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物体的运动方式第15课(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导入导入哪吒被妖怪困在了运动迷宫里,迷宫里无数铁球在运动,天空中还有无数的利剑在盘旋。导入三界的小英雄们!我听说人间有一群聪明绝顶的‘科学小将’,最擅长观察和实验。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吗?只要闯过‘运动迷宫’的关卡,解开运动方式的秘密,就能破除咒语!导入“乒乓神功”挑战“雪山大冒险”哪吒VS妖怪BOSS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实践一“乒乓神功”挑战妖怪用魔法封印了球拍,哪吒需要你们进行实验探究,找到其他方法让乒乓球动起来,激活“能量符”!探究实践一“乒乓神功”挑战小组分工合作,利用所提供的乒乓球、细绳、吸管、透明胶等科学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找到让乒乓球动起来的方法,完成实验记录单!探究实践一“乒乓神功”挑战小组派代表分享本小组的实验探究成果,完成实验记录单中的尝试方法一栏,并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方法分别可以让乒乓球产生哪种运动方式。根据各小组的展示结果评选能量符数最多,最具创新性以及乒乓球运动方式判断准确率最高的小组。探究实践一“乒乓神功”挑战乒乓球的运动方式有滚动、滑动、转动、摆动、振动。练习探究实践二“雪山大冒险”“哪吒逃出第一关后,遇到了冰雪妖怪!只有自主学习,借助豆包智能体比较、分析、判断出乒乓球的各种运动方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才能融化冰块!” 。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的基本特征滚动滑动转动摆动振动豆包智能体二维码探究实践二“雪山大冒险”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的基本特征滚动 平移+旋转,接触点连续变化滑动 整体平移,无旋转转动 绕固定轴旋转,位置不变摆动 围绕固定支点的圆弧运动振动 绕平衡位置往返运动总结探究实践三“哪吒VS妖怪BOSS”“妖怪BOSS释放了终极魔法——混合运动陷阱!只有正确分类物体的运动方式,才能击败它!”滑动转动摆动滑动转动,振动探究实践三“哪吒VS妖怪BOSS”思考:是否物体只能产生一种运动方式?测试探究实践三“哪吒VS妖怪BOSS” 人上半身 滑动车轮 滚动脚踏板 转动 机身 滑动螺旋桨 转动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式往往可以包含多种简单运动方式。各种运动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课堂总结同学们,下节课再见!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谭檐燕课题 物体的运动方式 课时 1课标要求 1.“知道物体有滚动、滑动、转动、摆动等运动方式,能通过实验观察并描述这些运动方式的特征。”2.能用示意图或语言描述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如车轮滚动、秋千摆动)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十五课,属于物质领域当中的“力与运动”单元。三年级下册当中,学生已经接触到物体的运动方式,那时仅仅要求学生能够知道物体有哪些运动方式,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探究。本课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进而比较,分类,归纳出各种运动方式的基本特征。本单元第一课提出什么是运动,第二课回答运动有哪些形式,第三课运动的快慢需要基于运动方式的分类,第五课摩擦力需要分析不同的运动方式。本课位于该单元的第二课时,因此本课在该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四年级学生,其认知特点为形象思维主导,已具备“物体位置变化即运动”的基础概念,但对运动方式的分类标准(如接触面连续性)和复合运动(滚动+转动)的理解存在困难。通过前测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举例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但不清楚各种运动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分类标准。由于学生在数学中学移,通过图形平移培养了方向和距离的直观感知,这一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图形平移到物体平动的深度学习。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物体的常见的运动方式,如滚动、滑动、转动、摆动等。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各种运动方式的基本特点和分类依据。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态度责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的常见的运动方式,如滚动、滑动、转动、摆动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各种运动方式的基本特点和分类依据。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通过学生喜爱的神话人物哪吒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3.讲授法:在学生实践和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1.播放动态PPT展示哪吒被困"运动迷宫"动画场景。2.朗读哪吒求助信。3.提问引导:“迷宫里的铁球是怎样运动的?”4.展示三个关卡名称及任务目标。 1.观看动画并识别运动现象。2.讨论回答教师提问。3.分组成立“科学特工队”。4.阅读关卡名称并猜测实验内容。 1.通过游戏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自然引出核心问题,建立学习必要性3.培养科学思维和责任感4.为后续探究活动做好铺垫探究实践一“乒乓神功”挑战 1.创设情境:“妖怪封印了球拍,我们需要用其他方法让乒乓球动起来。”2.分发实验材料(乒乓球、绳子、吸管、透明胶等)。3.提出任务要求:尝试不同方法并记录运动方式。4.巡视指导,适时提问:“这种方法让乒乓球产生了什么运动?” 1.分组领取实验材料。2.尝试用不同方法(吹气、滚动、甩动等)使乒乓球运动。3.观察并记录乒乓球的运动方式(滚动、滑动、转动等)。4.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1.通过任务驱动激发探究兴趣。2.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3.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发现运动方式的特征。4.为后续分析运动方式奠定基础。探究实践二“雪山大冒险” 1.创设情境:“冰雪妖怪设置了新的挑战,需要分析乒乓球运动方式。”2.分发实验记录单,明确填写要求。3.引导分析:“比较不同方法产生的运动方式差异。”4.指导使用豆包工具辅助理解。5.组织小组汇报展示。 1.回顾第一关实验数据。2.借助豆包工具查看各类运动方式的动态演示和特征说明。3.分析比较不同方法产生的运动方式。4.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单。5.代表汇报本组发现。 1.培养比较分析能力。2.通过多媒体工具深化概念理解。3.发展数据记录和表达能力。4.为后续综合应用奠定基础。5.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探究实践三哪吒VS妖怪BOSS 1.创设终极挑战情境:“妖怪BOSS释放了混合运动陷阱。”2.提供生活常见物体运动案例(如自行车轮、摩天轮、过山车等)。3.组织小组竞赛:“限时分类各类运动方式。”4.引导总结混合运动特征。5.使用豆包AI工具验证分类结果。 1.小组合作分析混合运动案例。2.运用豆包AI工具辅助判断复杂运动方式。3.完成运动方式分类挑战任务。4.展示并解释分类依据。5.反思修正错误分类。 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提升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3.强化科技工具辅助学习能力。4.检验学习成果并巩固知识。5.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课堂总结 1.发放当堂测试题,明确答题要求。2.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答题情况。3.组织学生完成课堂学习评价表。4.提供评价标准说明。5.收集并分析评价结果。 1.独立完成当堂测试。2.填写自评部分。3.小组互评。4.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5.提出改进建议。 1.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2.培养自我反思能力。3.落实"教-学-评"一致性。4.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依据。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结评价 1.构建“哪吒闯关”情境链。2.分层设计实验任务。3.指导使用豆包AI工具。4.实施多元评价体系。 1.角色扮演开展探究。2.完成基础到高阶任务。3.运用技术辅助学习。4.参与多元评价活动。 1.实现概念具象化。2.培养科学探究能力。3.提升数字化素养。4.落实教-学-评一致。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列举出采取滑动、转动、滚动运动的物体。巩固作业:和家长一起利用用家里的材料,制作一个能展示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简易装置。拓展作业:小组合作,调查小区内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以新课标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游戏化情境和结构化实验,基本实现“做中学、用中学”的目标。后续需在概念精准性(如转动与滚动区分)、探究深度(数据定量分析)、合作有效性(角色分工)三方面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科学思维的严谨性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doc 15《物体的运动方式》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