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未学科素养监测(全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范围:全)一、积是与运用。(4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hao jieb6 sha中华儿女多他们或征战沙扬,奋力或心系科技,毕生深索;或关注农业,guan gaixiong huai庄衩:或天下,不家国一叛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应树立的远bao位大理想和(二)选择题。(12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宁可(m1ng)溺水(n1)B.哳哑(sI)搜索(sou)C.门框uang)悲修(cǎ)D.篓时(shà)惩罚(ché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振耳欲龚窃窃私语响彻云肖人声鼎沸B.眉青目秀相貌堂堂慈眉善目文质杉杉C.晦云驾雾呼风失雨游茂力尽重整旗鼓D.精忠抱国不动声色大义凛然祝死如归3.关于书信的格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B.暮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左方。C.日期应写在署名之前或上一行。D.问侯语和正文都不要先空两格后才开始写。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容岛栽跟头。B.别人说话时,他总是喜欢打头阵。C,和别人交流时要态度热情、语言温和,否则难免碰钉子。D.一向学习成绩优异的地这火考武竞然不及格,真是被天荒的本。5.不能表达人们期盼摆脱和战胜自然文客的是()。A《牛郎织女》B.《指卫填海》C.《大禹治水》D.《后羿射日》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整行书写时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B.要提高书写速度,必须橥中注意力。C.字距要均匀,标点符导和字之间的距离不用管。D.认真对待每次写字,提笔就是练字时。(三)句子练习。(8分)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保持不变。例:围观的中国人紧搔若举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悠么样呢?国观的中国人紧程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他说的话句句在理,难道不让人心厭口服?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农的,是梦幻的。(仿写排比)春天的花是的,是的。是3.编培的跟晴特别敏锐吗?不是的。(仿写设问)4微信、淘宝、支付宝等改观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原句上修政病句)(四)根据本学期阅读和积累填空。(12分)1书中有家国情怀:王昌做为世人留下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素迈诗搞;李清照也书写了“死亦为鬼雄”的兼情与志向: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牢记使命,学好本领,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2.书中有半富哲理:《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其面目,。”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自用则小。”告诉我们提出疑问的重要性,唐朝的韩念也说:鼓能无忘?”3.书中有神奇意境:暮江吟半江是恶单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回忆古诗,把诗句补充完整。亿分)(②)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1分)(3)“半江瑟瑟半江红”让我们知道作者是借助()来进行观皋的。(1分)A祝党B.听觉C触党(④按提示,回忆课文,歌写句子。(3分)大自松英在每一浦水、每一禄树、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每一块石头一大自松各样的类都可以融进文字里。《走月尧》中“细细的头水,”,让我们:赏到月夜溪水之。“一扬秋雨一扬来,”,让我们体会到四季变化也是一种别样的类。(五)语言表达。(1+2+25分)班级将开展“家乡美,故乡情”的综合实袅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下面是同学们设计的几种方案,与家乡主题无直接联系的一项是()。A“最类家乡”书画晨B。“唱响家乡”歌咏比基C.“稳操胜算”口算比2.在“我说家乡好风光”活动中,假如让你介绍一处京乡风景,你会介绍受里呢?为什么?我介绍因为3.在游览家乡风光时,你发现同学张林在风景区里乱浪乱画,你提醒他:“二、阅读。(28分)(-一)课内阅读(15分)王我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造边李州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我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造边而多子,此必苦孝。”取之(),俗松。1.把文中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旗入括号内。(只填序号)(3分)A王我B.小儿C.李子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科素养监测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豪杰;搏杀;灌溉;雄怀 抱负(二)选择题1.C(门框 kuàng)2.C(其余三项均有错:“响彻云霄” “眉清目秀” “精忠报国”)3.A4.B(“打头阵”应改为“插嘴”)5.A(《牛郎织女》是爱情传说,无关自然灾害)6.C(标点符号间距需注意)(三)句子练习1.他说的话句句在理,真让人心服口服。2.示例:春天的花是 绚烂 的,是 芬芳 的,是 生机勃勃 的。3.示例:这本书真的很难吗?是的。4.微信、淘宝、支付宝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搭配不当)(四)填空1.但使龙城飞将在;生当作人杰2.只缘身在此山中;好问则裕;人非生而知之者3.(1) 露似真珠月似弓(2) 唐;白居易(3) A(视觉)(4) 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十场秋雨穿上棉二、阅读(一)课内阅读1.C 2.B3.起因:诸儿争抢摘李子经过:树在路边却无人摘,必是苦李结果:摘李尝后,果然是苦的4.聪明、善于观察5.C(道边苦李)(二)《南伯盗火》1.人类生活困苦;降下洪水;火种保留,南伯牺牲2.B(未提及更伟大)3.示例:“点燃黄草绳,吹灭明火藏青火” —— 体现南伯的智慧。“洪水消退后火种仍在” —— 神奇的火种不灭,象征希望。4.示例:问题一:南伯为何选择藏火种在祭台?问题二:故事中洪水象征什么?三、习作略内容完整(劳动过程清晰,情感变化具体)20 分;语言流畅(语句通顺,无错别字)5 分;结构合理(开头、经过、结尾分明)3 分;字数达标(400 字以上)2 分。建议:可添加细节描写(如动作、心理),使用比喻或拟人修辞增强画面感,结尾总结劳动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2024-2025学年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24-25四上期末原卷.pdf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2024-2025学年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24-25四上期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