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二四年十二月九年级化学阶段性质量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H:1 Ca:40 Cl:35.5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7小题各1分,8~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3分)1.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 粮食酿醋 B. 食物腐败 木材燃烧C. 酒精挥发 蔗糖溶解 D. 水通电电解 铁杵磨成针2.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氢氧化钠 B. 验满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的pH3.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①2Na ② ③ ④ ⑤ ⑥2CO ⑦A. ④⑤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 B. ②⑤中的“2”均表示电荷数C. ③⑦中的“2”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D. ①⑥中的“2”均表示分子的个数4.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对水进行杀菌消毒C. 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需要加水150gD.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都静止不动5. 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D. 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氧化物:冰、干冰、过氧化氢 B. 混合物: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液氧C. 单质:镁、碳、水 D. 盐:氧化铜、碳酸钠、熟石灰7.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8.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 B. 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C. 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参加该反应的与的个数比为9.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开始关闭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过一会儿打开弹簧夹,不能使气球b明显鼓起的是是选项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A 硝酸铵固体 水B 浓硫酸 水C 碳酸钠固体 稀盐酸D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A. A B. B C. C D. D10.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二、填空与简答题11.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镁离子________(填符号);(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12. 生活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碘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是固体碘单质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食品包装袋内部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的理由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4)大理石地板上有污渍,不宜用“洁厕灵”(有效成分:盐酸)清洗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3. 结合下列教材中的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测量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答一点)。(2)图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3)图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4)图4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14. 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图一实验中两支试管中都产生。若要制得较纯的,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______。(2)图二实验中试管中实验现象分别相同,该现象是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图三实验中,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说明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填符号)。(4)图四实验中,E试管中产生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因为不同的酸溶于水时解离出来的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三、实验探究题15.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A、B、C)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______。A.白磷燃烧B.酒精与水混合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①表示,则与之差表示__________质量。(3)如图②所示,实验结束天平指针偏右,该反应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A. ①④⑥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⑥ D. ②③⑤16.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A中标示仪器的名称:a______。(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开始收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实验室装置G用来干燥,装置G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5)将纯净干燥的缓慢通入装置H,观察到现象: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性质的结论是:______。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17. 蔗糖(化学式为)是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请根据蔗糖的化学式进行计算:(1)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2)34.2g蔗糖中含有______g碳元素。18. 兴趣小组同学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就用它来测定某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称取5.5g干燥的鸡蛋壳(杂质不参加反应)于烧杯中,再将75g该稀盐酸分3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剩余固体质量/g 3 0.5 0.5请计算:(1)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二○二四年十二月九年级化学阶段性质量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H:1 Ca:40 Cl:35.5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7小题各1分,8~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3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二、填空与简答题【11题答案】【答案】(1)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2) ①. 失 ②. Mg2+(3)Mg(OH)2【12题答案】【答案】(1)酒精 (2)(3)(4)【13题答案】【答案】(1)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引流,防止液体洒出(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4题答案】【答案】(1)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2) ①. 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②. ##(3)(4) ①. 白色沉淀 ②. ③. 阴离子三、实验探究题【15题答案】【答案】(1)B中酒精与水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中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反应的氧气(3)符合 (4)B【16题答案】【答案】(1)铁架台 (2) ①. ②. F ③.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3) ①.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4)浓硫酸 (5)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17题答案】【答案】(1)1:8 (2)14.4【18题答案】【答案】(1)5 (2)解:设稀盐酸中盐酸的质量为x。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