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冷战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件(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冷战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件(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16课
冷战
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1945.2 雅尔塔会议
1962.10 古巴导弹危机
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学习目标
1.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通过把握冷战的基本进程,识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理解冷战政策下形成的世界格局,了解冷战带来的影响。
2.通过史料研读,分析冷战发生的原因、冷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表现、冷战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式。
3.通过分析冷战发生的原因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体会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在总结德国发展史的基础上,认识走和平发展之路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冷战对当时以及当今局势的影响,体会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01
02
03
目录
冷战的发生
德国的分裂
北约与华约对峙
冷战的发生
PART01
1.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冷战的时间:
(2)冷战的双方:
(3)冷战的方式:
1945年后的四十多年间
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关史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大国。它最多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它还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冷战形成的背景
经济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军队人数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50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军事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材料研读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相关史事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为主体的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年产量就达40,000架。 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战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和平建设,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军队人数1100多万,雄踞欧亚大陆战后初期,军工产量仅次于美国
1949年成功爆炸原子弹
经济
军事
政治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材料研读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2)二战后苏联也空前强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美国是其潜在的防御对象。
2.冷战形成的背景
◎思考:为什么是冷战而不是热战呢?
(3)苏、美两国势均力敌,且都拥有核武器
(4)二战后人们的反战思潮,世界人民向往和平
2.冷战形成的背景
3.序幕: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表
丘吉尔“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在苏联的范围之下 —丘吉尔“铁幕演说”
思考:铁幕隔断的是哪两种制度的国家?铁幕演说的目的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美国的资本主制度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鼓动美英合作,对抗苏联
影响:揭开了“冷战”序幕。
丘吉尔制造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舆论,号召西方国家联合抵制苏联。
丘吉尔认为“铁幕”以东的国家受到了苏联的控制。他号召西欧和美国联合起来对抗苏联。
4.冷战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自由国家”:
“极权政体”: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他国内政,称霸世界。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开始标志)
(2)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拨款援助
(3)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营垒
(4)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评价: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1)目的:遏制共产主义,最终称霸世界
政治上:苏联方面: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请思考,美国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材料:《欧洲复兴计划》的主要内容:1.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
2.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
3.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实施美国要求的财政政策,把进步力量排挤出政府等等。
美国旨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4.冷战的表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经济: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苏联的应对——
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德国的分裂
PART02
2.概况:
(1)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冷战开始后,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
(1) 柏林危机
苏联对西柏林实行封锁,切断了西柏林和
东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
活物资(没有封锁空中通道)
美、英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没有采取武力手段)
1949年5月,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1.背景:
(2)德国分裂
“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
柏林墙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欧洲冷战对峙
的局面基本形成
柏林墙
柏林墙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3.影响:
2.概况:
北约与华约对峙
PART03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标志:
(2)总部:
(3)内容: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比利时·布鲁塞尔
北约的旗帜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
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4)性质: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2.“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标志:
(2)内容:
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3)影响: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级格局形成。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VS
冷 战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对立





军事
对峙
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对抗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冷战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45年
1947年
1949年
1950年
1955年
1961年
1991年
雅尔塔
体系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
发展
北约成立
经互会
德国分裂
基本形成
朝鲜
战争
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
越南
战争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铁幕演说
序幕
1946年
冷战:1947-1991


消极:全面冷战,局部(亚洲)热战,冷热交织,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国际局势长期紧张,导致世界整体发展的不平衡;
积极: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
推动世界整体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1945-1991
两极格局形成过程(1955—1991)
造成局部热战:
20世纪60年代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入侵越南
20世纪70年代
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国制定了
“星球大战计划”
20世纪80年代
两强相争,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启示:
1.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主题,我们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
2.我们应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3.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经济。
课堂小结
1949年9月
1949年4月
1947年7月
1946年3月
1947年3月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欧洲复兴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49年10月
1955年5月
1949年1月
1947年9月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揭开“冷战”序幕
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两强相争,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威胁世界和平
冷战的发展
巩固练习
PART04
1.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
A.导致柏林危机 B.导致两极格局形成
C.标志着冷战开始 D.终结了朝鲜战争
2.德国分裂后,在民主德国边境,美国中央情报局用热气球、风筝等工具散发大量由美国新闻署组织印刷的宣扬西方民主和社会生活,诋毁苏联共产主义的传单、小册子、画报等。美国这一行为( )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应对了华约的挑战
C.延续了马歇尔计划 D.体现了杜鲁门主义
3.1947年6月,马歇尔就欧洲复兴计划宣称,只要欧洲国家走经济合作之路,美国就准备为它们提供援助,这一计划为欧洲各国的彼此接近与相互合作注入了积极的推动力。1948年4月,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这个以政府间模式运作的常设经济合作机构负责管理来自美国的援助。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A.密切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B.推动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C.使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D.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4.1961年10月,个美国外交宫试图穿过“查理检查站”进人东柏林,被东德警察拦下,要求提供通行证明无果后,美外交官怒气冲冲离开。之后美苏双方坦克在柏林墙两侧持续对峙。材料反映了( )
A.美德矛盾尖锐 B.美苏两国占领了德国
C.美苏冷战对峙 D.冷战蔓延到所有领域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6.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对抗”状态。下列史实体现美苏“对抗”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德国的分裂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7.曾经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苏联,常常和美国在合作中竞争,在对抗中妥协,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史实体现美苏“在对抗中妥协”的是( )
A.美国对日本宣战 B.古巴导弹危机
C.苏联入侵阿富汗 D.苏联最终解体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历史 九年级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