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5届适应性考试(一)
生物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硝基体是单细胞藻类吞噬固氮细菌产生的一种细胞器,硝基体结构、功能与固氮细菌高度相似。硝基体为单细胞藻类提供含氮的养料,单细胞藻类细胞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硝基体并增强其固氮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硝基体内不存在其他细胞器
B.硝基体内存在DNA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C.硝基体内的蛋白质均由固氮细菌基因编码
D.硝基体与单细胞藻类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2.研究发现,当硝酸盐转运蛋白(NET1.1)磷酸化后,可以通过图1的方式吸收低浓度的硝酸盐,当NET1.1去磷酸化后,可以通过图2的方式吸收高浓度的硝酸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细胞吸收NO3-/属于主动运输
B.图1中蛋白1转运H+过程中需要与H+结合
C.若细胞膜对H 通透性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硝酸盐转运
D.图2中NET1.1转运NO3-的速率与NO3-浓度成正比
3.双硫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调控因子是胱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其作用是将胞外胱氨酸转运到细胞内。胱氨酸是合成谷胱甘肽、抑制细胞氧化应激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为了防止细胞内高度不溶性胱氨酸的毒性积聚,细胞需要迅速将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这个过程需要从葡萄糖—戊糖磷酸途径(PPP)获得大量NADPH,这会对细胞NADPH库造成大量消耗,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双硫死亡涉及胱氨酸摄取和葡萄糖代谢途径
B.双硫死亡与细胞凋亡一样,不受环境影响
C.NADPH可将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
D.SLC7A11高表达时可导致细胞死亡
4.家族性低钾低镁血症(GS)大多数由编码钠氯协同转运蛋白的基因SLCI2A3突变导致,少数由CLCNKB基因突变导致。某家族关于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3。科研人员设计了分别能与正常的SLC12A3基因和突变的SLC12A3基因结合的探针甲和探针乙,然后利用两探针对该家族成员的相关D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如图4(不考虑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3 图4
A.GS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7若患GS则其基因型与Ⅱ-6相同
C.Ⅱ-7不患GS的概率为3/4
D.用甲、乙两种探针检测Ⅲ-8的DNA时,会出现一条条带
5.DNA中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而流动,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可能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B酶和C酶均能催化DNA解旋
B.R环中存在5种含氮碱基和8种核苷酸,且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
C.被 P标记的DNA在 P环境中复制3次,子代DNA中含 P的链占总链数的7/
D.过程①②③中均存在氢键的断裂和碱基互补配对,且均有水的生成
6.蝙蝠是唯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其病毒耐受机制与多种进化及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现:蝙蝠STING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逆转录病毒插入序列(ERV),ERV通过DNA甲基化抑制STING表达,减少病毒感染时的过度炎症反应。DNA修复基因(如ATM、KU80)在蝙蝠进化中受到正向选择(自然选择倾向于保留对生物生存或繁殖有利的基因变异),可快速修复病毒造成的宿主基因组损伤。下列对蝙蝠病毒耐受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TING基因启动子的ERV插入属于基因突变,其低表达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实现
B.蝙蝠与病毒的长期共存体现了“军备竞赛”这一协同进化现象
C.在正向选择中,DNA修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为蝙蝠耐受病毒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D.病毒通过诱导蝙蝠STING基因发生适应性突变,使其免疫系统“钝化”
7.某些植物需要经过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与FRI和FLC基因有关。温暖条件下,FRI蛋白与FLC基因结合使其表达,抑制植物开花;低温条件下,FRI蛋白在细胞内凝聚成团不与FLC基因结合,同时通过组蛋白修饰的调整抑制FLC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化作用的原理可能是低温通过抑制FRI基因的表达,解除对开花过程的抑制
B.组蛋白不是遗传物质,其乙酰化引起的植物表型改变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C.低温条件下,组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而凝聚成团,FRI蛋白的含量升高
D.温暖条件下,FRI蛋白使FLC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促进FLC基因的表达
8.研究人员给家兔注射肾上腺素用于研究体液调节对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在切断家兔神经X后,分别刺激神经X的中枢端(靠近神经中枢的一侧)和外周端(远离神经中枢的一侧)用于研究神经调节对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5 图6 图7
A.图6中刺激开始后,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上升
B.据图6、7可推测家兔神经X是传入神经
C.图5中注射肾上腺素引起家兔血压升高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D.对比图5和图6可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相近
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是一种抗糖尿病作用的分子。FGF1与受体作用后,一方面促进新脂肪细胞的形成,并激活脂肪细胞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和肝细胞的糖异生(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作用;另一方面,FGF1还能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的表达量并促进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加强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GF1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脂肪转化方面作用相同
B.对胰岛素抵抗患者而言,注射FGF1的效果会更好
C.对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FGF1,可能导致患者肥胖
D.FGF1促进囊泡向细胞膜移动离不开蛋白质的作用
10.某县曾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近年来,当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推广沼气池和小型水电站替代传统燃料,减少林木砍伐。如今在治理区种植花椒、苹果等经济林,在梯田埂培育中药材,在典型地貌区开发生态研学、生态旅游,生态系统焕发新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工种植花椒林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B.与传统燃料相比,推广沼气池可以显著降低生态足迹
C.生态研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收益可反哺生态治理的持续投入
D.种植单一经济林替代原始林,可以显著提升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1.成都青龙湖公园是市区内重要的城市湖泊湿地公园,研究人员使用样线法(通过沿预设样线行走,统计样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个体数量)和样点法(以样点为中心,记录周围一定半径内的个体数量,通过多点取样估算)对其鸟类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公园一年四季中分布的鸟类有所不同(图8),公园内不同区域如乔木层、灌木层分布的鸟类种类差异显著(图9)。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8 图9
A.由图8可知,不同季节鸟类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说明公园内发生了次生演替
B.由图9可知,不同区域中的鸟类丰富度不同,说明公园中一定存在多个群落
C.调查湿地公园中的鸟类丰富度时还可使用样方法,也可使用标记重捕法
D.使用样线法时行进速度要稳定,使用样点法时不同样点停留时间要一致
12.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即生产者所固定的有机碳中扣除本身呼吸消耗的部分)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即NPP减去异养呼吸消耗)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两个重要参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自然林的NPP高于人工林
B.一般而言,自然林的NEP高于人工林
C.NPP和NEP差值越大,则说明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越强
D.生态系统的NPP越高,则说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越高
13.某企业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谷氨酸的发酵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在发酵过程中发现当超过一定时间后,产量和品质都开始下降。对此,工程师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中菌种选育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③过程中发酵罐和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C.④过程中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来进行谷氨酸的提取
D.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是导致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14.通过植物细胞工程对红豆杉进行培养以获得药物紫杉醇,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的数字序号表示不同的处理或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程①②获得植株乙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外植体需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B.过程③用射线或化学物质处理愈伤组织比处理红豆杉植株更易产生突变
C.植物乙与植株丁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与甲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物种
D.过程⑤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来获得紫杉醇这种初生代谢产物
15.为了初步检测抗癌药物X和Y的可行性,在甲、乙大组的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或某正常组织细胞,每大组的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砜(溶剂)的药物X或Y,培养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和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B.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下来再进行计数
C.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药物X的抗癌效果较好并可直接投入使用
D.甲、乙两大组的对照组中都应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溶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2分)仙人掌是典型的旱生植物,其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进化出特殊的光合作用模式。如图10为仙人掌光合作用CO2同化途径,图11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PEPC)活性的昼夜转换机制。回答相关问题:
图10 图11
(1)白天仙人掌可将_______过程产生的CO2运入叶绿体参与_______循环完成光合作用过程。
(2)在夜晚,沙漠中的仙人掌将吸收的CO2与_______结合并固定最终以苹果酸的形式储存,此时不进行暗反应生产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据图分析仙人掌在夜间进行这种CO2存储的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密闭透明容器”验证仙人掌主要在夜间吸收CO2的特性,请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
17.(12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Ⅱ、Ⅲ、Ⅳ号为常染色体。现有五个纯种果蝇品系,品系1为野生型(长翅、红眼、灰体、有眼),品系2-5都是由野生型品系隐性突变而来,各突变品系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下表是各隐性性状及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请回答:
品系 2 3 4 5
性状(控制基因) 残翅(v) 白眼(a) 黑檀体(e) 无眼(b)
基因所在染色体 第Ⅱ染色体 X染色体 第Ⅱ染色体 第Ⅳ染色体
(1)同学甲用品系3雄果蝇与品系5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的表型及分离比是_______。
(2)实验室还保存有弯翅纯种果蝇品系6,若实验表明弯翅为隐性(显性为直翅,其他性状均为显性),且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与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
(3)已知翅形(V/v)和体色(E/e)基因在雌性中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所占的比率)为10%,雄性不重组。现用品系2(残翅)与品系4(黑檀体)杂交得到F1。将F1雌雄交配后,发现子代F2表型及比例无法体现重组率。请在现有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10%的重组率,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
18.(11分)“肠微生物——肠——脑轴”是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调节系统,主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肠道菌群等共同组成。短链脂肪酸(SCFA)是肠道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可以参与机体稳态调节,部分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控制应激反应。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_______调节,它可以_______,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2)压力或紧张情绪会使HPA轴活动增强,肾上腺通过分泌_______抑制_______活动,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
(3)肠道益生菌产生的SCFA可通过多条途径“滋养”脑神经,同时大脑通过神经和内分泌途径调节肠道菌群的活性,提高免疫力。
①肠道上皮细胞吸收SCFA的方式是_______。SCFA经血管直接进入脑部发挥作用,通过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HPA轴的响应,从而改善肠胃功能。
②迷走神经受到SCFA刺激,将信息传到中枢进行整合,再由中枢向肠道发出相应的指令,使肠道蠕动加强,该过程属于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一体液”)调节。迷走神经(传出部分)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神经。上述过程涉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其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二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9.(10分)生活污水若大量汇入河流容易导致河流发生水体富营养化。近年来,四川结合省情实际,明确治理思路,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升至目前的73.51%,居全国前列。某村落因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直排导致河流富营养化。当地采用复合生态浮床技术(结构如图)进行治理,浮床上种植本地水生植物,并放养螺、蚌等底栖动物,结合曝气池(不断通入空气)形成综合治理系统。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_______等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现象。“利用为先、尊重习俗,注重实效、经济适用”的治理思路主要体现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
(2)在创建该生态浮床系统时,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地的优良水生经济类植物,原因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污水通过曝气池的目的是_______。
(4)若农业废水中含有DDT,浮床植物收割后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作家畜饲料,原因是_______。
20.(10分)幽门螺杆菌(Hp)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等疾病,该菌的A基因编码其特有的A蛋白,研究者欲利用基因工程制备Hp疫苗。4种常见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如图12所示,A基因的部分序列如图13所示,该实验所用的质粒结构如图14所示,基本操作流程如图15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图13 A基因进行转录的模板链的部分序列
图14 图15
(1)一般情况下,需要设计引物来进行A基因扩增,为保证A基因能与载体正确连接,利用PCR技术获取和扩增A基因时所需要的两种引物序列分别为_______、_______(标明5'和3'端,写出靠近5'端的前10个碱基)。
(2)实验进行PCR过程时,反应体系中要加入Mg2+,加入Mg2+的目的是_______。每轮循环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_______,如果该步骤温度过低,会出现的后果可能有_______。
(3)在选择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时,通常会使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这是因为微生物具有_______(填序号)的优点。
①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②生长繁殖快
③对环境因素敏感④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
(4)一般用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然后再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为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实验可以采用影印法:用无菌毡布压在培养基A的菌落上,带出菌种,平移并压在培养基B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结果如图15所示,数字表示不同的菌落。据题意分析,培养基A、B中应分别添加的抗生素是_______、_______。图15中符合要求的菌落是_______(填数字)。
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硝基体是由单细胞藻类吞噬固氮细菌产生的细胞器,其结构与原核生物类似,硝基体内存在核糖体这种细胞器,A错误;硝基体是由单细胞藻类吞噬固氮细菌产生的细胞器,进行转录时,DNA与RNA聚合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B正确;硝基体内的部分蛋白质可以由单细胞藻类细胞核基因编码,如单细胞藻类细胞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硝基体并增强其固氮能力,C错误;硝基体是单细胞藻类吞噬固氮细菌产生的一种细胞器,与单细胞藻类不存在种间关系,D错误。故选B。
2.【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图1可知,硝酸盐进入细胞由H+浓度梯度驱动,因此图1中细胞吸收NO3-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蛋白1转运H+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蛋白1为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转运物质的过程中需要与相应物质结合,B正确;细胞膜对H+通透性发生改变将影响图1所示低浓度的硝酸盐运输,但不影响图2所示高浓度的硝酸盐运输,C正确;图2中NET1.1转运NO3-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转运速率受膜两侧NO3-浓度差及载体数量的影响,与NO3-浓度不成正比,D错误。故选D。
3.【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双硫死亡是因为摄取的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消耗大量的NADPH导致的,NADPH的形成来自于葡萄糖—戊糖磷酸途径,A正确;双硫死亡受细胞外胱氨酸的含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细胞凋亡也受环境的影响,B错误;NADPH是一种还原剂,可以将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C正确;SLC7A11高表达时会将更多的胞外胱氨酸转运到细胞内,将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需要从葡萄糖—戊糖磷酸途径(PPP)获得大量NADPH,这会对细胞NADPH库造成大量消耗,最终导致细胞死亡,D正确。故选B。
4.【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无中生有”且Ⅱ-5为患病女性,分子杂交结果表明I-1、I-2为SLC12A3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可初步判定Ⅱ-5由突变基因SLCl2A3导致患病,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子杂交结果表明I-3、I-4不含突变的SLC12A3基因,不考虑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异,可推知Ⅱ-6不含突变的SLCl2A3基因,说明Ⅱ-6由突变基因CLCNKB导致患病,其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综合来看GS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Ⅱ-7家庭由突变基因CLCNKB导致患病,无论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7若患该病,则其基因型一定与Ⅱ—6相同,且Ⅱ-7不患GS的概率均为3/4,B正确、C正确;Ⅱ-5为突变基因SLC12A3的纯合子,Ⅱ-6不含突变基因SLC12A3,因此,Ⅲ-8为突变基因SLC12A3的杂合子,用甲、乙两种探针检测Ⅲ-8的DNA时会出现两条条带,D错误。故选D。
5.【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可同步进行;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也可同步进行,符合图示过程。酶B(解旋酶)在复制中打开双链,酶C(RNA聚合酶)在转录中解开局部双链,A正确;图示R环由DNA单链与DNA—RNA杂交链共同构成,含DNA的脱氧核苷酸和RNA的核苷酸共8种,含ATCGU五种含氮碱基,杂交链的嘌呤(A+G)与嘧啶(U+C)在互补配对中数量相等,但另一条DNA单链中嘌呤和嘧啶数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3次复制后共产生8个DNA分子,含32P的链仅有2条(原母链),总链数为16条,含31P的链占14/16=7/8,C正确;过程①②③分别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均存在氢键的断裂和碱基互补配对,且均有水的生成,D正确,故选B。
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ERV插入STING基因启动子导致基因序列改变(基因突变),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修饰,可抑制STING表达,A正确;病毒与宿主基因的协同演化符合“军备竞赛”现象,B正确;DNA修复基因(如ATM、KU80)的正向选择,使DNA修复基因的频率上升,这为蝙蝠耐受病毒提供了分子层面的直接证据,C正确;基因突变是随机、不定向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非病毒直接诱导发生,D错误。故选D。
7.【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低温条件下,FRI蛋白在细胞内凝聚成团不与FLC基因结合,同时通过组蛋白修饰的调整抑制FLC基因的表达,从而解除对开花过程的抑制,A错误;低温条件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去泛素化并且不同位点进行甲基化修饰,FLC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说明组蛋白的乙酰化能促进该基因表达,表观遗传可以遗传,B错误;低温条件不影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FRI蛋白在细胞内凝聚成团不与FLC基因结合,使组蛋白去泛素化,但无法推知FRI蛋白的含量升高,C错误;温暖条件下,FRI蛋白直接结合FLC基因使其组蛋白乙酰化,促进FLC基因的表达,抑制植物开花,D正确。故选D。
8.【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图6显示切断家兔神经X后刺激该神经中枢端会导致血压下降,停止刺激时血压恢复正常,判断刺激开始后,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A错误;图7显示刺激神经X的外周端没有明显效果,结合图6,说明该神经的功能主要是从外周向中枢传递信息,应为传入神经,B正确;图5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引起家兔血压升高,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调节使血压升高,不属于反射活动,C错误;比较图5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压变化和图6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引起的血压变化的结果可知,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快,D错误。故选B。
9.【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FGF1抑制脂肪分解,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脂肪分解转化为葡萄糖,A错误;胰岛素抵抗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可以通过独立于胰岛素的途径(如GLUT)促进葡萄糖摄取,故注射FGF1效果更佳,B正确;FGF1能促进新脂肪细胞的形成,长期注射可能导致患者肥胖,C正确;囊泡向细胞膜移动离不开细胞骨架的作用,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A。
1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人工种植花椒林等经济林,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A正确;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与使用传统燃料相比,推广沼气池可以显著降低生态足迹,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实用意义。发展生态研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态研学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符合整体的原理,C正确;种植单一经济林替代原始林,生态系统结构更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故选D。
11.【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群落的时间结构包括季节性变化,不同季节鸟类的物种组成不同是由于鸟类迁徙导致的,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群落的时间结构),不是演替,A错误;不同区域的鸟类丰富度不同,是由于不同鸟类的生态位不同导致的,不能说明公园是否存在多个群落,B错误;鸟类活动范围大,不能使用样方法调查丰富度或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不能用于调查物种丰富度,C错误;使用样线法时行进速度要稳定,使用样点法时不同样点停留时间要一致,D正确。故选D。
12.【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与人工林相比,自然林物种丰富度更高,群落的垂直结构更明显,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其NPP一般高于人工林;自然林中消费者和分解者更多,其NEP一般低于人工林,A正确,B错误;NPP和NEP的差值表示分解者和消费者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由于不能确定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不能说明是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更强,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NPP越高,表明用于生产者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越多,由于不清楚生产者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的值,因此不确定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越高,D错误。故选A。
13.【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性状优良的高产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或诱变育种获得,A正确;灭菌就是杀灭其他微生物,以排除其对生产、实验的干扰,发酵的关键是要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灭菌,B正确;谷氨酸为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物,可根据谷氨酸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C错误;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会造成菌体大量死亡,因此是导致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D正确。故选C。
14.【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经过程①②获得植株乙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外植体需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而不是灭菌,A错误;由于愈伤组织是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所以过程③用射线或化学物质处理愈伤组织比处理红豆杉植株更易产生突变,B正确;过程④是利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得到植株丁,与甲的遗传物质不同,植株乙与植株丁不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紫杉醇属于次生代谢产物,可通过愈伤组织细胞的培养实现工厂化生产,D错误。故选B。
15.【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动物细胞培养时,除了需要加入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等天然物质,另外,还需要将其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A正确;对于已经贴壁生长的动物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并脱落下来,有利于计数,B正确;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药物X的抗癌效果较好,但是发现药物X对某正常组织细胞仍然具有较强的杀伤,所以还不能直接投入使用,C错误;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矾(溶剂),D正确。故选C。
16.【参考答案】(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细胞呼吸和苹果酸分解 卡尔文(1分)
(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分) 夜晚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 储存更多的CO2以备白天使用(减少白天的气孔开放,降低蒸腾作用)
(3)实验思路:将仙人掌置于密闭透明容器中,分别在白天和夜间测定容器内CO2浓度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夜间容器内CO2浓度较白天下降更多
【解题思路】(1)图1中,夜晚时,仙人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CO2被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固定形成苹果酸,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苹果酸从液泡中释放出来,分解产生CO2,同时还有细胞呼吸产生CO2,CO2进入叶绿体参与卡尔文循环(暗反应),完成光合作用过程。
(2)沙漠中的仙人掌通常在白天关闭气孔,夜间气孔开放,将吸收的CO2与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结合并固定,由于夜晚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所以夜晚不进行暗反应生产有机物。这种存储的生理学意义是储存更多的CO2以备白天使用,减少白天的气孔开放,降低蒸腾作用。
(3)利用“密闭透明容器”验证仙人掌“主要在夜间吸收CO2”,需将该仙人掌置于密闭透明容器中,分别在白天和夜间测定容器内CO2浓度变化。预期实验结果:夜间容器内CO2浓度较白天下降更多。
17.【参考答案】(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答红眼:白眼:无眼=9:3:4仅给1分)
(2)实验思路:选择弯翅品系果蝇分别与品系2(或4)、5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观察F2的表型及分离比预期结果与结论:若某杂交组合F2的表型为4种,且其分离比为9:3:3:1,则可确定弯翅基因与该品系突变基因不在同一号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弯翅基因与该品系突变基因位于同一号染色体上(4分)
(3)实验思路:①选F2的残翅灰体(或长翅黑檀体)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选出残翅黑檀体雄蝇(vvee);②将F1雌蝇与残翅黑檀体雄蝇测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长翅灰体5%、残翅黑檀体5%、长翅黑檀体45%、残翅灰体45%(或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灰体=1:1:9:9)
【解题思路】(1)由于各果蝇品系均是纯种且各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品系3雄果蝇与品系5雌果蝇基因型为BBXaY和bbXAXA,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为(3B_:1bb)(2XAX-:1XAY:1XaY),故F2的表型及分离比是: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
(2)可以通过分析弯翅基因与第Ⅱ、Ⅲ、IV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来判断基因的位置。实验思路:选择弯翅品系果蝇分别与品系2(或4)、5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观察F2的表型及分离比。预期结果与结论:若某杂交组合F2的表型为4种,且其分离比为9:3:3:1,则可确定弯翅基因与该品系突变基因不在同一号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弯翅基因与该品系突变基因位于同一号染色体上。若实验证明弯翅基因不位于第Ⅱ、IV染色体,则位于第Ⅲ染色体。
(3)品系2(vvEE)与品系4(VVee)杂交,F1为VvEe(长翅灰体),连锁情况为Ve/vE。雌性重组率为10%,雄性不重组。F1雌蝇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45%Ve(亲本型)、45%vE(亲本型)、5%VE(重组型)、5%ve(重组型)。雄性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50%Ve(亲本型)、50%vE(亲本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灰体:残翅灰体:长翅黑檀体=2:1:1。该结果与不发生重组的结果一样,无法体现重组率。因重组只发生在雌性,故应选择F1中雌性用于测交,但题干品系中并无残翅黑檀体雄蝇(vvee),需通过交配的方式产生。由于F2中存在Vvee或vvEe基因型的个体,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就可以产生残翅黑檀体雄蝇vvee,再用其与F1中雌性进行测交,可以通过子代表型及比例反应雌性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验证重组率。
18.【参考答案】(11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1)分级 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2分)
(2)皮质醇 肠道上皮细胞、肠肌和免疫细胞(答全给1分)
(3)①主动运输 减弱 ②神经 副交感 信号形式不同、信息传导(或传递)速度不同(2分)
【解题思路】(1)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之间的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这种调控方式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2)据图分析,压力或紧张情绪会使HPA轴活动增强,即肾上腺分泌皮质醇抑制免疫细胞、肠肌及肠道上皮细胞活动,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
(3)①由图可知,短链脂肪酸借助载体蛋白和另一种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产生的化学势能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为主动运输;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改善肠胃功能,说明其使HPA轴的响应减弱。②迷走神经受到短链脂肪酸(SCFA)刺激,将信息传到中枢进行整合,再由中枢向肠道发出相应的指令,使肠道蠕动加强,属于反射过程,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使肠道蠕动加强是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所以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部分属于副交感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其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二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信号形式不同、信息传导(或传递)速度不同等。
19.【参考答案】(10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1)蓝细菌和绿藻(2分) 整体
(2)遵循协调的原理,本地物种有较高生态适应性;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遵循自生的原理,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保证生态浮床的结构和功能的自组织;遵循整体的原理,选择经济类植物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治理的积极性(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分)
(3)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提高好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效率(2分)
(4)不能 污水中含有的DDT,会沿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作用,不适合直接用作家畜饲料(2分)
【解题思路】(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N、P等元素含量超标,导致蓝细菌和绿藻过度繁殖,形成水华现象。“利用为先、尊重习俗,注重实效、经济适用”的治理思路既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又考虑了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体现了生态工程整体的原理。
(2)在创建该生态浮床系统时,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地的优良水生经济类植物。原因在于根据协调的原理,应选择具有较高生态适应性的本土植物种植;同时选择本土物种可以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遵循自生的原理,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浮床的结构和功能的自组织,实现结构和功能的协调;遵循整体的原理,应选择经济类植物,在治理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治理的积极性。
(3)污水通过曝气池的目的是通入空气,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提高好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效率,产生的无机物可以供生态浮床的植物生长所需。
(4)若农业废水中含有DDT,会发生生物富集现象,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因此不适合直接用作家畜饲料,应该做无害化处理。
20.【参考答案】(10分,每空1分)
(1)5′-GTCGACAGAG-3' 5'-TCTAGAAACT-3'
(2)作为TaqDNA聚合酶的激活剂 复性 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增加
(3)①②③④
(4)Ca2+ 潮霉素 氯霉素 3、5
【解题思路】(1)通过对基因A的分析,发现该基因的模板链部分序列为(下游)5'-AACTATGCGCTCATGA——GCAATGCGTAGCCTCT-3'(上游),所以为保证A基因能与载体正确连接,切割载体的两种限制酶应为XhoI(靠近启动子一端)和XbaI(靠近终止子一端),又由于A基因内部有XhoI的酶切位点,所以A基因上游应该添加的序列为XhoI的同尾酶SalI的酶切序列,A基因下游应该添加的序列为XbaI的酶切序列。终上所述,利用PCR技术获取和扩增A基因时所需要的两种引物序列分别为5′-GTCGACAGAG-3′和5′-TCTAGAAACT-3'。
(2)PCR为体外合成DNA,需要Mg2+作为TaqDNA聚合酶的激活剂。PCR的过程包括变性(超过90℃)、复性(50℃左右)、延伸(72℃左右)三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复性。复性是指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的过程,如果复性温度过低,会导致引物与模板错配,导致非特异性产物增加。
(3)在选择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时,通常会使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这是因为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
(4)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大肠杆菌处于容易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状态,然后再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为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因其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而氯霉素抗性基因丢失,故培养基A、B中应分别添加潮霉素、氯霉素,符合要求的菌落,应该能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故菌落3、5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