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教情调研九年级化学作业单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中国民俗文化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剪窗花 B. 雕玉石 C. 放鞭炮 D. 包粽子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性质 用途A.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 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C.氧气能支持燃烧 可用作燃料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A. A B. B C. CD. D3. 今年,我国西藏尼泊尔边界地区发生了多起地震,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为确保灾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口下列处理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A. 吸附沉淀 B. 过滤 C. 静置沉淀 D. 加肥皂水4.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符的是A.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C. 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5.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 液态氧、水泥砂浆B. 汽水、海水C. 洁净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D. 呼出的气体、食醋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D.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8. 截至目前,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B.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C.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9. 某同学实验课上量取水时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5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为A 大于20 mL B. 小于20 mL C. 等于20 mL D. 无法判断10. 现有甲、乙两份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乙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而甲中没有添加,则两份溶液产生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B.C. D.11. 对于下列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都表示离子 B. 前三种表示同一种元素C.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2. 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大量使用一次性的餐具C. 多步行,骑自行车 D. 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观念: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B. 科学思维: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C. 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容器,并整理仪器D.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14. 下列关于电解水(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B. 试管1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C. 该实验应该接入直流电源,两电极均产生气泡D.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1、2中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15. 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 B C D水的作用 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2体积。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降温,便于气密性检查。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实验内容 空气中O2量测定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检查气密性 收集氧气A. A B. B C. C D. 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6. 我们的生产、生活等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①活性炭②氮气③氧气④稀有气体几种物质的序号填空:(1)灯泡中充入_____,可以延长灯泡寿命;(2)可用于医疗急救和切割金属的是_____;(3)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4)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是利用____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17. 乙醇可用富含淀粉的谷薯类作物经过发酵而制得。酿酒的主要过程如下图:(1)从熟米饭到酿酒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蒸馏”时利用了酒精、水、杂酯油及酯类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质的这种性质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要量取18mL的酒精,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10”“20”或“50”)mL的量筒和______;实验室短时间保存少量酒精的用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18.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化学上描述原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模型。如图是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元素周期表的形式排列,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锂元素和磷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元素原子______不同;原子序数为11与17的形成的化合物由______构成(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2)请根据图中规律,画出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______。19.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该反应涉及的分子有______种,反应前的组成属于______(填物质分类)。(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填“分解反应”、“化合反应”)(3)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______。20.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都是一种无色的液体,G在D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H。(1)物质H的名称为______。(2)写出反应②③的文字表达式:②______;③______。(3)写出物质B在化学反应②中起______作用。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写编号),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3)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填“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或“先熄灭酒精灯再撤离导管”)(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通入。(5)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呈碱性,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应放在______端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填“a”或“b”)22. 某小组对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快慢的影响。该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H2O2溶液浓度均为10% 20mL,在C框中连接导管和量筒,并测量相关数据,经计算后的数据如下表:催化剂种类 气体产生速率(mL/s)二氧化锰 35氧化铜 4.5活性炭 5.8(1)实验前用弹簧夹夹住B装置右侧橡胶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一会儿水很难流下来。这一操作步骤的目的是______。(2)为了较精确测定排出水的体积,C框内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选填“C1”或“C2”)。(3)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______(选填字母)进行探究。A. 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 B.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C. 产生氧气的总体积 D. 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4)从实验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上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探究二】:探究H2O2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18℃,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二氧化锰(MnO2)均为0.5g,在恒压漏斗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各5mL分别进行实验。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象如下图1、图2所示。(5)实验中,恒压漏斗的作用是______。(6)由图1知道:H2O2溶液分解时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7)由图2知道:H2O2溶液浓度越高,其分解反应速率越______(选填“快”或“慢”),以10% H2O2溶液为例,约30s后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_。2024—2025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教情调研九年级化学作业单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6题答案】【答案】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①【17题答案】【答案】(1)化学 (2)物理(3) ①. 20 ②. 胶头滴管 ③. 细口瓶【18题答案】【答案】(1) ①. 质子数 ②. 离子(2) ①. ②. 失去 ③. Mg2+【19题答案】【答案】(1) ①. 3##三 ②. 混合物(2)化合反应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20题答案】【答案】(1)二氧化硫(2) ①. ②.(3)催化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1题答案】【答案】(1)长颈漏斗(2) ①. AC ②. ③.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3)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4)b (5) ①. AE##AF ②. b【22题答案】【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C1 (3)AD(4)活性炭 (5)平衡压强,使过氧化氢溶液顺利下滴(6)放出 (7) ①. 快 ②. 30s反应结束,放热停止,随着装置冷却,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