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视频播放站在道德制高点,喷人不带脑杀人不见血!思考:网络暴力可能涉及侵犯当事人的什么权利?网络暴力——侵害人身权利的“利刃”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10.2 保护人身权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2.法治观念:侵犯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的行为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尊重自己人身权利和保护他人人身权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3.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教学重点: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人身权;自学导航P87-880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02.人身权的种类?03.我们如何保护生命健康权?04.肖像权的内容?注意事项?05.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意义?最近几年,“人肉搜索”又演变出了一种新型网络暴力的违法犯罪行为,叫作“开盒挂人”。“开盒挂人”指的是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隐私,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然后煽动网民对被“开盒”的人肆无忌惮地攻击谩骂。“开盒挂人”这种新型的网络暴力给“被开盒者”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害,不仅让“被开盒者”深陷网络旋涡、精神紧张痛苦,人身财产也处于极不安全的境地,还会延续至现实生活中,给受害者造成更直接的伤害。治理“开盒”乱象,是一场无形而严肃的战争。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都需要参与进来,该立法的立法,该打击的打击,该教育的教育,推动各项举措形成合力,有效规制网络侵权问题,彻底关闭“潘多拉魔盒”,让网络环境变得更加清净。拒绝网络开盒,守护网络安宁思考:网络“开盒挂人”的恶行侵犯他人的哪些权利?如何维权?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人身权利被开盒者们都经历了些什么?C女士:疯狂谩骂 波及家人辱骂如汹涌潮水般袭来,部分丧失理智的粉丝从C女士微博里捕捉到“妊娠反应”“婚姻矛盾”等内容,发出“一尸两命”“孩子畸形”的诅咒。骚扰电话、辱骂短信纷至沓来,就连她的丈夫也未能幸免。被开盒者们都经历了些什么?其他开盒事件受害者公布照片心理伤害收到化学品...议学任务被开盒者心理描述:试想如果你是被开盒者,你会有何感受?为什么?被开盒者(情感维度):安全感崩塌、恐惧、影响正常生活...只有关于人格和身份方面的权利得到保护,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议学任务法律顾问在线出题:开盒挂人侵害了他人的什么权利?请你说出你知道的法律依据。角色解答隐私公布疯狂谩骂照片公布心理伤害化学品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健康权生命权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法律顾问(法理维度)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第1002条 第1004条 第1018条 第1024条 第1032条 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种类 P87笔记区原因:要求:种类: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活动-以案说法:聚焦校园欺凌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随后将王某某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对被告人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但要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2024年5月,在广西南宁,网曝隆安县龙翔学校一男生被同学霸凌,遭开水烫造成全身多处烫伤。受害者家长称:高年级学生让其孩子干杂活,不服就会挨打,孩子被11盆热水烫伤,直到一个多星期后,伤口发脓溃烂才被发现,欺凌者还威胁受害者称“如果告诉别人弄死他”。5月22日,隆安县教育局通报该事件:公安机关已对年满16周岁的赵某某(17岁)、蒙某某(16岁)采取刑事拘留,对6名未满16周岁的涉事学生予以行政拘留。案件再现案例分析:1.此案中侵害了被欺凌者什么人身权利 2.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有哪些应对之策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生命权和健康权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总结归纳2.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体现)?P87①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原因:a.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b.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要求:a.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对自己)b.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对他人)3.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原因、要求 P87议学任务1.辨析:P图中的法律边界同学1:这很明显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同学2:我觉得未必吧,第一:他是使用的公开照片;第二:他并未以营利为目的;第三:P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好的就不是侵犯,恶意就是侵犯?你如何看待同学2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无论是不是公开照片,无论营利与否,丑化、污损他人的照片均属于侵犯肖像权。知识归纳01内涵:02肖像权内容:03侵权行为: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包括影像、图片,照片、绘画、雕塑等形式。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4.我们如何认识肖像权?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探究与分享: 门口装摄像头违法吗?分组讨论: 法律会支持汪某的主张吗?为什么? 在自家门口装摄像头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与解析:(1)李某安装的可视门铃监控范围覆盖对门汪某家门口,对汪某的私人生活安宁造成侵扰。李某未尽到妥善注意义务,导致其行为超出了合理限度,具有过错,构成对汪某隐私权的侵犯。答案与解析:(1)李某安装的可视门铃监控范围覆盖对门汪某家门口,对汪某的私人生活安宁造成侵扰。李某未尽到妥善注意义务,导致其行为超出了合理限度,具有过错,构成对汪某隐私权的侵犯。(2)①安装前最好征得邻居同意或进行善意提醒;②注意安装角度,监控自家门口必要区域;③严管数据,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公开传播。(1)含义: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2)法律规定: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3)意义:①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对个人)②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对社会)5.法律保护隐私权注意: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没有隐私权。总结归纳2.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体现)?P87①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法律保护肖像权③法律保护隐私权保护人身权意义要求内容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课堂小结种类①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法律保护肖像权③法律保护隐私权1、“户外搭讪式”网络直播近期火爆各大网络平台。搭讪式直播如果是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实时记录路人在突发状态下的真实反应,让网友在线围观评价。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①生命权和健康权②肖像权③隐私权④知识产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2、中学生王某使用AI换脸技术,将同学李某的头像合成到电影《孤注一掷》的诈骗犯角色上,并配文“诈骗犯活该坐牢”在班级群传播,导致李某被同学孤立。王某的行为主要警示我们要( )A.维护他人人格尊严B.遵守网络技术规范C.提高信息辨别能力D.增强隐私保护意识A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3、2025年3月,某黄焖鸡品牌因食品安全问题成为“315消费维权”重点关注对象。该连锁品牌被曝存在系统性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涉及食材变质、剩菜回收、管理漏洞等多重问题。大众之所以关注该事件,是因为( )A.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B.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C.它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D.我们只能依靠大众关注的途径来维护合法权益B不违法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观点绝对化4、2024年6月1日,河南省全民健身大赛启动仪式在郑东新区市民体育公园举行。大赛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健身需求,设置了足球、篮球、乒乓球、自行车、游泳等24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时间从6月持续至12月。相关部门积极举办这类活动,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缺乏关爱②体育比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最好方式③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④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说法错误说法太绝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