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一部分 核心知识主题三 地球的表层第四节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2.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3.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4.以某发达国家和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描述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5.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考点一 人口与人种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人口的增长速度可以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它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4.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5.世界上人口稀疏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6.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7.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8.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9.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世界人种分布考点二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3.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第三大宗教是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代表性建筑物是寺庙和佛塔。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发源地 亚洲的西部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主要分布区 欧洲、美洲和大洋 洲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 洲的北部和东部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特征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 多的宗教 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世界第三大宗教建筑 教堂 清真寺 寺庙、佛塔考点三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聚落的两种形式是乡村和城市。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3.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4.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考点四 发展与合作1.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2.目前,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3.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4.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一、世界人口的分布及成因特点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原因世界人 口 分 布不平 衡 人口稠密 地区 亚洲东部 北半球中纬度 近海的平原地 区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湿润,农业发展早、历史悠久,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亚洲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特点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原因世界人 口 分 布不平 衡 人口稀疏 地区 撒哈拉沙漠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亚马孙平原 雨林地区 气候潮湿亚洲、北美洲的北冰 洋沿岸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 地势高峻二、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环境方面,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等;资源方面,水资源浪费、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矿产资源紧缺;社会方面,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解决措施:计划生育。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解决措施:鼓励生育。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 条件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地形平坦、资源丰 富、交通便利 聚落的分布 密集区 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沿海地区稀疏区 高山、荒漠地区聚落的形态 团块状 平原地区条带状 沿河流、山麓、谷地分布典例1 下列地区中,人口最密集的是( )CA.亚马孙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以上四个地形区中,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西西伯利亚平原气温低,人口分布稀疏;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典例2 2023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1)~(2)题。(1)翁丁老寨( )AA.属于乡村聚落 B.属于城市聚落 C.建筑高楼林立 D.商业活动发达(2)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解析] 本题组考查聚落的相关知识。第(1)题,考查聚落的类型。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结合题干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得,翁丁老寨属于乡村聚落,商业活动不发达,其房屋比较低矮稀疏。第(2)题,各地的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居民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云南省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气候比较湿热,底层架空利于防潮,窗户比较大有利于通风散热。1.[2024·江西节选]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德国的人种和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CA.黑色人种和基督教 B.黄色人种和佛教C.白色人种和基督教 D.白色人种和伊斯兰教2.[2021·湖北襄阳] 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C.基督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D.法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023·江西]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沿海,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右图示意加纳主要进出口产品。据此完成3~5题。3.加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一般被称为( )A.东西对话 B.东西合作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C4.加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A.资源匮乏 B.劳动力短缺C.海运不便 D.过分依赖初级产品生产D5.下列做法,不利于加纳经济持续发展的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加强国际合作C.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D.加大矿产开采与出口D6.[2024·江西]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探究主题:港口村的变迁。港口村位于江西省某山区,建于河流交汇处的低地,历史悠久。随着人口增加,住宅用地扩大,良田被逐渐侵占。近几十年来,因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等原因,洪涝灾害加剧。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港口村整体搬迁,在附近荒山上建成了新村。搬迁后,港口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下图示意港口村的变迁。(1)探究一:港口古村落形成的自然条件。[答案]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河,水源充足。(2)探究二:整体搬迁前港口村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答案] 地势低平;河床抬高;河道弯曲(排水不畅);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干支流交汇,雨季上游来水多。(3)探究三:港口新村选址的合理性。(提示:可从防洪、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考虑)[答案] 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小;利用荒地,有利于保护水田(增加水田面积);荒地,建设用地较多;缓坡,新村建设投资较省;阳坡,光照充足;促进荒山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探究四:有人提出目前港口新村的生活用水输水线路(线路①)不合理,并提出新的输水线路(线路②)。你认为哪条线路合理,说明理由。(提示:可从线路长短、输水成本等方面考虑)[答案] 线路①合理,理由:线路①较短,线路②较长,线路②投资较大。线路②合理,理由:线路②水可顺地势自流,输水成本低;线路①由低处往高处输水,耗能多,用水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