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精准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5七下·浙江期中)商场有富硒大米、富硒西瓜,其中“硒”指的是(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解答】“富硒大米、富硒西瓜”中“硒”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答案为:A。2.(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蔬菜中,我们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根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解答】莲藕的食用部分是茎;白菜的食用部分是叶子;萝卜食用部分属于根;辣椒的食用部分是果实,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2025七下·浙江期中)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氢气:H B.氦气: He2 C.氧气:O3 D.金刚石:C【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氢气的化学式为,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化学式书写正确。故答案为:D。4.(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酿酒、做面包、制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D.细菌繁殖能力强,通过分裂方式繁殖【答案】A【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做面包用酵母菌等。【解答】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但是细菌少数是有害的,大多数的细菌对人有益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错误;B、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正确;C、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正确。D、细菌繁殖能力强,通过分裂方式繁殖,正确。故答案为:A。5.(2025七下·浙江期中)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下列关于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子宫中完成的B.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C.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D.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在子宫【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解答】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输卵管中完成的,错误。B、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错误。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错误。D、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正确。故答案为:D。6.(2025七下·浙江期中)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钒为金属元素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8C.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D.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A、钒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3,故正确;D、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 ,故D正确。故答案为:B。7.(2025七下·浙江期中)生物的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也可以描述家蚕的发育过程B.乙图:成蛙和蝌蚪的形态结构差异大C.丙图:胎儿通过①和②将代谢废物运输至母体D.丁图:菜豆种子萌发时⑤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答案】A【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丙中①脐带,②胎盘。图丁中③胚轴,④胚芽,⑤胚根,a茎,b根与茎连接的部位,c根。【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幼虫)→成虫,因此甲图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家蚕的发育与甲图不同,A错误。B、乙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②胎盘、①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C正确。D、种子萌发时,⑤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根,③胚轴伸长,发育成b根和茎的连结部分,最后是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D正确。故答案为:A。8.(2025七下·浙江期中)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6 D.+7【答案】C【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答案为:C。9.(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寄生生活 都对人类有害B.②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相同C.③具有细胞结构,分裂繁殖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答案】D【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菌、②酵母菌、③病毒、④草履虫、⑤植物细胞。【解答】 A、①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的营寄生生活,对人类有害;有的营腐生生活,对人体有益,错误。B、②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不相同,错误。C、③病毒无细胞结构,自我复制繁殖,错误。D、①细菌、②酵母菌、④草履虫整个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正确。故答案为:D。10.(2025七下·浙江期中)小科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2倍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中气体时会复燃D.该实验能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构成的【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则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一半,故选项说法错误。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水的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A中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中气体时不会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微观上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1.(2025七下·浙江期中)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A.20: “2”表示两个氧分子B.Mg2+: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H2SO4: “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D.2NO: “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答案】D【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解答】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中的“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SO4中的“2”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中的“2”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12.(2025七下·浙江期中)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和人体血液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材料。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B.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C.蜗牛、人体血液、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D.蜗牛、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血液【答案】B【知识点】观察细胞;结构与层次;细胞模型【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蜗牛属于动物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人体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故答案为:B。13.(2025七下·浙江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素养。某物质X在升温和通电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模型中,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模型中,能用来说明保持X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析。【解答】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X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是,故答案为:A。14.(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为大豆一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B.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C.种子萌发后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①胚芽D.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肥沃的土壤【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种子、⑦果皮。【解答】A、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和④子叶共同组成了胚,A不正确。B、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B正确。C、种子萌发时, 种子萌发后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②胚芽,而不是①,C不正确。D、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种子自身贮存的营养物质,D不正确。故答案为:B。15.(2025七下·浙江期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青春期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B.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1~2年左右D.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答案】D【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身体形态和生理结构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正确对待。【解答】A、到了青春期,脑的重量虽然增长有限,大脑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却发育得更加复杂和完善,兴奋的传递能力提高,分析、判断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反应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弱,正确。B、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青春期的男女性器官迅速发育,性功能逐渐成熟;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正确。C、青春期从10~12岁开始,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1~2年左右,正确。D、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属于正常现象,错误。故答案为:D。16.(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解答】A、甲和丙的质子数相同,对于原子而言,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甲、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该说法错误;B、甲、丙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它们不是同一种原子,故该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乙、丁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故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故该选项正确;D、甲、乙的质子数不相同,不互为同位素,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17.(2025七下·浙江期中)杭州卷胶耳首次在萧山区被发现,于3月发表在真菌学国际期刊。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其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下列关于卷胶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卷胶耳属于原核生物B.卷胶耳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C.卷胶耳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答案】A【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1)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2)卷胶耳是一种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真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解答】A.卷胶耳是一种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卷胶耳其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孢子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卷胶耳属于真菌,其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因此,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8.(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只有引力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解答】 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故A错误;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组成“纳米纸”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故B错误;C.细菌不是分子,细菌的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C正确;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故选C。19.(2025七下·浙江期中)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因此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其他的微粒也能构成物质;根据单质的定义解答;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根据化合物的定义来分析解答。【解答】 A、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故错误;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质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错误;故答案为:C。20.(2025七下·浙江期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早期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认为,甲烷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图1)。1874年,荷兰化学家范德霍夫提出了甲烷中碳的四个价键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碳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氢在四个顶点上(图2)。如果甲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替代,据此你认为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这样的二氯代甲烷的结构各有几种( )A.2, 2 B.2, 1 C.1, 2 D.1, 1【答案】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烷烃取代物判定方法分析。【解答】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二氯代甲烷中的两个氯原子可能分别处于对角线的两个顶点,互不相邻,还可能在同一条边的两个顶点,因此有两种结构;如果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中的每一个氢原子都与另外三个氢原子相邻,把其中两个氢原子替代成氯原子后,不管两个氯原子处在什么位置,它们都相邻,此时二氯代甲烷的结构有一种;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1.(2025七下·浙江期中)根据图回答:B过程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加;D过程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答案】分裂;分化【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图中ABC是细胞的分裂,D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裂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解答】图中的B代表细胞的分裂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D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22.(2025七下·浙江期中)桃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下图是桃花结构及果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传粉是花粉从结构 (填写图中序号)里散发出来落在 (填写图中序号)上的过程。(2)甲图中的胚珠是 (填写图中序号),完成受精作用后,它发育形成乙图中的 (填写图中序号)。(3)在桃树开花期间,若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导致传粉不足,造成减产。这种情况下,果农就可以采用 方式来弥补。(4)如果想让一棵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不同品种的桃子,则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选择“扦插”或“嫁接”)。【答案】(1)②;①(2)④;⑦(3)人工辅助授粉(4)嫁接【知识点】种子植物;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甲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胚珠、⑤子房壁。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⑥果皮、⑦种子。【解答】 (1)传粉是指雄蕊②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2)图甲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胚珠、⑤子房壁。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完成受精作用后,④胚珠发育成⑦种子。(3)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在桃树开花期间,若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导致传粉不足,造成减产。这种情况下,果农就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式来弥补。(4)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发育而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如果想让一棵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不同品种的桃子,则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嫁接。23.(2025七下·浙江期中)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2)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字母),A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两种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请写出仅由AE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填化学式)。【答案】(1)BD(2)D;三(3)最外层电子数(4)NaCl【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B的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C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B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2)D的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A粒子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和E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E的质子数为17,为Cl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1价;A的质子数为11,为Na元素,N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AE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24.(2025七下·浙江期中)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名初中生,母亲的作用居功至伟。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A.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填名称),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2)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填字母)。(3)图乙是人体部分器官随年龄变化的生长速率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填序号)(4)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如下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的有____(填字母)。A.长出胡须 B.长青春痘 C.肺通气量增大【答案】(1)卵巢(2)B(3)③(4)A【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图甲中: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图乙中:①是人体脑部的生长速率曲线,②表示全身发育程度的曲线,③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的曲线。【解答】 (1)A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2)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即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B输卵管。(3)人体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在青春期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迅速发育。图乙中:①是人体脑部的生长速率曲线,②表示全身发育程度的曲线,③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的曲线。(4)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低沉等;因此长青春痘、肺通气量增大都不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故答案为:A。25.(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如图),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均填字母)。【答案】A;D;BCE【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解答】 A.氧气与液氧是氧气的不同状态,是一种物质且只含有一种元素,是单质;B.氧气与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D.冰与水是同种物质,且由不同元素组成,因此属于化合物;E.过氧化氢与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那么属于单质的是A,属于化合物的是D,属于混合物的是BCE。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 分,共28 分)26.(2025七下·浙江期中)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组别 盐水浓度 … 第 5 天 第 7 天 第 9 天 第 11 天 第 13 天甲坛 4% … 3.2 3.8 3.5 3.4 3.2乙坛 6% … 5.5 4.0 1.8 1.31 1.2丙坛 8% … 2.0 1.8 1.4 1.1 1.0(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对照组实验,用 替代盐水。(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3)分析数据,从健康角度看,应 (提出一条建议)。(4)小科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答案】(1)蒸馏水(2)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4)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产生较多乳酸,酸性增强,抑制了杂菌的繁殖。【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解答】 (1)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要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故实验变量为食盐水浓度。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增设对照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2)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加水封坛的目的是: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结合本实验提出的建议是: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制作泡菜时应添加浓度较高(8%)的盐水。(4)在3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适宜温度下,乳酸菌通过分裂生殖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27.(2025七下·浙江期中)某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S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产生了气泡。等A.B玻璃管内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后关闭电源。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管中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 ;B管中的气体为 (填写化学式);A管中气体与B管中的气体质量比是 。(2)查阅资料得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则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 。(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的正确的顺序是 。(4)实验结束后,小科和同学一起得出结论,水由 组成,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答案】(1)木条复燃;;8:1(2)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等于1:2(3)②③①(4)氢和氧;水氢气+氧气。【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试管A产生的是氧气,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木条)【解答】(1)、闭合开关S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产生了气泡。等A.B玻璃管内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后关闭电源。正氧负氢,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管中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B管中的气体为;A管中气体与B管中的气体质量比是8:1;(2)、查阅资料得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则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等于1:2;(3)、 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的正确的顺序是②(水分子)③(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①(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28.(2025七下·浙江期中)大鲵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下表。组别 性别 数量/尾 均重/(千克/尾) 产卵 (精)率 出苗率工厂化养殖 雌 5 2.5 60% 27.37%雄 5 2.72 80%仿生态养殖 雌 5 2.66 100% 58.17%雄 5 2.76 80%原生态养殖 雌 5 2.58 75% 56.16%雄 5 2.68 50%(1)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 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大小(重量)相似、雌雄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2)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 (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3)分析可知,最好采用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答案】(1)养殖模式(2)显微镜(3)仿生态【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 (1)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养殖模式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大小(重量)相似、性别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2)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显微镜(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3)表格中仿生态养殖模式产卵(精)率和出苗率最高,因此“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仿生态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四、解答题(第29题8分,其余每空2分,共32分)29.(2025七下·浙江期中)小科的妈妈很喜欢在网上购买水果。以前买回来的水果也确实酸甜爽口,但最近几次的购买中总是出现部分水果腐烂现象,特别是快递时间偏长的。爱查阅到了以下资料:资料一: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枯草芽孢杆菌在温暖且富含有机物的有氧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一般每2小时就能够繁殖一代,是使得水果腐烂的最常见细菌。资料二:每年6、7月份,浙江省会进入梅雨季节,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资料三:一些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还富含有机酸、果糖等。如西瓜、苹果、桑葚、香蕉等。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助小科向妈妈解释出现坏果的原因。 。【答案】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从果园摘下的水果难免会带有少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温暖、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水分,部分水果富含有机物,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快递时间长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了长时间的繁殖,数量变得庞大,使得水果腐烂变质。【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细菌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解答】出现坏果的原因有: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从果园摘下的水果难免会带有少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温暖、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水分,部分水果富含有机物,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快递时间长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了长时间的繁殖,数量变得庞大,使得水果腐烂变质。30.(2025七下·浙江期中)相关数据显示,早产(指妊娠28周之前未足月生产)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大原因。 为了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科学家们做了如下模拟实验:选取八只早产的羔羊胎儿,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为期4周的培育,结果所有羊羔均发育良好且顺利“出生”。(1)该装置中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拟的是母羊的 。(2)依据图中信息, “外置设备”还需为羊羔的发育提供 。(3)胶管A.B的一端都连接着羊羔胎儿,其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图箭头所示。相比B.胶管,A胶管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 气体和其他废物。【答案】(1)子宫(2)氧气(3)二氧化碳【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解答】 (1)如图所示装置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拟子宫,其中充满了含有盐和其他物质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模拟的是胎儿生活环境中的的羊水。(2)羊胎通过胎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故“外置设备”还需为羊羔的发育提供氧气。(3)图中A模拟脐动脉,胎儿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脐动脉输送到胎盘,然后通过母体排出,B模拟脐静脉,从胎盘处获取母体提供的氧气、营养物质,通过脐静脉运给胚胎。因此相比B胶管(脐静脉),A胶管(脐动脉)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31.(2025七下·浙江期中)从微观视角看物质及其变化是科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从微观角度看,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据此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 。(2)在保鲜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如图所示,分别压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瓶外或空气中;温度(2)酒精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3)空气中物质分子之间间隔比水分子间隔大得多,因而空气容易被压缩【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蚊香液逐渐减少,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可以定时加热,可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的快慢的因素是温度。(2)在保鲜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是因为酒精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3)如图所示,分别压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难被压缩,这是因为空气中物质分子之间间隔比水分子间隔大得多,因而空气容易被压缩。32.(2025七下·浙江期中)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 辅料为淀粉、 蔗糖、糊精等。(1)布洛芬片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 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混合物(2)3;9:1(3)206;75.7%【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根据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13H18O2,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进行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1)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13H18O2,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属于混合物;(2)C13H18O2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9:1;(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 1浙江省精准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5七下·浙江期中)商场有富硒大米、富硒西瓜,其中“硒”指的是(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2.(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蔬菜中,我们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根的是( )A. B.C. D.3.(2025七下·浙江期中)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氢气:H B.氦气: He2 C.氧气:O3 D.金刚石:C4.(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酿酒、做面包、制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D.细菌繁殖能力强,通过分裂方式繁殖5.(2025七下·浙江期中)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下列关于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子宫中完成的B.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C.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D.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在子宫6.(2025七下·浙江期中)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钒为金属元素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8C.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D.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7.(2025七下·浙江期中)生物的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也可以描述家蚕的发育过程B.乙图:成蛙和蝌蚪的形态结构差异大C.丙图:胎儿通过①和②将代谢废物运输至母体D.丁图:菜豆种子萌发时⑤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8.(2025七下·浙江期中)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6 D.+79.(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寄生生活 都对人类有害B.②是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相同C.③具有细胞结构,分裂繁殖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10.(2025七下·浙江期中)小科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2倍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中气体时会复燃D.该实验能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构成的11.(2025七下·浙江期中)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A.20: “2”表示两个氧分子B.Mg2+: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H2SO4: “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D.2NO: “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12.(2025七下·浙江期中)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和人体血液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材料。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B.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C.蜗牛、人体血液、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D.蜗牛、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血液13.(2025七下·浙江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素养。某物质X在升温和通电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模型中,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模型中,能用来说明保持X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是( )A. B. C. D.14.(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为大豆一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B.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C.种子萌发后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①胚芽D.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肥沃的土壤15.(2025七下·浙江期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青春期大脑兴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B.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1~2年左右D.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16.(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17.(2025七下·浙江期中)杭州卷胶耳首次在萧山区被发现,于3月发表在真菌学国际期刊。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其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下列关于卷胶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卷胶耳属于原核生物B.卷胶耳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C.卷胶耳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18.(2025七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只有引力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19.(2025七下·浙江期中)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因此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20.(2025七下·浙江期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早期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认为,甲烷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图1)。1874年,荷兰化学家范德霍夫提出了甲烷中碳的四个价键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碳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氢在四个顶点上(图2)。如果甲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替代,据此你认为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这样的二氯代甲烷的结构各有几种( )A.2, 2 B.2, 1 C.1, 2 D.1, 1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1.(2025七下·浙江期中)根据图回答:B过程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加;D过程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22.(2025七下·浙江期中)桃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下图是桃花结构及果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传粉是花粉从结构 (填写图中序号)里散发出来落在 (填写图中序号)上的过程。(2)甲图中的胚珠是 (填写图中序号),完成受精作用后,它发育形成乙图中的 (填写图中序号)。(3)在桃树开花期间,若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导致传粉不足,造成减产。这种情况下,果农就可以采用 方式来弥补。(4)如果想让一棵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不同品种的桃子,则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选择“扦插”或“嫁接”)。23.(2025七下·浙江期中)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2)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字母),A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3)B和E两种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请写出仅由AE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填化学式)。24.(2025七下·浙江期中)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名初中生,母亲的作用居功至伟。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A.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填名称),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2)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填字母)。(3)图乙是人体部分器官随年龄变化的生长速率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填序号)(4)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如下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的有____(填字母)。A.长出胡须 B.长青春痘 C.肺通气量增大25.(2025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如图),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均填字母)。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 分,共28 分)26.(2025七下·浙江期中)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组别 盐水浓度 … 第 5 天 第 7 天 第 9 天 第 11 天 第 13 天甲坛 4% … 3.2 3.8 3.5 3.4 3.2乙坛 6% … 5.5 4.0 1.8 1.31 1.2丙坛 8% … 2.0 1.8 1.4 1.1 1.0(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对照组实验,用 替代盐水。(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3)分析数据,从健康角度看,应 (提出一条建议)。(4)小科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27.(2025七下·浙江期中)某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S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产生了气泡。等A.B玻璃管内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后关闭电源。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管中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 ;B管中的气体为 (填写化学式);A管中气体与B管中的气体质量比是 。(2)查阅资料得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则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 。(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的正确的顺序是 。(4)实验结束后,小科和同学一起得出结论,水由 组成,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28.(2025七下·浙江期中)大鲵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下表。组别 性别 数量/尾 均重/(千克/尾) 产卵 (精)率 出苗率工厂化养殖 雌 5 2.5 60% 27.37%雄 5 2.72 80%仿生态养殖 雌 5 2.66 100% 58.17%雄 5 2.76 80%原生态养殖 雌 5 2.58 75% 56.16%雄 5 2.68 50%(1)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 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大小(重量)相似、雌雄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2)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 (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3)分析可知,最好采用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四、解答题(第29题8分,其余每空2分,共32分)29.(2025七下·浙江期中)小科的妈妈很喜欢在网上购买水果。以前买回来的水果也确实酸甜爽口,但最近几次的购买中总是出现部分水果腐烂现象,特别是快递时间偏长的。爱查阅到了以下资料:资料一: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枯草芽孢杆菌在温暖且富含有机物的有氧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一般每2小时就能够繁殖一代,是使得水果腐烂的最常见细菌。资料二:每年6、7月份,浙江省会进入梅雨季节,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资料三:一些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还富含有机酸、果糖等。如西瓜、苹果、桑葚、香蕉等。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助小科向妈妈解释出现坏果的原因。 。30.(2025七下·浙江期中)相关数据显示,早产(指妊娠28周之前未足月生产)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大原因。 为了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科学家们做了如下模拟实验:选取八只早产的羔羊胎儿,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为期4周的培育,结果所有羊羔均发育良好且顺利“出生”。(1)该装置中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拟的是母羊的 。(2)依据图中信息, “外置设备”还需为羊羔的发育提供 。(3)胶管A.B的一端都连接着羊羔胎儿,其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图箭头所示。相比B.胶管,A胶管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 气体和其他废物。31.(2025七下·浙江期中)从微观视角看物质及其变化是科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从微观角度看,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据此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 。(2)在保鲜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如图所示,分别压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32.(2025七下·浙江期中)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 辅料为淀粉、 蔗糖、糊精等。(1)布洛芬片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 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解答】“富硒大米、富硒西瓜”中“硒”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答案为:A。2.【答案】C【知识点】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解答】莲藕的食用部分是茎;白菜的食用部分是叶子;萝卜食用部分属于根;辣椒的食用部分是果实,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氢气的化学式为,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化学式书写正确。故答案为:D。4.【答案】A【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做面包用酵母菌等。【解答】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但是细菌少数是有害的,大多数的细菌对人有益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错误;B、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正确;C、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正确。D、细菌繁殖能力强,通过分裂方式繁殖,正确。故答案为:A。5.【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解答】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输卵管中完成的,错误。B、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错误。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错误。D、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A、钒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3,故正确;D、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 ,故D正确。故答案为:B。7.【答案】A【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丙中①脐带,②胎盘。图丁中③胚轴,④胚芽,⑤胚根,a茎,b根与茎连接的部位,c根。【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幼虫)→成虫,因此甲图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家蚕的发育与甲图不同,A错误。B、乙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②胎盘、①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C正确。D、种子萌发时,⑤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根,③胚轴伸长,发育成b根和茎的连结部分,最后是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D正确。故答案为:A。8.【答案】C【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答案为:C。9.【答案】D【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菌、②酵母菌、③病毒、④草履虫、⑤植物细胞。【解答】 A、①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的营寄生生活,对人类有害;有的营腐生生活,对人体有益,错误。B、②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不相同,错误。C、③病毒无细胞结构,自我复制繁殖,错误。D、①细菌、②酵母菌、④草履虫整个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则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一半,故选项说法错误。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水的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A中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中气体时不会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微观上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D【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解答】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中的“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SO4中的“2”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中的“2”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12.【答案】B【知识点】观察细胞;结构与层次;细胞模型【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蜗牛属于动物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人体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故答案为:B。13.【答案】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析。【解答】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X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是,故答案为:A。14.【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种子、⑦果皮。【解答】A、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和④子叶共同组成了胚,A不正确。B、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了果实,B正确。C、种子萌发时, 种子萌发后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②胚芽,而不是①,C不正确。D、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种子自身贮存的营养物质,D不正确。故答案为:B。15.【答案】D【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身体形态和生理结构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正确对待。【解答】A、到了青春期,脑的重量虽然增长有限,大脑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却发育得更加复杂和完善,兴奋的传递能力提高,分析、判断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反应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弱,正确。B、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青春期的男女性器官迅速发育,性功能逐渐成熟;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正确。C、青春期从10~12岁开始,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1~2年左右,正确。D、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属于正常现象,错误。故答案为:D。16.【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解答】A、甲和丙的质子数相同,对于原子而言,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甲、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该说法错误;B、甲、丙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它们不是同一种原子,故该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乙、丁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故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故该选项正确;D、甲、乙的质子数不相同,不互为同位素,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17.【答案】A【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1)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2)卷胶耳是一种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真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解答】A.卷胶耳是一种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卷胶耳其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孢子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卷胶耳属于真菌,其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因此,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8.【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解答】 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故A错误;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组成“纳米纸”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故B错误;C.细菌不是分子,细菌的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C正确;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故选C。19.【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其他的微粒也能构成物质;根据单质的定义解答;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根据化合物的定义来分析解答。【解答】 A、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故错误;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质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错误;故答案为:C。20.【答案】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据烷烃取代物判定方法分析。【解答】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二氯代甲烷中的两个氯原子可能分别处于对角线的两个顶点,互不相邻,还可能在同一条边的两个顶点,因此有两种结构;如果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中的每一个氢原子都与另外三个氢原子相邻,把其中两个氢原子替代成氯原子后,不管两个氯原子处在什么位置,它们都相邻,此时二氯代甲烷的结构有一种;故答案为:B。21.【答案】分裂;分化【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图中ABC是细胞的分裂,D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裂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解答】图中的B代表细胞的分裂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D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22.【答案】(1)②;①(2)④;⑦(3)人工辅助授粉(4)嫁接【知识点】种子植物;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甲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胚珠、⑤子房壁。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⑥果皮、⑦种子。【解答】 (1)传粉是指雄蕊②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2)图甲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胚珠、⑤子房壁。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完成受精作用后,④胚珠发育成⑦种子。(3)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在桃树开花期间,若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导致传粉不足,造成减产。这种情况下,果农就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式来弥补。(4)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发育而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如果想让一棵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不同品种的桃子,则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嫁接。23.【答案】(1)BD(2)D;三(3)最外层电子数(4)NaCl【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B的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C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B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2)D的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A粒子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和E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E的质子数为17,为Cl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1价;A的质子数为11,为Na元素,N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AE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24.【答案】(1)卵巢(2)B(3)③(4)A【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图甲中: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图乙中:①是人体脑部的生长速率曲线,②表示全身发育程度的曲线,③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的曲线。【解答】 (1)A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2)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即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B输卵管。(3)人体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在青春期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迅速发育。图乙中:①是人体脑部的生长速率曲线,②表示全身发育程度的曲线,③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的曲线。(4)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低沉等;因此长青春痘、肺通气量增大都不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故答案为:A。25.【答案】A;D;BCE【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解答】 A.氧气与液氧是氧气的不同状态,是一种物质且只含有一种元素,是单质;B.氧气与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D.冰与水是同种物质,且由不同元素组成,因此属于化合物;E.过氧化氢与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那么属于单质的是A,属于化合物的是D,属于混合物的是BCE。26.【答案】(1)蒸馏水(2)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4)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产生较多乳酸,酸性增强,抑制了杂菌的繁殖。【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解答】 (1)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要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故实验变量为食盐水浓度。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增设对照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2)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加水封坛的目的是: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3)结合本实验提出的建议是:制作泡菜应在第13天后再食用,制作泡菜时应添加浓度较高(8%)的盐水。(4)在3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适宜温度下,乳酸菌通过分裂生殖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27.【答案】(1)木条复燃;;8:1(2)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等于1:2(3)②③①(4)氢和氧;水氢气+氧气。【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试管A产生的是氧气,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木条)【解答】(1)、闭合开关S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产生了气泡。等A.B玻璃管内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后关闭电源。正氧负氢,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管中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B管中的气体为;A管中气体与B管中的气体质量比是8:1;(2)、查阅资料得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则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等于1:2;(3)、 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的正确的顺序是②(水分子)③(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①(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28.【答案】(1)养殖模式(2)显微镜(3)仿生态【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解析】【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 (1)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养殖模式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大小(重量)相似、性别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2)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显微镜(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3)表格中仿生态养殖模式产卵(精)率和出苗率最高,因此“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仿生态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29.【答案】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从果园摘下的水果难免会带有少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温暖、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水分,部分水果富含有机物,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快递时间长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了长时间的繁殖,数量变得庞大,使得水果腐烂变质。【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细菌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解答】出现坏果的原因有: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从果园摘下的水果难免会带有少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温暖、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水分,部分水果富含有机物,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快递时间长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了长时间的繁殖,数量变得庞大,使得水果腐烂变质。30.【答案】(1)子宫(2)氧气(3)二氧化碳【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解答】 (1)如图所示装置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拟子宫,其中充满了含有盐和其他物质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模拟的是胎儿生活环境中的的羊水。(2)羊胎通过胎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故“外置设备”还需为羊羔的发育提供氧气。(3)图中A模拟脐动脉,胎儿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脐动脉输送到胎盘,然后通过母体排出,B模拟脐静脉,从胎盘处获取母体提供的氧气、营养物质,通过脐静脉运给胚胎。因此相比B胶管(脐静脉),A胶管(脐动脉)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31.【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瓶外或空气中;温度(2)酒精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3)空气中物质分子之间间隔比水分子间隔大得多,因而空气容易被压缩【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蚊香液逐渐减少,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可以定时加热,可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的快慢的因素是温度。(2)在保鲜袋中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是因为酒精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3)如图所示,分别压缩针筒中空气和水,装有空气的针筒容易被压缩,而装水的难被压缩,这是因为空气中物质分子之间间隔比水分子间隔大得多,因而空气容易被压缩。32.【答案】(1)混合物(2)3;9:1(3)206;75.7%【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根据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13H18O2,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进行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1)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13H18O2,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属于混合物;(2)C13H18O2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9:1;(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精准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精准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