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法老们不想让死亡成为权力的终结,所以在死后让人用香料等药物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将尸体(木乃伊)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中。这些巨大的陵墓矗立于(  )
A. B. C. D.
2.人们常常所说的“新月沃地”之称的地方是(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恒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3.如表是小澍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的学习笔记。由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金字塔
佛教
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
阿拉伯数字
《汉谟拉比法典》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封建时代的亚洲
4.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 统一性 B. 融合性 C. 多元性 D. 继承性
5.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96年,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那么,奥运会的发源地在(  )
A. 罗马 B. 希腊 C. 意大利 D. 德国
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史论
A 《乌尔纳姆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伯里克利时期 雅典民主政体达到鼎盛
C 阿拉伯帝国 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D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法的开端
A. A B. B C. C D. D
7.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时,共有5艘船和265名船员,返航时只剩下1艘船和18名船员。这些数字的变化折射出(  )
A. 地圆学说的正确 B. 海外探险的艰险 C. 多元文明的交融 D. 掠夺者贪婪成性
8.有一科学家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个科学家的成就是①发现杠杆定律 ②发现浮力定律 ③发明螺旋式水车(  )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9.如图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荣革命 B. 工业革命 C. 宪章运动 D. 价格革命
10.“希腊化时代”是指将希腊的文明带入东方,而这种文明的交流并不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的。以下人物中最有可能开启希腊化时代的是(  )
A. 亚历山大 B. 凯撒 C. 图特摩斯三世 D. 查理曼大帝
11.如表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权组成。据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机构 权力
执政官 由两人共同担任,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
公民大会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召开和表决受元老院限制
A. 执政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 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
C.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强调保护平民阶层的利益
12.格里芬是神话中的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如图图片所示的是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格里芬的各种不同形象。可见世界文化发展具有(  )
A. 差异性与排他性 B. 统一性与多样性 C. 一致性和时段性 D. 同源性和封闭性
13.如图示意的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流行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政治上导致了(  )
A. 基督教的兴起 B. 严格的社会等级形成
C. 自由城市出现 D. 大学自治权利的加强
14.中世纪早期,西欧实行封君封臣制,此制度得以形成和维系的基础是(  )
A. 关系与财富 B. 种族与阶级 C. 土地与契约 D. 宗教与习俗
15.下图所示《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意在( )
A.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 提高奴隶的政治地位
C. 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 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16.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B. 屋大维独揽国家最高权力,实行“元首制”
C. 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重大改变
D. 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改造后传到欧洲
17.古印人提出了0”理论和作为演算基点的进制。把古的这一明加以改传到欧洲的是(  )
A. 古埃及人 B. 古希腊人 C. 印度人 D. 阿拉伯人
18.李鸿章在《议复梅启照条陈折》写道:“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由此可见,李鸿章创设轮船招商局的“初意”是(  )
A. 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 B. 为军事工业筹措资金
C. 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 D. 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19.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于是在西欧兴起了(  )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开辟新航路运动 C. 工业革命 D. 启蒙运动
20.以下各项最能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B. 使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C. 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D. 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
21.马克思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基于此,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形成的作用是(  )
A. 促进殖民体系瓦解 B. 结束敌对开始联合 C. 推动霸权主义消亡 D. 打破孤立走向整体
22.这部法律文件诞生于1804年,是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制定的,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法律文件的伟大制定者是(  )
A. 汉谟拉比 B. 拿破仑 C. 马克思 D. 华盛顿
2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中,不能成立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大化改新 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 欧洲人称0到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C 来克星顿的枪声 独立战争的序幕
D 巴黎公社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A. A B. B C. C D. D
24.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
A. 积极推动了思想解放 B. 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
C. 彻底摧毁了君主专制 D. 充分彰显了工人力量
25.据《改革开放口述史》记载,1980年北京首家个体户开业引发争论;2023年杭州市政府官网显示,国际网红参与亚运会传播获得广泛关注。这说明(  )
A. 计划经济体制主导未动摇 B. 社会观念逐步走向开放包容
C. 经济持续增长需外资助力 D. 文化传播突破传统媒介限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在他身后实现。此时在马其顿大军的身后,已经是一个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了。
材料二
材料三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然而,与此同时,拜占庭明显缺乏古典时期雅典的生气和光辉。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亚历山大东征的历史影响。
(2) 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古代中外文明交往交流的看法。
27.艺术名作 人文之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画为唐朝阎立本所绘制的《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从色彩上看,画作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巧妙地利用了红色、晁盖顶和宫女服饰的配色,呈现出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 根据材料一,从历史角度说明你对画作“呈现出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的理解。
材料二 1940年,徐悲鸿创作了巨幅水墨画《愚公移山》。该画取材于《列子 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描绘了愚公率众人开山挖路的劳动场面。愚公移山不移志的故事,给当时痛失家园的中国人以力量的填充。徐悲鸿借题发挥,对这个古老神话的再阐释,无疑也创造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视觉典范。
(2) 根据材料二,简述这幅画是如何通过对神话传说的运用来实现其在当时的价值的。
材料三我们看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谓史上最迷人的微笑,谁能够解释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什么含义?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得出,但它就是迷人。蒙娜丽莎是一个商人的妻子,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她的微笑太神秘了,于是就弄出了像《达 芬奇密码》那样的电影。不过画中的蒙娜丽莎确实只是个普通人,她有真实的存在,有她自己的思想。她的思想感情神秘地流露在她的脸上,达 芬奇抓住了这一瞬间,这就是理解《蒙娜丽莎》的钥匙。《蒙娜丽莎》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画普通人。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蒙娜丽莎》的作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观点一:“光荣革命”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它以非革命的手段实现了这个变迁,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观点二:英国人工业化之后所取得的成绩……将这一切归功于“光荣革命”以来的优越制度,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制度此时却漏洞百出。他们在制度变革进程中犹豫不前,造成制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从而对英国强国地位造成损害,成为英国衰落的潜在隐患。
——摘编自王帆《大英帝国为何从世界霸主衰弱成现在这个样子?》
(1) 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各是怎样评价“光荣革命”的?
材料二 168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使国家权力的中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通过这一系列法律的目的。并概括英国确立政治制度的主要方式。
29.“欧洲”一词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曾有着不同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至20世纪“欧洲观念”的变迁情况
15世纪 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陷落之后,“欧洲”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并且将“欧洲”概念与“基督教世界”等同的用法也流行起来。
16世纪 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了欧洲人的无情征服。在这种征服过程中欧洲人建立起了对自己文明的优越性的确认,由此产生了两极化的思维方式或即“文明的欧洲人”与“不文明的蛮族”。
17世纪 “欧洲”概念的使用则渐趋增多,并且“欧洲”与“文明”开始在观念上被等同起来。对于欧洲人来说,欧洲文明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化显示出了优越性
18世纪 伏尔泰将欧洲描述为“一种大的共同体被分为几个国家……即使分裂为几种信仰,它们都有同样的公共法律和政治原则”。
19世纪 出现了“使欧洲化”这一动词,表达了对欧洲的一种理解,即欧洲把最高级的文明带给世界的其他部分。“欧洲中心论”思想盛行。欧洲的现代文明被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杆。
20世纪前半期 “欧洲悲观主义”思想出现,欧洲文明进步观受到了社会强烈质疑。“泛欧运动”等欧洲统一思想盛行,白里安提出了“欧洲联盟”计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观念”演化出了新的话语,其中之一便是“欧洲认同”的观念。欧共体官方就发表了一份《欧洲认同宣言》。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欧洲认同问题已成为欧洲学术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而对“欧洲认同”的探讨与欧洲公民权,欧盟宪政、欧洲社会模式,欧盟东扩、欧洲移民等重要问题产生了关联。
————摘编自邝杨《欧洲观念的变迁: 1492-1992》
(1) 据材料指出16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观念”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说明其对世界的共同影响。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比18世纪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观念”,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3) 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前半期“‘欧洲悲观主义’思想”出现的原因。
(4) 从时空观念角度,分析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欧洲认同问题”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与当时欧洲及世界发生哪些历史事件有关?(不少于三个)
(5) 综合15至20世纪“欧洲观念”的变迁,概括其反映的欧洲发展趋势。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A
21.【答案】D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B
26.【答案】【小题1】亚历山大东征不仅是一次军事征服,更是一次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尽管这次东征带来了战争和破坏,但它也为东西方文明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开启了东方文明的希腊化时代
【小题2】矛盾: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对欧洲,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观点:殖民掠夺的双重性。理由: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比如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比如黑奴贸易造成了大量黑人的死亡。同时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题3】古代中外文明交往交流,和平的方式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和物种往来,但是战争的方式也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27.【答案】【小题1】理解:从色彩上看,这幅图巧妙地利用了红色、晁盖顶和宫女服饰的配色,营造出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臣时的喜庆氛围;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当时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以及唐蕃民族友谊的历史见证;展现了大唐恢宏的气势(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小题2】这幅画描绘了愚公率众人开山挖路场面。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处于艰难时期,痛失家园。徐悲鸿借愚公移山这一神话传说进行再阐释,用愚公率众开山的精神,激励当时的中国人,从而实现了其在当时的特殊价值(符合题意即可)
【小题3】特点: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富有生命的活力,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符合题意即可)影响:文艺复兴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8.【答案】【小题1】观点一:光荣革命推动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光荣革命使英国形成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光荣革命使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
观点二:光荣革命造成制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光荣革命损害英国强国地位,成为英国衰落的潜在隐患
【小题2】目的: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方式:立法
29.【答案】【小题1】共同之处:都认为欧洲文明具有优越性。
共同影响:促使欧洲列强以文明优越为由,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的生产方式、文化等传播到世界各地
【小题2】不同之处:18 世纪,强调欧洲是一个有共同法律和政治原则的大共同体,但更侧重于文化、观念层面的联系;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此时的“欧洲观念”已从单纯观念走向实际的一体化行动,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加强合作,追求更紧密的联合
【小题3】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爆发,给欧洲带来巨大破坏;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蔓延至欧洲,欧洲各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企业大量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社会矛盾尖锐;法西斯的暴行给欧洲带来战争阴云,严重威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小题4】历史事件:1993 年欧盟正式成立;20 世纪九十年代后,欧盟不断东扩,吸纳东欧国家加入;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小题5】趋势:从分散到联合;从自信到反思再到重塑认同;国际影响力先增强后调整
第9页,共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