔和门捷列夫都提到了这部分,只是门捷列夫更为完善,F元素的化合价与表中 (写元素名称)相似。(2)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表中“G”可能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应的 (写元素符号),按照纽兰兹的理论,请找出与G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不需要借助任何技术C.如果当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发现了D.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气体元素,说明他的理论完全错误【答案】(1)Cl(2)Be;BeO(3)AD【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同一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与G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是镁元素,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规律来分析。【解答】(1)同一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F和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都7,均易得到1个电子,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表一中F元素的化合价与Cl元素相似;(2)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表中“G”可能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应的Be,氧化镁中Be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BeO;(3)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该选项正确;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需要借助技术手段,该选项不正确;C、如果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也会有其他科学家发现,该选项不正确;D、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表没有包含所有元素,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该选项正确;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元素,不能说明他的理论是错误,没有作用的,该选项不正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科学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