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Cu:64 N:14 Fe:56单选题(共15道题,每题3分,共45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歼-20战斗机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其中碳化硅材料属于传统非金属材料B.“天宫二号”空间运行的动力源泉—太阳能电池帆板,核心材料为晶体硅C.玻璃、水泥、光导纤维等均属于硅酸盐材料D.城市建筑群易受酸雨腐蚀,pH<7的雨水为酸雨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金属钠与水 ②晶体与混合搅拌 ③在中燃烧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A.①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3.一氧化碳是合成一系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A.CO 燃烧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C 和 CO2 在高温下生成 CO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断裂 CO 和 CO2 中的碳氧键吸收的能量一样多D.等质量的 C 燃烧生成 CO2 比生成 CO 放出的热量多4.把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c>b>d B.c>b>d>a C.d>a>c>b D.a>c>d>b5.下列物质①、②、③、④、⑤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6.如图为原电池装置,a为锌棒、b为碳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是正极,b是负极B.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C.电子从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D.碳棒上有气体逸出,溶液中H+浓度减小7.部分含氮、硫元素的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i的浓溶液可以和b反应B.e的浓溶液可以用来干燥c和fC.g和CO均属于汽车尾气,但可以通过催化转化生成无毒气体D.将c和h同时通入到BaCl2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8.炭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D.Z导管口无红棕色气体出现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kJ/mol,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在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已知稀HCl溶液和稀NaOH溶液中溶液生成1molH2O的热效应,若将含0.5moH2SO4的稀溶液与含0.5mol Ba(OH)2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等于57.3kJD.31g白磷比31g红磷能量多b kJ,P4(白磷,s)(红磷,s)10.根据反应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选项中的组合能构成该原电池的是选项 电极 电极A 石墨 溶液 溶液B 石墨 溶液 溶液C 溶液 溶液D 溶液 溶液11.已知: ,键的键能为,中键的键能为,的结构为。则键的键能为A. B.C. D.12.已知反应吸热分两步进行;①放热;②吸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B C D13.下列关于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所示装置可实现将设计成原电池B.图2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的质量逐渐减少C.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在铁表面镀铜D.图4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浓度始终不变14.我国科学家在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为,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利用钠离子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充电时,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钠离子在锰基材料上脱出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D.充电时,外电路中转移,锰基材料质量增加15.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 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C.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二.填空题 (共4道题,55分)16.(13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H4Cl固体、NaOH固体、Ca(OH)2固体、MnO2。1)仪器a的名称 。2)B装置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D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A.浓硫酸 B.CaCl2 C.碱石灰 D.P2O54)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③已知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有强氧化性,G中生成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无色气体。试根据条件,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17.(14分)回答下列问题:1)丙烷C3H8常用作运动会火炬燃料。一定量丙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1molH2O(l)过程中放出了553.75kJ能量。请写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工业制二甲醚是在一定温度(230~280℃)、压强(2.0~10.0MPa)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CO(g)+2H2(g) CH3OH(g) ΔH1;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CO(g)+H2O(g) CO2(g)+H2(g) ΔH3,反应器中的总反应可表示为3CO(g)+3H2(g) CH3OCH3(g)+CO2(g),该反应的ΔH= (用ΔH1、ΔH2、ΔH3表示)。3)实验室中检验(NH4)2SO4溶液中的阳离子时应采取的实验操作为 。4)铅酸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和,电解质溶液为硫酸。该电池总反应式为:,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 。5)将甲醇(CH3OH)设计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①工作时,空气通入该电池的 (填“a”或“b”)电极,溶液中OH-向 (填“a”或“b”)电极定向移动。②电池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pH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14分)回答下列问题:I某实验小组设计用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50mol/L的盐酸50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①该装置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大烧杯杯口若不盖泡沫塑料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②实验中,所用NaOH稍过量的原因是 。③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有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Ⅱ.浓硝酸在工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化学学习小组开展与浓硝酸有关的实验。首先采用图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④a装置名称为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立即放入该装置,滴加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⑤B的作用是 。其次,他们测得铁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时各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含量与硝酸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N元素成分越多B.硝酸与铁反应往往同时生成多种还原产物C.铁能与大于12.2 mol/L HNO3溶液反应说明不存在“钝化”现象⑦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后铁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当硝酸浓度为9.75 mol/L时,如果生成的还原产物为1 mol,那么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9.(14分)回答下列问题:1)镍—镉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封闭式体积小的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放电时,镉电极为 极 ,充电时,b极电极反应式为甲 乙2)如图乙装置Ⅰ为CO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过装置Ⅱ实现铁棒上镀铜。①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在此过程中若装置Ⅱ中阴极质量变化12.8g,则装置Ⅰ中理论上消耗CO L(标准状况下)。3)若将装置Ⅱ中改为两极为惰性电极,电解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产生(标况)气体,电解结束后,若只加一种物质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酸碱性,该物质化学式是 ,加入的质量为 。4)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亚磷酸主要用作尼龙增白剂,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图(其中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写出装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A A B B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 A C B C16.13分 未标注的2分 (1)分液漏斗(1分)(2) (3)C(4)(5) NH4NO317.14分 未标注的2分(1)C3H8(g)+5O2(g)=3CO2(g)+4H2O(l)ΔH=-2215kJ/mol(2)2ΔH1+ΔH2+ΔH3(3)取少量样品于试管,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若试管口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为铵根离子。(4)PbO2+2e-+SO+4H+=PbSO4+2H2O(5) b (1分) a (1分) CH3OH-6e–+8OH-=CO+6H2O 减小18 14分 未标注的每空2分 I ①玻璃搅拌器 (1分) ② 偏小③ 确保定量的HCl反应完全Ⅱ④三颈烧瓶 (1分) ⑤ 防倒吸⑥AB ⑦14分 每空2分(1) 负 Ni(OH)2 -e- +OH-=NiO(OH)+H2O(2) O2+4e-+2H2O=4 OH- 4.48(3) 0.98g (4) 2Na2HPO3+6H2O2H3PO3+O2↑+2H2↑+4NaO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