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八下道法第4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检测卷01【统编八下道法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春八下道法第4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检测卷01【统编八下道法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统编八下道法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统编2024版八下道法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下道法第4单元测试01
范围:第4单元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
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
当统一管理。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C )
①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是不真实的 ②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
护 ③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④手机是公民合法财
产,未成年人有权在课堂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2.如图漫画《限》,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行车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法律比自由更重要
B.自由都是绝对的
C.行车自由不应受法律限制
D.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3.2023年3月16日,兰州火车站一名男子为了赶时间拒不出示身份证,并暴力殴打工
作人员,试图闯卡出站,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启示我们( C )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事处罚 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③珍视自
由,可以不计后果行使权利 ④公民应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C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 C )
①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任何
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
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
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
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B )
①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②对社会上的所有人都一视同
仁,不需要尊重差异 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
对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B
6.在车厢里吃食物,并将食物残渣随意吐在车厢里;在车厢里酗酒,并且违反规定
吸烟;不配合工作人员,拒绝进行安检……近来此类不文明行为不断涌现,且有
一个共同点:当事人都将自己的行为看作理所当然,是自己的“自由”。你应该
劝告这些人( D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 ②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③珍
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④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D
7.小王应聘一家私企,笔试成绩、面试表现、临场发挥都不错,却因为身高不符合
老板的要求,没有被录用。对此,小王感到愤愤不平,同时打算用“理”说服老
板。小王所用的“理”可能是( B )
①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每个公民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③我国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④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B
8.下面思维导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依次是( A )
A.权利公平、公平的价值、坚守公平
B.利益公平、公平的作用、实现公平
C.权利公平、公平的价值、绝对公平
D.利益公平、公平的作用、维护公平
A
9.在一项关于“国家进步我参与”的调查问卷中,“腐败”“发展不平衡、收入差
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关于社会公平的话题居于前列。人们对这些问
题的高度关注直接表明( B )
A.公平的社会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B.个人和社会都渴望和需要公平
C.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秩序
D.公平就是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
10.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下列名言体现正义感的
是( B )
A.君子和而不同 B.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C.不患寡而患不均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B
B
1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列入“十四五”时期目标任
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
义。追求正义是因为( A )
A
①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②正义体现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③正义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④正义能保证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都
不受侵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端午节前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通过快递物流收送礼品等问题,对物流快递
送礼深挖严治。这有利于( B )
①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②监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 ③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
督 ④限制公职人员的权力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法律的特殊保护 青少年健康成长】(8分)
  2022年5月1日起《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电子烟管理办法》提出:
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
子烟产品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1)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分析“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的必要
性。(4分)
①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③设置电子烟产
品销售网点、销售电子烟是商家的权利和自由,但如果在学校周边设置销售网
点,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会伤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形成不良的社会
风气;④《电子烟管理办法》对电子烟销售所作的规定和限定,标定了电子烟销
售的界限,有助于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2)请你对《电子烟管理办法》的实施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①社会应大力宣传《电子烟管理办法》,让公众了解“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
烟产品”的有关规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②执法部门应
严格检查学校周边是否有电子烟销售网点,加强执法力度。③青少年要认识到吸
烟的危害,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严禁购买电子香烟。
14.在学完“平等”的相关课程后,某校八年级(2)班不少同学对“中学生生活中
是否存在不平等现象”产生了疑问,为了深入了解校园现状,进而对学生进行指
导,你所在的小组正在进行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
下列任务。(16分)
(1)请你推荐两种调研方式。(2分)
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2)为了调研活动顺利完成,在调研工作中,应做好哪些工作?(4分)
选题要精准、调查要深入、研究要透彻、报告要写好、成果要转化。
(3)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40%的同学认为校园中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被
歧视;35%的同学听到过有人嘲笑有残疾的同学;20%的同学认为农村来的同学
“土”……该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当前有很多中学生的平等意识还不够高。
(4)请你就如何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向同学们提几点建议。(8分)
①践行平等,反对特权。②践行平等,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践行平
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
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15.【维护公平正义】(12分)
材料一 作为民生热点之一,在人民网历次的全国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已
是第18次进入十大热词榜单。数据显示,“社会保障”获得322万网友的投票,
占比52.1%。
(1)从公平的重要性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两会如此关注“社会保障”话
题。(4分)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
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
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
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
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材料二 从社会制度上,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公平,尽最大努力,确保
权利、规则与机会公平。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面对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从个人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
到不公平的行为时,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取合理的方式和
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③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④公平参与竞争。
材料三 一男子戴着头盔、手持菜刀闯进某服务区餐厅,疯狂砍向正在就餐的王
某。正在餐厅打扫卫生的陈某见状,毫不犹豫冲上前勇夺行凶男子的凶器,但男子
用力挣脱,返身向陈某猛砍。受伤的陈某这时才想起呼叫同事赶快报警,行凶男子
最终被及时赶到的民警抓获。
(3)有同学认为:“遇到非正义的行为,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勇敢地冲上
去。”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
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面对非正义的行为,中学生应该守护正义。一方面要
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但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
到见义“智”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在守护正
义的同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025春八下道法第4单元检测卷01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号 一 二 总分
答案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C )
①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是不真实的 ②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④手机是公民合法财产,未成年人有权在课堂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右图漫画《限》,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行车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法律比自由更重要
B.自由都是绝对的
C.行车自由不应受法律限制
D.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3.2025年3月16日,兰州火车站一名男子为了赶时间拒不出示身份证,并暴力殴打工作人员,试图闯卡出站,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启示我们( C )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事处罚 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③珍视自由,可以不计后果行使权利 ④公民应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 C )
①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B )
①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②对社会上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需要尊重差异 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对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在车厢里吃食物,并将食物残渣随意吐在车厢里;在车厢里酗酒,并且违反规定吸烟;不配合工作人员,拒绝进行安检……近来此类不文明行为不断涌现,且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人都将自己的行为看作理所当然,是自己的“自由”。你应该劝告这些人( D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 ②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③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④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小王应聘一家私企,笔试成绩、面试表现、临场发挥都不错,却因为身高不符合老板的要求,没有被录用。对此,小王感到愤愤不平,同时打算用“理”说服老板。小王所用的“理”可能是( B )
①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每个公民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③我国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④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下面思维导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依次是( A )
A.权利公平、公平的价值、坚守公平
B.利益公平、公平的作用、实现公平
C.权利公平、公平的价值、绝对公平
D.利益公平、公平的作用、维护公平
9.在一项关于“国家进步我参与”的调查问卷中,“腐败”“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关于社会公平的话题居于前列。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直接表明( B )
A.公平的社会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B.个人和社会都渴望和需要公平
C.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秩序
D.公平就是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
10.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下列名言体现正义感的是( B )
A.君子和而不同 B.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C.不患寡而患不均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列入“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追求正义是因为( A )
①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②正义体现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③正义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④正义能保证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受侵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端午节前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通过快递物流收送礼品等问题,对物流快递送礼深挖严治。这有利于( B )
①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②监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 ③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④限制公职人员的权力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法律的特殊保护 青少年健康成长】(8分)
  2022年5月1日起《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电子烟管理办法》提出: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1)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分析“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的必要性。(4分)
①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③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销售电子烟是商家的权利和自由,但如果在学校周边设置销售网点,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会伤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④《电子烟管理办法》对电子烟销售所作的规定和限定,标定了电子烟销售的界限,有助于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2)请你对《电子烟管理办法》的实施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①社会应大力宣传《电子烟管理办法》,让公众了解“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的有关规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②执法部门应严格检查学校周边是否有电子烟销售网点,加强执法力度。③青少年要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严禁购买电子香烟。
14.在学完“平等”的相关课程后,某校八年级(2)班不少同学对“中学生生活中是否存在不平等现象”产生了疑问,为了深入了解校园现状,进而对学生进行指导,你所在的小组正在进行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6分)
(1)请你推荐两种调研方式。(2分)
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2)为了调研活动顺利完成,在调研工作中,应做好哪些工作?(4分)
选题要精准、调查要深入、研究要透彻、报告要写好、成果要转化。
(3)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40%的同学认为校园中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被歧视;35%的同学听到过有人嘲笑有残疾的同学;20%的同学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土”……该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当前有很多中学生的平等意识还不够高。
(4)请你就如何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向同学们提几点建议。(8分)
①践行平等,反对特权。②践行平等,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践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15.【维护公平正义】(12分)
材料一 作为民生热点之一,在人民网历次的全国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已是第18次进入十大热词榜单。数据显示,“社会保障”获得322万网友的投票,占比52.1%。
(1)从公平的重要性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两会如此关注“社会保障”话题。(4分)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材料二 从社会制度上,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公平,尽最大努力,确保权利、规则与机会公平。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面对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从个人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③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④公平参与竞争。
材料三 一男子戴着头盔、手持菜刀闯进某服务区餐厅,疯狂砍向正在就餐的王某。正在餐厅打扫卫生的陈某见状,毫不犹豫冲上前勇夺行凶男子的凶器,但男子用力挣脱,返身向陈某猛砍。受伤的陈某这时才想起呼叫同事赶快报警,行凶男子最终被及时赶到的民警抓获。
(3)有同学认为:“遇到非正义的行为,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勇敢地冲上去。”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
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面对非正义的行为,中学生应该守护正义。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但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在守护正义的同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025春八下道法第4单元检测卷01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号 一 二 总分
答案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C )
①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是不真实的 ②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④手机是公民合法财产,未成年人有权在课堂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右图漫画《限》,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行车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法律比自由更重要
B.自由都是绝对的
C.行车自由不应受法律限制
D.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3.2025年3月16日,兰州火车站一名男子为了赶时间拒不出示身份证,并暴力殴打工作人员,试图闯卡出站,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启示我们( C )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事处罚 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③珍视自由,可以不计后果行使权利 ④公民应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 C )
①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B )
①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②对社会上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需要尊重差异 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对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在车厢里吃食物,并将食物残渣随意吐在车厢里;在车厢里酗酒,并且违反规定吸烟;不配合工作人员,拒绝进行安检……近来此类不文明行为不断涌现,且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人都将自己的行为看作理所当然,是自己的“自由”。你应该劝告这些人( D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 ②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③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④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小王应聘一家私企,笔试成绩、面试表现、临场发挥都不错,却因为身高不符合老板的要求,没有被录用。对此,小王感到愤愤不平,同时打算用“理”说服老板。小王所用的“理”可能是( B )
①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每个公民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③我国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④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下面思维导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依次是( A )
A.权利公平、公平的价值、坚守公平
B.利益公平、公平的作用、实现公平
C.权利公平、公平的价值、绝对公平
D.利益公平、公平的作用、维护公平
9.在一项关于“国家进步我参与”的调查问卷中,“腐败”“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关于社会公平的话题居于前列。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直接表明( B )
A.公平的社会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B.个人和社会都渴望和需要公平
C.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秩序
D.公平就是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
10.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下列名言体现正义感的是( B )
A.君子和而不同 B.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C.不患寡而患不均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列入“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追求正义是因为( A )
①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②正义体现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③正义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④正义能保证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受侵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端午节前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通过快递物流收送礼品等问题,对物流快递送礼深挖严治。这有利于( B )
①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②监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 ③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④限制公职人员的权力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法律的特殊保护 青少年健康成长】(8分)
  2022年5月1日起《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电子烟管理办法》提出: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1)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分析“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的必要性。(4分)
①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③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销售电子烟是商家的权利和自由,但如果在学校周边设置销售网点,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会伤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④《电子烟管理办法》对电子烟销售所作的规定和限定,标定了电子烟销售的界限,有助于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2)请你对《电子烟管理办法》的实施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①社会应大力宣传《电子烟管理办法》,让公众了解“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的有关规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②执法部门应严格检查学校周边是否有电子烟销售网点,加强执法力度。③青少年要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严禁购买电子香烟。
14.在学完“平等”的相关课程后,某校八年级(2)班不少同学对“中学生生活中是否存在不平等现象”产生了疑问,为了深入了解校园现状,进而对学生进行指导,你所在的小组正在进行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6分)
(1)请你推荐两种调研方式。(2分)
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2)为了调研活动顺利完成,在调研工作中,应做好哪些工作?(4分)
选题要精准、调查要深入、研究要透彻、报告要写好、成果要转化。
(3)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40%的同学认为校园中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被歧视;35%的同学听到过有人嘲笑有残疾的同学;20%的同学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土”……该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当前有很多中学生的平等意识还不够高。
(4)请你就如何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向同学们提几点建议。(8分)
①践行平等,反对特权。②践行平等,要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践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15.【维护公平正义】(12分)
材料一 作为民生热点之一,在人民网历次的全国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已是第18次进入十大热词榜单。数据显示,“社会保障”获得322万网友的投票,占比52.1%。
(1)从公平的重要性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两会如此关注“社会保障”话题。(4分)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材料二 从社会制度上,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公平,尽最大努力,确保权利、规则与机会公平。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面对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从个人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③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④公平参与竞争。
材料三 一男子戴着头盔、手持菜刀闯进某服务区餐厅,疯狂砍向正在就餐的王某。正在餐厅打扫卫生的陈某见状,毫不犹豫冲上前勇夺行凶男子的凶器,但男子用力挣脱,返身向陈某猛砍。受伤的陈某这时才想起呼叫同事赶快报警,行凶男子最终被及时赶到的民警抓获。
(3)有同学认为:“遇到非正义的行为,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勇敢地冲上去。”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
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面对非正义的行为,中学生应该守护正义。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但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在守护正义的同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