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01
中国的影响
外国人过中国年
外国人学习汉语汉字
外国人学习中国戏曲
中国功夫走向世界
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思考:材料体现出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一)中国影响
外国人学汉语
外国人学中国功夫
外国人过中国年
外国人跳广场舞
外国人吃火锅
外国人学中国戏曲
表 现
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外国人过中国年
国外孔子学院
中国的影响
思考:
1.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对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2.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说一说: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有哪些?
名片二:中国交通
名片三:中国桥梁
名片一:中国航天
名片四:中国电商
名片五:中国中医药
名片六:中国核电
世界格局: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全球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高峰论坛。到目前为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思考: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体现了中国哪方面的影响力?
中国行动
中国抗疫贡献
结合这些“中国行动”说说中国是如何影响世界呢?
中国援助
中国脱贫
提出冬奥会休战协议
全球治理: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①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经济: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③世界格局: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④全球治理: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重点)
归纳与小结:
第二目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北京故宫
印度泰姬陵
法国埃菲尔铁塔
美国自由女神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下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天坛祈年殿
克里姆林宫
金字塔 和
狮身人面像
文明交流互鉴有什么意义?
(1)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3)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①吸收国外民主政治的先进理念,借鉴国外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经验,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②将他们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城已经取得的成果为我所用;
③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法治经验,从国外移植了大量的法律,构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④摒弃了落后的人权观念,通过立法让人权理念进入了宪法;等等。
我国在发展中学习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其它文明?
文明交流互鉴有什么意义?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①.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②.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一带一路,世界合奏
思考:“一带一路”不只是商贸之路、外交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文明之路。在当今世界,我们如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新知讲解
拼音、阿拉伯数字、五线谱,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你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会在乎这个吗?这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有何启示?
(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文明交流互鉴有什么意义?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1.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2.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文明互鉴。
①③:题干中,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传统的迎宾仪式和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开幕式的演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①③说法符合题意;
②:不同文化保持差异,“同步发展”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
④:题干信息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整体水平,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023·四川德阳·中考真题)2023年5月18日,习近平和彭丽媛夫妇在西安为出席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举行了唐朝传统迎宾仪式,共同观看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演出呈现了十三朝古都风华和丝路共鸣,来自中国和中亚五国歌手联袂演唱的主题曲《美美与共》赢得各国贵宾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传统的迎宾仪式和开幕式的演出体现了( )
①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②不同文化的同步发展
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④中华文化的整体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A:包含中国传统元素的网络文学赢得了外国友人千万级的海外点击量,这一现象表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显著。故A符合题意;
B:题干材料表述的内容不涉及经济全球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推进世界文明进步,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中外文化繁荣发展,“文化趋同”的说法错误,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024·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如今,许多外国读者对包含中国传统元素的网络文学情有独钟。这些作品如同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打开了外国友人的眼界与心门,赢得了千万级的海外点击量。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显著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C.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世界文明进步D.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化趋同
A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交流互鉴。
①④:题干传达的理念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共存”,“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中国驻美使馆“国际茶日”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体现了文明多样性和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存,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选项强调自主创新,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中国复眼”项目强调创新技术,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024·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下新闻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①“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助推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②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稳“饭碗”必须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③“中国复眼”项目二期工程将实现千万公里以外的小行星探测
④中国驻美使馆在“国际茶日”诚邀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