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C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2.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3.为维护统治,我国古代诸多王朝,都注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下图“?”处的内容应是( )A.设立三司 B.设立厂卫 C.八股取士 D.废除丞相4.为“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一场自强运动中。下列对这场自强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B.是一次成功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在“自强”下,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5.右图所示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时期的某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 )A.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6.如图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这一事件意味着 ( )A.辽沈战役胜利 B.淮海战役胜利 C.平津战役胜利 D.渡江战役胜利7.下图是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出 ( )A.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C.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8.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评价这次重要会议:“十二大同七大比,同七大起的作用一样,七大是把革命引向胜利,十二大是把建设引向胜利。”“十二大是把建设引向胜利”指的是十二大提出( )A.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发展才是硬道理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中国梦宏伟蓝图9.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雕塑、建筑鉴赏”项目学习。以下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释迦牟尼佛像 C.罗马大竞技场 D.《掷铁饼者》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年代尺(部分)空格内填写的一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C.雅尔塔会议 D.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1944年至1970年间,总共有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 )A.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B.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C.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D.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的迅速瓦解12.如图所示,2020年1月31日23:00,英国正式“脱欧”,这一行为表明 ( )A.政治格局多极化受到挑战 B.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C.欧洲和平受到威胁 D.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 《北魏帝王出御图》 图B 元朝形势图(1330年)(1)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于494年迁都________,(1分)图A画面中人物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他的一项改革措施,即以________代替鲜卑服;(1分)图B朝代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____(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1分)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________,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它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1分)材料二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人民出版社《中华民族大团结》(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2分)并概括清朝实施这些措施的意义。(2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2分)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19世纪,美国完成了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领土的扩张,西部的开发,科技和制度的创新,经济能量的空前增长,国内市场的拓展,推动美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完成,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1)指出材料确立图A政府结构的法律文献。(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推动“美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的史事。(1分)材料二①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处境悲惨,暴动频繁,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②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③为解决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美、德、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新出路; ⑤20世纪40年代:中、美、苏等国面对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逐渐走向联合(2)依据材料二,归纳上述史料中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方式,(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寻找新出路,策划了哪一事变发动侵华战争。(1分)材料三 观点一:危机应对得当,能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观点二:危机处置失当,则贻害深远。观点三:“危”“机”并存,关键是在危机中能否把握住正确的航向(3)关于危机的处理,同学们形成了以上三种观点,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我选择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史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述或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5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制度探索与国家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初探索 学西方】材料一图A 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决定变法辛亥革命先驱效仿西方资产阶级建立起一套“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开启了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新航程。为防范个人独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体现了“责任政府”的理念。辛亥革命先驱对规范政府权力运作、防范专制复辟的努力值得肯定,依法行政和责任政府的理念从此诞生于中华大地。——摘编自胡海、周海波《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1)图A场景与哪一场运动有关?(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2分)【新制度 固统一】材料二图B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此外还成立了近千个民族乡,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补充……这一制度使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纪元。——摘编自《中国民族报》(2)图B会议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哪一制度?(1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1分)分析“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2分)【新改革 促发展】材料三图C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GDP 26 923.48 35 333.92 48 197.86 60 793.73增长率 14.24% 13.96% 13.08% 10.92%(3)图C反映的制度于哪一年开始实施?(1分)依据材料三表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变化得益于哪一经济体制的建立?(1分)并分析该体制的建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2分)【新构想 迈复兴】材料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自诞生以来,始终像一座灯塔,指引祖国统一大业破浪前行,汇入民族复兴的筑梦伟业,照亮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前行的方向。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摘自新华社《新时代“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的原因。(2分)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制度探索和国家治理之间关系的认识。(2分)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D C C A C C C A D D B13.(1)洛阳;汉服;澎湖巡检司;长城。(4分)(2)史实: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乾隆时期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并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及设置伊犁将军;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义:有效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有效加强了边疆与内地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势,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包容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1)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1分)史事: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西进运动。(1分)(2)方式:改革;国际合作;(2分)对外发动战争。事变:九一八事变。(1分)(3)【示例一】我选择的观点:观点一选择史事:③④(2分)阐述或说明: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严重民族危机进行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通过改革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面对经济大危机引起的政治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使美国走出困局,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可见,当国家面对危机时,只要应对得当,就能化危机为发展契机,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用科学的、和平的方法去解决危机。(4分)【示例二】我选择观点:观点二选择史事:②、⑤(2分)阐述或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使用煤炭等矿物燃料,加剧了温室效应,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导致雨林大量消失,直接影响到生态平衡,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没有重视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德、日两国为了转嫁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成为欧、亚战争的策源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灾难,对内推行独裁统治,迫害犹太人,镇压进步活动,给本国居民也带来沉重灾难。因此,危机处理失当,会带来一系列后续反应,贻害深远。(4分)【示例三】我选择的观点:观点三选择史事:③、④(2分)阐述或说明:1929年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德、日等国均遭到严重打击。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在“危”的背景下,美国、德日选择了不同方式应对。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化“危”为“机”,创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先例,成功渡过危机,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而德、日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成为欧、亚战争的策源地,最终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中、美、苏等国面临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的危机,各国选择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综上所述,将危机转化为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契机危机需要正面面对,我们要有化解危机的有效措施,同时也需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15.(1)运动: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影响:效仿西方建立起新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规范了政府权力的运作,有利于防范专制复辟;推动了依法行政和责任政府理念的诞生与发展;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意义:促使各族人民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主;终结了民族压迫与纷争的历史,推动了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纪元的开启;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3)时间:1978年。(1分)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4)原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引着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和实现民族复兴;“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推动香港、澳门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稳定。(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认识:制度探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完善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制度探索和国家治理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只有在制度探索和国家治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