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练习历史(开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装国界出三策日祝你考试顺利!定面国两日中第1卷(共50分)注意事项: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然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A.处于旧石器时代B.依靠采集狩猎为生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D.已经学会使用火2.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春秋时期经济遭到破坏B,生产方式的变革C.兼并战争的原因D.秦国法律的严苛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A.公元前二世纪初B.公元前二世纪末C.公元前三世纪初D.公元前三世纪末历史(二模)第1页(共8页)4.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0A.科举制度的创立出会国中B.纸的发明与改进烟府角C.山水画开始形成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5.“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B.目的革A.原因每性腰球C.表现D.作用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A.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意一然效继面命革国中办@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面不本是率另人途保衡说率表中头“6C.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承学命革司雨的学传承本下耳年布D.李白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7.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A.诸葛亮的《出师表》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D.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8.“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最终,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从左宗棠的“抬棺出征复新疆”,到邓世昌的“誓与军舰共存亡”,再到张自忠的“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这些铮铮誓言和壮举展现的时代主题是7/0A.舍生忘死,艰苦创业8自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C.国家统一,民族团结D.百年屈辱,英勇抗争历史(二模)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