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鄂邑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鄂邑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C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鄂邑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 ( )
A.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皇帝制度已经确立 D.远古传说真实可信
2.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盛世滋生图》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根据这些史实可知( )
A.西汉奠定了当今疆域版图的雏形 B.元朝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建立
C.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D.中央政府逐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有学者利用19世纪40年代的中文资料描写了中国人试图夺回宁波城的方法和结果:一是向英国船只发射火攻木筏,结果在它们达到前就已经被英国大船上派出的小船击成两半;二是计划将背上栓着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国船只上,引起爆炸,将船化为粉末,结果猴子是买回来了,但是没有人能靠近船将猴子扔到甲板上。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证明 ( )
A.鸦片战争中中国官兵作战勇敢 B.英国的军事武器装备领先中国
C.当时的中国人盲目排外的思想 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5.下面是近代史学者夏笠一部遗著中的部分目录。由此判断,这几章研究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 )
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意味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C.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D.标志着国共两党就建立联合政府达成共识
7.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8.近年来,中国先后举办了以下重要国际会议。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
9.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下面两幅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
A.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10.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坎坷。如图所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图中阻力F2是英国的封建统治
图中a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D.图中b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
A.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科技成就同生产生活相结合
C.科学发明改变了社会结构 D.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12.如图所示,2020年1月31日23:00,英国正式“脱欧”,这一行为表明 ( )
A.政治格局多极化受到挑战 B.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C.欧洲和平受到威胁 D.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战国各诸侯国变法分布 图B 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1)材料一图A所示的战国时期,________(人物)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1分)唐玄宗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1分)图B所示的北宋时期,1069年,宋神宗任用________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分)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________(城邦)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1分)
材料二 孝文帝亲政时,北魏王朝在政治上、文化上还存在“胡汉杂糅”的不协调现象,而且鲜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未改变,与逐步封建化了的社会经济不相适应。因此,孝文帝在冯太后实行封建化改革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又实行了以鲜卑汉化为中心内容的一系列改革。——摘编自岳雪莲《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跋鲜卑的文化变迁》
(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2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英、法、德、美实力对比表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4 2 1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2 4 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带来了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对欧洲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美日对国际事态的发展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体系不再仅限于欧洲,一个在地理空间上囊括全球、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基础、现代民族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国际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刘建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短命的国际体系》
(1)材料一表格中四国实力的对比反映了哪一现象?(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哪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建立的?(1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关系带来的影响。(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图A 1951年东欧漫画《马歇尔计划》
注:马歇尔计划被描绘成抛给落水人的带枷锁的救生圈
1950—1958年 ◆1950年,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1958年,德、法等六国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1966年 共同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大约达到了65%
①1966年以后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①图A漫画说明了什么?(1分)依据材料二,简述1950—1958年欧洲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处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特点。(1分)
材料三
图B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会场
近代以来,因“亚非国家遭受了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以致被迫处于贫困和落后的停滞状态”,为了使“各自的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合作,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55年,万隆会议在亚非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重要成就,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胜利闭幕。这是国际和平力量的一个重大胜利。
——摘编自熊华源《从万隆会议看周恩来和平外交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1分)并概括万隆会议的影响。(2分)依据图B,指出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什么?(1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动国际关系演变的因素有哪些?(2分)
15.(15分)报刊业是中国近现代大众传媒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兴起】
材料一 从近代报刊数量来看,1842—1861年间,广州出版英文报刊3种,葡文1种;福州出版中、英文报刊各1种;宁波出版中文报刊1种;上海出版英文报刊5种,中文1种;香港共出版英文报刊11种,中文4种,葡文2种,超过了其他所有城市的总和。 ——摘编自成连虎《我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研究1815-1911》 地点上海香港澳门广州厦门福州汉口天津宁波其他合计外文报刊411214525231792中文报刊456/10341022890
图A 1861—1895年我国近代报刊业城市分布情况表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业的地理分布的变化及原因,(2分)说明上海报刊业能在这一时段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2分)
【发展】
材料二 图B 五四运动后创办的工人刊物 延安《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时期党的机关报,担负着统一解放区军民的思想、指导工作、进行革命教育的重任。 1941 年 6 月 9 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晋南战役的教训》的社论,揭露日军破坏国共合作的误言攻势。 1941年8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努力开展文艺运动》的社论,文章论述了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及发展抗战文艺的必要性。 1944年10 月3 日,《解放日报》社论总结敌后根据地的水利建设状况:“今春以来华北华中解放区已完成之水利建设,最低估计在二百万亩以上”。
(2)图B刊物主要宣传什么思想?(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日报》创办的时代背景和作用。(2分)
【多元】
材料三 ①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相关文章。②1950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1963年3月5日头版《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④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C 改革开放前《人民日报》的部分报道内容
时间概况1995年《华西都市报》注重市民新闻的报道,关注报道角度与质量,赢得好评1999年5月《大河报》月广告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当年实现收入1.1亿元,创河南报业经营历史纪录。2010—2015年《成都商报》已拥有500余万微博粉丝,官方微信关注粉丝也超过20万
图D 改革开放后报刊行业(部分)发展概况表
(3)依据材料三图C,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所报道内容的重要作用。(2分)依据图D,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行业的发展特点。(2分)
【 ① 】
材料四 伴随传媒生态变迁与行业发展变化,全国报业单位积极探索新路径。2023年,全国报业发展总体健康有序、稳中有进。在内容品类、出版经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国报业通过技术赋能完善传播矩阵,优化自有客户端建设,同时加快报业深度融合步伐,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突破,积极推进“报业+广电”模式,融媒体中心建设逐渐提速。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1分)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报刊业发展与中国近现代化探索之间的关系。(2分)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鄂邑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B B C D D B A A B
13.(1)秦孝公;开元盛世;王安石;雅典。(4分)
(2)背景:胡汉之间在政治、文化上存在不协调现象;鲜卑生活方式、习俗落后,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冯太后的封建化改革效果良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封建化,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使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因素:是否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改革家的努力;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1)现象: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分)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分)影响:欧洲中心地位受到冲击,美日等国影响力扩大;国际体系的范围扩大,从欧洲体系变为全球性国际体系。(2分)
(2)①说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1分)变化:法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和解,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特点:从经济上的联合走向经济政治上的联合;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②背景:亚非国家因受殖民主义的掠夺与压迫,经济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亚非新独立国家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影响: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扩大了国际和平的力量;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标志: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1分)
(3)趋势:多极化趋势。(1分)因素: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地缘政治变迁;国际组织和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15.(1)变化:从香港最多变为上海最多;发行范围变广,汉口等内陆城市出现近代报刊,天津等北方城市也出现了近代报刊。(1分)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多处通商口岸,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洋务运动的影响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文报刊数量增多。(1分)
条件: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较早;西方思想文化传入较早;近代经济发展起步早等。(2分)
(2)思想:马克思主义。(2分)
背景:全民族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后开辟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1分)
作用:统一解放区军民思想,进行革命教育;宣传团结抗日思想;鼓舞抗日军民士气;宣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成就。(1分)
(3)重要作用: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传播先进人物事迹。(2分)发展特点:与时俱进;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或注重经济效益);关注民生(或注重市民新闻);关注新闻质量;与互联网发展相结合。(2分)
(4)主题:创新;融合。(1分)
关系:报刊业的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化探索的缩影;报刊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化探索的历程;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