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西安国际港务区铁一中陆港初级中学中考八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西安国际港务区铁一中陆港初级中学中考八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2025届】中考适应性训练(八)
化学
(满分:60分 时间:5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Cu-64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纯碱——碱 B. 氯酸钾——氧化物 C. 甲烷——有机物 D. 液氧——混合物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液体体积 B. 加热固体
C. 收集气体 D. 稀释浓硫酸
3.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生命的孕育和维系、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水的储量小,因此要保护水资源
B. 通过氢气的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均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天然水经沉降、过滤、吸附和消毒可以得到纯净水
D.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降低纸箱的着火点将火扑灭
4. 下列关于酸、碱、盐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
B. 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 食品行业中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5. 化学实验具有无穷的力量。通过实验可以探究新知,丰富知识,提高素养。认真分析以下实验,其中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A. 比较催化效果 B. 比较金属活动性
C. 探究分子运动 D.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6. 在《哪吒2》中,太乙真人用莲藕为哪吒重塑肉身,展现了莲藕在传统文化中的神奇寓意。莲藕富含淀粉,口感独特,受人喜爱。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合成了中间物质甲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B. 甲醇不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后原子与分子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D. 参加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1
7. 下列关于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 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③⑤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②
8.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气体是否为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B 鉴别黄铜与铜 将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D 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固体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9. 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在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由操作①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B. 由操作②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
C. 由操作③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和
D. 滤液b中的溶质有3种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0. 我国明代《天工开物》中制取井盐,描述了“凿井”、“制盐”的过程。
(1)中国卫生部向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来补碘。碘是人体必需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制盐”过程中“入于釜中煎炼顷刻成盐”描写的是氯化钠的结晶过程,其中的“釜”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井火”主要由天然气燃烧产生,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1.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宏—微—符”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从宏观知微观。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2)从微观知宏观。
①下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用A、B、C、D填空,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A. B. C. D.
②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镁原子可变为镁离子,请写出镁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12. 小陆同学绘制了含碳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你学过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________。
(2)反应③中体现出的用途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3. 如图是从含Fe、Cu、Ni等金属的金属板中回收金属的流程(硫酸镍中镍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查阅资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前,要把金属板粉碎后再进行反应,目的是________。
(3)滤液③中加铁粉后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出其中1个)。
(4)金属Cu、Fe、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14. 已知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20℃物质的溶解度相关,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c物质的溶解性为________(选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
(2)a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________相似(填序号)。
A. B. C.
(3)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
B. 使a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C. 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
D. 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60℃时a、b、c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
15. 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变红的是________(填“a”或“b”)。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探究实验结束后,用长滴管吸取实验C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B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长滴管中吸取的实验C中溶液为红色
B. 长滴管中吸取的实验C中溶液为无色
C. 滴加前,实验B中固体一定剩余
D. 滴加后,实验B中溶液pH变大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6.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溶液配制:
(1)用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密度约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密度约为)。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气体制取:
(2)用配制好的5%溶液和制取。
你将选择图1中的________(填“A”或“B”)装置作为该反应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性质实验:
(3)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
①分别把点燃的木炭放入装有空气和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对比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________;
②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引燃后,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面实验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步骤Ⅰ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镁带逐渐减少,碳酸钙逐渐消失,乙和丙中始终只有无色气泡,再无其他明显现象。则气体X是________,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步骤Ⅱ是在甲中的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丙的导管接口重新进行了连接,如图所示。实验中,当观察到乙中液面下降(乙中液体排入丙中)时,丙中同时产生白色沉淀,随后结束实验。
【提出问题】实验结束后,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___。
【实验验证】
A:小明同学认为选择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稀盐酸即可验证以上三种合理猜想。你认为不用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小明同学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实验后丙中的溶液,并分别做如下实验: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有气泡生成,则证明猜想________成立。
【拓展反思】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除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 为了测定某氯化钠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
(1)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初2025届】中考适应性训练(八)
化学
(满分:60分 时间:5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Cu-64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0题答案】
【答案】(1)微量 (2)蒸发皿
(3)
【11题答案】
【答案】(1)分子构成不同
(2) ①. A ②. Mg2+
【12题答案】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可作燃料(合理即可)
(3)
【13题答案】
【答案】(1)过滤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3)##
(4)Fe、Ni、Cu
【14题答案】
【答案】(1)可溶 (2)A
(3)不一定 (4)BD
【15题答案】
【答案】(1)a (2) (3)AD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6题答案】
【答案】(1)bde (2) ①. B ②.
(3) ①. 氧气的浓度 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H2 ②. 2NaOH+CO2=Na2CO3+H2O
(2) ①. NaOH、Ca(OH)2 ②. 无色酚酞溶液 ③. 二 ④. NaCl、CaCl2、MgCl2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题答案】
【答案】(1)19.6
(2)解:设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
解得:
则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27.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