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人教统编版期末达标测试卷A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分)我便在写作的间隙里来到后院。写得拗手时到后院,那哺食的温情和欢乐的声浪会使人的心续归于清澈和平静,然后重新回到摊着书稿的桌前;写得太顺时我也有意强迫自己停下笔来,到后院里瞅着飞来又飞去的两只忙碌的白鸽,聆听那纸箱里日渐一日愈加喧腾的争夺食物的欢闹,于是我的情感由亢奋渐渐归于冷静和清醒,自觉归整到最佳写作心态。(批注:欢闹的白鸽,_______。)1.文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间(jiàn) B.拗(niù) C.哺(bǔ) D.瞅(chǒu)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心续 B.清澈 C.摊着 D.聆听3.文中画框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忙碌 B.喧腾 C.亢奋 D.归整4.填入上面批注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加快了我的写作进度,使我进入最佳状态。B.影响了我的写作进度,我有意停下笔来。C.只让人感受到喧腾、忙碌。D.成了作者写作生活的良友,无形中影响着作者的心情。5.根据积累,填写句子。(8分)(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关雎》)(2)溯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蒹葭》)(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阐释了自己生在盛世,却闲居在家,渴望出仕报国的心境。(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5)读唐人诗歌,可见作者心胸气魄。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王勃旷达的胸怀,他心中的友情已突破时空的阻隔。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6.[社会和谐]某班小记者到荣获“广东好人”称号的曾阿姨所在的村子采集素材。曾阿姨的一个邻居评价她:“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另一位邻居评价她:“她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几十年来知书明理,和周围人相处融洽。”请你按照对仗原则,依据邻居的谈话,补出下面对联的上联。(2分)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知书明理善为先7.[家庭和睦]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云云,请用“爸爸妈妈,请你们听听我的看法”开头,从“以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3分)8.[校园和美]学校打算在立人楼前树立一块“和”字碑,以倡导校园和美风尚,现向学生征询字体意见。请从以下四种字体中选择一种加以推荐,注明字体,并从书法艺术特色角度陈述你的推荐理由。(8分)二、阅读与鉴赏(46分)(一)古诗鉴赏(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9.请解释“歧路”“儿女”两个词语。(2分)10.诗的颈联是千古名句,请结合诗句内容对此联进行赏析?(3分)(二)文言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乙]俄而希有鸟①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②。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③,而斥鹦之辈空见笑于藩篱④。(节选自李白《大鹏赋》)[注]①希有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鸟。②跨蹑地络,周旋天纲: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③寥廓:天空。④藩篱:这里指认识事物的局限。1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2分)(1)志怪者也______________(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________(3)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4)于是乎大鹏许之______________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我呼尔游,尔同我翔。13.[甲][乙]两文中的大鹏形象有何相似之处?(3分)14.[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三)现代文阅读I(11分)阅读课文《我的白鸽》选段,完成小题。①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我在往地上撒下一把玉米粒儿的时候,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我无意间往墙上的纸箱一瞅,两只幼鸽挤在四方洞口,以惊异稚气的眼睛瞅着正在地上啄食的父亲和母亲。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幼鸽终于长成了,所有可能发生意外或不测的担心顿然化解了。②那是一个下午,我准备到河边上去散步,临走之前给白鸽撒一把玉米粒儿,算是晚餐。我打开后门,眼前一亮,后院的土围墙的墙头上,落栖着四只白色的鸽子,竟然给我一种白花花一大堆的错觉。两只老白鸽看见我就飞过来了,落在我的肩头,跳到手臂上抢啄玉米。我把玉米撒到地上,抖掉老白鸽,好专注欣赏墙头上那两只幼鸽。③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是的,那种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类的陌生和新奇而表现出的胆怯和羞涩,使人顿时生出诸多的联想:刚刚绽开的荷花,含珠带露的梨花,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俏妹子……最美好最纯净最圣洁的比喻仍然不过是比喻,仍然不及幼鸽自身的本真之美。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是的,人可以直面威胁,可以蔑视阴谋,可以踩过肮脏的泥泞,可以对叽叽咕咕保持沉默,可以对丑恶闭上眼睛,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④小白鸽和老白鸽在那破烂失修的房脊上亭亭玉立。这幢由家族的创业者修盖的房屋,经历了多少代人的更替而终于墙颓瓦朽了,四只白色的鸽子给这幢风烛残年的老房子平添了生机和灵气,以至幻化出家族兴旺时期的遥远的生气。⑤夕阳绚烂的光线投射过来,老白鸽和幼白鸽的羽毛红光闪耀。⑥我扬起双手,拍出很响的掌声,激发它们飞翔。两只老白鸽先后起飞。小白鸽飞起来又落下去,似乎对自己能否翱翔蓝天缺乏自信,也许是第一次飞翔的胆怯。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无疑是在鼓励它们的儿女勇敢地起飞。果然,两只小白鸽起飞了,翅膀扇打出啪啪啪的声响,跟着它们的父母彻底离开了屋脊,转眼就看不见了。⑦我走出屋院站在街道上,树木笼罩的村巷依然遮挡视线,我就走向村庄背靠的原坡,树木和房舍都在我眼底了。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沐浴着晚霞的橘红。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翼下是蜿蜒着的河流,如烟如带的杨柳,正在吐穗扬花的麦田。四只白鸽突然折转方向,向北飞去,那儿是骊山的南麓,那座不算太高的山以风景和温泉名扬历史和当今,烽火戏诸侯和捉蒋兵谏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对面。两只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原坡是绿的,梯田和荒沟有麦子和青草覆盖,这是我的家园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令我陶醉的季节,而今又有我养的四只白鸽在山原河川上空飞翔,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15.选文写了“我”与白鸽的哪些相处经历?请简要概括。(2分)给白鸽们喂食→欣赏幼鸽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16.第①段是如何表现幼鸽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17.作者在第③段描写白鸽时用了一系列比喻和联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分)18.结尾反复描绘作者随白鸽飞翔看到的家园风景,有什么用意?(3分)(四)现代文阅读II(13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回答问题。材料一3月21日下午,我国青海北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出现了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的到来,使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遭到严重污染。沙尘暴是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它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是一种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我国今年的沙而沙尘暴天气较往年偏多,多种原因导致了沙尘暴这种极端天气的增多。研究表明,亚洲冬季风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个周期一般是20年~30年,2003年至今,亚洲冬季风进入一个强周期阶段,春季通过沙尘源地的地面风速增强,携带沙土的量大大增加。2023年3月以来,造成沙尘暴的沙源地蒙古国南部和我国西北地区沙源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降水偏少二成~五成,部分地区偏少五成以上,温高雨少导致冻土层沙土快速融化,干土层增厚,植被返青期推迟,表层土的抗风蚀能力差。以上情况不利于抑制沙尘源地起沙。3月以来,位于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势力较常年同期偏强,造成北方多大风天气;低层风场为气旋性环流,有利于蒙古气旋活动,将沙尘卷扬至空中并随着冷空气自蒙古国向我国传输,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分地区。(有删改)材料二从总体上看,我国沙尘暴灾害呈波浪式递减的趋势,目前我国沙尘天气发生的频次和强度都处于近50年来的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多年来,我国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2%。目前,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损害。与我国情形不同的是,此次沙尘暴的沙源地蒙古国曾有80%的国土被草原覆盖,但目前超过70%的草原都因开矿和过度放牧而遭到破坏。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显示,从1990年到2020年,蒙古国的牲畜数量增长了三倍,远远超出草地的承受能力。草地退化又促成了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日益严重。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形成了沙尘暴。下面是植被覆盖率、输沙率和风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治理沙尘暴需要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大湿地、草地等基地建设,更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保护地球生态。(有删改)材料三沙尘暴是由尘沙和风力共同作用形成的自然现象。沙尘暴中的尘沙和颗粒物会对人的视力和呼吸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眼疾,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受损。由于沙尘暴能降低能见度,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沙尘暴还会对农作物、水资源等产生不良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还会导致建筑物、桥梁等设施受损。发生沙尘暴时,不宜在室外进行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应立即停止一切露天活动,进入室内。尽量避免出门,外出时要注意携带口罩、纱巾、湿毛巾、风镜等防尘用品,回家后立即用清水漱口,并仔细清洗鼻腔,清洁呼吸系统。如果眼内进了沙子,不能用手揉搓,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几滴眼药水。行人不要在广告牌、树下行走或逗留。如果开车,要打开大灯,尽量降低车速,最好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沙尘暴的危害巨大,且短期内无法根除。政府要加强治沙防沙的力度,每个人也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沙尘暴天气才会越来越少。浮尘、扬沙、沙尘暴有何不同?名称 强度 描述 水平能见度(千米)浮尘 较弱 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 在空中 小于10扬沙 一般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 空气相当浑浊 1~10沙尘暴 较强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 空气相当混油 小于1强沙尘暴 强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空 气模糊不清,浑浊不堪 小于0.5特强 沙尘暴 非常强 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 空气特别浑浊 小于0.05(有删改)19.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2023年我国沙尘天气偏多的原因。(3分)20.根据材料二的示意图,得出你的结论。(2分)21.材料二中的画线句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2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减少沙尘暴可采取哪些措施。(2分)23.如果你在放学的路上遇到了沙尘暴,你应该怎么做?(3分)(五)名著阅读(6分)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问题。“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24.本段话选自《______》;从本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对“孩子”演奏水平的_____,还可以看出“我”对“孩子”提出了_______。(3分)25.从本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示:______。(3分)三、作文(50分,含书面3分)26.作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请以“______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拗手:ào shǒu,不顺手;故选B。2.答案:A解析:心续——心绪:心思,心情;故选A。3.答案:D解析:A.忙碌:事情太多不得休息。此处指白鸽忙着飞来飞去,符合语境;B.喧腾:喧闹沸腾。此处指白鸽间热闹的场景,符合语境;C.亢奋:极度兴奋。此处指我的情感很兴奋,符合语境;D.归整:收拾整齐。此处指把心情调整到最佳写作心态,不符合语境;故选D。4.答案:D解析:由“那哺食的温情和欢乐的声浪会使人的心绪归于清澈和平静”“聆听那纸箱里日甚一日愈加喧腾的争夺食物的欢闹,于是我的情感由亢奋渐渐归于冷静和清醒,自觉规整到最佳写作心态”可知,作者在写作的间隙会到后院看白鸽,写得不顺手时看白鸽让他内心归于清澈和平静,写得太顺时看白鸽会让他的情感由亢奋渐渐归于冷静和清醒;所以此处主要讲白鸽会影响到作者的心情,是他写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故选D。5.答案:(1)琴瑟友之(2)宛在水中央(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答案:孝亲敬长和为贵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按照对仗原则,依据邻居的谈话,补出“知书明理善为先”的上联即可。“知书明理善为先”中“知书明理”是并列结构短语,再结合邻居的评价“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上联前半部分可拟写为“孝亲敬长”“孝亲敬老”等;“知书明理善为先”中“善为先”是主谓短语,再结合邻居的评价“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上联后半部分可拟写为“和为贵”“和为上”等。7.答案:爸爸妈妈,请你们听听我的看法。今天去看望奶奶还是看望姥姥其实都没问题,只是你俩的说话方式不对,家庭要以和为贵,都和和气气的才开心,我们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好不好呀?8.答案:[示例一]字体一:隶书,隶书庄重优美,最能体现“和”字平和静美的精神内涵。[示例二]字体二:楷书,楷书端方挺拔,更能体现“和”字平正协调的精神内涵。[示例三]字体三:草书,草书轻灵飞扬,更能体现“和”字自在圆融的精神内涵。[示例四]字体四:行书,行书灵活潇洒,更能体现“和”字和谐自由的精神内涵。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鉴赏书法字体的能力。作答本题,要先观察四幅图片,确定其分别是什么字体。然后根据其特点围绕对“和”字内涵的理解写出理由即可。9.答案:岔路;年轻男女解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儿女:年轻男女。10.答案: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爱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只要存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同近邻一样。这一联诗一改以往送别诗的悲伤传统,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洒脱豪放的精神;同时写出了一种哲理,真正的友情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内容对友人进行鼓励、安慰;手法上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友谊的力量。11.答案:(1)记载;(2)迁移;(3)离开;(4)答应,允许12.答案:(1)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2)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13.答案:[甲][乙]两文中的大鹏都是硕大无比的,都有远大的理想,都善于搏击长空。14.答案:[乙]文运用衬托的手法,用希有鸟正面衬托大鹏,用斥鹦之辈反衬大鹏,突出了大鹏壮志凌云、搏击长空的形象。解析:[参考译文][乙]不久,希有鸟看见了大鹏,对大鹏说:“大鹏你真伟大啊,这真是让我高兴的事。我右边的翅膀能覆盖西方极远之处,我左边的翅膀能遮挡东方极远之处,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把恍惚作为巢穴,把虚无当成场地。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于是大鹏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这两只鸟都已经飞上了天空,而那些斥鹦一类的小鸟(因囿于自己的见识)徒自对它们发出嘲笑。15.答案:激发白鸽飞翔;随白鸽飞翔看山川解析:第①空:已知题干信息“欣赏幼鸽的美丽”可定位到第③段“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最美好最纯净最圣洁的比喻仍然不过是比喻,仍然不及幼鸽自身的本真之美。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再根据第⑥段“我扬起双手,拍出很响的掌声,激发它们飞翔。两只老白鸽先后起飞。小白鸽飞起来又落下去,似乎对自己能否翱翔蓝天缺乏自信,也许是第一次飞翔的胆怯”可概括为:激发白鸽飞翔;第②空:根据第⑦段“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翼下是蜿蜒着的河流,如烟如带的杨柳,正在吐穗扬花的麦田。四只白鸽突然折转方向,向北飞去,那儿是骊山的南麓,那座不算太高的山以风景和温泉名扬历史和当今,烽火戏诸侯和捉蒋兵谏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对面。两代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可概括为:随白鸽飞翔看山川。16.答案:①拟人。将白鸽人格化,“惊异稚气”本是属于人的心理,表现了幼鸽的纯净与幼小。②联想。由雪白的羽毛联想到牛乳,表现了幼鸽的纯净。③侧面描写。用“我”的担心来衬托幼鸽的幼小与惹人怜爱。解析:根据第①段“我无意间往墙上的纸箱一瞅,两只幼鸽挤在四方洞口,以惊异稚气的眼睛瞅着正在地上啄食的父亲和母亲”可知,“惊异稚气”是形容人的心理状态,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幼鸽的眼神。这种将人的心理特征赋予动物的手法称为拟人。通过拟人手法,作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幼鸽的纯净(对世界的陌生感到惊异)与幼小(眼神中透露出稚气),更能体现幼鸽的可爱与纯真。根据第①段“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可知,这句话通过联想手法,将幼鸽雪白的羽毛与刚刚挤出的牛乳相联系。牛乳通常被认为是纯净、洁白、营养的象征,因此这种联想进一步强调了幼鸽的纯净与美好。根据第①段“幼鸽终于长成了,所有可能发生意外或不测的担心顿然化解了”可知,这句话中的“担心”是作者内心的情感,而这种担心的化解正是因为幼鸽的平安成长。通过描述作者内心的变化,作者间接地表现了幼鸽的幼小与惹人怜爱。17.答案:突出白鸽的圣洁、纯净、美丽,显示幼鸽的美丽对“我”造成的强烈冲击。解析:根据第③段“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使人顿时生出诸多的联想:刚刚绽开的荷花,含珠带露的梨花,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俏妹子……”可知,作者将幼鸽联想比作“天宫降临的仙女”“刚刚绽开的荷花”、“含珠带露的梨花”以及“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俏妹子”,这些联想、比喻都蕴含了圣洁、纯净和美丽的意象。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著称,梨花则以其洁白无瑕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深山中的俏妹子则象征着未经世俗污染的纯真与美好。通过这些比喻和联想,作者成功地突出了幼鸽的圣洁、纯净和美丽。同时,作者用“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等语句,直接表达了自己面对幼鸽美丽时的强烈感受突出幼鸽的美丽对“我”造成的强烈冲击。18.答案:①通过白鸽给作者带来的新感受,显示作者与白鸽的情感进一步增强。②表明白鸽成了家园的代表,寄托着作者对家园深沉的爱恋。解析:根据第⑦段“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沐浴着晚霞的橘红。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翼下是蜿蜒着的河流……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可知,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不仅描述了白鸽的飞翔,还详细描绘了它们飞行时所经过的风景。这种细腻的描绘反映出作者与白鸽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白鸽的飞翔,作者仿佛也融入了这片美丽的风景之中,与白鸽共同感受着飞翔的自由和快乐。这种新感受的产生,正是作者与白鸽情感进一步增强的体现。根据第⑦段“原坡是绿的,梯田和荒沟有麦子和青草覆盖,这是我的家园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令我陶醉的季节,而今又有我养的四只白鸽在山原河川上空飞翔,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可知,作者将白鸽与家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白鸽飞翔时所经过的风景,正是作者所熟悉的家园景象,白鸽成为了家园的象征和代表,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家园的美丽和宁静,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深爱恋。19.答案:①亚洲冬季风进入强周期阶段,地面风速增强,携带的沙土量大大增加。②与中国国土接壤的沙源地蒙古国的草原因开矿和过度放牧而遭到破坏,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日益严重。③蒙古国南部和我国西北地区沙源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导致冻土层沙土快速融化,表层土的抗风蚀能力差。④3月以来,位于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势力较常年同期偏强,造成北方多大风天气,有利于蒙古气旋活动,将沙尘自蒙古国向我国传输,导致今年我国沙尘天气偏多。20.答案:风速与输沙率成正比,在风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越低。21.答案: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目前我国沙尘天气发生的频次和强度都处于近50年来的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解析:22.答案:①植树造林;②防止过度开采和过度放牧,保护植被;③加大湿地、草地等基地建设;④开展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地球生态;⑤政府要加强治沙防沙的力度;⑥每个人也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23.答案:①用物品遮挡口鼻眼。②找附近的房屋躲避。③不在广告牌、树下行走或逗留。④回家后用清水漱口,并仔细清洗鼻腔。⑤如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揉搓,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几滴眼药水。24.答案:傅雷家书;赞赏(肯定);希望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根据“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的内容可知,本段话选择《傅雷家书》中一九五四年除夕,傅雷对儿子傅聪演奏的作品精细客观的分析以及对他的夸赞、鼓励与希望。所以第①空应填“傅雷家书”;根据材料“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一句可知,本段话有“我”对“孩子”的夸奖,所以②空应填“赞赏”;根据“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一句可知,本段话还有“我”对“孩子”提出的希望,所以第③空应填“希望”。25.答案:父母要肯定孩子的收获。(或:子女要吸取父母经验,发展自己的新道路;或:老师要肯定学生的进步;或:学生要借鉴老师的方法,发展自己的新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个性化解读。启示方面可以结合选文对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行分析。例如:父母应该多发现孩子们的进步,及时给孩子们肯定和鼓励。26.答案:例文:童年的记忆留在心里小时候,爸妈把我寄养在外公家。那是一个淳朴的小乡村,山清水秀,到处都长着竹子,风一吹起来便会沙沙地响。村头有一个大祠堂,每到重大的节日,祠堂前就会做三天的戏,全村的人都会聚在古老的祠堂里看戏。祠堂门口的老树下摆着各式各样的小摊子,卖葵花籽的、卖胡萝卜的……沙沙的炒货声和迷人的香味勾得我们涎水直流。小孩子们都忍不住拉着大人到小摊边上,喊着要买,大人们是不会忍心拒绝的,总是欣然地买上个几角钱。我外公也不例外。捧着零食的我们美滋滋地跑回自家的木凳上,一边和邻座的孩子打闹,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看戏。戏子们穿着漂亮的古装戏服,演绎着才子佳人的爱情,台下的人也跟着长吁短叹,整个村庄仿佛融化在这热闹而充满温情的节日气氛里。外公外婆也会跟着戏子们吟唱,我则在一旁打拍子。戏子们在台上走步,这陈旧的台子便会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每次深夜戏结束的时候,我都是趴在外公的背上昏昏欲睡,模糊中记得,很多人一起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有清香的泥土气息和手电晃动的光亮。有人来撩开盖在我头上的围巾,然后问外公:“是阿容的儿子吗?”阿容是我妈妈的名字。我和外公经常上山去挖兰花。兰花长在寂静的地方。早晨,雾正浓,我和外公就已经上山了。听外公自得其乐地哼唱着戏曲,帮他推着木车,是我儿时最快乐的事情。爬上最高的那座山,放眼看去,一个很大的水库坐落在山谷里,安静明亮,在太阳下就好像一面镜子。清幽的水与碧绿的树影交映,好像世外桃源。清脆的鸟鸣声,在清寂的风中回荡。下山时,外公总是砍下几节竹子,装上清冽的泉水,我坐在装满兰花的木车上,口渴了就喝上一口,真是甜进了心里。心灵手巧的外婆经常做一些红薯包子、玉米绿豆包子什么的,有时还走到几公里外的镇上买一些水果给我吃。水果在乡里是稀见的,村中的小孩儿没有谁有我这样的口福。好吃的做好了,外公和外婆都不吃,慈爱地笑着看我狼吞虎咽,他们总说:“快吃吧,这些我们都不爱吃。”年幼的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吃的东西,外公外婆会不喜欢,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后来,我离开乡村,来到了城市,将留恋与不舍留在了身后。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相比,能拥有这样的童年,我是幸福的。在城市中,我们只能麻木地行走在水泥森林中,望着那汽车喷出的浓浓的尾气。经历了诸多的人情冷暖与世事坎坷后,才真正地明白只有简单而淳朴的乡里人才能给我们一份无需回报的真情。去年,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晚上,睡在外婆的床上,闻着棉被中熟悉的气息,我的心湿润了。早晨,习惯早起的外公外婆已经开始忙碌了。外婆在外厅走出走入,外公不停地往灶里添柴,他们的说话声和柴火噼啪的响声,让我恍然又回到了过去。童年的记忆涌上心头,眼前渐渐模糊。在接近自然的地方,一个人更接近他的灵魂。我相信这一点。家乡的生活,恬静地凝固了时光的流动,那鲜活的童年记忆,就这样留在心里。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时,首先要根据写作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为“_____留在心里”,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该是自己内心深处珍藏的东西,它可以是“温暖”“风景”“爱”“感动”等。写作时要写出留在心里的这份东西的可贵之处,通过时间的变化,岁月的流逝体现出自己对它的珍惜与爱护,体现出自己的成长。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文体,要求做到内容丰富,表达出自己对留在心中的记忆的真挚的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