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松雷中学2024-2025学年度 下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下图为考古学家发现的有关数学的埃及纸草文献,里面包含如何划定因尼罗河泛滥而模糊的田界、修建金字塔、确定劳动者的报酬、按土地面积征税、计量粮食等内容。这表明古埃及的数学 ( )A.侧重于研究几何问题B.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C.折射出商品经济繁荣D.与土地私有制度相关2.罗马帝国时期一份法律的执行细则记载:城市议会负责地方公共建设,但重大工程需报元老院批准;行省居民可依据法律申请罗马公民权,享受与罗马公民同等的权利待遇。这说明罗马帝国 ( )①运用法律维系帝国统治 ②元老院实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公民权具有一定开放性 ④为封君封臣制的建立奠定基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很多学者认为,以拜占庭史诗《狄吉尼斯·阿克里特》的主人公为原型的英雄故事,出现在《一千零一夜》中,这一英雄形象后来又出现在奥斯曼帝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 ( )A.西亚地区实现统一 B.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互鉴C.战争促进文化创新 D.国家借助宗教教化民众4.《后汉书》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赐以印绶。”1784年,在日本福冈市东区志贺岛出土了汉“委(倭)奴王”金印(如图所示)。材料可用于佐证当时日本 ( )A.已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C.与汉朝存在官方交往 D.积极学习东汉政治制度5.148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发诏书称:“凡无合法男性继承之领地,其归属权应由国王裁决,以确保王国完整。”与此同时,路易十一将女儿安妮嫁给波旁公爵,以换取波旁家族放弃部分自治权。这些举措 ( )A.增强了国家对军队控制 B.完善了贵族的继承体系C.保障了法国的领土完整 D.推动了专制王权的强化6.下表所示为15世纪西欧航海家所估算的自西欧向西航行至亚洲的航程表(单位:海里)上述航海家的估算 ( )航海家 托斯堪内里 马丁·贝海姆 哥伦布 实际距离从加那利到日本 3000 3080 2400 10600从加那利到中国杭州 5000 4440 3550 11766A.促成了美洲的意外发现 B.导致西方殖民探险失败C.澄清了地圆学说的误差 D.限制了殖民扩张的规模7.下面是新航路开辟后,在太平洋地区形成的贸易格局示意图。下列对该贸易格局阐述合理的是A.反映出中国主导全球白银流向 B.助推了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C.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直接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8.1644年,法国一位使臣从奥斯曼帝国带回了咖啡,此后,喝咖啡的习惯迅速在法国贵族间传播开来,1657年,有人注意到,巴黎贵族们用的是意大利的咖啡壶,亚美尼亚进口商和街上的啤酒制造者很快使喝咖啡在法国民众间得到推广。这反映出 ( )A.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趋势 B.法国殖民扩张的企图C.欧洲工艺技术水平高超 D.工业革命的早期影响9.新航路开辟后,黄金贸易逐渐从穆斯林人手中转移到葡萄牙人手中,原本集中在北非的奴隶贸易逐渐向美洲转移,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逐渐衰落,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大西洋沿岸城市迅速崛起。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奴隶贸易兴起 B.推动了新大陆的崛起C.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D.打破了各洲孤立状态10.下图所示为1616年加拿大耶稣会传教士所创办报刊上的一篇报道。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殖民扩张的恶劣影响 B.印第安人的迷信观念C.教士传教活动的成效 D.欧美贸易的双向发展11.意大利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年)特别强调教育对完整人性和充实生命的意义。他还为中世纪所不齿的体育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身体训练和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两者并进才能使身心和谐发展。他的教育主张 ( )A.深受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 B.复兴了古希腊的思想文化C.丰富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D.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要求12.1794年《人权宣言》在哥伦比亚首次被翻译和秘密印刷。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城市,土生白人贵族和知识青年组织了各种秘密结社。“我不是西班牙人,我是美洲人”成为惯常口头语,一种“美洲人”的新观念开始形成。这反映了在拉丁美洲 ( )A.国家认同引发社会变革 B.思想启蒙激发民族意识C.独立运动摧毁殖民体系 D.革命理念得到广泛传播13.有学者评论道:“这次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发展的时期,推动了欧洲各国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促进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马克思也称这次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德意志王朝战争 D.法国大革命14.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 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 )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15.下图为1850年绘制的版画《国会天平》,画面中时任美国总统扎卡里·泰勒站在天平上,两手各拿一个砝码,左边的砝码写着“威尔莫特但书”(禁止在新获得领土上实行奴隶制),右边的砝码写着“南方权利”,下面左右托盘上的国会议员在纷纷彼此指责。该版画( )A.宣扬了国会至上的观念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尖锐C.表达了维护统一的愿景D.解决了种族歧视的问题16.下图所示为16-18世纪上半叶世界部分城市工人以白银计价的平均日工资水平。这一状况A.成为英国机器化大生产的诱因B.折射出工业化水平的地区差异C.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D.缘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7.1899年,美国制造品总值三分之二的产品都是托拉斯的产品;1900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逊等六大家族,控制了美国20万里铁路的70%;1904年,美孚石油公司控制着全美精炼煤油的86%。这说明当时美国 ( )A.工业生产趋于集中 B.新兴工业不断壮大C.工业发展领先也界 D.垄断组织开始形成18.19世纪中后期,英国慈善机构大量建立,不仅出现了坚持“科学慈善”和“自助”原则的全国性民间慈善组织;还由议会委派慈善事务专员牵头成立了慈善事业治理小组,小组的活动费中,每年约有3000万英镑来自公共预算。由此可推知,此时英国 ( )A.议会窃取行政权力 B.工人运动实现了大联合C.社会保障水平提升 D.慈善组织具备行政职能19.青年恩格斯原本投身家族的商业事务,对社会底层的疾苦并未特别关注。但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恩格斯目睹了工人阶级恶劣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深入研究社会问题,并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恩格斯的这一转变折射出 ( )A.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 B.商业发展面临重重困境C.社会矛盾激发思想变革 D.马克思独特的个人魅力20.下表为1880-1914年印度进出口数据。据表可知 ( )项目 增长率原棉出口量 +320%棉布进口量 +290%钢铁制品进口量 +400%A.英国推动印度工业化进程 B、印度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印度 D.印度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21.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 ( )A.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 B.与文明的冲突有关C.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 D.与经济的低迷有关22.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战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这表明 ( )A.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C.世界大战有利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B.美国国内革命形势渐趋成熟 D.法西斯主义威胁到美国社会的稳定23.据统计,与1913年相比,1923年的苏联农民购买等量的工业品需要售出相当于原来2.8倍的农产品。为此,农民不得不尽可能地少买工业品,这又导致工业品市场呈现出萧条局面。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A.计划经济弊端显现 B.工农联盟遭到破坏C.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D.集体农庄普遍贫穷24.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如果还不能重新启动与俄国的贸易,那么,1920-1921年间小麦必将非常稀缺,价格会变得极为高昂(除非这两年所有季节都取得大丰收),所以说······我们与其说是在封锁俄国,倒不如说是在封锁我们自己。这表明对俄的敌视封锁 ( )A.将会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B.遏制了斯大林模式的最终形成C.加剧了战后欧洲经济困境 D.凸显欧盟追随美国的对外政策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材料题(共3题,共52分)25.【印度洋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7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印度洋贸易从地中海贸易的一翼跃为连接亚欧非三洲的中心。印度洋有规律的季风、洋流以及沿岸丰富的物产,利于印度洋贸易区的形成。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也方便了印度洋上的航海和贸易。印度洋贸易的产品十分丰富,主要有香料、瓷器、丝绸、黄金、象牙、宝石、玳瑁等。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印度洋贸易通常由阿拉伯中介人的多次传递而间接完成,直接贸易的成分相对较少。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等地的商人在印度洋地区建立了较成熟的贸易规则,贸易的参与者通过和平的商业竞争控制贸易。-摘编自潘树林《试论中世纪印度洋国际贸易区的形成、特点和历史地位》材料二 开辟好望角航线后,不具备商品优势的葡萄牙帝国,通过武力征服取得对阿拉伯人的优势,从而卷入到印度洋贸易体系中;通过散布在印度洋沿岸的要塞和贸易据点,以及通行证制度垄断印度洋贸易。葡萄牙通过引入武装贸易和垄断贸易模式,垄断了东方航线,称霸印度洋,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益。葡萄牙人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活动,丰富了从亚洲运往欧洲的商品、沟通了古老的印度洋贸易体系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体系,为荷兰、英国等在印度洋的扩张奠定了基础。-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早期印度洋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印度洋贸易的影响。(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并且还要时刻应对可能爆发的希特勒对共产主义的战争。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的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而是要彻底破除西方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本质。因此,他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据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材料三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据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经济领域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同时,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这进一步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摘编自张海鹏等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并不平衡,但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材料三 表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国家 占有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英国 55 3.9亿法国 29 6235万德国 10 1307万比利时 1 1500万葡萄牙 8 968万荷兰 8 3741万意大利 4 139万-摘编自张海鹏等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的主要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松雷中学2024-2025学年度 下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B B B C D A B A C A C B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D D C A A C C B C A C C25.【答案】(16分)(1)作用: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为印度洋贸易提供了政治和经济的支持;连接欧亚非三洲,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区,是东西方贸易的中介和桥梁;商品种类丰富,促进各地资源的交流;阿拉伯商人贸易范围广,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为航海和贸易提供了便利。(任意三点6分)(2)变化:贸易主体,由阿拉伯人到葡萄牙帝国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贸易格局;贸易模式从和平的商业竞争转变为武装贸易和垄断贸易;贸易产品上,印度洋贸易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贸易利益上,商业利益更加丰厚。(任意两点4分)影响:促进了印度洋沿岸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贸易规则的完善和商业竞争的规范化;沟通了古老的印度洋贸易体系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体系;为欧洲国家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持,促进了欧洲国家向海外扩张的步伐。26.【答案】(20分)(1)变化: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由手工生产到机器化大生产;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4分)(2)不同:优先发展重工业; 强调独立自主; 以生产资料私(公)有制为基础;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6分)影响:使苏联迅速完成工业化,走上工业化道路;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农民付出代价过大;成为阻碍苏联改革的主要因素。(6分)(3)意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分)27.【答案】(16分)(1)主要表现: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贩入黑人奴隶,开展黑奴贸易;限制殖民地与其他国家贸易。(8分)(2)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强了对亚非拉地区的经济侵略;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亚非拉地区民族矛盾激化;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契机。(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