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共32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共32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
从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件大事感受哲学智慧
你对哲学有哪些“刻板印象”?
哲学家的事?
枯燥?
难懂?



晦涩?
高大上?
远离生活?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
你知道这些成语中蕴含了哪些哲理吗?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这些哲理的影子?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水滴石穿
拔苗助长
初步感知哲学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
【教材总览】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哲学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
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
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
文化创新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
第九课 面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拓展和应用
导入新课: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对话录)《申辩篇》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目录
CONTENTS
哲学的起源
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
1
Part
哲学的起源
第一节 追求智慧的学问
1.什么是哲学?
2.哲学从何而来?(哲学如何产生?)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4.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
5.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
6.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具体科学有哪些 )
【自主预习】
哲学的终极三问
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现世的智慧”,“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
Philosophy源自希腊
Philo+sophia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西方
“哲,智也。”----《尔雅》
“哲,知也。”--《说文解字》
在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慧
中国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注意:哲学≠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哲学不都是正确的。
哲学是人们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因为惊讶,这种经验确实是爱智者(哲学家)特有的。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柏拉图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
——亚里士多德
议学问题:1.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学就产生了?
2.是否有了好奇心,人们就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世界?
3.人们创立哲学是否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开端于思考,落脚于实践。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起源
思想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马克思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可以引领时代的发展。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正确
反映
相关链接
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内容、要求
错误的哲学
时代的糟粕
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是“科学的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了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不是正确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而是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错误。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③错误。
课堂巩固
C
2
Part
探究哲学与世界观
第一节 追求智慧的学问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水蒸气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火构成的。
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议学问题:什么是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而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注意: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正确错误之分。
B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是不自觉的、零散的;
③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有科学和非科学
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特点:
1.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主体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
特点 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特别提醒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方法论
方法论是对具体的方法的共性的总结和抽象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做、启示、行动、办事情 】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体现
人的思想观念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天才出于勤奋
勤勉、刻苦
我命天注定
颓废、消沉
哲学
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③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1.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草是绿的,花是红的。
2.不带口罩会易感新冠病毒。
3.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4.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5.上帝创造了一切
6.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是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
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更为普遍和本质的认识
×
×
×



判断以下观点哪些是世界观?
技巧:世界观讲的都是“高、大、上”的东西。
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判断以下观点哪些是方法论?


课堂巩固
3
Part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
第一节 追求智慧的学问
议学情境4:解读哲学与具体科学
议学问题:谈谈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爱因斯坦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是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是一个只会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是一个只提供人们玩乐的艺人。” ——泰勒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如物理、化学、生物学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如经济、政治、法学等
研究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
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揭示自然、社会、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
都是有规律的
个性、特殊VS共性、普遍
具体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揭示规律
作用
联系 错误倾向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替代论: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取消论: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知识整合:什么是哲学?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从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化的指导。
知识框架
课堂巩固
1.世界哲学大会是国际哲学界的盛会,大会旨在促进各国哲学家在自由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专业交往和思想交流,探讨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体现新哲学动向,被称为在哲学中反映时代精神之镜。新时代需要新哲学,新时代创造新哲学。这表明( )
①哲学能为社会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②哲学是时代经验和认识成果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哲学的发展建立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
④哲学源于哲学家的思想和对世界的追问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巩固
2.《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回答时代之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表明( )
①正确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哲学能推动社会进步
②源于实践的哲学为社会变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③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有益指导
④把握时代脉搏的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3.2024年央视春晚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有人认为,活用生僻字不仅用词贴切、生动,而且唤起了大家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兴趣,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也有人认为,生僻字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应该大胆舍弃。对生僻字的不同态度体现了( )
A.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影响人们的行动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课堂巩固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