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
历史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ACACD
6-10 BBCDA
11-20 BADAC
16-20 CACB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10分)
(1)儒学的兴起和发展(1分):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扬州成为运河运输的交汇点(1分)。
(2)苏州:占城稻的引进(1分,或秧马的推广使用)、南平:活字印刷的发明术(1分);
经济重心南移(2分)。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2分,或皇权至上,其他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4)政治需要、文化推动、技术驱动、交通枢纽(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
理也可给分)
22.(10分)
(1)《五四运动游行图》(2分);理由:五四运动是发生于1919年的反帝反封建的爱
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精神。(此事件填
补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斗争空白,串联起中华民族从反抗侵略到
民族复兴的历史主线)(2分)
或:《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理由: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
击的帝国主义的势力,展现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精神。(此事件填补了
国共第一次合作至第二次合作的历史空白,构建了近代中国从抵抗侵略至民族振兴的完整
脉络。)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理由: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千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展现了坚韧的抗争精神。(这一事件
填补了局部抗争至全面抗战历史空白,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意志,
完善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崛起的历程。)
九年级历史答策(第1页共2页)
《台儿庄战役场景图》;理由: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展现
了全民主团结抗战的觉醒。(这一事件填补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胜利之间的历史空白,凸
显了国共合作下的民族凝聚力,串联起中国近代从抵御外侮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淮海战役战场形势图》;理由: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加速了国民党
政权的崩溃,为新中国成立扫清了障碍。(此事件填补了从局部革命到全国解放之间的历
史空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和群众力量,串联起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到国家重
建的完整历程。)
(列举其它抗争类示意图,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不是抗争类示
意图,不给分)
(2)示例
观点:百年中国在抗争中走向复兴。(2分)
论述: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揭开了屈辱的序幕,但也激发中国人探索救国
救民之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
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国耻,促进了中
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
础:抗美援朝战争以“立国之战”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
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分)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从被动挨打到主动抗争,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中国人民以血
与火的代价,最终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1分,此总结答到给1分,不
答不扣分)】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选择观点与论述相符合,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3.(10分)
(1)新航路开辟(2分,或哥伦布发现美洲、地理大发现也可);促进了全球贸易网络的
初步建立、加速了各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生态结构乃至人种和文
明。(2分)
(2)“中心一边缘等级结构(1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美国:主导建立一系列
国际组织。(2分,主导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其他表述也可以)
(3)贫富差距、技术垄断、地缘冲突(2分,答任意两点即可给2分):
推动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分,或促进技术共享与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解
冲突等,其他言之有理的措施也可)
九年级历史答策(第1页共2页)九年级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滴分: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
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良渚、陶寺与二里头先民,通过苷建超大规模中心聚落来实现权力的空间象征化凝聚,
并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呈现出早期文明国家的结构特征。该观点立论根基源于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古籍记载
D.专家臆测
2.《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以地事秦,犹抱薪数火,薪不尽,火不灭。”
据此判断,材料暗喻的历史阶段为
A.宗法分封的西周
B.尊王攘夷的春秋
C.诸侯兼并的战国
D,郡县治国的秦朝
3汉简记载:“胡译”“胡译长”“译者”“女译”“羌译”“羌胡译”等译者活跃于敦
煌及西北诸地。以此分析,此类记载的历史背景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七下西洋
4宋太宗大规模重建昭文馆、集贤院和史馆,亲赐名为“崇文院”,并将宫中原有的“讲
武殿”,则被改名为“崇政殿”。宋太宗此番行为,凸显的国家战略是
A推恩分封
B.科举取士
地区
措施
C.祟文抑武
D.闭关锁国
新澄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5.根据右表,分析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设置伊犁将军
A.军事为主,贸易为辅
册封达赖、班禅
B和议结盟,岁贡岁赐
西薮
设置驻藏大臣
C.文化浸润,改土归流
须布《饮定藏内普后章程》
D.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台湾
设置台湾府
6.《戊戌政变记》所述:“虽新政未实实施,而舆论已大行,民智骤增”。另据《京师大
学堂章程》记载,1902年新设学堂数量较1898年增长320%,课程中西学占比达65%。材
料表明戊戌变法
A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促成了近代思想启蒙
C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D.掀起了科学民主思潮
7.1919年5月《大公报》:“欧议中之青岛问题至近日形势大变,北京学界尤为愤激,乃
于昨日星期休假,国立大学及各专门学校举行游街大会”。由此推断,该报刊报道的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京汉铁路大罢工
D.五卅运动
8.会议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决定自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成功解决攸关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据此分析,该会议为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9.解放战争初期,《大公报》借南雄人之口,讲述了粤湘赣边境共军与国军因激战导致地
方元气大伤,以表达对中共的不满;1949年7月,《大公报》杜评:整个西南的反动势力
就要在解放军打击之下开始崩遗了,肯定了解放军是正义之师。《大公报》报道的变化
A.反映了国民政府的腐败
B彰显了新闻报道的灵活
C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折射了战场形势的扭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